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偏方,家里常备的药品有哪些?
达婶儿专门请教了我们育学园儿科诊所的药房主任逄毅药师后,在逄药师的专业指导下给大家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小药箱清单。
药师专业建议在手,家庭小药箱我有。
01
—
体温计
目前来说,常见的体温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耳温枪
几秒钟就能读出数值,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后,数值也相对更准确,但是缺点就是价格较贵。
额温枪
也是很快就能读出数值,但是相对来说偶尔测量不太准确。
数字体温计
操作简单、易使用,而且价格便宜,测量的数值也相对准确。可以测腋下或口腔。缺点就是大概20~60秒才能读出数字。
小贴士:
以上几种体温计中准确度最高的就数耳温枪了。
不过碍于价格问题,大家还是视自己的情况准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给孩子使用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因为如果体温计破碎,汞泄露是很危险的。
02
—
口服补液盐III
口服补液盐III针对腹泻,呕吐都可以使用,主要作用就是纠正脱水。
大多地方可能会把口服补液盐III按处方药管理,只有去医院才能买到。
所以,如果买不到口服补液盐III的话,大家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II代替。
冲调口服补液盐II时,原本是1袋盐+500ml水冲调。
给宝宝服用的时候,可以改用1倍半的水,即1袋盐+750ml水进行冲调。
小贴士:
大家最好不要自己调配补液盐给宝宝服用。正规的口服补液盐是有严格的比例控制的,可不是单纯的盐和糖兑在一起那么简单。
腹泻呕吐时,需要考虑引起的原因,因此大多不推荐马上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保证不脱水才是最关键的。
03
—
开塞露
开塞露属于一种刺激型泻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它可以通过润滑肠道并刺激肠道壁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从而排便。
小贴士:
开塞露短期使用的话相对安全,一般很少会长期使用,因此开塞露只能偶尔用来缓解便秘。
04
—
口服退烧药
一般宝宝体温上升到38.5℃就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38℃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
对孩子来说,推荐使用美林和泰诺林。
美林
即布洛芬。
6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24小时内不要超过4次。
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可能会刺激胃部,所以最好在餐后或饮水后再给宝宝服用。
泰诺林
即对乙酰氨基酚。
它的作用较为温和,副作用小,是宝宝首选的退烧药。
6个月以下的宝宝也可以使用,每隔4~6小时服用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5次。
小贴士:
这两种退烧药常见的有口服混悬液和滴剂这两种剂型。这两种剂型的药物浓度不同,所以使用剂量随之不同,一定要注意别混淆了。
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推荐按照宝宝的体重给药,实在搞不清楚的话,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
退烧过程会消耗体内大量的水分,因此建议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母乳宝宝可以多喂些母乳。有了充足的水分,退烧药的效果会更好。
不推荐使用复合成分的感冒药、糖浆或复方中成药等成分不明确的药物。
以下情况应考虑就医:
看起来精神不济,不思饮食,昏睡不醒,或烦躁不安;
曾经在密闭的空间待过很长时间,穿裹的衣物也非常多;
有其他症状可提示感染的,如脖子僵直,严重的耳朵疼,严重的腹泻呕吐,严重的喉咙痛等等;
曾经有过热性惊厥史的;
3个月以下的婴儿,体温超过38℃的;
小于2周岁的儿童,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大于1周岁的儿童,发热时间超过72小时的。
05
—
碘伏
主要是用来消毒伤口,也可以选择聚维酮碘。
或者是可以选择碘伏纱布,有独立的小包装,使用更方便。
当然,达婶儿个人认为,最方便的还是碘伏棉签。
每次使用的时候,把印有红圈圈的那一端朝上,然后沿着这个圈圈把这一端掰断,这样管内的碘伏就会流到下端的棉签上,真的是超级好用加方便。
小贴士:
不要给宝宝用红药水或紫药水,因为这两者不管从成分的安全性还是消毒的效果上来看,都远不及碘伏。
不推荐用酒精消毒,这一点达婶儿就不多了,那种伤口上涂酒精的酸爽大家应该都体会过。
06
—
创可贴
透气防水之类创可贴的基本属性我就不多说了,对于宝宝来说,买一些卡通可爱的创可贴,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对创可贴的接受度。
根据伤口的大小,有不同尺码的创可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购买。
贴创可贴小技巧:
小贴士:
不推荐给宝宝用液体创可贴。亲测刺激性极强,超级疼,达婶儿喷过一次,疼到飞起。
不推荐给宝宝用“隐形”创可贴。它在外观上看着就是一层透明的膜,感觉挺好的,但是往下揭的时候剧痛,疼到飞起+1。
07
—
百多邦
即莫匹罗星软膏,它是一种外用的抗生素软膏,主要成分是莫匹罗星。
适用于一些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面积不超过10cm×10cm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08
—
海盐水喷鼻剂
使用海盐水喷鼻剂可以帮助宝宝排出鼻腔分泌物,能有效地缓解宝宝因为鼻涕太多而出现的鼻塞症状。
