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空军联合训练,枭龙block3的雷达系统有多强?
FC-1战斗机(英文:Chengdu FC-1/JF-17 fighter aircraft;中国绰号:枭龙;巴基斯坦编号:JF-17,绰号:Thunder,译文:雷电;研发初期曾称:超-7),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一型单发、单座、全天候多用途战斗机。
▲巴基斯坦装备的早期枭龙
FC-1战斗机具有突出的中低空和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优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较强的武器挂载能力。
FC-1战斗机(JF-17)是中国首次以整机技术出口方式授权境外生产的机型,已批量装备巴基斯坦空军,并且多国有意向购买。
▲枭龙Block3型战机
对于正在克什米尔地区与印度进行军事对峙的巴基斯坦来说,从中国采购的50架枭龙Block3型战机肩负着对抗苏-30MKI和法国“阵风”战机的重任。从此前曝光的试飞照片来看,枭龙Block3装备了大量歼-20才使用的技术,包括广角衍射全息平显、一体化座舱显示器和导弹告警装置等,而对战机性能影响极大的雷达一直没有安装。直到2月4日,巴基斯坦官员才确认,将会为枭龙Block3选择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的KLJ-7A有源相控雷达。
▲枭龙Block3装备的南京14所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
印度空军的米格-21被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JF-17战斗机击落一事,枭龙可谓是一战成名,使全世界都被这款中巴联合的战斗机的战斗力所折服。枭龙Block3战机有多强?答案是性能非常强大,完全可以碾压印度现役主力战机。在2016年末的时候就有媒体进行猜测,隐身枭龙项目可能已经开启了,战斗机想要提升战斗力,提升雷达技术是极为重要的。JF-17Block3采用的是点扫相控阵雷达,但是他的本质其实还是枭龙三战战机。从技术层面来说,它的先进程度还不能和三班的阵风F3相提并论,不过现代的空军已经不是单纯的比飞机性能,而是比一系列的战斗体系。
印度空军使用的阵风F3配备的是RBE-2AA型的有源相控雷达,而且阵风得头锥设计的非常的小,雷达口径只有450毫米,它的前身RBE2就有836个相控阵雷达,是世界上T/R组件最善的雷法,因此如果不增加头锥,不管它怎么改进,组件恐怕都不能增加多少。
▲枭龙
大家都知道,雷达口径越大,T/R组件就越多,因此接收器也会更加的灵敏,后端机也能有更加充足的空间,所以要想提高雷达的接收能力还得有更大的头锥。但是阵风为了弥补在雷达口径带来的劣势,在机鼻上安装了用于识别单目标识别的高倍率电视传感器的套件。
根据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的介绍,在实战环境下KLJ-7型平板天线雷达能够稳定探测跟踪距离在110公里左右的苏30MKI,对于一款小口径天线雷达系统来说,这无疑是相当优异的性能指标。为了满足抗衡国际先进四代半战斗机的条件,枭龙战斗机正在继续进行深度的改造升级。研制中的枭龙block3将换装新一代的KLJ-7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据称该型雷达的技术水准足以匹敌F35的APG81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延伸至170公里。
KLJ-7A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距离比KLJ-7大幅度提高,同时跟踪目标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多目标接战能力大幅度提高。而14所正是国内机载火控雷达无可争议的龙头,歼-10、歼-11B、歼-15以及“枭龙”等几乎所有国产战机的雷达都出自该所之手。有外媒猜测,即将亮相的国产第四代战机歼-20的雷达系统同样出自该所之手。
▲KLJ-7型雷达
从该型雷达的编号KLJ-7A不难看出,该型雷达是同样由中电科14所研制的KLJ-7型雷达的全面升级改进型号。KLJ-7型雷达是我国装备于某型外贸轻型战斗机上的一型脉冲多普勒雷达。与后者相比,KLJ-7A型雷达最大的变化,便是将雷达天线由机械扫描的平板缝隙天线更换为电子扫描的相控阵天线,成为先进的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
