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症状,痛风到底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现在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有些人现在已经遭受了痛风的袭击,但是还有很多人只是听过或看过有关痛风发作时的痛苦描述,对其详细的症状还不甚了解,下文就痛风各阶段的症状做简要描述。
1、急性发作期该时期的症状是最为典型,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为痛苦!
在急性发作前多无相关征兆,多为半夜急性发作,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并呈进行性加重,约12小时后疼痛达到顶峰!此时最为疼痛,很多患者描述为撕裂样、刀割样、咬噬样疼痛等,触碰加重,很多人多无法耐受这样的疼痛,寻求止痛处理!此时受累的关节还表现为红肿灼热,皮肤绷紧,功能活动受限等!
急性期发作时间一般在数天或2周之内就能自行缓解。
急性发作时的部位一般是单关节的疼痛,初次发作大多是第一跖趾关节。
2、间歇期间歇期顾名思义两次发作之间的时期,此时关节不疼,但是有些患者可能会有在患处的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刺痒等表现。
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痛风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间歇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出现在两次发作期之间整个症状都不能完全缓解。
3、痛风石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大量的尿酸盐会沉积到人体的一些皮下、关节等处,形成痛风石!
皮下的痛风石最为典型的是发生在耳廓!其他常见的部位有鹰嘴、跟腱等。
痛风石表现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等的黄白色赘生物,发生破溃后排出的是白色粉状或糊状物!
痛风石会造成局部的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从而引起关节的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
4、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的尿酸浓度长期呈饱和状态,则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结石,较小的结石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就排出体外了,较大的结石可阻塞尿路,出现肾绞痛、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等。
5、尿酸性肾病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会导致急性的尿路梗阻,表现为少尿、无尿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以上是我个人较浅显的认识关于痛风在不同阶段的临床症状表现,但是肯定很不全面说,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有痛风前兆怎么调理?
高尿酸血症是躲在痛风背后的“幕后黑手”。
尿酸高是痛风前兆,而此时就要开始警惕了,一不小心痛风就又发作了。
当体检查出尿酸高后,并不一定就是痛风,因为确诊痛风还需要一系列的临床检查与观察。
如果体检发现自己血尿酸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别着急,回忆一下自己体检前及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用药,以及所患其他疾病等情况,然后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关节痛的经历。
2.去医院找医生再次化验,并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
3.如果医生确诊患有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无论需不需要药物治疗,饮食等生活方式一定要开始改变。
有痛风前兆怎么调理?调理要注意以下四点:
1.管住嘴。
绝大多数人的尿酸高是“吃”出来的,所以管住嘴很必要。如果血尿酸升高,那就一定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当然了,对待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有一个原则就是,“适量”加“适当”:适量表示嘌呤摄入量不宜多,而适当就是进食这些高嘌呤食物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过滤”掉一部分的嘌呤。
2.轻松点。
人体的代谢受压力影响,不只是尿酸,体内血糖、血脂等的代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现代人压力大,所以要学会减压,尤其是年轻人。健康才是根本,工作之余,听听音乐,做做运动,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能使身心都“喘口气”,将来更好的工作,也利于健康。
3.慢生活。
现如今,生活节奏太快让大家做事都在“赶”,这种急躁处事风格,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紧急,那就尽量不要催自己,慢慢来,享受当下的人生。
4.减减肥。
肥胖是促使尿酸升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都有尿酸过高的倾向。所以需要减减肥。不过,减肥不能操之过急,以免脂肪大量分解,影响尿酸排泄,反而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相信偏高的尿酸会慢慢回落,最终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痛风一般都有什么症状?
痛风的症状表现为急性单发的关节炎,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深夜剧烈的关节疼痛惊醒病人,疼痛进行性的加剧,呈撕裂状或刀割样疼痛,非常痛苦,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少数人还会出现发热。
身体有什么明显症状说明痛风跑不掉?
如果尿酸值已超标,且无症状,一般600左右或以上了,那就得注意了。约有10%左右机率发展为痛风或痛风性肾结石。那么什么明显症状或现象说明患上痛风机率大大提高呢?下列因素值得注意了:
肥胖:如果还继续胡吃胡喝最极易发展为痛风或尿酸肾结石和肾积水及水肿,对应类型应是痰浊阻滞型。肥胖与痛风是呈正相关的,并伴有高血脂症。
熬夜者:熬夜多为年轻人。熬夜肝肾损伤极大,加重肾负担,减弱肾脏排泄尿酸能力。
房事过于频繁者:房事过于频繁或过度手淫,造成肝肾阴虚,属肝肾阴虚型痛风。
关节已出现过一次疼痛者:这个是最为明显了。
需要注意哪些才能保持症状尽可能的缓解?
