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立秋养生常见的养生误区?
1、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养生素四宝是指哪些?
从中医养生角度看,立秋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
金秋时节,肝胆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增大,要特别注意养护。
立秋最好多吃四宝:第一宝:莲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藕味甘,性寒,无毒,自古就被视为祛淤生津之佳品。 立秋过后.鲜藕成为人们家庭必备菜之一。藕含丰富的维他命C及矿物质,具有药效,有益于心脏,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
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
第二宝:百合
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对于较为新鲜的百合干,其含黏液质,可对人体起到润燥清热的作用。它含有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其他维生素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使肌肤变好。
它除了含有以上的物质之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还原糖、蔗糖、果胶、秋水仙碱、维生素B、钙、磷、铁等物质,对人体起到补益的作用,非常适合这个秋季食用。
第三宝:莴笋
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第四宝:荸荠
荸荠,在秋季很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热生津,利湿化痰、降血压、抑菌功效,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 、钾、钠、钙、镁、铁、锰、锌、钢、磷、硒等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促进的作用。
常喝“二茶”
金蒲菊茶,清热去火,养肝明目
取蒲公英根2.2g,菊花0.5g,金银花0.3g制成金蒲菊茶包,每天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蒲公英归肝、胃经,可保肝利胆,善于清肝、胃热,去火消炎。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味辛甘苦,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用眼过度的眼睛干涩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与蒲公英配合适用,清热解毒。
金银花性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可改善口臭,清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疮生长。
蒲公英薏苡仁茶,清热解暑、祛湿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根据经典祛湿红豆薏米方改良升级,不仅祛湿还可以健脾。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绿茶不发酵,祛湿效果更佳!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之效,此方健脾祛湿效果更佳!
立秋过后,做好三件事,一年百病不生,老病除:
一、早睡早起
古话有说“秋三月,阴气始起、早睡早起”。这时候会让人觉得很犯困,所以我们更应该早睡早起,充足晚上的睡眠,才能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睡可以收敛阳气,早起可以舒展肺气。
二、预防感冒
秋天是个很奇怪的季节,白天特别炙热,晚上却变得很凉爽。所以忽冷忽热的季节是很容易让人感冒的。所以这时候应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饮食和作息的方面。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注意着凉。空调不要开的太低,尽量少吹空调,房间要保持通风透气,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
三、情绪养生防悲绪
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此时做好细腻调节,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
立秋之后老人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老人年纪慢慢变大,很多老年朋友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开始逐渐衰弱,脾胃功能也会日益下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老年朋友来说,立秋之后的养生,除了预防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疾病之外,脾胃的健康也要格外的关注。
对于老年朋友来说,立秋之后,如何养好自己的身体,这里也有非常重要的四点,也是养好身体的秘诀:第一多做运动;第二饮食清淡;第三饮酒适量;第四保持好心情。
01首先适当的运动。适当运动能帮助老年朋友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还能更有精气神,延缓脾胃衰老,老年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但是切记,不要选择运动量大的项目。
02 其次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佳,油腻或者油炸食物要尽量少吃。时令蔬菜能更好的帮助吸收和消化,同时还要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老年朋友因为牙齿的问题咀嚼会变慢,要少吃那些不易消化且难咀嚼的食物,饭后可以适量喝些酸奶来帮助消化,补充肠道内缺乏的有益菌。
03慎饮酒再次在喝酒这个问题上,老年朋友不是不可以喝酒,但是,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饮酒,过量饮酒不仅会伤害脾胃,还会影响到血压容易军训。老年朋友喝酒虽有年轻时的豪情,但已没了当年的身体!
04乐观向上最后老年朋友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先前蔬菜不仅能有好的食欲,还能对生活更有信心。
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老年朋友,从身体到心灵的养护。开心快乐,胜过良药千剂!
并祝各位老年朋友,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立秋后如何健康养生?
1 饮食慢慢从夏往秋过渡。什么事都有个缓冲期,不能转弯过急,饮食也是一样。夏天用来消暑降温的食品还是得继续,只是在量及频率上适光当调整一下。比如绿豆汤,西瓜,荡萝,蜂蜜水等各种水果。夏天天气热,汗多水分蒸发太多,同时天气干燥,仍然需要这些东西补水润肺。当然,冰冻过的西瓜等寒凉的东西不要吃,多食伤内脏。
2 饮食营养要加强。夏季很热,胃口不太好,稍微油腻一点就吃不下。立秋过后不能只为了追求口感,而使饮食过于清淡。这个时侯我们可以多吃一点鸡鸭鱼等白肉。多吃酸味的东西少吃辛辣。既能保证胃口,又能保证营养。俗语说的贴秋膘就要开始了。
3 秋天本身是一个让人伤感的季节。经过一个长夏的枝繁叶茂带来的火热激情的感觉到了秋天后立马弯变的空旷荒凉,不由让人也变的惆怅失落孤独。因此要从精神上做做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4 从衣着作息等做做调养。立秋后气温随之变的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凉风习习,可能需要添加外衣以避感冒。中午适当减衣,增加抗寒能力,以免影响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机能。
综上所述,立秋后的调养不仅仅是饮食方面,人的精神状态,心理思想,衣着行为等都要全方位调整一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寒冬的到来!
立秋后应该怎样保养身体?
立秋时值每年公历的8月7日前后。理论上从这一天开始就要,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然而由于我国物产众多、幅员辽阔,纬度、海拔差距很多,于是“天凉好个秋”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雨露均沾”的过。
况且民间传言,“早上立了秋,天气凉嗖嗖,晚上立了秋,还有24个火老虎”。2018年立秋是8月7日21:30:34,刚好是晚上,你的手机上气象台的高温黄色预警不知道还有没有收到?
不过虽然气温高烧不下,但是毕竟是强弩之末,是时候该冷静冷静了。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过后,不同于盛夏,凉爽的秋风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秋天的寒蝉已经开始鸣叫了。
立秋节气特点
立秋时往往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有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暑气难消,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预防秋乏。
初秋时节,气温差异明显,午后的对流天气及大范围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骤降,从而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因此,立秋也要防止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侵袭。另外,立秋时节还要注意防暑除湿,养护脾胃,预防胃肠道疾病。
立秋饮食习俗
自古以来,立秋就是人们重视的养生大节气,曾流行立秋“吃渣”的说法。“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莱做成的食品,结合夏末秋初腹泻拉肚子的多发现象,人们素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另外,立秋时节,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称“苦夏”,说明在夏季热的受苦了。
瘦了当然需要“补”,而办法就是“贴秋膘”。即吃味厚的美食佳肴,此时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不过现代人好像减肥还来不及呢,如果真正熬了一个瘦了的“苦夏”,还不赶紧吃个火锅庆祝一下。
立秋养生指要
①起居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适可而止,不宜太过。
②仍要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喝些淡盐水、绿豆汤,多吃蔬菜和水果。
③立秋后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运动量不宜过大,中老年人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登山、乒乓球、羽毛球等,适时有度地进行。
④立秋了,人的食欲增强,但不要暴饮暴食,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并要少吃过凉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谨防腹泻。
⑤着装谨记“秋冻”。适当地冻一冻,可加快皮肤代谢,增强机体耐寒能力。不过估计得缓一段时间才可以执行。但是“冷水浴”养生法,现在就可以实施并坚持,这也符合“秋冻”的养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