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能活多少年,肝癌有得医吗?
“青春痘长在哪里,你比较不担心?当然是别人脸上”。对于肝癌有没有得医,我通过一个故事来回答,希望各位过客在看看别人故事的同时,尽量不要让类似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4个月前,我接诊了一位67岁的老人家,家在乡下,因为乡镇卫生院下乡体检,结果黑白超声检查发现肝脏上面一肿物,医生建议他就诊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所以病人就来到了我们医院,顺理成章地,病人住了下来。进一步询问病情,老人家真的是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但有肝炎病史30多年,压根没有处理过。
对于肿瘤的检查,一般就是两点:1、微观方面的抽血化验;2、宏观方面的影像学检查。
抽血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可以看出,病人为乙肝小三阳,肝功能也还可以,乙肝病毒数也在正常范围内,但与肝细胞肝癌高度特异性的甲胎蛋白非常高。
检查到这里,对于老人家的病情,我们心中已经很有数了,确定肝细胞肝癌无疑了。
但仅仅确定诊断为肝细胞肝癌还不行,肿瘤总是有早期晚期的。
下面是影像学检查结果。
诊断已明确:肝细胞肝癌。根据教科书对于肝癌的定义,这属于小肝癌,早期肝癌。
治疗肯定是需要的,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针对这么小的肝癌,目前指南推荐的方法有三种:1、肝癌切除术(开腹或微创);2、肝癌射频消融术;3、肝移植术。
1、肝移植术,可以考虑,但由于供肝有限,费用高昂,病人无法接受(我院没资质,若患者及家属有此意愿,我们会建议病人就诊相关医院)
2、射频消融术:也就是把一根消融针在彩超或是CT引导下准确置入肝脏肿瘤部位,通过局部热作用消灭癌细胞。据很多临床研究,效果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
3、外科手术:最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切除肿瘤。传统开刀手术创伤较大,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肝切除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取代传统开腹肝切除。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我们为病人顺利实施了微创肝肿物切除术,肿物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诊断进一步证实了我们之前的临床诊断:
对于这位病人的预后,我们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当然了,因为现在距离手术才4个月时间,过于乐观显得有点盲目了,可假如来就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相信手术效果肯定不如早期的效果好,能不能完全切除还不一定呢。
现在回到题目,得了肝癌有的医吗?或是说,得了癌症有的医吗?以前的时候,听说某个人得了癌症,第一反应就是没得活头了,在我没有深入研究医学之前,也有类似的观念。
但我们不能总拿以前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问题吧。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一些之前压根就治不了的疾病,现在已经有很多方法了,就比如说癌症,如果发现及时,早期诊断,还真的有很大机会治愈。
对于肿瘤的治疗,以往是外科手术单打独干,现在各个肿瘤治疗都围绕着“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来进行。
MDT诊疗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将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的专家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针对某一疾病、某个病人,通过定期定时的专家会诊形式,提出适合病人目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让每个病人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临床治疗的最大获益。中国是乙肝大国,一部分乙肝患者在不知不觉中会进展到肝硬化,又会有一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进展到肝癌。上面的这个病人,恰恰是遵循着“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一“三部曲”走过来的。
早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很多,效果往往不错,到了中晚期,即使通过MDT使得病人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措施,虽然也会遇到治疗效果出奇好的病例,但总体而言,治疗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这就涉及到今天这个回答最最想要强调的:肿瘤早发现。
如何早发现?定期体检。对于那些乙肝患者来说,定期体检尤其重要。本例病人的早期发现得益于医生下乡体检,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次体检,后果怎么样可想而知。
一次体检也许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偶然发现女朋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对于这个问题,我就想就专业方面为你进行解答,我觉得你具体需要做的是以下两点:
①做乙肝五项检查,乙肝是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作为高危人群,建议你去正规医院检查乙肝五项,查看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②接种乙肝疫苗,乙肝虽然具有传染性,但是它是可以预防的,例如,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预防感染 HBV 可达到 95%,一般接种形成抗体之后,被感染的几率就会极低。
如果你已经接种了乙肝疫苗,那就没必要太过担心了。
试管婴儿的花费是多少?
导读:对于怀孕生孩子这件事情,以前我们都比较追寻自然怀孕,但现实中也有很多有怀孕困难的夫妻,自然怀孕的道路让很多人都无法如愿生育。于是,很多夫妻也会考虑做试管婴儿,毕竟这样能够提高自己怀孕的概率,甚至能够解决很多不孕不育的问题。
因此,试管婴儿就成为了不少夫妻们要孩子的首选方式,但我们也明白这样的手术费用必然是要花费不少的钱的,而且过程也比自然怀孕要困难得多。想要尝试的夫妻们也必然会考虑其中的一些问题,这样生一个孩子其中的花费是多少?过程辛苦吗?