现代空战中,机载雷达作为战机获得掌握战场态势,获取目标情报,引导武器攻击甚至干扰对手的关键性装备,早已经不是飞机诞生时那种锦上添花甚至可有可无之物,而成为判断战机性能高下,决定战机在空战尤其是超视距空战中胜负的决定因素。而对于当代雷达而言,雷达的工作体制是一般人辨别雷达性能的主要手段,而从技术上说,除非严重缺乏设计经验,一般来说,同等量级的机载雷达中,无源相控阵雷达性能优于机械扫描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又优于无源相控阵雷达这样的规律基本还是适用的。
▲KLJ-7A型雷达
和世界先进机载雷达对比不落下风苏-30MKI的N001M火控雷达采用无源相控阵体制,机械与电子扫描相结合,虽然该雷达看起来尺寸大大超过KLJ-7A,但其实际性能却不及后者。
▲苏-30MKI的N001M火控雷达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探测发现距离、可靠性、抗干扰能力以及等几个方面。作为一款KLJ-7雷达的改进型产品,KLJ-7A从现有的雷达型号入手,通过更换雷达天线等手段进行升级,在研制技术上相对简单。这种改进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很可能是要继续升级外贸轻型战斗机,因此面临在产品尺寸、重量上不能过多突破原型雷达的要求,尤其是受战斗机头锥尺寸的限制,新雷达的天线孔径基本不可能得到增加,在这种前提下,通过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可以在差不多天线孔径下,获得性能指标的全面大幅度提升。
美国雷神公司在改进为F-15战机使用的AN/APG-63雷达时,就使用类似的改进手段,推出了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AN/APG-63(V)2和AN/APG-63(V)3两款型号,使得其探测距离比早期型号增加了近一倍。
▲F-15战机使用的AN/APG-63雷达
根据展商透露的数据,在针对雷达反射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时,经过改进后的KLJ-7A雷达在空空模式下的探测距离上要比原型提升了65%,如果拿目前主流的轻型战斗机雷达,和以色列的EL/M-2032雷达进行比较,KLJ-7A雷达在探测同类目标的距离上要大70%;
而和瑞典PS-05/A雷达比较时,KLJ-7A的探测距离也要远40%以上;配备相应雷达之间国产轻型外贸战斗机的性能也一下子从使用KLJ-7雷达时期的“伯仲之间”变成“一马当先”。
▲瑞典PS-05/A雷达
实际上,KLJ-7A雷达的这一性能不仅在同类轻型战斗机雷达产品中处于先进水平,甚至面对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机载雷达还具备相当的优势。KLJ-7A雷达的探测距离不仅大大优于早期苏-27系列使用的祖克N001雷达,也要优于印度空军苏-30MKI战机使用的祖克N011M型无源相控阵雷达。如果考虑到中俄双发在探测距离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标准不同,而中国的标准相比之下更为严苛,这种在探测距离上的优势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比双方在宣传材料上的差距更加明显。
▲印度空军苏-30MKI战机
美国APG-83雷达,也就是为台湾F-16V改装所设计的低成本AESA雷达,运用了大量F-35的APG-81的技术,、。该雷达的天线尺寸方面也要超过KLJ-7A,但在性能上两者接近。中美外贸型雷达技术水平上基本相当,可以想见,双方主力战斗机雷达的技术水平也是在同一层级上的
考虑到这只是一款供中轻型战斗机使用的轻型雷达,在主要探测指标上能压倒一系列重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再结合该机雷达的尺寸、天线孔径和发射功率分析,该型雷达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美国F-22上使用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足见南京十四所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上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中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
▲美国F-22上使用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
除了探测距离外,KLJ-7A雷达还有着不错的探测范围。在搜索距离提升的同时,KLJ-7A雷达还进一步提升了多目标跟踪能力,将同时跟踪目标的数量从10个增加到15个,并且
同时引导导弹攻击其中的4个。并有进一步提升性能的可能。当然对于应用于中轻型战斗机的雷达而言,由于载机一次性携带的中距空空导弹最多也就在4枚上下,目前的性能也就基本够用了。
