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曾国藩有什么功劳?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虽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又因他忠于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褒贬不一。
曾国藩28岁那年到京城会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朝考成绩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从此开始了他12年的京师为官生涯。从1840年的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的礼部右侍郎,十年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员,是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权臣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其实曾国藩想做一名忠臣,他看不惯官场的暗流涌动和腐朽,屡次上书想要提醒皇帝改革制度做出改变。但他的建议根本得不到重视,反而使自己在朝堂上越来越失势。
在穆彰阿被罢黜不久后,朝廷令曾国藩到江西主持乡试,他被迫离京。途中又获悉老母故去,他便只好回家奔丧。在他奔丧的几个月间,太平军声势愈盛,接连击败了朝廷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朝廷只好将目光投向地方武装力量,因此不断授予团练的职位以期遏制住太平军。这种情况下,天下大势又给了曾国藩走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当时湖南许多不满地方官员压迫和地主豪强剥削的农民趁机起义,曾国藩断然采取铁腕高压政策,稳定了当地的局势。
之后的十余年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军大大小小数百余战,获胜或负,最终于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但因湘军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1868年,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他考量当时局势,没有与法国开战。于是遵从法国的要求下,坚持决定处死为首的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46万两白银并派崇厚道歉。这个交涉结果引起了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的极大不满。曾国藩背负骂名,不久病情加重去世。
曾国藩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的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晚清一度呈现出同治中兴的盛况,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积极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曾国藩治军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并把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曾国藩在治军方略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用忠义理智信去陶冶官兵,维系军心。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
曾国藩在儒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他认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家应取其同避其异,兼收并蓄,这样才能推进儒学的发展。
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极大地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就是此中的杰出者。
他的持家教子之术 也堪称是非常成功的。比如他的次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于1881年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曾国藩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邻里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是有可学习参考的价值。
曾国藩在书法上也取得突出成就。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褒亦贬,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提出乾坤大源书法本源说。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他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由继承古典到创新并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成为当代典范。
他算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但也有屠城勾结洋人的历史污点。曾国藩的好与坏很难去评判,我们只能客观公正地展现他的功和过来诠释他的一生。想必他也觉得这种身后事,就教与世人说去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
《中国近代史》
立冬节气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今日立冬,全家人这样吃,一年都不进医院大门,值得收藏转发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11月7日立冬,传统节日祝福提前祝所有新老朋友:立冬安康,快乐每天!
2017年立冬时间
11月7日13:37:45
农历九月十九星期二
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古人在这个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一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反而一个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
立冬的习俗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现代,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补冬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冬泳
在我国多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养生指南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饮食:多白 少咸
1多吃“白色”食物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长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冬天。
白萝卜
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热作用。
此外,白萝卜中含有木质素和多种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等疾病。
2少吃咸多吃苦
专家提醒,立冬过后,要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
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保健功能。
3进补食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100克,也可以酌加:生黄芪、党参、陈皮、山药、白术等各25克。
做法:
① 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葱,将羊肉煮去血水洗净备用;
② 然后将所有材料置入砂锅慢炖三至四小时;
③ 最后调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
羊肉甘温,冬季温补最宜。当归甘温、微辛微苦,甘温宜于温补,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适当潜藏相火。同时加生姜辛微温,使羊肉当归补而不滞。而黄芪补气益肺、党参补气生津、陈皮健脾理气、山药健脾补脾阴、白术健脾补脾气,都可酌情添加少许。
羊肉大葱馅饺子
食材:
羊肉、精五花肉、大葱、姜、香葱、饺子皮。
做法:
① 把羊肉和五花肉剁碎,加姜末香葱一起混合剁;
② 切好的大葱加入肉糜一起剁匀;
③ 放入容器加所有调料一起搅拌上劲即可;
④ 馅用饺子皮包好,煮熟即可。
功效: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能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时还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起居:早睡 晚起
1早睡晚起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锻炼推迟
立冬后,锻炼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最好在上午9至10时以后或下午4至5时进行,要避免在大风降温天外出,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外。
心理:恬淡安静
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立冬
防病:绝技防风寒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极易外感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1一碗神仙粥
用一把糯米煮成汤,放入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后加半杯醋。此方可有效防、治感冒。
2用凉水洗脸
适当的用凉水洗脸,对肺和呼吸道也是个适应的过程,让你的肺更健康,更好地抵御寒冷。新老人提醒如果已经着凉受了风寒就别用冷水洗了。
3热敷太阳穴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4用淡盐水漱口
防风寒,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饮食上吃点啥好?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天,也就是9月23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秋分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是平分秋季的节气。我国古人划定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的习俗,你知道多少?1、祭月,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
