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副作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有什么副作用?
盐酸二甲双胍主要用来治疗二型糖尿病是属于二型糖尿病的首选一线用药。去用来控制单纯饮食管理以及体育锻炼无法血糖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也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以及增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管理血糖。其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又容易引起伤心,反酸,恶心,食欲下降,以及腹胀腹泻,同时有一定的肝功能损害,建议在口服药物时定期复查肝功能。
有人说长期吃降糖药格华止?
二甲双胍是一个老药,但目前仍然是各国指南和专家共识重点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物和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降低肝糖元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肌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还能够抑制小肠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对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都有明确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因此,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初始用药以及长期控制糖尿病的联合用药中,二甲双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地位。
二甲双胍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临床地位,这与其多年来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临床数据积累有关。在药品有效性方面,二甲双胍有明确疗效的降糖药,而从长期用药安全性方面,二甲双胍也是非常安全的降糖药物,不论从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来看,还是从各国指南和专家共识来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对于肝肾都没有不良影响。
首先来说肝脏方面,二甲双胍进入人体后,并不经过肝脏代谢,而是以药物原型的方式发挥起效,因此,二甲双胍对肝脏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从肾脏方面影响来说,服用二甲双胍后,在24小时内,大约有90%的药物,以原型的形式经过肾脏排泄,但二甲双胍对于肾脏没有毒性,因此,从二甲双胍这个药物本身来说,如果是服药患者肝肾功能没有问题的,二甲双胍长期服用时不会产生个肝肾毒性的。
但对于本身具有肝功能不全的情况,或者服药期间出现肝功能不全情况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还是应该注意,因为肝功能的严重受损,会影响人体对于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加服用二甲双胍导致乳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因此,一般对于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的患者,建议禁止服用二甲双胍。
很多朋友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期间,肝功能出现了异常的问题,就把肝功能出现问题全部推到所服的药物身上,其实这么做是不理性,也是不科学的。的确有一些药物有造成肝脏毒性的风险,如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精神类的药物氯丙嗪、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都有一定的几率造成肝毒性,损害肝功能,还有一些如生川乌、生附子、何首乌等中药材,应用不当,也有可能会造成肝毒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长期服用就一定会产生肝毒性,因此,对于本身没有肝毒性的二甲双胍来说,长期服用期间,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应该先排查其他药物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果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二甲双胍应停药。
再来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二甲双胍应用,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慎用二甲双胍,并不是因为二甲双胍本身有肾脏毒性,而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会造成肾脏排泄障碍,从而影响二甲双胍在体内的清除,导致药物的累积,增加药物过量引起中毒风险。在我国,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一项在上海地区包含将近1500名病例的研究发现,肾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的患者,进展21.8%,因此,对于大多数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是可以放心长期服用的。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二甲双胍应用,不同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有不同的推荐意见,我国的专家共识目前主要还是推荐,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不低于45的,可以减量服用二甲双胍,而低于45的,应该禁用二甲双胍,而国际上的很多指南则进一步放宽了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2013年版的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指南指出,肾小球滤过率高于45的情况,就可以正常剂量服用二甲双胍,而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5但大于30的,应该减量慎用二甲双胍,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的,推荐禁用二甲双胍,而美国、加拿大的糖尿病指南也基本上都将禁用二甲双胍的肾小球滤过率范围放宽到了30。实际上,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还发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不但不会影响肾脏的肌酐清除率,还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因此,从这种临床数据来说,二甲双胍不但不伤肾,还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图片源自网络)
吃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有没有副作用?
二甲双胍属于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作为首选的降糖药物,其主要降糖原理是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长期服用或者服用方式不当,也可导致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包括腹泻,恶心,腹胀,全身乏力,消化不良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另外还可导致便秘,腹痛,大便的异常,以及增加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在一次性服用过量时,可能会由于肝脏蓄积作用,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发生。
为何有人说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专科医师为大家解答,关注了解更多!
二甲双胍的发现到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1918年,科学家从山羊豆中提取了胍类物质,之后,许多胍类的衍生物,如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被开发出来。1921年,胰岛素出现,影响了双胍类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直到30年后,二甲双胍首次在临床上使用,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1998年,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肯定,二甲双胍是唯一可以降低大血管并发症首选的降糖药物,并能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死亡率,随后二甲双胍的适应症也随着各种研究的不断开展而延伸,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科学家们在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中发现,二甲双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减轻体重,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治疗青春期前儿童肥胖和多囊卵巢综合症中有非常明确的作用。还能够抗感染,延长寿命。最重要的是还发现二甲双胍的治疗与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直结肠癌等癌症风险降低相关。
期待二甲双胍的各种新发现的治疗作用能尽快应用临床。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吗?
在国内,有上百家企业在仿制二甲双胍,而且关于盐酸二甲双胍口服制剂那可谓众多,有普通片、缓释片、肠溶片,还有肠溶胶囊等,可见二甲双胍这个药使用之多,人群之广泛。
有单纯饮食、运动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1型糖尿病患者单纯胰岛素治疗不理想后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的;还有一些是在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增加二甲双胍来的联合降糖的;更有10-16岁糖尿病患者也在使用二甲双胍;但注意:不管如何使用二甲双胍这个药,医生在开始使用药物降糖、调整或者增加联合用药时候,都不会少了二甲双胍。之前有的会尽量保留;之前没有的需要的会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是综合性的,一方面可以减少糖异生;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安全性又好,在满足临床适应症的前提下,绝对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推荐用药!
不过好药,不代表二甲双胍不可以停药,而且也不会像其他药物那样停了再吃就没效果了,或者像高血压那样反弹危害那么严重,只要出现以下情况,是应该考虑,甚至必须停药的。
第一,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服用一段时间二甲双胍后,逐渐降低剂量后发现血糖稳定,不反弹,运动饮食等生活可以干预血糖不至于出现高血糖,而且血糖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是可以考虑停药的;
第二,像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确实出现了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比如腹泻不止,不管如何降低剂量,甚至直接吃了最低有效剂量0.5g也无法缓解,应该考虑停药,换用其他降糖药物进行降血糖;
第三,二甲双胍因其非常独特代谢排泄机制,不经过肝脏代谢,90%经肾排出体外,因此谈不上对肝肾有任何毒性,只不过当肝功能减退,肾功能异常,尤其是血清肌酐男的达到132mg/dl;女的达到123mg/dl,应考虑停止服用二甲双胍,不然会导致乳酸酸中毒等严重危害;
第四,像有一些之前未怀孕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一直服用二甲双胍过程中,突然怀孕了,应立即及早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因为二甲双胍在对孕妇子代的研究室欠缺的,为防止意外,请停止服用;
第五,像有一些怀疑冠心病等需要做含碘造影检查的,需要在检察之前后48小时暂时停止二甲双胍,避免含碘造影剂与二甲双胍代谢冲突异常;
第六,得了严重外伤、需要做大手术,有严重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患者,也应停止服用二甲双胍;
第七,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偶尔检查,没有说必须要做检查维生素B12是否缺乏,但如果检查中发现有维生素B12缺乏,应该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及时补充,因为有报道称二甲双胍会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要查浓度!
二甲双胍药再好,也需要大家遵循原则懂得怎么用,才是真的好,切勿效仿别人剂量使用,因为二甲双胍不同于他汀类药物,有逃逸现象,它是真的用多一倍,降糖会增加一倍的药物,应遵医嘱,从低剂量慢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