据展方介绍,KLJ-7A雷达工作模式丰富,包括一般的搜索、跟踪空中、地面和海上不同性质的目标、引导导弹攻击、合成孔径雷达、近距离格斗等。
而有源相控阵技术更是让KLJ-7A雷达具备了诸多前辈没有的优点:该型雷达不仅很难用传统的措施实施干扰,反而可以利用其发射天线的技术特点实施电子干扰作战;同时,由于雷达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由大量独立的发射/接收单元组成,无形中提高了雷达的工作可靠性,因为少数几个发射/接收单元的故障并不会影响雷达的正常使用,一般来说,即使30%的发射/接收单元失效时,雷达系统仍然可以维持基本使用。同时相控阵雷达的多单元结构还可以使其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种功能,使得战机在进行对空搜索、跟踪的同时,可以完成比如气象探测、地图绘制等功能,或者利用雷达的模式交替功能,在短时间内先后执行多种不同的内容。
由于KLJ-7A雷达尺寸轻小,功率和所需要的冷却条件也相对有限,很容易应用于各种中轻型战斗机的升级改进。不仅可以不花太大的代价将现有的外贸战斗机从标准的三代机升级为三代半战机,极大增强其在未来复杂空战条件下的生存力和战斗力;也可以做为一些老旧的中型甚至重型二代机的升级选项,在花钱不多的情况下,让这些老战机具备堪比甚至超过普通三代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和更强的对海、对地攻击能力;甚至连FTC-2000/2000G这样级别的高级教练机和初级战斗攻击机,也在理论上具备升级装备该型雷达,作为具备视距外空战能力的轻型战斗机(当然这种改进会显著降低战机的飞行性能,在效费比上还有待商榷)。这种高度灵活的适装性和经济性,赋予了KLJ-7A雷达空前广阔的市场前景。
▲FTC-2000/2000G高级教练机
根据目前装备KLJ-7雷达的外国空军的反馈看,其对于KLJ-7雷达的性能还是相当满意的,可以预见,如果未来装备KLJ-7A雷达的外贸轻型战斗机加入这些国家的空军序列,必然能让这些国家的空中力量如虎添翼、锦上添花。KLJ-7A雷达也有望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在外贸领域一款新的“大杀器”,为中国雷达再国际上的声誉写上重要的一笔。
以上是铁军迷观点,欢迎关注铁杆军迷,欢迎深入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人将删除。
国外有哪些主题鲜明的马拉松赛事值得参加?
世界上主题鲜明、颇具特色的马拉松比赛还是有相当不少的,例如美国很多城市的摇滚马拉松、法国的红酒马拉松等等。
笔者国外马拉松跑得不多,只跑过匈牙利布达佩斯马拉松(全球唯一途经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的马拉松)、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马拉松(两年前大洋洲唯一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泰国清迈马拉松(凌晨四点开跑的赛事)等几个比赛,外加境外大中华区的香港马拉松和金门马拉松。
个人参加的最有特色赛事,首推三年前跑的韩国非军事区(DMZ)马拉松。它的学名是“铁原非军事区国际和平马拉松”,赛道就在三八线附近。
这个马拉松的最大卖点:“这是最后一道原封不动的冷战边界,至今仍被视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只有全程马拉松才能进入韩朝间非军事区——每年只向平民开放这么一次。”
除了赛道经过禁区和雷区之外,从8公里左右开始,还有传说中的阿兵哥拉拉队,为参赛选手夹道鼓掌呐喊助威,同时提供补给。下图这位和笔者同跑过一阵,是驻韩美国空军女军官。
这一特色拉拉队此后又出现在五六次个地方,俺在其中一处停下和他们合影。
DMZ马拉松的确独一无二,不过你完全不会感到有任何危险;所谓的路边雷区警告牌,俺一块都没看见过。
在终点区,选手还可以和韩国军事装备及军人合影。坐在坦克中的就是笔者。
由于比赛的最高奖金只有1500美元,对非洲高手缺乏吸引力,所以当时笔者跑出一两公里之后,前面还看得到第一集团。完赛选手还可以领到一袋3公斤的当地产铁原大米,但没有参赛T恤。
个人一向主张马拉松比赛本应如此:奖励本地跑者,才真正有助于促进民众的马拉松水平。
那次是通过一个旅行社报名,1760元团费包含:1)周五、六两晚住宿费;2)报名费;3)两早一午餐;4)周末两天的中巴;5)地道游费用。剩下的机票、签证和餐食、出行必须自理。总开支不到5000元。
此行的最大收获,是战争纪念馆、边境游和DMZ马三者无意中串联成一次“韩国军事主题游”。能亲身感受韩国社会,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目睹又一个邻国走向民主、法治和富裕之路。
印巴局势是否会因空袭事件造成进一步升级?