而且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海盐水,也很安全。
小贴士:
喷完海盐水,等宝宝排出分泌物后,要给宝宝的鼻腔涂抹一层橄榄油用来保护鼻粘膜,不然反复刺激,会导致鼻粘膜水肿,进而加重鼻塞的症状。
09
—
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止痒,它的成分也很安全。
常见的皮疹都可以使用,蚊虫叮咬时也可以涂。轻度破溃的地方涂起来可能有刺痛感,这都正常,不需要担心。
但是如果皮肤有明显持续的渗出液时,不建议使用。
10
—
其他
生理盐水:用来清洗伤口,也可以用来冲洗眼睛和鼻子。最好买小容量的,不然开盖之后一时半会儿用不完很容易过期,太浪费了。
无菌纱布块:主要是用来止血和包扎伤口用。
医用棉签:皮肤消毒、处理伤口或者涂抹药物等都会用到。当然,大家可以随时解锁其他功能。
关于小药箱里哪些物品该备,哪些不该备,达婶儿给大家整理成了图片,大家可以视自己情况置办。
逄药师建议:
保存好药品说明书,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服用。
儿童小药箱要单独准备,和大人的药物分开放置。为了安全起见,家里的药箱最好都能有上锁功能。
小药箱一定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敲黑板,这点非常重要!
药品要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有需要其他特殊保存条件的,大家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
小药箱里要放置一张记录单。比如说这样的:
小药箱只是为了应急,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疾病或意外情况。求助医生才是首要选择。所以,有些药物不要自行囤、自行给宝宝服用,一定要先征求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不建议囤太多药物,不然一时半会用不完容易过期,太浪费。
过期的药、开封之后短时间没用完的药物等都需要及时处理。建议将过期药品和包装盒分开丢弃,避免流浪人员和孩子捡食。将过期药拆封装入可封口的容器或袋子里,其中可混入其他废弃物以免被误食。固体药品最好碾碎、兑水后丢弃。最好不要把药品直接冲入下水道,否则药品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源污染。
熟悉家门口的药店、工作时间以及常备药品的品种,以备不时之需。
好了,看到这儿,对于如何准备小药箱这件事儿,大家是不是觉得豁然开朗了?在感谢逄药师的专业建议的同时希望能真真切切的帮到大家!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儿童怎样检查听力情况?
如何辨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
宝宝听力是否有问题可以通过语言发育情况判断
在语言发育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如果孩子5 个月大还不会咕咕发音,或者8 个月大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咿呀发声,有可能意味着他的听力有一些问题。带他去医院,大夫将对他进行听力测评。
新妈妈应该知道的是,没有听的输入孩子永远学不会说。但可以发出些咕咕声,多和他做一些发声游戏,比如,当他咿呀学语时迅速模仿他,这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
宝宝的发声是不是在说话呢?
1,婴儿语言发育处于说话萌芽阶段,开始咿呀学语。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发出的音调也常变换,听起来更接近正式说话,只是这种发音还没有意义。这阶段发出的音近似词增多,而且开始能模仿发音。
2,通常认为,小孩开始说话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英文infant(婴儿)一词就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不能说话”。当婴儿生长到12个月左右会发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所以在一岁之前婴儿的声带只是用来哭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3,许多妈妈能分辨出婴儿的哭是因为饿还是因为疼痛,但咿咿呀呀的声音却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到底是不是婴儿在说话呢?德国发展心理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4,科学家对出生3~5天到1年的婴儿进行研究,把他们哭泣和咿呀的声音录制下来进行分析,声音录制共分6次,分别是刚出生、出生后3~5天、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共有25名婴儿参加了这项有趣的实验。
5,结果发现,随着婴儿的生长,哭声和咿呀声的频率会产生变化,在旋律上,婴儿饥饿时发出的哭声在中间的时候最尖锐,而疼痛时发出的哭声在一开始时最尖锐。相对而言,婴儿所有的咿呀声都差不多,却与言语的韵律非常相似。
6,通过科学性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哭泣和咿呀声有着很多的不同。在声调上,哭声越来越高,而咿呀声则越来越低。在婴儿 9个月的时候,其咿呀声的频率和旋律出现女性分娩时所发出声音的特点。因此婴儿的哭泣可以被直接当做成年人的哭泣来理解。但咿呀声却有着语言的含义,这说明婴儿用同样的发声器官支配着两种不同的沟通系统。
7,也就是说,咿呀声不只是无意义、无意识的声音,婴儿不光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许还会通过咿呀声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在将来的某天,妈妈们能通过婴儿咿呀翻译器直接听到宝宝跟她们说话了。
中耳乳突炎?
