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片的功效与作用,为什么说青霉素阿司匹林和安定?
青霉素、阿司匹林、安定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三大经典杰作,主要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西药,而且是常用药。下面是对三种药的详细介绍:
青霉素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战时的紧俏药"盘尼西林"指的就是它,与雷达、原子弹同称为二战时的“三大发明”。青霉素主要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但重要的一点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所以使用前一定要按要求进行皮试,而且是每次都应做皮试,因为每一批次的青霉素的质量和纯度都会有所不同。
主要用于治疗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产褥热等。
阿司匹林15世纪就有记载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838年,人们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水杨酸 ,水杨酸的酸性比较强,制成钠盐,但对胃肠道的刺激仍比较大。1886年,水杨酸苯酯被合成并用于临床。1859年Gilm首次合成得到乙酰水杨酸,1899年拜耳公司将其应用于临床,即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结构中的乙酰基能使环氧合酶活动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阻断酶的催化作用,乙酰基难以脱落,酶活性不能恢复,进而抑制了前列腺素生物合成。
解热镇痛作用和消炎抗风湿作用较强,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也是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小剂量时对血小板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TXA2)的合成。而TXA2具有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可引起血管收缩形成血栓,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若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仍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导致胃出血。
安定安定,即地西泮,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镇静药和抗焦虑药。
主要作用有:缓解焦虑:低剂量安定即具有抗焦虑作用。 可用于治疗伴发于抑郁症和精神病的焦虑症;持续重症焦虑症 。但有成瘾的潜在可能,故仅能短期使用,安定常用于需要长期控制焦虑的患者 。
镇静催眠:安定具有一定镇静作用 ,较高剂量可产生催眠 。一般地,催眠药均应短期用药,一般不超过2至4周。
抗惊厥:地西泮是终止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用药。
但要注意,对老年人,应用地西泮期间过量饮酒可致死。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安定可引起对药物的心理性和生理性依赖。猝然停药可导致停药反应,包括意识紊乱、焦虑、激惹、不安、失眠和紧张等。
安定是失眠患者的福音,镇定催眠、抗焦虑作用很常用!
治疗耳鸣的最佳方法?
症状
典型表现
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所涉及疾病众多,临床上同是耳鸣,特征也千差万别。可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其临床特征:
1、音调
有低、中、高不同音调,声音特点有风声、吹风声、汽笛声、蝉鸣声、嘴声、拍击音、雷鸣声、多种声音的混合音等。
2、响度
从极轻,若隐若现到声音极大,难以忍受。
3、持续时间
有间断性、持续性之分。
4、侧别
单例、双侧发作,单侧者更应注意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5、发作特点
(1)有的耳鸣有时间规律:比如在某特定时间段发作,可能与病人的身体其他状态或周围环境有关。如夜间耳鸣,可能与夜间周围环境安静,耳鸣声音不能很好地被掩蔽有关,或特定时间段血压高,引起耳鸣。
(2)有的与体位有关:改变体位耳鸣情况改变,比如咽鼓管异常开放病人,在头低位时耳鸣可立即消失,血管搏动性耳鸣在压迫颈部或枕部血管时耳鸣消失或减轻。
(3)有的病人耳鸣症状单独存在,有的伴随其他症状,如耳聋、眩晕、头痛等。不同疾病耳鸣特点、伴随症状可能明显不同。
原因
总述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疾病性耳鸣根据有无声源刺激分为真性耳鸣和体声性耳鸣。真性耳鸣有耳部或其他部位疾病引起,没有声源刺激却主观闻及的声音,为真性耳鸣,常见于外耳病变、中耳病变或贫血等疾病。体声性耳鸣指某些疾病引起的组织、器官发出异响,也就是有声源(体内声源)引起的耳内闻及的异响。这些声音有的可被他人听闻、仪器检测或可被改变体位、屏住呼吸、压迫血管等抑制,比如发生于腭肌痉挛和咽鼓管异常开放的耳鸣。还有非疾病性耳鸣,即生理性耳鸣,指在特殊环境或体位时,在耳内出现的声音。包括吞咽运动时,听到的咽鼓管开放的“咂嘴”声;极其安静环境中听到的血液循环的嗡嗡声;侧卧枕上时,同侧耳听到的有节律的、并有强弱规律变化的搏动声,此为耳周动脉搏动传导所致。严格地讲,这些不能属于耳鸣。
