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状有哪些?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中可产生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本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以女性多见,患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异。我国患病率约为0.7-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000。
本病目前病因还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有关。
临床表现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其起病可为爆发性、急性或隐匿性。早期可仅侵犯1-2个器官,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以后可侵犯多个器官,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病人呈缓解与发作交替病程。
全身症状:活动期病人大多数有全身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疲倦、乏力、体重下降等。皮肤与黏膜:约有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会出现蝶形红斑,表现为鼻梁和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还可见广泛或局限性斑丘疹,多见于日晒部位,另外部分病人还会出现口腔溃疡、脱发、雷诺现象等。肌肉骨骼:约85%的病人有关节痛,最常见于指、腕、膝关节,伴红肿者多见,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肿痛。肾: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和严重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随着病情进展,病人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表现。心血管:会引起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缺血等。肺与胸膜:会出现胸膜炎、狼疮性肺炎、肺间质性肺病、弥漫性肺泡出血、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神经系统:病变累及到神经系统,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轻者仅有偏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或轻度认知障碍,重者可表现为脑血管意外,不同程度的意识损伤等。消化系统:约有30%的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腹水等症状,另外约40%的病人出现肝损害。血液系统:约60%的活动期病人会表现为慢性贫血,约40%的病人可有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约20%的病人有血小板减少,约20%的病人有无痛性轻、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腋窝多见。眼:主要包括结膜炎、葡萄膜炎、眼底病变和视神经损害等。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已明显改善,少数病人可无症状,长期处于缓解状态。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严重贫血、持续低补体血症、弥漫性血管炎者预后较差。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角膜炎初期症状?
角膜炎的初始症状包括红眼、眼睛疼痛、畏光、流泪、视力轻微下降等。角膜炎有多种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免疫性角膜炎。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角膜炎初期,有轻微的异物感。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出现害怕光线、流泪和刺痛的症状。视觉影响相对较大。严重角膜炎会导致角膜溃疡和角膜穿孔,从而导致永久性失明。
贝赫切特病是怎么回事?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地说,贝赫切特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贝赫切特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三方面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发病。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口腔溃疡: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眼炎:约50%患者有眼炎,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生殖器溃疡: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的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
皮肤病变:皮肤损伤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脓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等。
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约为5%~50%,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较多见,可有头痛、癫痫、无菌性脑膜炎、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受损较少,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消化道损害:又称肠自塞病,发病率为10%一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有可能受损出现溃疡,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
血管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受到影响,约10%~20%患者患有大中血管炎。动脉系统受损易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静脉系统受损更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肺部损害: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但大多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瘤、肺纤维化,严重者可形成血管栓塞,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脏损害:较少见,但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不及时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心脏损害还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室内动脉瘤形成和瓣膜病等。
关节损害: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关节症状。
本病的好发年龄为16—40岁。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妊娠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加重,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
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出现不同时,首发症状到其他症状出现间隔时间最长可达数十年,缺乏特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易误诊。
本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可能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黄晓茹 审核:吴一波甲亢眼睛突出能治好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眼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症状, 约 50%的甲亢患者可见突眼 。本症状可发生于甲亢症状出现的同时 , 之前或之后, 除眼球前突外, 尚有软组织受累(眼睑水肿 、结膜充血水肿);眼外肌受累(眼球运动障碍 、视野缺损);角膜受累(暴露性角膜炎 、角膜溃疡)及视神经受累等, 可危及视力且损伤外貌 ,同中医所谓“鹘眼凝睛”相似。
主要在于纠正甲状腺功能, 保护视力, 减轻疼痛 ,改善外貌等 。包括有效的抗甲亢治疗和治疗突眼 。目前治疗突眼有以下几种方法 。
对症治疗 :包括局部保护, 如出门戴太阳镜, 白天滴眼药水以防角膜干燥, 夜间使用眼膏润滑角膜 , 睡高枕或临睡前口服利尿剂以减轻晨间眶周水肿等。
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由于甲亢突眼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 , 内科治疗仍以免疫抑制为主 。激素是传统药, 它可以改善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 , 减少球后GAG 产生。岳式君用大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1000mg , 静脉滴注 , 3天 1次 , 连用 3 周)冲击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 85%。但大量应用激素副作用较大 , 停药后复发率约占一半。薛元明采用甲状腺局部注射甲强龙法(甲状腺一叶或两叶注射80120mg , 每周 1 次, 连用68 周), 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 , 而未出现激素的全身副作用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可抑制 TRH , TSH , T 3 , T 4分泌以及甲状腺生长。张天均用 Octreotide 治疗 6例 , 每天 300mg , 治疗 1 周后, 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改善 ,3 月后包括复视 、突眼等恢复正常, 停药随访 14 月, 无复发 。同时测定尿GAG 含量, 发现用药 1 周后, 排泄量明显减少。但 Octreotide 价格昂贵 , 不易推广。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Baschieri静脉使用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在减轻软组织水肿 , 眼外肌厚度,突眼程度方面与激素相当, 而副作用少。但由于价格昂贵 , 限制了它的应用 。
血浆置换疗法 :Glinoer报道治疗 9 例, 在 58 天内行血浆置换 4 次, 置换出血浆 10L , 代之以冰冻血浆,末次置换后用强的松龙 40mg d, 硫唑嘌呤 100μg d, 总疗程 36 周, 其中 6例眼病稳定 , 3例 1 年后复发。
眶内放射治疗:高电压放射可杀死局部软组织和眼肌中淋巴细胞,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 , 此法除对突眼疗效差外 , 对其余各类眼部表现均有效 。研究表明 , 35%反应良好 , 20 %轻微有效, 45%无效, 92%软组织水肿减少 , 85%突眼减轻 。
猫为什么会有急红眼?
猫出现急性红眼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性,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原因:
1. 眼部感染: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物侵入猫的眼睛,导致发炎和红肿。
2. 眼结膜炎:猫的眼结膜是眼睑内面的粘膜层,一旦受到刺激或感染就会引起发炎,进而导致眼部充血和红肿。
3. 过敏:猫对某些药物、食物或环境因素过敏,也会导致眼部充血和红肿。
4. 静脉炎:猫的眼周围也有静脉,如果在输液或打针时不小心损伤了该部位,也有可能导致眼部出现红肿和疼痛。
总之,当猫出现急性红眼时,需要及时带它去看兽医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左右眼都有红肿、分泌物、流泪、视力模糊或者短时间内没有好转,则应该考虑到更加严重的病情,例如角膜炎等,并尽快到兽医诊所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