升麻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生石膏功效与作用?
生石膏功效与作用
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
生石膏即石膏生用,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味甘、辛,性大寒,入肺、胃经。
一、功效与作用
生石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可用于:
1.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等,如温热病邪在气分之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常配伍知母同用;温邪渐入血分,气血两燔见高热不退、发斑发疹者,常配伍玄参、牡丹皮、栀子等药物;暑热初起,耗气伤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伤之身热、心烦、口渴者,常配伍人参、麦冬、竹叶等药物。
2.邪热壅肺之咳逆喘促、发热口渴者,常配伍麻黄、苦杏仁、甘草等药物。
3.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内热消渴等病证,如胃火头痛者,常配伍川芎同用;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者,常配伍黄连、升麻等同用;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者,常配伍知母、生地黄、麦冬等药物。
二、禁忌证
1.脾胃虚寒者忌用。
2.阴虚内热者忌用。
三、给药说明
生石膏煎服时,宜打碎先煎。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麦冬是大家非常喜欢用来泡水喝的药食同源药材,而且经常搭配一起使用。那么这两味药有什么功效呢?适合什么人喝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黄芪,补气药,味甘,性微温;麦冬,补阴药,味甘、微苦,性微寒。黄芪配麦冬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一个微温一个微寒,黄芪的温热可以制约麦冬的寒凉,麦冬也能防止黄芪过于温燥上火;黄芪是补气药,麦冬是滋阴药,组合在一起能够补气阴,适合以下人群:
一、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口渴欲饮,四肢乏力,体瘦,舌红苔白而干,脉弱等,可以黄芪配麦冬1:1,口渴明显可以1:2,或添加石斛、沙参一起。很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里都有这两味药组合,比如消渴灵片、降糖宁胶囊、降糖舒片、十味玉泉胶囊、消渴平片、降糖通脉片等等。所以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如果有乏力、口渴的,可以多用黄芪、麦冬泡水喝,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二、经常讲课、讲话,宗气不足的人,一般从事主持人、销售人员、老师等因讲话过多而容易气虚,同时又伤阴,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如果虚火明显,可以再加点西洋参一起;如果阴虚口渴明显,可以加点枸杞一起。
三、肺虚久咳不愈的人,平时经常出现咳嗽,干咳,少痰,怕冷,乏力,倦怠,易感冒,食欲减退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能够补肺气、滋肺阴。如果气虚明显可以2:1,如果阴虚明显,可以加北沙参、天冬;如果肺表不固,容易出汗,怕风等,也可以再加点白术、防风一起。
四、胃气虚兼有阴虚的人,平时容易口渴欲饮,胃隐隐灼痛,恶心,呕吐,纳差,食后腹胀,面色少华,大便溏泄或便秘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按照1:1或2:1,气虚明显可以再加点党参一起。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
五、免疫力低下的人,平时容易感冒、过敏、怕冷、怕热、周身不适的人,可以适当地用黄芪配麦冬按照2:1,能够补气养阴,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普通人平时也可以偶尔喝黄芪配麦冬的茶饮,如果出现上火,就加多点麦冬,或加点枸杞、玉竹等养阴的药;如果感觉气虚明显,黄芪多放一些。
那什么样的人不能喝黄芪配麦冬呢?一般有感冒发烧、有寒湿、有湿热、有痰瘀等病症,舌苔厚厚的一层,这种事不适合喝黄芪麦冬茶饮的。
当然对于那些适合喝的人,也不要经常饮用,可以一个星期饮用三四天,停个三四天,或者隔天饮用。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去调整,只要喝着感觉自己更有精神,更有力气,那就说明适合自己;如果喝着感觉更累、更困,甚至导致发烧,那就肯定不适合;如果只是出现咽喉痛,可以试试多点麦冬,或少点黄芪,几次调整后还是喉咙痛,那可能就不适合了,我之前有遇到过一位就是只要吃一点点黄芪就口苦的,不管量多少,都会出现,那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不适合。
人参的功效和副作用分别是什么?