症状起因
1、真性耳鸣
(1)外耳病变:如外耳道阻塞引起,包括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异物、出血、肿瘤等。
(2)中耳病变:鼓膜穿孔,尤其是外伤性鼓膜穿孔早期,耳鸣较重;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良、听骨链异常等均可引起耳鸣。
(3)内耳病变:耳硬化症、梅尼埃病、内耳感染、外伤、迟发型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等。
(4)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消耗性疾病导致的低体重、内分泌功能紊乱、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压异常、肾衰等,可因内耳血供障碍、神经营养缺乏、毒血症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5)药物:具有耳毒性的某些药物应用不当可导致耳鸣,如万古霉素、甲氨蝶呤、某些抗抑郁药等。
(6)老年全身功能减退:表现老年性耳聋、噪声损伤、原因不明的短暂耳鸣等。
(7)心理因素:部分患者的耳鸣,可能与睡眠障碍、神经紧张、情绪波动等精神心理紊乱有关。
(8)其它:听神经瘤、颅脑外伤等。
2、体声性耳鸣(客观性耳鸣)
(1)血管性耳鸣:临床常见,多为搏动性耳鸣,与脉搏节律一致,由动脉搏动引起者声音较高,由静脉搏动引起者声音较低,如为动静脉,则多为吹风样杂音。无器质性病变者多间断发作,可能与体位、疲劳、精神状态有关,有器质性病变者耳鸣多持续,同时可有其他症状伴随或出现。包括的疾病有高血压、血管异常受压、动静脉瘘、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其中以血管受压扭曲较常见。
(2)肌性耳鸣:最常见的为腭肌阵挛,耳鸣为与肌阵挛同步的“咔嗒"声。颈椎病、颈部扭伤等使颈部周围肌紧张增强,鼓膜张肌、链骨肌痉挛出现耳鸣。
(3)呼吸性耳鸣:多见于咽鼓管异常开放者,可闻及自己的呼吸声或自声过强的不适感明显。一些消瘦的病人可出现。
(4)下颌关节功能异常性耳鸣:下颌关节咬合不良导致关节运动时异响,往往他人可闻。
常见疾病
耳硬化、美尼尔病、听神经瘤、高血压、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脑炎、脑震荡、多发性硬化、咽鼓管开放、颈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血骨瘤、动脉栓、颞颌关节病变、咬合不良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短期内反复发作短暂头痛、耳鸣、恶心或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肢体无力;或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瘫痪或昏迷等,须警惕脑卒中的可能。
2、严重头部外伤后,持续头痛、耳鸣、视物模糊、意识不清或昏迷等,须警惕颅内严重损伤。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出现;
2、伴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
3、伴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4、伴精神亢奋、失眠、食欲亢进、消瘦、心悸、突眼等疑似甲亢表现;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等。
耳鸣伴发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1、若有严重外伤,突发剧烈头痛、昏迷等危急情况是,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单纯的耳鸣,或伴有其它耳病表现者,应去耳鼻喉科。
3、怀疑高血压导致者,可先去心血管内科调节血压。
4、怀疑与甲亢有关者,可去内分泌科咨询。
5、无法找到病因的耳鸣,甚至幻听,可咨询精神心理科。
就医准备
1、若耳鸣严重,引起听力障碍者,注意在他人陪同下外出,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需要对耳部进行检查,避免耳环等装饰品,以免妨碍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过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耳鸣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在何种情况下,耳鸣会加重或减轻?
3、除耳鸣,您是否还有疼痛、眩晕、听力障碍等情况?
4、耳鸣会对影响您的睡眠吗?
5、您以前有过耳鸣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6、您最近耳部受过强烈噪音等影响吗?
7、您近期有过受凉感冒、耳部外伤或头部外伤等情况吗?
8、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用药控制?
9、您使用过药物治疗耳鸣吗?什么药物?
