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伤亡原因,我今年60了坚持跑步10年?
你己经60岁了,颈动脉查出斑块也算正常的老化现象。其实人在停止生长后就进入了退行期。45岁后就会明显的显现出来。两鬓斑白、面部出现皱纹。如果做一个全身检查,会发现骨头长了骨刺、骨关节软骨磨损、颈梗腰间盘变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等。其实这些都是退行性变。隨着年龄的增高一些老化性疾病会更加严重。
你坚持跑步10年,其实你己经受益匪浅。如果你不坚持运动,颈动脉斑块可能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你会说:为什么同龄人没出现颈动脉斑块,而我长期运动反而出现斑块呢?其实这和遗传及饮食习惯有关系。往往家族性高血脂,及高脂、高热量饮食的人斑块形成就会要早些。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说的好,生活中对侍疾病的态度,应该是不与慢性病为敌,要与慢性病为伴,合理的管理正常生活。如果与慢性病为敌,过度治疗,它一定也会以你为敌,更加伤害你。他举了一例子,一个59岁女性,没有任何症状而刻意要求做脑血管检查。核磁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强烈要求做支架。术中造成脑血管破裂牺牲。
隨着现代检查手段的提高,要想检查没病很难,而检查出有病很容易。尤其是60岁左右的人,如果按照年轻人的身体标准,更是不可能的了。生长壮老己是人生的规律,没有任何办法使人返老还童。
广西桂林两龙舟翻船17人死亡的特大事故?
我桂林老乡用手机拍的5分钟视频。
以上为手机拍摄龙舟倾覆视频(5分钟)
划龙舟是桂林市以及各个县庆祝端午非常隆重的节目,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我们学校都特意放假半天(我们上学那时端午还不放假)让我们去看龙舟比赛,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到现场看过龙舟比赛了。
当看到桃花江这个名称时,便想起了桂林及桂林山水。
真正懂得桂林旅游精髓应该是:三山两洞一条江。三山指的是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两洞指的是芦笛岩、七星岩;一条江指的是漓江。
漓江(上图)
但还有两江四湖之说,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四湖: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那另外一条江便是:桃花江!
桃花江(上图)
当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还是很震惊的,最新消息,已经有17人在龙舟倾覆中死亡,本来是要庆祝,现在变成了悲剧。
桂林市龙舟协会秘书长谭桂安告诉新京报记者,出事的为秀峰区甲山街道敦睦村龙舟队。由于当地龙舟比赛临近,该村龙舟队便在附近的桃花江面划舟练习,同时前往邻村进行聚餐活动。
事发水坝水深约四五米,水流较急。第一只龙舟尝试冲过去,但未果,下面正好又是漩涡,最终导致侧翻。另一只龙舟上的人前往营救,但走近后,水里的人求生欲太强,把过来的那只龙舟也趴翻了。
滚水坝处落水为何伤亡如此惨重?蓝天救援队现场负责人介绍,滚水坝的落差虽然不大,但水从高处流下时会形成漩涡,将落水者吸住,一旦被吸住很难挣脱。此外现场打捞上来的落水者都没有穿救生衣,这也增加了伤亡风险。
多次参与救援的专业人士表示,在没有合规格的救生衣情况下,沸腾线脱险可能性较低。即使有合规格的救生衣,未经训练也难以完成。同时当被卷入流区时,有可能进入翻覆的船体,增加脱困的难度,几分钟时间就会耗尽体能。
生命可贵,私自赛龙舟危险性还是很大,安全第一,据说他们也向相关部门申请,但未获批准。想想也是很可怕,这对以后的龙舟比赛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相关部门也可以出台规定,批准在划定的区域比赛活动,并配备相关的救援人员和设备。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 创始人 CEO 蒋军2018,深知精准营销将推出客户战略合作、深度服务计划,我们将在全国甄选5家优质客户(符合基本要求的企业),用一年时间实现1个亿的销售,2年时间对接资本,3年左右实现准IPO,深知负责全程整体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和资源导入,快速落地和达成业绩目标。(最后1家)
现推出企业预定方案,参与企业获得深知精准营销免费营销沙龙名额,分享从0到5亿资产的商业发展全案。并获得免费一对一营销咨询服务,为你的企业进行诊断。
健身房猝死一般是什么原因?
