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功效,六种人不宜喝黄酒?
六种人不宜喝黄酒,是真的吗
六种人不宜喝黄酒,这种说法不准确。
黄酒是谷类(糯米和黍米等),经过发酵形成的酿造酒,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并没有指定哪六种人不宜喝黄酒。黄酒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黄酒酿造过程中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利于肠道中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糖。
但是黄酒中含酒精,需要在肝脏代谢,肝脏功能不全时,解毒能力弱,毒物会在体内累积,黄酒中还含有易于沉积的晶体物质,所以肝病患者、结石患者、过敏者和孕妇,这几类人群都不适宜饮用黄酒。
本内容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董凤丽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什么体征的人?
黄酒,用米蒸熟加曲发酵而成。封闭越久越有酒劲,闭封的甚至比白酒厉害,醉的时间比白酒要长。
黄酒适口性虽好,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喝的,也不是可以一直喝的,有些情况慎用。
黄酒具有扩散,发散,活血的药性,常用来作活血药的引子。黄酒这一特性,对血液循环确实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个特性,对忌扩散的病症,会加剧病情。如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等。现举例如下:
一,感冒不能喝黄酒。实践证明, 感冒发生炎症的时候,是要必须忌黄酒的。黄酒可使病情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
二,化脓性疾病不能喝黄酒。黄酒可导致病情迅速扩散,危及生命。
三,肠胃不好的人慎用黄酒。黄酒可使肠胃溃疡加剧,或者增加胀气不适。
四,皮肤病尽量少喝黄酒。容易加重病情。
其他如关节炎,出血性疾病等也应停用黄酒。
总之,黄酒虽好,也要食用有度,感染性疾病忌喝或遵医嘱。
黄酒一顿喝多少合适?
黄酒虽然酒精度低,但饮用时也要适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为宜。
冬天烫饮黄酒为美,烫饮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加热到35℃~45℃为佳。据悉,这个温度可让黄酒中脂类芳香物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能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花雕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花雕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花雕酒具有活血、行气、行神、驱寒、壮筋骨等保健功效。还有增强体质、减轻疲劳的作用。花雕酒是以糯米、麦曲等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也叫状元红、女儿红。现代研究表明,花雕酒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可以帮助人体补充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从而改善人的身体素质;另外,花雕酒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经细菌及各类酶代谢,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花雕酒还具有去腥膻,增香的作用,可以作为调味料加入菜肴中。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 药学部 主任药师 柴天川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酒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
黄酒是中国人,说得具体一点是中国古代的汉民族发明的酒。
现在我们一提起黄酒就想起了绍兴的女儿红和花雕酒,其实,在古代中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很多地方都生产黄酒,只不过使用的原料不一样罢了。
南方地区,也就是生产稻谷的地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糯米。
北方地区,很早的时候使用的是黍,也就是现在我们也能够看到的、吃到的大黄米、小黄米,到后来,水稻种植向北方扩展,加上贸易的开展,北方一些地方也开始使用糯米来酿造黄酒了。
实际上,我国古代几千年以来所谓的喝酒都是喝的黄酒,当然叫做米酒的也可以。白酒的出现和酿造方法的成熟应该是从明代才开始的,逐渐传开应该是清朝中叶以后了。
我们看见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也好,其他场景也好,酒可以一碗一碗地喝,就是喝的黄酒,里面有一句话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做“筛一碗酒来”?那是因为那时候的酿酒技术远不如现在,酒里面有很多杂质、很浑浊,要过滤一下杂质,才好喝的缘故。
我曾经在上海工作多年,当地的上海人、江浙人很多还是喜欢喝黄酒的,他们叫做“老酒”,我有时候也随着喝一点,古越龙山、女儿红、石库门等各有风味。
喝黄酒一般要喝热的,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用热水烫一下就行了,复杂一点是倒出来放进姜丝煮开了再喝。
好像还有煮开了把鸡蛋飞进里面去的喝法。
至于你提到的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些人不能喝酒,喝一点也是伤胃。
有些人能够喝酒,喝适度的就养胃,喝多了就伤胃。
总之如果拿不准,还是征求医生的建议吧。
我们中国人不有一句话吗“小酌怡情,大饮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