10、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平时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耳鸣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失聪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检查耳内有无异常,并进行听力检查以及一些测定耳鸣的检查,还会通过常规的鼻咽检查寻找病因。必要时还会建议患者做心、肺、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来寻找病因。
体格检查
医生重点对耳内情况进行检查,观察耳内有无鼓膜内陷,了解鼓膜穿孔的位置及大小、鼓室的状态和咽鼓管的通气度。医生也会常规进行鼻咽检查,查找可能的病因。客观性耳鸣可用助听器或听诊器进行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患者有无心、肺、神经系统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通过MRI、CT等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耳鸣相关的结构异常。
其他检查
听力检测是诊断耳鸣的主要步骤。听力检查包括音叉检查、纯音电测听、超听阈检查、言语测听、听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等方法。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起病情况、有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情况,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如眩晕、血压改变等,结合体格检查、听力检测、耳部检查的结果做出诊断,试验性治疗的结果也对医生的诊断有所帮助。应注意与听幻觉的鉴别。
诊断依据
1、问病史分析病情
(1)医生会详细询问起病情况、耳鸣性质、程度、侧别、发作规律等。
(2)医生会了解患者有无耳病及使用耳毒性药物,颅脑外伤、噪声损伤、眩晕或烟酒过度等病史,了解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病史。
2、伴随症状分析
(1)听力下降: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如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异物等阻塞因素,以及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听神经瘤等病变引起的耳鸣。所以在有听力下降伴发时,首先要确定有无耳部疾病同时存在。
(2)眩晕:耳鸣同时有眩晕,尤其是真性眩晕,多提示同时有前庭病变存在,如突发性耳聋的病人,早期可耳鸣、眩晕;耳带状疱疹的病人也可因病毒侵犯而出现眩晕。
(3)头痛:外伤、颅内肿瘤等患者可出现头痛,但耳鸣也可能是听神经瘤早期的唯一症状。
(4)平衡障碍:患者常伴有前庭末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5)血压改变: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引起耳鸣,早期耳鸣与血压变化伴随出现,但血压改变持续时间持久以后,内耳血供障碍,会出现持续性耳鸣。
3、辅助检查
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听力检测、耳部检查等,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4、治疗性观察
实验性治疗对耳鸣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如经咽鼓吹张后耳鸣减轻或消失。可断定其病变位于传音器。反之,如虽经长期吹张,但耳鸣仍无改进者,其病变可能位于感音器。
鉴别诊断
耳鸣应与听幻觉相鉴别。耳鸣常是单调躁音,如轰轰声、嗡嗡声、嘶嘶声、铃响声、蝉鸣声或汽笛声等,而听幻觉是一种精神异常所引起的幻觉,患者常诉有奏乐声、说话声、合唱声或其他难以解释的声音等。
治疗
预计治疗
首先需要寻找病因并进行病因治疗,同时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病因治疗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可选择吹张或鼓室穿刺抽液,噪声造成的耳鸣则需要脱离噪声环境,有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治疗等。缓解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改善耳蜗供血、改善内耳的能量代谢及营养,或者利用掩蔽疗法抑制耳蜗或听神经的自发性兴奋增强,用生物反馈疗法使患者放松等。此外还有电刺激疗法、催眠疗法、针刺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等,对耳鸣有一定疗效。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若能找到原发病变,并采取特殊治疗,则不论主观性或客观性耳鸣,均能获得较好效果。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常可在吹张或鼓室穿刺抽液后,耳鸣立即消失;又如早期噪声性聋所致耳鸣,一般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可获得缓解或消失。客观性耳鸣也多在纠正病因后消失,例如咽鼓管异常开放经保守或手术治疗,解除其过度通畅后,耳鸣即可缓解或消失;又如动、静脉瘘或畸形,通过手术纠正后可使症状缓解;再如椎动脉交通支病变所致耳鸣,常于切除其交通支和病变后得到消失。