“怎么会这么痛?脚就像被‘凌迟’了一样,感受到千刀万剐的滋味。下不得地,盖不了被子,连摸一下就感觉到痛,痛得就想把脚割掉。”
这是一位痛风患者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感受。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就是痛风,痛得受不住后叫了一辆120急救车。当急诊医生将他从急诊科转到风湿免疫科后,这位痛风患者才明白:
“原来这就是痛风的痛苦症状啊!我不想再痛第二次。”
可是,他不仅第二次急性痛风发作,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痛风发作。这是因为,他只在乎自己的疼痛症状缓解,而没有真正去治疗痛风。
今天,刘医生就来和大家讲一讲,为什么痛风会突然发作?痛风发作后要注意哪些?尤其是不要急性痛风发作后才处理,不要只做消炎镇痛处理,不要尿酸降下来后就不做处理的问题。
为什么痛风会突然“吹”出来到底什么是痛风?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血尿酸增高、关节疼痛发作的异质性、代谢性和风湿免疫性疾病。作为疼痛程度靠前的关节炎之一,痛风通常疼痛的部位是大脚趾、脚踝、手或手肘。
通常痛风之前就是高尿酸血症。什么是尿酸?尿酸就是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正常物质,其中20%来自于饮食,80%来自于体内代谢产生。一旦尿酸产生的速度过快或者排出的速度变慢,血液中的尿酸值就可能超标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当高尿酸血症持续时,血液中不再溶解的尿酸在体内结晶,结晶的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上,就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几个特点:
初次疼痛,痛风有70%是“吹”在脚拇指根部:在初次痛风发作中,约70%的脚拇指根部(脚第一跖趾关节)疼痛。痛风容易发生的地方特征主要是体温低、酸度强、蛋白质少、活动良好、容易承受负担的关节。大约90%的痛风是“吹”到膝盖及下肢关节:除了第一跖趾关节,容易“刮”痛风的地方还包括脚跟、脚根、脚踝、脚背、跟腱、膝盖等,这些关节体温也低,容易承受负荷;10%的痛风发生在手指、手腕、肘部和肩膀。痛风几乎只会在一个关节发病:初次痛风后,未经处理痛风会继续发作,许多次的痛风会持续在一个关节发作。当痛风进入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后,会出现多关节发作的症状,但一般不会超过四个关节。痛风容易在半夜或凌晨“吹”来:痛风发作的时间一般是从半夜到黎明的时间段。这是因为副交感神经在睡觉时发挥了作用,血压下降、血流恶化,体温下降,导致尿酸盐晶体更容易产生,以及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痛风往往会突然发生,很少会有预感。这种疼痛的剧烈,有男性患者形容是“不亚于生孩子的疼痛”。行走困难,轻轻触摸也疼痛,而且发红和发肿,疼痛和肿胀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顶峰。此后虽然疼痛还在继续,但会一点点缓解。
不要急性痛风发作才处理痛风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它是基于尿酸长期居高不下,高于420μmol/L以上导致的。但是出现痛风性关节炎,还是有诱发因素的,主要包括:
鞋不合脚、长途步行等导致的关节受伤,酗酒导致的血尿酸浓度飙高,高嘌呤食物一次摄入过多导致的尿酸生成过多,含糖饮料、含糖果汁、甜点等摄入过多导致的尿酸合成增多和排泄减少,肥胖导致的尿酸增高和关节受累,压力过大、长时间工作、过度疲劳导致的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尿酸排泄减少等。
临床显示,不同的诱因所导致的痛风临床特点有所不同。比如暴饮暴食所诱发的痛风,一般发生在饮食后4~6小时,病情1~2周能缓解;扭伤引起的痛风发生快,疼痛程度重,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2周。
其实,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前,在没有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时,我们还是可以在高尿酸血症期就能预防痛风。
当一杯水内放入过量的盐其实并不会溶于水,反而会保持为固体(结晶体),痛风的原理也是如此。预防痛风可以从其诱因着手,但主要还是从生活调节降尿酸。
增加饮水量: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饮水在2000~2500毫升左右,可以饮用白开水、淡茶水等,通过饮水促进尿酸排泄,也能避免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生。避免高嘌呤:避免摄入富含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甲壳类海鲜、浓肉汤、肉脯、鱼干等;一些富含嘌呤的蔬菜比如蘑菇、菜花、莴笋、木耳等与痛风发病率的增加没有明显相关性,可以适量食用。避免高果糖:对含果糖量丰富的甜食、饮料等要避开,可以选择西瓜、樱桃、车厘子、菠萝、草莓等果糖含量低的水果。避开酒精:饮用过量的酒精能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尤其是含有嘌呤的啤酒和黄酒。谨慎的做法是避开喝酒,如果需要喝酒只能适量饮用,不要超过每周21个单位(每个单位等于75毫升3~4%啤酒,25毫升白酒、50毫升红酒)。适当做运动:可以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慢跑、散步、游泳、慢骑自行车、跳坝坝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降低体重:肥胖是让痛风发作的强大风险因素,需要安全及循序渐进的体重管理,健康饮食而不是节食过度,平缓的减肥方式而不是突然降低体重。在急性痛风关节炎出现前,学会控制尿酸值,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痛风发作,也能避免长期尿酸居高不下引起的关节损害、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不要只做消炎镇痛的处理因为尿酸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几率增加。终于有一天痛风开始发作。那么,痛风“吹”过来后,该怎么办呢?刘医生的认为是,有两种处理方式:
如果你能去医院:您应该尽量在急性痛风发作后的24小时内去医院痛风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代谢科、肾内科或骨科就诊,这些科目都可以对痛风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你不能去医院:您应该保持安静,尽量不要移动或者按摩疼痛部位;抬高患肢,将其搁在比心脏高的地方;不要用冰敷或热敷,这可以刺激皮肤导致炎症加剧;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每日嘌呤摄入总量控制在150mg以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还是建议立即要医院就诊,空腹抽血查血尿酸,进行相关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等,根据病情不同进行不同的药物选择和剂量选择。碱化尿液药物治疗: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与尿液pH值有关,为了利于尿酸的溶解从尿液排泄,可以采用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进行碱化尿液治疗。中药药物治疗:根据急性发作期的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和热毒夹湿证等不同证候,采用清热利湿止痛、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清热解毒和化湿通络等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可以采用体针、火针放血、耳针、银质针、穴位注射等针灸治疗进行镇痛处理;可以采用点按、指揉、空掌等推拿治疗缓解急性痛风症状和促进血液循环。一般经过治疗后,痛风的疼痛会减轻,症状也会尽可能地缓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痊愈了。如果尿酸值继续高,那么它还会复发。从初次痛风发作后,62%的患者1年内不发作,但1~2年不发作的患者仅占16%,2~5年不发作的患者11%,5~10年不发作的患者仅为6%。
此外,引起关节疼痛还不是痛风的主要危害,缓解期持续的高尿酸也会不断危害健康。所以就需要在消炎止痛处理后,采用持续的降尿酸治疗。
不要尿酸降了就停止用药治疗痛风的关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消炎止痛是必要的,但是降尿酸治疗才是关键所在。如果不及时开始降尿酸治疗,那么痛风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疼痛的部位也会越来越多,进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后,肾脏也会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皮下也会出现痛风石。
降尿酸治疗才能让痛风的症状尽可能缓解,消除掉痛风疼痛发作和其他伴发疾病的手段。如何进行降尿酸治疗呢?
非药物治疗:在痛风间歇期,适量运动物理治疗,比如紫外线、红外线、蒸汽浴、针灸、推拿等,可以让关节功能恢复;适当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在避免痛风发作诱因的同时保持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每日心情开心快乐。药物治疗:对于痛风患者,应该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对于痛风石患者,应该控制在300μmol/L以下,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是治疗痊愈的关键。一般来说足剂量的降尿酸药物很重要,但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尿酸生成过多还是尿酸排泄减少合适选择降尿酸药物;借助同时具备降尿酸功能的降压、降糖、降脂药物“一箭双雕”;降尿酸治疗的同时预防急性发作。其他治疗:通过免疫吸附、自体血等治疗可以将血液中尿酸盐晶体清除,避免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降低血尿酸水平;通过针刀镜等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将关节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清除,从而让急性痛风发作失去“生长环境”。痛风经过规范、积极和长期的降尿酸治疗,一般来说进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会消失,痛风石只会有1%左右的患者会出现。
但是,不少人服用降尿酸药物后,仍然会有痛风发作,于是选择了停药。刘医生认为,其实这时候发作痛风,不是药物治疗没有效果,而是因为降尿酸较快,血尿酸浓度降低,那么关节和组织液中的尿酸盐结晶析出,导致了“溶晶痛”。
也有一部分痛风患者在发现尿酸降低后,就选择了停药。其实这也是不妥的,因为痛风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尿酸重新飙升,从而出现病情反复。如果尿酸持续达标在一定的时间,根据情况可以逐步减停药;有部分痛风患者可能一直需要维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