2、吃秋菜,也就是野苋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竖蛋,“秋分到,蛋儿俏”,秋分时节,有“竖蛋”的习俗。
4、送秋牛图,送图者,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秋”。
5、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秋分时节,吃秋菜,喝秋汤岭南地区,秋分时节,有“吃秋菜”“喝秋汤”的习俗。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野苋菜,叶子富含钙质,对骨骼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秋分时节,采摘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以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肠,洗涤内脏,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材料:鲫鱼一条,生姜3-5片,老陈皮1/3个,野苋菜一把。
做法:
1、鲫鱼、苋菜清洗干净;
2、炒锅放油鲫鱼,两面煎微黄,转入砂锅中,加开水滚开,加苋菜根、陈皮、姜片,小火煲约30分钟 。
3、苋菜叶,最后15分钟放,汤色浓白时关火,加少量盐调味。
秋分时节,饮三茶,为健康过冬,打下好基础秋分时节,要保持阴阳平衡,防止外界邪气侵袭。
此时,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后,多为凉燥,饮热茶,是不错选择。
1、尾参茶,滋阴润燥
尾参,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清热润肺,养阴熄风,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尾参,味甘多汁,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佳品。
尾参中含有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秋分时节,燥邪易伤津,每天2-3杯尾参茶,有很不错的养阴生津之效。
2、红苏子叶茶,养胃驱寒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此时,要注意养胃驱寒。红苏子叶,泡水喝,可缓解脾胃气滞,促消化,保护肠胃健康。
中医认为,红苏子叶具有暖胃作用,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腹泻,呕吐之证。可用于治疗胃寒症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秋分时节,泡上一杯,不仅有益胃部健康,还可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预防秋燥导致便秘。
3、谷谷丁红茶,下火消炎
秋分时节,燥邪严重,容易导致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等上火之症。
此时,采挖一些谷谷丁,将其发酵后,炒制成茶,泡水喝,可下火消炎。
谷谷丁,俗称婆婆丁,秋季的药用价值高,有“天然抗生素”、“下火草”之称,去火、消炎,效果尤佳。
秋燥引起的上火发炎、嗓子疼,口腔溃疡、肝火旺,胃热,脾气暴躁等,都可以用谷谷丁泡水来改善,有不错的效果。
秋分时节,重养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防感冒,适添衣
秋分过后,天气变化多端,此时,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感冒。
因此,秋分后,一定要助于防感冒。
感冒预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
也就是说,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
还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抗病毒的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和家庭室内的良好通风。
秋季,多喝水,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第二件:补养肾气,少生病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寒冷,一定要注守护肾脏,补养肾气。寒与肾相应,最易损耗肾的阳气,肾的阳气一伤,人就容易生病。很多人,秋季体虚,大多是肾气不足所致,所以,秋分过后,重养肾。热水泡脚,按揉足心,可温补肾阳,补益肾气。脚底上,具有肾经上的要穴——涌泉穴。
热水泡脚,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脚底穴位,促进肾脏健康。
泡脚一定要泡透,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生姜水泡脚,可驱寒,温肾助阳。
只需把生姜洗净后拍碎,然后,煮成生姜水后,和热水混合即可。
肉桂花椒水泡脚,可温肾助阳,对于因肾虚所致的四肢浮肿,具有缓解作用。
泡脚后,按揉足心涌泉穴,可促进肾脏排毒,有益肾脏健康。
涌泉穴,位在足底筋膜的中心,脚底人字纹中点,于足底二三趾间线直下,脚掌从上往下约三分之一处。
第三件:早卧早起,休息好
秋分时节,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早起。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
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节气交替注意事项?
节气交替是指每年两个节气之间的时刻,准确来说,是 24 个节气中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时刻。这些时刻会对人体健康和行为产生一些影响,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第一个注意事项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2. 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天过渡到春天时,白天温暖,但温差很大,晚上又很冷,容易导致感冒和感染。
3. 注意防止昼夜温差,不要穿得太少或者太多。
4. 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度饮酒。
5. 调整节奏和情绪,逐渐适应新的气候环境。
6.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干燥,开窗通风或者打开空气净化器。
7. 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8. 防止过度疲劳和工作过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稳定的幸福感。
总之,在节气交替的时期,我们应该通过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霜降的节气意义和文化养生内涵有哪些?
谢邀:
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马上要到来的就是立冬了。从秋到冬的过程,也是气温即将到达冰点的过程,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身体的保养,避免因为寒冷受到伤害。
老人们总是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大概是说预期冬天补身体,不如在霜降节气时就打好基础,只有地基牢固了冬补才更有意义,对身体的帮助也更多。
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
寒露节气养生,保护身体4个部位,多吃2种菜,多喝1种汤。
1、霜降节气,保护身体这个部位:
呼吸道
在冷空气和干燥的双重刺激下,呼吸道跟紧随皮肤感到不适,秋季是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秋燥也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秋季养好肺脏十分重要。
2、霜降节气,保护身体这个部位:
肠胃
霜降多胃病,因为寒冷对肠胃的刺激最明显,如果吃饭时还吃生冷的食物,喝冰镇饮料,就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或加重原本就有的慢性胃病。
3、霜降节气,保护身体这个部位:
皮肤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
4、霜降节气,保护身体这个部位:
膝关节
老寒腿、老寒腿,天气越寒腿越疼!到了秋冬交替的时候很多老人的腿部疾病复发,每天酸痛难忍真是折磨人。这时候要额外注意对膝关节和脚裸的保暖,避免老寒腿提早发病。
1、霜降节气养生,多吃这种菜:
山药:
1.健脾养胃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3.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4.防肥胖
山药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美食,每100克可食山药中的热量仅为56千卡,此外山药还能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所以适量吃山药可以预防肥胖。
5.补肾虚
山药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强健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对肾亏遗精、白带多,小便频繁等症状的治疗都有辅助疗效。
6.预防心血管疾病
山药中的薯蓣皂可以加速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所以胆固醇偏高的人常吃山药可以保健心血管。而且山药还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
7.增强骨骼
山药中的黏液多糖物质与无机盐结合后可形成骨质,让软骨具有弹性,同时能增强骨骼强度与密度,故骨质疏松者可以多吃山药,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
2、霜降节气养生,多吃这种菜:
南瓜
霜降节气前后可以多吃些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它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1、霜降节气养生,多喝这种汤:
山药排骨汤
前面提到霜降节气前后可以多吃一些山药,那么具体到山药做法上,大家不妨试试山药排骨汤。新鲜的山药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帮助消化的物质,有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帮助失眠者恢复胃肠功能。 而排骨也可以给身体提供优质蛋白质,保证寒冷气温下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