2、药物治疗
(1)改善耳蜗供血
血液供应不良,例如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是影响耳蜗功能的常见原因。应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内耳疾病,消除或减轻耳鸣的目的。
(2)改善内耳组织的能量代谢或神经营养
三磷腺苷和辅酶A等有激活组织呼吸和改善循环系统的作用;都可增强内耳组织供氧;弥可保是一种辅酶型B12,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3)抗惊厥药
这类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滞脑干内的多轴突系统,特别是网状结构,常见的有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4)抗生素治疗
当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会使用抗生素针对性治疗。
3、掩蔽疗法
主要目的是利用外界的声音来抑制耳蜗或听神经的自发性兴奋增强的活动。掩蔽疗法的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尚需随访观察。但耳鸣掩蔽器只能缓解耳鸣症状,以减轻患者痛苦,而不能治愈耳鸣。掩蔽疗法对部分耳鸣患者尚有后效抑制,即停止掩蔽后,耳鸣仍暂时消失。
4、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馈信号训练患者进入松弛状态。其治疗原则是教患者有意识地控制身体各部的感觉,使患者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身体的反应。如控制肌张力和血流量等,使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恢复体内相对平衡,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5、耳鸣再训练疗法
让大脑逐渐习惯耳鸣声音,在潜意识层面过滤掉耳鸣声音,使患者不会意识到声音。
6、手术疗法
客观性耳鸣的某些原因可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比如切除肿瘤、囊肿等。目前用以治疗主观性耳鸣,尚无肯定的疗效。在主观性耳鸣中,若原发耳病本身有手术指征,则可行手术治疗,本身手术指征不强时,则不宜为解决耳鸣而进行。
7、其他治疗方法
电刺激疗法、催眠疗法、针刺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等,对耳鸣有一定疗效。
相关药物
血管扩张剂、三磷腺苷、辅酶A、弥可保、地西泮、水合氯醛。
日常
护理原则
1、休息与活动
(1)患者在发病时尽量休息,或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少量的活动。避免一人外出,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应提高安全意识,有不适感觉时应尽快离开危险环境。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在症状发作时尽量避免睡眠,症状缓解时适当休息,以改善睡眠质量。
(3)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可以改善耳部结构的血流,利于改善耳鸣症状。但是应避免长时间颈部保持过伸位的锻炼,例如骑自行车。
2、环境
远离噪音。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适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饮食护理
建议清淡饮食,限盐。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4、心理护理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诱发耳鸣,或者加重原有的耳鸣。学会放松心态,调节神经紧张,减轻焦虑,坚定的治疗信心。
5、用药与监测
(1)治疗耳鸣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坚持治疗。
(2)当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耳鸣的症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咨询。
(3)经常监测血压,防止血压过高或者过低。
预防
预防措施
1、噪声性耳鸣的预防
(1)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尽量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85分贝)之内。
(2)阻隔噪声的传播,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3)加强个人防护。
(4)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预防
(1)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杜绝滥用,绝不多用。
(2)避免联合应用2种以上耳毒性药物。
(3)预防性治疗,如同时服用泛酸钙、维生素B族等。
(4)用药期间加强听觉监控,如有中毒迹象,立即停药。
注意事项
耳鸣是很难被治愈的,如果为非可逆性病因,可以教会患者适应耳鸣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遮蔽物。另外,助听器可以增加外界声音进而减少耳鸣。对于一些患者,眼罩和助听器可以降低耳鸣。需要注意的是,噪声、精神压力、疲劳、体位(卧位)、女性的月经期以及一些事物及饮料可能会使耳鸣症状加重。
什么是热性惊厥?