印巴两国连续两天在克什米尔地区激战,据海外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2月26日凌晨,印度出动12架幻影2000战机,在预警机、加油机的配合下,深入到以巴基斯坦境内,对恐怖武装的营地发动空袭。巴空军战机升空进行拦截后,印军战机丢下携带的载荷后返航。巴军方宣称,印度战机投下近一吨的激光炸弹,但没有给巴方的人员及设施造成损失。
有消息称,巴方26日下午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几处印军据点进行了猛烈炮击,有五名印度士兵受伤。2月27日,巴方空军出动3架战斗机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空军的战机进行了拦截。另据巴基斯坦《黎明报》2月27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发布消息称,巴方战机在克什米尔地区一举击落了2架印度飞机,2名印度飞行员丧生,另有1名飞行员被巴方俘虏。
双方刚开战两天,印军士兵就死伤惨重,这出乎许多媒体的预料。印度军队整体实力在巴基斯坦之上,但真打起仗来,似乎没有占到什么优势。另据俄媒卫星通讯社报道,印度官方宣称,2月27日,印军一架战机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坠机,两名印军飞行员和一名平民在事件中死亡。印度媒体称,坠机原因是战机出现技术故障。
目前,印度已宣布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列城、查谟、斯利那加、帕坦科特等边境城市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所有进入上述地区的商业航班已经全部停止运营。据巴基斯坦外交部2月27日发布消息称,为了报复印度空军对巴控区内的空袭,当天凌晨,巴空军出动3架F16战斗机,对印控区内的目标发动空袭。
巴官方宣称:“巴方采取报复性空袭行动的唯一目的,是充分展示巴基斯坦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能力,我们做好了应对印度入侵战争的准备。”巴空军向媒体提供了具体细节,巴空军3架F16战机进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动报复性空袭时,印军战机升空至巴方战机一侧时,遭到巴方攻击,两架印军战机被击落,1架坠毁在巴方一侧,另1架坠毁于印度一侧。
据《印度时报》27日报道称,在印军在印控区一侧击落一架巴军F-16,此消息并没有获得巴方证实。印巴两国开启了新一轮交战,起源于本月中旬印度军警遭到恐怖袭击,有四十多名印度警察被炸死,而巴控区内的“穆罕默德军”宣布对此事件负责。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对恐怖组织打击不力,因此,决心直接出手轰炸“穆罕默德军”。
印巴之间的冲突仍处于小规模空袭阶段,在印度军机被击落后,外界担忧印巴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可能会扩大。自印巴分治之后,两国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印度基本上占据了上风。巴基斯坦空军战斗力较强,仍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近期,印度军队向边境地区增加部署了180架战机,和900多辆坦克。目前,印巴两国态度都很强硬,局面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巴合作生产的枭龙战机能否在战场上打出好的成绩,却成了军迷最关注的事!