现在,很多人选择在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有的为了追求健康,有的为了塑造身材,不管目的为何,总是为了好的方面。但是,我们总会听到一些人在健身房猝死的不幸消息。那么,健身房猝死一般是什么原因呢?什么人群在这一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给猝死下的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健身房猝死属于运动猝死的一种,运动猝死是指与运动有关死亡的简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学会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虽然运动猝死发生的很迅速,患者在平时没有表现出任何身体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猝死的原因都是可查的。
第一大原因就是心源性疾病。心源性猝死当中最为常见的猝死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而这些人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心脏有病,这是由于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被发现。因此,喜欢运动且有条件的人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尽管运动对大多数人既安全又有益,但对那些显性或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则可能导致突发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脑源性导致的运动性猝死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等原因。
中暑也是导致运动猝死的一大原因。体温调节紊乱可致完全健康的人发生死亡。剧烈运动尤其是耐力项目在热环境下进行时尤易发生中暑,甚至导致死亡。健身房的空气流通一般,有时室内温度要高于正常水平,在进行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耐力运动的情况下,健身房的条件可能会造成运动者中暑。所以,一旦在运动中感觉头晕,恶心等情况一定要缓慢的结束正在进行的运动,适量休息,补液,降低温度。
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猝死:
(1)高运动负荷
(2)在患病的状态下参加大强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情绪激动
(5)“亚健康”的身体状态
下面的人群在运动中要格外注意,避免运动猝死的发生。
有心源性,脑源性疾病的人群;正患有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处于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期;处于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恶性肿瘤的转移阶段。以上人群必须绝对禁止体育活动,避免发生意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发热患者应避免体育运动,注意休息,不要以为通过锻炼出出汗就可使感冒痊愈,如不注意会导致病毒侵袭引发心脏疾患,易发生心血管意外。
参考文献:1. 梁莉, 石丹青. 运动猝死的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3):6-7.
2. 孟昭琴. 运动猝死的预防[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3, 7(27):3789-3789.
北京北控外援蒂奥特训练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猝死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心源性猝死,二是非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主动脉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最常见心脏病为肥厚型心肌病,占所有运动性猝死的36%。其次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占17%至19%。在年龄大于35岁的较年长运动员中,冠心病是运动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高达73%至95%。这些心脏疾病本身就存在,只是运动后心脏负荷增加,这些病变的部位就开始出现问题,到了心脏再也无法承受时就会导致死亡。通过一般的体检是查不出来的。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来说,运动前做平板试验,即心脏功能的测试是非常必须的,一是可以检查心脏是否存在先天性的问题,二是确定心脏的最大负荷,比较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
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在年轻运动员群体中发生心脏病猝死的危险,显著高于非运动员,除了心脏等先天性问题意外,主要跟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强度有很大关系。很多运动员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过程中,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会使其焦虑、高压、惊恐、抑郁等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还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另外,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会使运动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长期过度运动训练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也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
运动强度越大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猝死发生率越高,如足球比赛是运动员猝死发生率居首位的运动项目,且多数猝死发生在比赛中;马拉松比赛也是猝死发生率很高的运动项目。所以,建议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都要在在高强度运动前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全面分析身体状况,避免悲剧的发生。
有些人为什么突然猝死了呢?
什么是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在我国,每分钟就有3-4人发生猝死,猝死都是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期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医院之外,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救护时间,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而且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一般发病一小时内死亡,有的甚至数分钟或者数秒。
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冠心病猝死占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会说有些猝死的人平时身体好好的,体检也正常,不可能有冠心病啊,怎么说没就没了呢。猝死的人群中,尤其是年轻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身体肥胖,过度劳累,极度熬夜,烟酒无度。只要有其中一个特点,那他发生猝死的几率就比其他人高。对于老年人来说,三高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猝死发生率高。
每年都有很多猝死的案例,比如2016年10月,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年仅44岁。2017年4月,南宁市中医院一名年轻医生猝死,不到30岁。2018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大夫郭庆源医师下夜班猝死,年仅43岁。还有许许多多各种不同职业的猝死的年轻人。有人总结容易猝死的一些职业,比如医生、三班倒的工人、警察、IT工程师、媒体人、运动员等等,这些职业的人普遍压力比较大,生活不规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不规律的生活背后,是对生命的透支。就像汽车,发动机过热,可能就会自燃。人的心脏也是如此,负担过大也可能会不堪重负,停止工作。
除了心脏的因素,还有一些非心源性的猝死,比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这些疾病一般来说发病前都会有一些前兆,不像心源性猝死那么紧急而突然的发生。
要减少猝死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要久坐不动,不要大吃大喝,控制体重,远离烟酒,不过度劳累,尽量不熬夜。情绪不好、精神压力大也是猝死的催化剂,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也很重要。老年人要多做一些体检,三高人群更要注意,要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当出现突发胸痛、胸闷、胸部紧束感时要赶紧卧床休息,并打120寻求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