对此,小编也向做过试管并且已经成功生下孩子的亲戚了解过相关的费用和过程,加上一些资料的了解对比,在此也可以给大家一个粗略参考对比。在试管的费用支出上,我们可以分为固定需要支出的部分,以及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浮动支出部分:
一、固定费用的支出项目
这一部分的费用就是只要我们开始做试管婴儿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支出的内容,而在这其中主要就有:双方体检费、促排卵、取卵、胚胎培养及移植等,这些都是做试管必经的过程。在费用上自然也难免了,具体情况如下:
1、夫妻双方的孕前身体检查(3000~5000):看夫妻双方的身体情况如何,主要的不孕不育的问题,有没有遗传病史或者其他的一些身体疾病。如果双方的身体条件合适,就能开始进一步工作。
2、促排卵、取卵(20000~30000):这主要就是对促排卵针的费用,以及后期的取卵及卵子保存的费用,这部分比较贵,而且价格会和使用的药物品质挂钩。
3、胚胎的培养和移植(10000~15000):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受精卵的结合和培养,以及胚胎发育完善后的移植费用,这也还分为直接移植以及复苏解冻移植两种,费用各有一定的浮动差异。
二、浮动费用项目支出
也就是除了固定要花费的费用以外,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浮动预算,毕竟做试管婴儿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成功的。单次成功的概率很少,更多的可能是需要多次的重复移植,因此在这其中就会涉及到一些费用的额外支出,诸如技术升级、再次移植胚胎的费用、后续的保胎安胎的费用。
所以说,在整个试管婴儿的过程中,基础的费用大约在30000~50000元左右,顺利的话可能还会更少一些,但水平价格都差不多。但这其中还可能会有1~2万元的费用浮动,因此在资金的准备上,还是需要相对宽松一些,以免后续花费跟不上。
那么,在整个试管婴儿的过程中,辛苦吗?这是肯定的,而且承受的主要都是女性方面,集中在取卵、移植、保胎等的各个过程之中,并且都需要打针。很多做过试管婴儿的妈妈都说:“当时真的是打针打到怕了。”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很多打针后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应症状,都会让妈妈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胚胎移植后并不意味着怀孕的成功,后续还需要继续观察,对于体内孕激素水平不均衡的孕妈,还可能要有三个月保胎,这过程中就是不断的打针吃药。所以,试管婴儿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要在经济上有准备,在个人承受的心理上也要有足够的准备。
重要提示:试管婴儿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这其中会有诸如夫妻双方的体检、促排卵、取卵,胚胎培养和移植的固定费用,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重复移植、安胎保胎的费用支出。在这过程中,妈妈需要承受很多的痛楚,要打各种各样的针,是非常艰辛的。
今日话题:对于你来说,如果孩子是做试管婴儿生的,你会主动向周围人说明吗?欢迎留言讨论。
癌症会传染吗?
癌症会传染吗?
答案是:不会!
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癌症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由于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只有在实验室等特殊条件下可体外存活,自然情况下一离开体内就会死亡,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以癌症不是传染性疾病。
虽然癌症本身并不会传染,但癌症患者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可能要更加注意预防癌症的发生,比如同一个家族的人、朋友、同事、老乡,甚至是民族,这是为什么呢?
01 癌症的某些致病因素具有传染性,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
具有传染性的癌症致病因素主要是病毒,其次还有细菌和寄生虫等,它们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导致疾病发生,若不及时治疗,长时间后发展成癌症。如乙型肝炎病毒容易在家庭中传播,导致家族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长时间可发展成肝癌;又如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幽门螺旋杆菌也容易在家庭中传播,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可发展成胃癌;寄生虫如血吸虫与肝癌有关等。
02 类似的致癌环境与生活方式
外在环境:由于职业原因,长期接触某些相同化学或物理因素,某一种癌症患病风险会增加。如长期接触石棉、沥青的工人易患肺癌与皮肤癌;长期接触煤烟的工人易患阴囊癌、皮肤癌;大量电离辐射如X放射线可致皮肤癌、白血病等。生活在强烈的紫外线环境,皮肤癌发病率也增高。
生活方式:由于类似的生活方式,某些癌症的患病率也会升高。如果一家人中有一个人长期吸烟,其他人的也吸了二手烟,该家庭成员肺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患病风险会增加。类似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同一个家庭或地域的患症风险,如某个家庭经常吃腌菜、过夜的剩菜,平时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增加该家庭成员的胃癌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某些地域由于气候环境原因,人们经常食用黄曲霉素污染食物,该地区的肝癌、肾癌、胃癌等发病率增高等。
03 遗传因素-癌症遗传倾向性
癌症有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患癌风险会增加。乳腺癌、胃癌、结肠息肉病等,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这主要与基因突变相关,如BRCA1基因突变者易患乳腺癌,APC基因突变者易患肠道息肉病等。
04 移植术导致的癌症“传染”
癌细胞有可能通过捐献者捐献的器官转移至接受者体内,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器官移植术后,捐献者体内的癌细胞随着器官的转移进入受体患者的身体内,由于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在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的“攻击”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癌细胞的攻击力,导致器官接受者得癌。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癌症
癌症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多种致病因素长时间的作用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如果身边有了癌症病人,我们预防癌症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建议
1. 积极控制高危病毒感染、治疗基础疾病,接种疫苗,注意必要的隔离;
2. 职业接触做好保护措施;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规律作息,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4.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5. 有家族史的患者定期体检,必要时可以做针对性的基因检测,做到早筛查、早治疗。
如果十几年前有乙肝?
