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作用和功效,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
谢邀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味苦寒的药。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主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功效,主治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这两味药物的加入使得知柏地黄丸在滋阴的基础上具有较强清热的功效,对于阴虚阳亢或者阴虚火旺证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六味地黄丸性质偏于平和,清热效果不佳。
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知柏地黄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用于阴虚火旺证或者阴虚阳亢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夜不能眠,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而现代研究表明其可以用于结核病急性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中属于阴虚火旺证或者阴虚阳亢证的患者
知柏地黄丸的注意事项①知柏地黄丸是偏寒性的药物,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②孕妇、儿童慎服
③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④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⑤知柏地黄丸的副作用较为轻微,多为腹泻、怕冷、食欲不振等,如果出现请立即停用。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及作用是什么?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及作用是什么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为滋肾阴,降虚火;作用为改善和治疗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肾亏所致的潮热盗汗(一阵一阵地发热,睡觉时候出汗,醒的时候汗止)、口干咽痛等。
知柏地黄丸是由知母、黄柏、山药、熟地、制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组成的滋补肾阴类中成药,因此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眩晕耳鸣、遗精遗尿、小便短黄、五心烦热(两手心和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等证候。
知柏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因其加入滋阴清热(滋养阴精、清除热邪)的知母、黄柏,是清泄虚热与填补肾精(补充精气精液)共存,精气、阴阳同补之品。
建议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地黄籽怕下雨吗?
地黄籽不怕下雨。原因是因为地黄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既能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也能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地黄籽具有抗风能力,即使在风雨天气中,也能保持其萌发和生长。地黄籽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种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种植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水分和保持透气性,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品质。同时,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以免变质或发霉。
麦味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麦味地黄丸是中成药,主要的成分是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五味子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用于夜间盗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慢性咽炎,咳嗽的患者,是水蜜丸,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使用期间忌口不易消化的食物,感冒发热患者不要食用。
药材生地有什么用?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鲜用者称为“鲜地黄”;若将地黄缓缓炽焙至约八成干入药者,称为“生地黄”、“干地黄”。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尿血、咳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使用。
药理作用:1.对血液系统作用:地黄具有止血和促进血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同时可以通过影响白血球和血小板来抗炎。
2.对免疫系统作用:地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生地黄经蒸制后成为熟地黄,能改善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4.对肾脏的作用:地黄对肾脏有明显的缺血保护作用。
5.降血糖作用:地黄在中医药领域一直用于治疗消渴病,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6.抗衰老:地黄可以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影响酶活性和抗氧化来延缓衰老过程。
7.对内分泌的影响: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临床观察发现,地黄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阳亢的副作用。
配伍应用:生地配伍鳖甲、地骨皮:有滋阴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心热、夜间尤甚,口干而渴等属阴虚内热者。
生地配伍生侧柏叶、生荷叶、生艾叶: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一切出血症候。
生地配伍大黄:既清热凉血;又能通便泄热。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以及热结津枯之便秘等症。
生地配伍木通:有清热生津、泄热而不伤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经有热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心热下移小肠而致之小便短赤。
生地配伍熟地:能补血凉血止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治疗津伤、阴亏、血虚之口渴、便秘、头痛头晕、烦躁、失眠、持续低热以及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生地配伍玄参: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治疗热入血分之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热盛伤津之心烦口渴、大便秘结以及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夜寐不宁等症。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