中耳乳突炎是乳突气房粘膜及其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是中耳炎的进一步发展,是发生病变由中耳腔发展到乳突腔而产生的乳突炎,乳突炎是颞骨乳突部的气房粘,骨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如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如发热、耳痛、听力减退、耳内流脓等在鼓膜穿孔、中耳内的脓性分泌物流出后应很快消失,但如果在穿孔1~2天后,已经消退的症状再次出现或更加严重,小儿并出现严重的胃肠症状如呕吐、腹泻,应考虑急性乳突炎的可能。
中耳乳突炎的病因
1、血源性播散: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可传染至鼓室或乳突骨髓发病。
2、直接从鼻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在鼻、咽、喉有结核病灶者,病菌可循咽鼓管侵入鼓室。
3、经鼓膜穿孔,从邻近结构直接扩散:由胎盘血循环或分娩时通过有分枝杆菌感染的产道而致的感染。
4、乳突蓄脓:由于机体抵抗力弱,致病的毒力强,或治疗处理不当等,使中耳炎症继续发展,鼓窦入口被肿胀的粘膜堵塞,乳突内的脓液引流不畅,蓄积在乳突气房内,气房粘膜坏死脱落,骨壁因受脓液压迫及自身炎性病变的影响,发生脱钙、坏死,房隔破溃,气房融合,形成一大的脓腔,称融合性乳突炎或乳突蓄脓。
5、急性乳突炎:若由溶血性链球菌或流感杆菌引起的急性乳突炎,乳突骨壁多保持完整,气房内充满血性分泌物,称出血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粘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
中耳乳突炎的危害
1、听力下降:反复中耳炎乳突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2、引发并发症:中耳乳突炎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3、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中耳乳突炎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4、中耳乳突炎会造成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5、中耳乳突炎引起的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中耳乳突炎的预防
1、预防中耳乳突炎的发生,在于积极、及时地治疗急性中耳炎。
2、应提高病人身体健康素质,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饮食,加强抵抗力。
3、急性中耳乳突炎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将自行溃破,向外扩展,应及时去医院施行治疗。
总而言之,对待中耳乳突炎的态度一定是防治结合的,一定不要等到病情严重时才追悔莫及。
艾叶能泡水当茶喝吗?
艾叶:又名艾草、家艾、艾蒿、冰台、医草、灸草、蕲艾、黄草、甜艾、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1由来典故:传说,名医孙思邈从小便对医学充满浓厚的兴趣,自五岁开始便跟随父亲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经常独自到山上去采集药品。有一天,孙思邈和他的小伙伴在山上一起玩耍,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脚一下子肿了起来,动弹不得。小朋友难以忍受疼痛,坐到地上哇哇大哭。面对这样的意外,孙思邈灵机一动将地上的一-把草放在嘴里嚼烂,涂抹在小朋友的疼痛之处,不一会,小朋友擦了擦眼泪,肿痛也逐渐消失。身边的小朋友都感叹孙思邈的厉害,问这是什么药,孙思邈思考片刻,小朋友哭的时候总是哎哎的,不如把这种草药叫做“艾叶”吧。艾叶的这个称呼便一直沿用至今。
2.来源: 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叶。夏季花末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3.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有小毒。入肝、脾、肾经。4.主要功效:温经止痛,散寒止痛(艾灸);外用祛湿止痒。4.1内服药效:4.1.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4.1.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脘腹冷痛,血肤瘙痒,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4.1.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4.2外用药效:
4.2.1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4.2.2外灸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4.2.3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
4.3食疗:可制作艾叶糍粑、艾叶馄饨、艾叶粥、艾叶蛋饼等美食。也可根据个人不同体质,用艾叶与不同药材食材调配做成药膳食用。4.3.1.香艾蛋饼:将10克左右的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拌匀,加入盐适量,锅烧热加油,煎熟即可。可当菜下饭,开胃爽口。
4.3.2.艾叶饺子:将10~15克新鲜艾叶、猪肉、生姜洗净,混匀剁碎,加入适量食盐、调料拌匀,做成馅料。以白面皮包成饺子,水煮或蒸熟食用。
功效:具有散寒止痛、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寒体质,也适用于脾胃虚寒、慢性腹泻、慢性咳喘等人群食用。
4.3.3艾叶母鸡汤:新鲜艾叶15克,老母鸡一只。老母鸡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姜丝,煮开后再加入艾叶,见艾叶熟即可,用新鲜艾草煲鸡没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浓香。此汤可分2~3次食用,适合妇女月经期服用。
功效:缓解经期体虚,小腹冷痛,痛经、月经过多,失眠多梦等症状。艾叶性温,属于湿热体质、实热或者阴虚火旺的人禁用或慎用艾叶。
4.3.4艾叶红枣煮蛋:艾叶(干品)10克,大枣五枚,生姜三片,鸡蛋一只,红糖适量。将艾叶、大枣、鸡蛋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鸡蛋煮熟后去蛋壳,再入锅煮5~10分钟,调入红糖,略煮溶解,去药材渣取汁和蛋,饮汤食蛋。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安胎养神的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月经不调、崩漏或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体有实热者不宜多用艾叶。此外,妇女孕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腹痛等症状,需确诊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滥用。
注:食疗制作方法来源:广州日报
4.4民间妙用:4.4.1驱邪:有关艾叶辟邪的传说有多种,但最流行、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所载的“五月五挂艾蒿”的传说。
历史: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音同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音同瓤)毒气。”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4.4.2驱蚊虫: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
直到现在,许多民间老人家也会对艾叶比较钟情,视为好东西,看到了常常要将它采回家,晒干保留,以备后用。