众所周知,我国是“乙肝大国”,早在1990年我国就有一半以上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正在感染中,而随着人口增长,目前我国约有1.5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占全世界HBsAg阳性总数的一半,它们中的四分之一最终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炎。所以作为一名肛肠科医生,我们术前都会完善传染病四项检查,所以经常会在临床中碰到乙肝“大小三阳”患者。下面我就谈谈最近碰到过的几例没有治疗的乙肝患者:
A:41岁刘姓男子,是这几天刚入院的痔疮患者,询问病史,他有乙肝小三阳20余年了,也是在工作后的年度体检才发现的,他就是这类从未服用过抑制乙肝病毒药物的人群,因为每年的体检中,肝功能、乙肝DNA都是正常的,所以他的小三阳还在“非活动期”,只需要定期复查,不需要服药。
B:70岁汪姓大爷,说起这位大爷的发现乙肝过程,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他是一位农村留守大爷,长期和老伴在湖南农村生活,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有些小伤小痛的都会忍着不说,但是终于有一天出现黑便和便秘,终于开始重视了。于是儿女带着他来我们医院检查,然而在询问病史中,大爷一直说自己身体很棒,从来没有得过病。可是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不仅有乙肝,而且还已经出现了轻度肝硬化、少量腹水。而肠道的检查反而只是肠炎和痔疮,排除了肿瘤。所以马上请消化科会诊,给予抗乙肝药物,并且让其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DNA和肝脏彩超。
其实还有许多案例,但是我只想挑这两个最典型的,一位年轻患者和一位老年患者,都是没有服药治疗,可是所处的境地却有天壤之别。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年轻人免疫力强,就算不服用药物,通过自身调节可以抑制乙肝病毒,而老年人在年轻时患上乙肝,一开始也抑制了病毒,可是随着年纪增大,脏器功能衰减,免疫力也降低,导致了乙肝病毒有了可乘之机,而没有定期的体检最终让老大爷肝脏严重受损,罹患肝硬化。
但是这些都只是猜测,如果患上乙肝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不把它当回事,因为现阶段我们只能抑制乙肝病毒,一定要遵医嘱治疗!
在漫长的HBV抗病毒治疗历程中,患者会产生诸多认知误区。这些误区处置得当与否,对疗效和预后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现择要介绍如下:
1.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轻,觉得没事了
这可能也是一些年轻医生也会出现的误区,我们评估乙肝患者病情除了两对半还有肝功能和乙肝DNA,如果它的DNA复制活跃性高,则说明病情还有可能会继续发展为肝硬化等。
相对于“大三阳”而言, “小三阳”患者一般病毒复制水平较低,传染性相对较弱。虽然我国“小三阳”多 由“大三阳”转变而来,但我国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多为“小三阳”转变而来。由此可见,以乙肝五项为标准无法很好地评价“小三阳”“大三阳”孰优孰劣,二者只是感染病程和传染强度不同。
2.认为乙肝指标正常就可以停药
不少人把乙肝的治疗当成普通流感一样,认为只要肝功能、HBV DNA等达到正常指标就是痊愈,可以完全停药。甚至患者担心长期服药有毒副作用,不听劝阻而擅自停药。
有许多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因就医不便,药物受阻被迫停了药,随之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和病毒等指标反弹。不少人还出现了黄疸、肝硬化腹水,甚至肝功能衰竭而住进医院。
如果治疗前是“大三阳”,必须要达e抗原消失和e抗体的出现,即变为 “小三阳”,并且保持至少两年以上才有可能停药。停药后需要在1个月和3个月的时间点去医院复查,以后至少每6个月定期复查一次。
3.认为乙肝病毒会遗传
这里要明确两个概念:①乙肝病毒不会遗传,乙肝只是传染而得。婴儿是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到乙肝的,所以HBsAq阴性的母亲,生出来的婴儿是不会感染HBV的(HBsAg阴 性的乙肝母亲除外)。但如果父亲 HBsAq阳性,且与婴儿经常密切接触,那很可能会传染给婴儿。② 癌症的易感性是会遗传的。所以, 如果乙肝患者的家族中有肝癌的病 人,那就要注意了。
4.认为肝硬化就时日不长
“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这句话,是经过肝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事实。意思是说,肝硬化经过治疗后可以变回不是肝硬化的状态。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要有信心,其次要积极治疗,明天也会很好的。
总结:患上乙肝后一定要定期复诊,并且不要自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乙肝患者是可以正常结婚生子的,并且已经证实乙肝不会遗传,只要告知医生自己有乙肝病史,医生会及时使用阻断药和乙肝疫苗,完全可以避免传染。所以希望每一位HBV患者不要被这些错误认知所左右,要认真正视病毒,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作者寄语:我是林医生,每天用通俗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支持我,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