印度敢全面深入巴境内反恐吗?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印巴冲突仍然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大的突发事件发生,这场冲突应该会很快平息,至于说印度越境打击恐怖分子,那是想也不用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印度越境反恐的可能性。第一,印度方面。做为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印度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大国”情怀,这在现任总理莫迪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正所谓“没有大国的命,犯了大国的病”,一心想学美国“世界警察”做派的莫迪在南亚事务上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本来想借着印度遭受“穆罕默德军”恐袭事件给宿敌巴基斯坦一个下马威,却不成想被巴基斯坦打了个人仰马翻,白白损失了两架战机不说,还连飞行员都被巴基斯坦给生擒了,这可把莫迪给气的脸都绿了,心高气傲的莫迪能忍下这口窝囊气吗?不巧的是今年是印度的大选年,一心谋求连任的莫迪即便心有不甘也得静下心来权衡利弊,目前从民调来看选情对莫迪不利,莫迪想翻盘在印巴冲突这件事上就绝不能认怂,只有对巴基斯坦强硬并且取得不错的战绩才有可能挽回民意,对这一点莫迪心知肚明,可问题的关键是态度强硬即便是装也能装的出来,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战绩就有点难了,打全面战争印度有能力击败巴基斯坦,但小规模的局部冲突印度占不了多大便宜,这是问题的所在。印度不可能以“反恐”的借口与巴基斯坦打全面战争,现阶段也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现实基础,如果印度越境打击恐怖分子,肯定会遭到巴基斯坦的坚决反击,这种小规模的冲突印度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被巴基斯坦打的损失惨重,莫迪想连任就只能是黄粱一梦了,所以在现阶段印度绝不敢越境打击恐怖分子。再来看巴基斯坦,目前正在积极备战,不但在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坦克,而且还调回了其驻扎也门的三个精锐陆军师,显然是在厉兵秣马,准备随时痛击挑事的印度军队。而国际社会对此次印巴冲突基本保持中立的立场,包括中美俄三大国在内都不希望印巴之间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印巴双方施加压力,以尽量不使事态进一步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想学美国无视国际社会的压力对巴基斯坦大打出手,显然印度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经济原因也是制约印巴冲突进一步升级的一个方面, 巴基斯坦没有主动挑事的意愿,而印度如果使冲突扩大化,同样会拖累印度的经济,很可能会得不偿失,权衡利弊之下,只有体面的结束此次印巴冲突,才符合各方的利益,而如何体面的结束,考验的就是印巴双方的政治智慧了。写的有点啰嗦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留言吐槽。
为何巴基斯坦总理声称做好了对话准备?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印巴局势由一次恐袭而快速升温,从责任问题经过简单的唇枪舌剑就直接演变成武装冲突。正在人们紧张揣测是否会由此引爆双方大规模战争之际,巴铁却“做好了对话准备”,展示了巴方不愿扩大事态的立场,也直接正实了老铁之前的猜测,原因是巴铁不想为此引爆战争,打掉他们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这场冲突是由印方一支车队突遭袭击,造成40多人死伤引发的,是否因前几天印方官员主张要在巴方重要水源,处于印方境内的河流上游建拦河坝控制巴方用水,因无确切消息不得而知。但印度方面一口咬定是巴铁官方主使的这次袭击,巴方也力辩自己与此事无关,正在大家都以为双方至少还得互掐一段时间的时候,印方突然出手,三个中队幻影战机在一架预警机的指挥下对巴方发动空袭,是否取得战果不知道,战损却出现了,两架战机被反击的巴方击落,一名飞行员被俘,显然强势挑战的印方又吃了一次大亏。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在揣测双方会不会由此引爆第四次印巴战争;巴铁的旧友,印度的新欢——美国是否借此机会火上浇油,能不能成功挑唆双方爆发战争让美国一石多鸟。各种揣测乱七八糟之时,巴铁总理却准备好了对话,难免让人大跌眼镜,但却果然出老铁所料。巴铁有意缓和局势并非是得便宜见好就收;也不是面对印度的强大实力产生了怵意,从来巴铁还没惧怕过印度。
巴方有意缓和的唯一原因就是如果任凭这种局势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引爆一场摧毁其经济国运的大规模战争,而巴铁目前正处于百年不遇弥足珍贵的发展机遇,中巴经济走廊加瓜达尔港正在搭乘海上丝路快车让巴铁获益丰硕,这将使巴铁未来发展前景一光明。而一旦发生那种败家的战争,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他再想找这种机遇就太难了,巴铁当然不想让战争破坏了这个宝贵的机遇,所以持有这种缓和局势的立场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缓和局势不仅符合巴铁的巨大利益,让巴基斯坦总理率先表明了这种立场,其实巴铁也是在给印方搭了个下楼的台阶;而印度方面也不会希望这次冲突演变成战争,莫迪总理领导下执行的大国振兴计划已初见成效,正在走上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正雄心勃勃要几年之内发展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无疑它也极端迫切的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再加上国内大选将至,莫迪还想连任带领印度实现自己的宏大发展目标,无疑他也绝对不会愿意破坏自己的事业及政治前途,因此他们双方的和解必然是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