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五病房郝亮亮医生为您解答。该病是小儿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一般初次发作在3个月到5岁之间,发病的高峰期为18-22个月。
发病比例方面,男孩稍多于女孩,大多数5-6岁以后不再发作。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度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即可诊断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发作时啥表现?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痉挛或抽动,意识不清。对亲人的呼唤无应答,可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或发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发绀,伴或不伴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自然缓解后短暂睡眠后精神反应较快恢复。根据其发作时间的长短、发作形式及24小时内发作次数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的病因主要包括三点一、儿童时期脑发育不成熟,惊厥阈值低于成人,更容易出现惊厥发作。
二、遗传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热性惊厥为多基因多因素遗传,但有罕见病例证实热性惊厥可表现为单基因遗传。
三、发热是热性惊厥的三要素之一。
惊厥发生时咋急救处理?首先,家长务必保持冷静、切勿慌张,将患儿放在平坦的地面、软垫或者床上,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体;
第二、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儿的衣服,特别是领口,使头部偏向一侧,保证口水和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
第三、勿强行打开口腔,不要向口腔内放入任何防止患儿咬伤舌头的物品;
第四、不要过度用力按压患儿躯干或四肢、以免造成骨折;
第五、观察、记录惊厥的形式及持续时间,同时采取物理和药物结合的方法积极降温。
预防复发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清除慢性感染病灶,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期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这对降低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第二是间歇或长期服用抗惊厥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
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尚无直接因热性惊厥而导致死亡或智力低下的报道。热性惊厥后出现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失;③有癫痫家族史。发生热性惊厥后,大多智力与运动发育良好,即便是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其远期智力、运动和行为的发育与同龄儿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本期名医: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五病房郝亮亮医生
辽沈名医头条号,权威医护在线健康智库!先关注,再提问!该怎么治疗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产生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简称为甲亢。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相当于人体的“兴奋剂”。甲状腺过多的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引起身体多个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及代谢加快,多表现为怕热、多汗、心动过速、心耗氧量增加、心律失常、脉率增快、严重者还会引起甲亢性心脏病;易饥饿、食量增加、大便次数增加、体重减轻、消瘦;甲状腺肿大;手抖、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眼球突出;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注意力下降等。
这些症状不是全部都出现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但是当你有其中一种或几种情况的时候,要当心这个病。其中,Graves病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约占所有甲亢病人的85%以上,它最为老百姓熟知的就是突眼(眼球突出——Graves眼病)。
那么甲亢该怎么治疗呢?
甲亢的治疗有一般治疗及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是对于甲亢的支持治疗,主要是多注意休息,及时的补充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对于失眠患者可给予镇定安眠药物,对于心慌的患者给予口服药β受体阻滞剂。针对甲亢的治疗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碘131、手术这三种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TD治疗)
ATD治疗相对安全,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度肿大的病人,青少年、妊娠期甲亢、年老体弱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碘131治疗的患者。药物的总疗程一般为18个月,其有效率大约为50%。但是,药物治疗的疗程长、患者的很难坚持、复发率高(>50%),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症、中毒性肝病、血管炎等。所以在ATD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
(二)放射性核素碘131甲亢治疗
碘131治疗在北美、澳洲及欧洲为首选甲亢治疗的方法,在我国,碘131治疗甲亢已在逐渐普及,并得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碘131治疗。碘131治疗适用于下列人群:
①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②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多次复发;
③有甲亢手术禁忌症或手术风险高;
④有颈部手术或颈部外照射史;
⑤病程较长;
⑥老年患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
⑦合并肝功能不全;
⑧合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⑨合并心脏病等。
也就是说,只要是Graves甲亢患者都可以碘131治疗,同时强调一下,碘131治疗对Graves甲亢患者伴有心脏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情况更加合适。碘131治疗方法简便、相对安全,对于病情轻、中度患者一到两次即可治愈。专家认为,碘131治疗后出现甲减是治疗宗旨。也就是说,治疗甲亢就得把它治成甲减,这样甲亢才是彻底治愈。因为相比甲亢,甲减病情更好控制,只需定期监测甲功即可。且治疗甲减药物安全性高,不会引起肝肾毒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碘131治疗无效者,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自主性高功能腺瘤,怀疑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将一侧甲状腺全切,或一侧全切另一侧次全切(切除大部分,仅保留一部分甲状腺腺体),患者要承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而且颈前留下永久性的“自杀性”疤痕。
甲亢的三种治疗方案均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希望患者在结合病情及个人意愿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长期服用波立维视力有影响吗?
谢邀回答,波立维药品名称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对于有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危象的患者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其长期服用对视力不会有影响,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出血性倾向,有可能造成眼底出血,从而一定程度的影响视力,此时应尽快就诊明确诊断和检查,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而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如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卒中,也可根据情况用于心脏支架后。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需由医生根据病人情况评估使用。
服用波立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过量服用,以免引起出血风险,也不可过早停药,以免造成血栓形成。服用三个月需去当地医院进行化验凝血四项以明确是否继续治疗。
另外,阿司匹林虽为解热镇痛药,但其也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虽然这两种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引发出血的几率有所不同,但阿司匹林可直接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比波立维要高,而对于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比波立维要差,因此在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C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的患者中联合使用效果很好。但是波立维价格较高,需要较高的经济条件来支撑,不如阿司匹林实惠,因此临床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居多。
无论使用何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三个月复查凝血四项以及D-D二聚体定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