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宫颈糜烂的原因,宫颈炎的成因都有什么?
宫颈炎或“宫颈糜烂”对大家来说熟悉又陌生,前些年,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街头巷尾电线杆贴满的小广告,都是主打治”宫颈炎”,现在仍然是莆田系医院赚钱重要版块。拿来吓唬人的就是“致癌”,不治就会变成“宫颈癌”,最常见拿来说事的就是“宫颈糜烂”。
1.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宫颈炎。病因主要是由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分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通常意义上的性病,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
内源性病原体:由寄宿于阴道内菌群导致,如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衣原体等。
还有部分患者的病原体不清楚。
2.宫颈炎表现。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以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如果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
慢性宫颈炎还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宫颈肥大。
3.宫颈炎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不同病原体采取不同抗生素。
如果淋病奈瑟菌和沙原衣原体感染,性伴侣必须进行相应检和治疗。下图为淋球菌图片。
4.慢性宫颈炎的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和宫颈肥大的治疗。共同的治疗前提是做宫颈癌筛查,排除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后进行局部治疗。
宫颈糜烂样改变。临床上大部分宫颈糜烂是生理性,不需治疗,下文详说。只有炎症表现的糜烂,如分泌物增多、乳头状增生或接触性出血,可以进行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
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治疗措施就是摘掉,但部分人会复发。
宫颈肥大。是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腺体和间质增生。这种情况无需治疗,也无法逆转。
5.生理性宫颈糜烂,临床上见到“宫颈糜烂”绝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医学术语称子宫颈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宫颈外观呈颗粒状红色,貌似“糜烂”。主要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妊娠期等雌激素分泌旺盛时期,由于雌激素作用,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是绝大部分妇女一生中都会出现的生理现象,可惜却被无良医生过度治疗,成为唬人说辞。
6.慢性宫颈炎会癌变吗?不会。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与慢性宫颈炎无关。
但部分宫颈癌表现与慢性宫颈炎“糜烂样改变”相似,只要做个宫颈癌筛查就可以排除。
小结:宫颈炎是由病原体引起,部分与性传播性疾病有关。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所致“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要与生理性糜烂及宫颈癌相鉴别,但慢性宫颈炎不会发展成宫颈癌。宫颈糜烂一般是怎样引起的?
宫颈糜烂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轻微的宫颈糜烂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宫颈糜烂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或者多次流产手术宫颈受损等导致的,确诊有宫颈糜烂之后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一般可以用消糜栓,苦参凝胶等一些药物,或者做物理治疗。
宫颈糜烂明明不是病?
您好,我个人认为,宫颈糜烂不是病,但还在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患者对宫颈糜烂认识的误区,往往出去不清楚不了解,容易紧张等原因,而要求治疗;
而另一个方面就出在医生的认知方面,有些医生是观念没更新,还是认为宫颈糜烂属于疾病,所以进行治疗;而有些医生甚至可以说就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所以才对明知道不需要治疗的宫颈糜烂进行治疗。
其实最开始促使我写科普的原因就是“宫颈糜烂”。在平时做妇科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人问到“医生,我宫颈有没有糜烂啊?”
“宫颈糜烂早就被确认不属于疾病了,只要宫颈涂片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治疗。所以你不用老问有没有糜烂这个问题了!”
“啊?真的吗?可是宫颈都糜烂了,不管她能行吗?”
我晕死,发现一遍一遍的苦口婆心的说,说完了人家还是不信!有些人面对所谓的疾病,宁愿治疗,也不愿意放过。作为医生你不给他开药她觉得你不负责任,你哪怕开点维生素给他她也能心满意足的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莆田系医院能够赚到钱的原因。
而从医生角度讲,有些人受老观念影响,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所以就习惯性的按照老办法做事。看见宫颈糜烂,就会建议患者用药或者物理治疗。实际上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发现所谓的宫颈糜烂主要受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并不属于病理性的改变,也与宫颈癌的发生没有关系。所以不要听到宫颈糜烂就紧张,如果没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者接触性出血,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而另一部医生明知道不需要治疗还偏偏要治疗,这种就比较可怕,一般很少会发生在正规的医院里,其背后的居心不用我说你们也想的到。所以我一再呼吁患者,看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采取正规途径,否则钱花了,问题还没有解决,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