人参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强大的草药被认为可以平衡阴阳。 人参有助于减肥、减轻炎症、改善大脑功能、增加能量、增强免疫力和降低血糖。
人参的其他健康益处包括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预防和治疗癌症、治疗更年期症状以及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人参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植物,其肉质根可以根据其生长时间进行分类。例如,红参在六年或更长时间后收获;白参是从四到六年间收获的;新鲜人参在四年前收获。 人参有11种;然而,最受欢迎的类型包括亚洲人参和西洋参。
人参的益处
人参有什么好处?人参根的健康益处归因于两种重要的化合物——金霉素和人参皂甙。 人参还含有多酚化合物、聚乙炔和酸性多糖。 在希腊语中,人参是这种植物的植物学名称,意思是“完全愈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检查人参的许多健康益处和人参愈合的方式。
1.改善情绪,减轻压力
根据研究,人参有益于你的情绪,降低压力水平。它被认为是促进平静和治疗慢性压力和疾病如抑郁、焦虑和肾上腺疲劳的一种很好的疗法。 2010年发表在《人类精神药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八天的治疗中,200毫克的人参可以减缓情绪的下降,400毫克的人参可以改善镇静,提高数学能力。 2003年发表在《药理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100毫克人参具有显著的抗应激特性,因此可用于治疗应激诱导的疾病。
2.改善大脑功能
人参还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这对记忆、注意力和行为都有积极影响。因此,人参的益处可能会延伸到阿尔次海默病和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患者。 2008年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服用人参12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这些改进在整个研究中持续进行;然而,改善最终下降到对照组的水平。 发表在2012年《营养神经科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4.5 g人参对中度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有积极影响。 其他研究表明人参中的成分如化合物钾和人参皂甙也能保护大脑免受自由基损伤。
3.降低炎症
人参由于其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也经常被用来降低炎症。例如,2012年发表在《人参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服用60毫克红参一年对癌症患儿化疗后的炎症细胞因子有稳定作用。 发表在2011年《免疫网络》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红参提取物降低了湿疹患者皮肤细胞的炎症,增强了其抗氧化活性。
4.有助于减肥
人参也可以帮助减肥,作为一种天然的食欲抑制剂,可以促进新陈代谢。2009年发表在《植物疗法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参可以改善肥胖和相关代谢综合征的管理。
5.增加能量
人参还被发现能增强能量和抗疲劳。动物研究已经将人参中的寡肽和多糖与细胞中更高的能量产生和更低的氧化应激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对抗疲劳。 2013年发表在《PLOS一号》杂志上的一项为期四周的研究发现,人参减少了身体和精神疲劳,减少了氧化应激。2016年发表在《韩国医学杂志》上的155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人参补充剂可以减轻疲劳,增强体力活动。
6.可以预防和治疗癌症 人参的抗癌、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2016年发表在《人参研究杂志》上的九项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服用人参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可能降低16%。 另一项观察性研究还表明,与未服用人参的参与者相比,服用人参的参与者患特定癌症的风险降低,包括口腔、嘴唇、胃、食道、肝脏、结肠和肺癌。
7.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研究还表明,红参能提高男性的性唤起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2007年发表在《亚洲男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3000毫克的红参可以成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选择。 此外,对2008年发表在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上的28项随机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红参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面是有效的。 2002年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成分通过直接诱导勃起组织的松弛和血管舒张来促进阴茎勃起。血管周围神经和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直接影响勃起组织。
8.降低血糖
许多研究表明人参可以降低患有和不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血糖水平。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产生并提高胰岛素抵抗。 200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喝高糖饮料之前或与高糖饮料一起服用西洋参的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上升的幅度较小。 2006年发表在《精神药理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人参在不含糖的情况下食用一小时后会降低血糖水平,这证明了人参的葡萄糖调节作用。 2013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红参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这进一步证明了红参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和治疗2型糖尿病。
9.增强免疫系统
人参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增强你的免疫系统,抵抗感染和疾病。 几项研究表明,西洋参提高了在免疫中发挥作用的细胞的性能。人参能够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人参提取物中的抗菌化合物有助于防止病毒和细菌感染。研究还表明人参中的聚乙炔化合物对细菌感染有效。 在2012年发表在《人参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参有助于抑制病毒,包括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轮状病毒。 研究还发现人参显著减少了肺部细菌,并阻止了一种叫做囊性纤维化的常见肺部感染的生长。人参还可以治疗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病。
10.治疗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伴随着许多症状,包括盗汗、热潮红、焦虑、抑郁症状、易怒、情绪波动、体重增加、头发稀疏、失眠和性欲减退。 2013年发表在《人参研究杂志》上的一项随机研究的系统综述发现,红参有效地提高了更年期妇女的性唤起和总体健康和福祉。人参还能减轻抑郁症状。 2014年发表在《民族药理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表明,红参可以通过提高绝经后妇女的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氧化应激。
你应该吃多少人参? 人参的最佳剂量是多少?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三次服用900毫克人参对勃起功能障碍有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每天200毫克通常是有效剂量。此外,为了减少紧张、疲劳和压力,每天服用1克人参,或500毫克,每天两次。
服用人参的风险和副作用
人参通常是安全的,不会产生任何严重的副作用;然而,也有潜在的副作用需要考虑。例如,人参可以起到兴奋剂的作用,大剂量服用会引起失眠和紧张。高剂量或长期服用人参也可能导致胃痛、头痛和头晕。
其他潜在副作用包括易怒、水肿、出血、严重皮肤反应、口干、心率降低、谵妄、癫痫发作、抽搐和腹泻等消化问题。 因为人参可以降低血糖,所以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你不应该在服用人参的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人参也可能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因此,服用人参前咨询医生是很重要的。
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也希望避免人参,因为人参可能会增加器官排斥的风险。那些有出血症状的人也应该避免,因为它可能会干扰血液凝固。 人参还可能与糖尿病药物、抗抑郁药、降血脂药、兴奋剂、吗啡和抗精神病药相互作用。咖啡因可能会增加人参的兴奋作用,并可能导致出汗、心跳加快和失眠。
