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癌的早期症状,十二指肠癌化疗有效果吗?
十二指肠癌化疗没有效果,可以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癌手术则是比较大的,常规来说的话则是需要按照胰十二指肠手术治疗的,该手术的属于普外科最大的手术,手术需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部分胃、胆囊,同时需要行胃空肠、胆肠内引流、胰头部及空肠吻合,因此做该手术风险大。
胰腺癌有哪些前期症状?
胰腺癌通常被称为癌中之王,据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上升至恶性肿瘤致死第二位。而且,80%以上病人发现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机会;仅有5-15%病人有手术切除机会。
那么,胰腺癌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抓住这些身体预兆呢?
首先是腹部疼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60%~80%的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一般没有规律,起初一般疼痛比较轻微,然后会逐渐加重,疼痛感并不固定,有些为胀痛,有些为钝痛,有些感觉是剧痛,一般当腰背开始疼痛之后则表示已经进入到中晚期,如果病人胰腺肿大,压迫到胰管,上腹部也会持续性或者是间歇性出现疼痛感。
其次是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还可能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偶尔的食欲不振一般是正常的,而如果经常性的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很多时候,经常食欲不振,是患上胰腺癌所致,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
再次是消瘦、乏力:很多病人在患病初期就有消瘦乏力的表现,虽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但是胰腺癌导致的症状更为突出,特别是伴有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时,更要注意胰腺的检查。
最后是黄疸,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特别是无痛性的黄疸,更需重视。病人一般会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像白陶土的症状,这是因为胆总管下段受到侵犯以及压迫导致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合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今天手术的病人就是因为黄疸来我院就诊,才查出胰腺肿瘤的。
以上这些都是胰腺癌在早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当身体出现异常时,还是需要第一时间找专业医生来进行诊断。只要早期发现胰腺癌症状,到医院进行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十二指肠癌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怎样?
十二指肠癌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25%~60%。但不能切除的十二指肠癌预后差,生存时间为4~6个月,几乎无长期生存病例。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检查后明确治疗方案,经过正规治疗后,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直肠癌前期有什么症状?
您好,我是李继臣主任,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能有幸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癌症的产生和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直肠癌也是这样,绝大多数大肠癌是由息肉逐渐发展演变而成,一般需经历以下演变过程:正常肠道粘膜→小息肉→大息肉→异型增生→癌→转移癌,发展过程较为缓慢。这个过程正是因为肠壁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食物的反复摩擦,可能破裂从而产生伤口,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出现增生,然后变成良性腺瘤,随之逐渐发展成恶性肿瘤,所以一直以来,长期久治不愈的慢性肠病是导致直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肠癌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最多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信号一:直肠癌的一般是表现为便秘、腹泻等,大便次数增多也是直肠癌的一个重要表现。
信号二: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可变细、带沟槽。
信号三:出现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信号四:腹痛。出现持续性腹痛时,需要警惕。在肠癌的发展中,恶性肿瘤继续增加,这可能导致周围器官,组织或神经的侵犯。此时,患者可以感觉到下腹部疼痛,有时腹部痉挛。
当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或者已经诊断是直肠癌了,也不必紧张,因为现在的医疗这么发达,一定有其解决方法,而且我们知道一直传承的中医也是相当有疗效的,针对直肠癌,中医就研制出了中医经穴埋植术以及中医三位一体疗法。
并且实际上,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直肠癌的预防?
1. 改善饮食结构,饮食不要太过单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要少吃烟熏、油炸、太过于辛辣、刺激性太强、难以消化的食品。
2.有规律的适当运动、适当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戒烟、戒酒等都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3.保持每天一次大便的好习惯,不要让毒素堆积,造成癌症发生
4.早期积极参与大肠癌筛查是预防大肠癌的最佳措施。
我是李继臣主任,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家有什么关于癌症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会尽力为大家一一回复。
得了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症状和感觉?
在中国,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是消化性溃疡里面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情况与季节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冬春两个季节,患者的发病率偏高。同时,根据相关研究人员统计发现,男性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女性的发病率。
一例另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术后情况凶险……多年前同事做了个急诊,病史如下:
患者男性,66岁,因“右侧腹痛一天”入院。既往无特殊。急诊行腹部CT示: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肿胀伴周围游离气体。
体格检查:腹肌稍紧张,右侧腹压痛明显,反跳痛阳性,未及明显包块。
术前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后方穿孔,肠壁增厚,严重水肿,中上段小肠内大量血凝块。行穿孔修补+血块冲洗+空肠营养管置入。
术后第一天病人排痰时,突然自觉头晕,出冷汗,胃管引出血性液体约100ml,查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心率150-170次/分,血压波动在90/60mmHg之间!
主管医师连忙抗休克、输血处理,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大量新鲜血液及血凝块至十二指肠端小肠涌出,因血凝块及血液阻挡视野,无法明确出血部位,紧急关腹后,转入ICU继续诊治……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典型的症状特点(1)慢性过程:除了少部分较早就医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常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
(2)周期性:消化道溃疡具有一定的反复性,疾病发生后可自行愈合, 但愈合后疾病又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该疾病有着长期性的特点,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后又复发。发作期与缓解期常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交替出现;
(3)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 疼痛多在餐前空腹时或半夜出现,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可稍缓解。有些特殊的溃疡病的疼痛节律性不是很明显,如老年人的溃疡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等。疼痛节律性发生变化意味着病情有所发展,或可能出现并发症。
(4)疼痛位置:大部分患者 的疼痛位置在上腹中部或者偏右侧,范围相对有限,但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位置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腹部。
(5)疼痛性质与程度:消化道溃疡患者疼痛性质通常表现为饥饿样痛、钝痛以及灼痛,但若出现持续性剧痛,就可能出现溃疡或穿孔。
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为餐前痛,胃溃疡为餐后痛?溃疡病的疼痛与饮食有比较明显的关系。
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内发生,因为此时胃酸分泌量最多,它和胃粘膜表面的溃疡接触时就会产生疼痛。虽然这时候也有胃酸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但是由于它已和大量的食物混合,酸度已明显降低,即使与十二指肠粘膜上的溃疡接触,一般也不引起疼痛。
而在餐前,胃内食物已完全排空,胃内酸度较高的胃液流进十二指肠,接触到溃疡面时,就会发生疼痛。所以,胃溃疡疼痛多发生在餐后,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却多发生在餐前。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1)生活方式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身心疾病,不良心理对于疾病的出现以及病情的加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患者应该保持心理愉悦,正确认识疾病,需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在疾病发作期,需多加卧床休息。
(2) 饮食调整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发作期间需每日进食清淡饮食,不可摄入辛辣、刺激等食物,多吃瓜果蔬菜,进食不可过快、过烫。
(3)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治疗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粘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药以及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等。
患者应该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加药量、减量,需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