5.主要药理成分: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尚含有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6.现代药理研究:6.1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众多的药理实验已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镇静、抑制心脏收缩及降压等作用[1]。从而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并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6.2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宫外孕、胎动不安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痢疾、泄泻、胃痛、消化道出血等;风湿痹痛类疾病如腰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炎、肩痹等;皮外科疾病如皮肤溃疡、皮炎、湿疹、烧烫伤、痔疮、跖疣、新生儿硬肿以及疟疾、阴缩症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2]。
6.3产品开发:已开发出蕲艾精、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蕲艾、蚊香、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蕲州艾条、无烟艾条等系列产品,艾叶保健食品也正在开发之中。艾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十分广阔。
6.4.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艾附暖宫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
7.古籍依据:7.1《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7.2《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7.3《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7.4《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7.5《本草纲目》:温中、逐冷、除湿。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7.6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7.7《本草从新》: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7.8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7.9《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常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 取叶捣汁饮。
7.10《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7.11《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
7.12《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入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
8.禁忌:8.1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禁止使用。
8.2长期饮酒的人也不适合用艾叶。
8.3艾草也叫做纯阳之草,所以对于容易上火,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合应用。尤其对于肝火旺,心火旺胃火比较严重的人群,不适合做艾灸或者用艾叶泡脚喝水。
8.4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亦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而发生中毒性黄疸及肝炎。
8.5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成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还会出现眼睛干涩、人乏力。
对于身体湿气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意又不至泻气。
8.6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并非艾叶对此类疾病有害,而是很多患者对各种烟熏都会过敏而使症状加重。
8.7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痈、口腔溃疡等,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可继续食补,并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注意勿食寒凉食物,防止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会慢慢地增强。
9.参考文献:[1] 梅全喜中草药1996; 27(5): 311
[2] 梅全喜.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 13(12): 64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晓一点药师。温馨提示:相关用药还请遵从医生嘱咐或在药师指导下使用,用药后如有身体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医。以上内容如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朋友受益。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欢迎关注我,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是晓一点药师,带您知晓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如何治疗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以头痛、鼻塞、流鼻涕为主症,对患者日常生活回造成很大的影响。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蝶窦和额窦,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其中以慢性鼻窦炎较常见。
鼻窦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鼻窦炎的治疗应根据症状分级,选择保守治疗过手术治疗,慢性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1.保守治疗最主要的就是药物治疗,传统治疗可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另外可用洗鼻盐水进行冲洗,可以湿润鼻腔黏膜,清洗鼻腔分泌物。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要远离生活中过敏原,包括空气过滤、杀灭螨虫等。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症状严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鼻炎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例如肥厚性鼻炎,可采用部分鼻甲切除手术减轻堵塞症状。目前大多数的鼻炎手术在内窥镜下进行,对鼻腔损伤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