人参也不推荐给儿童、孕妇或哺乳妇女。 过量使用人参会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组织增大)、生殖器官出血、心血管和肾(肾)毒性、过敏、情感障碍、高血压、生殖毒性和肝毒性(肝损伤)。 一些专家建议连续三至六个月不要服用人参,以避免人参副作用。
几千年来,人参一直是中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参的许多健康益处是由于两种重要的化合物——人参皂甙和金霉素。 人参不仅能平衡阴阳,还能在减肥、脑功能、免疫、能量、炎症和高血糖等问题上造福人类。 服用人参时,最好咨询中医。他们也能根据你的特殊情况推荐最佳剂量的人参。
葛根有哪些药用价值?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医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想要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中药养生,请大家记得点击关注我@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葛根又叫做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中药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葛根又叫做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性味】甘、辛,凉。《本草纲目》记载:"甘辛,平,无毒。"
葛根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归经】归脾、胃经。《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脾。"
【中医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性味】甘、辛,凉。
主要治疗一下疾病:外感发热头痛,颈背疼痛 葛根清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的功效。因此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等问题时,可以配合薄荷、淡豆豉、菊花等药物。对于表实证无汗之患者,可配伍麻黄汤治疗。热病口渴以及消渴病 葛根本性甘凉,有生津止渴之功。可与天花粉、芦根等药物配伍治疗热病精伤口渴。治疗消渴病时,可与麦冬、鲜地黄等清热养阴生精等药物配伍成天花散。麻疹 葛根具有发散风热,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用,可与芍药、升麻、甘草等药物配伍,治疗麻疹初起,外邪束表之疾。解酒 葛根能解酒毒,可以治疗饮酒过度所致的恶性呕吐,脘腹痞满,常与陈皮、白豆蔻、枳椇子等药物搭配。现代药理学化学成分分析,葛根含有葛根素、黄豆苷、葡萄糖苷、香豆素类等成分。
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如下作用:
1. 对心血管的影响:葛根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和葛根素可明显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维持氧的供求平衡。
2. 降压作用:葛根、总黄酮大豆苷元和葛根素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葛根素在动物实验中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冠心病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4. 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葛根醇提取物及总黄酮能提高大脑记忆力。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医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想要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中药养生,请大家记得点击关注我@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益聪汤他是什么中药材组成的?
益气聪明汤 方 名:益气聪明汤(补养之剂)
总 结:聪耳明目
编 号:040
组 成:黄耆、人参、白芍、黄柏、葛根、升麻、蔓荆子、炙甘草
主 治:治内障目昏、耳鸣耳聋。
归 经: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
方 义:(1)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
(2)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
(3)白芍敛阴和血,黄蘖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煎服法:每四钱,临卧服,五更再服。
补中益气汤 方 名: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总 结:补中升阳
编 号:027
组 成:黄耆、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主 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 减: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
3.肺热欬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
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归 经:足太阴阳明药
方 义:1.肺者气之本,黄耆-补肺固表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
3.白术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
6.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
6.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
7.生姜-辛温;大-棘甘温==用以和营?,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
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变化方:1.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
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术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术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
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术,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
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
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汤,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
出,身痛,脉浮无力。
煎服法:姜三斤,枣二枚,煎。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补中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组成】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加减】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耆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克。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方论】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耆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实验研究】(1)对子宫、心肌、小肠等不同器官的药理作用 《天津医药杂志》1960(1):4~12,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尤其是加入益母草、枳壳等药物时,其作用更为突出。小量补中益气汤可以兴奋心肌,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小肠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现抑制作用,使之蠕动减慢,张力降低;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从而证实了本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实验中还可看出,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而去掉升、柴时,其作用减弱,说明此二药能增强其它药物之作用强度,尤以对肠蠕动作用更为明显。(2)抗基因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5(12):27,本方的抗基因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强于四君子汤。同时,本方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提示在临床上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时,配合应用本方,可提高疗效,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