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早期的8个征兆,怎样判断四个月的婴儿是否脑瘫?
提主描述的问题和我家宝宝刚出生时候的症状一样。我的宝宝是因为缺氧导致的肌张力高,四肢僵硬,头往后背,拇指内收,换纸尿裤特别明显,双脚夹的很紧。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带我的宝宝去儿童医院看病,被诊断为缺铁缺血性脑病。这个是潜在脑瘫,如果不治疗干涉的话就会发展成脑瘫。题主不要担心,你所描述的症状还不是脑瘫。由于我的宝宝太小,医院不接收,因为康复训练特别消耗体力,小宝宝受不了,所以医院给开了一个单子,让孩子爸爸去学习简单的推拿,等宝宝两个月的时候在来治疗。孩子爸就认真学习,回家给宝宝按摩,开始的时候,宝宝一直哭,不知道是不是肌肉太紧,还是因为爸爸的动作不规范让宝宝疼痛。经过一个月的折磨,宝宝被医院接收了,治疗方案是打神经针,然后加上物理,推拿,水疗和蜡疗。
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个治疗。
给宝宝注射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是促生宝宝大脑神经生长的一种不知。不同的年龄,对神经节苷脂药物吸收的效果也不同。年龄越小吸收的越好。我的宝宝从生下来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十天这个药。一直打了五个月,虽然是辅助治疗,但是对于宝宝我感觉效果很好。你们的宝宝六个月了,估计医院也会要求,因为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2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治疗肌张力的特别好的疗法。通过刺激穴位,降低宝宝四肢的张力。通过四肢穴位的刺激,以及后背的捏脊,拍打,按摩,对宝宝的肌肉僵硬能很好的松弛。近年来小儿推拿特别热门,因为还可以通过推拿,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烧和拉肚子等疾病。宝宝张力降下来后,我还继续给宝宝在医院推拿了几个月,为了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感觉效果很好,还治疗了宝宝的积食。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要在推拿一段时间之后,宝宝才可以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帮助宝宝做一些大运动,比较消耗体力,但是题主加的宝宝,现在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训练宝宝合适的肌张力,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4水疗水疗对于宝宝的康复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刺激新生儿脑神经的发育,加强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有利于胸廓的发育,促进新生儿身心发展。
5蜡疗通过恒温的蜡贴在四肢穴位的各个地方,用毛巾裹住,然后用绷带缠住,缓解四肢的张力。辅助治疗推拿,物理以及水疗,治疗潜在脑瘫。
其实还有好多的治疗方法,有针灸,电疗,作业,语言,等等治疗方法。我感觉推拿和物理对宝宝的效果最好。如果宝宝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了解学习回家后自己给宝宝按摩抚触。
我是开心果妈有话说,我的宝宝现在一岁半了,从两个月开始去医院治疗,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医院宣布宝宝毕业了。现在我的宝宝和正常的小孩一样,我感恩很早的时候带宝宝去看病,再加上我家宝宝本身好动,所以他好的特别快,一年的时间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互动。
宝宝脑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
宝宝脑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
宝宝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等。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脑发育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性瘫痪的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即使同一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1.运动发育落后:患儿可在新生儿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和觅食反应均差。正常情况下,3个月小儿时俯卧位能抬头、仰卧位时常有踢腿或交替的蹬踢动作,4~5个月时双手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性瘫痪的患儿这类活动相对减少。正常小儿在1岁以内尚未形成左利或右利,而痉挛型偏瘫患儿则表现为经常只用一侧手持物,另一侧活动少,且常是握拳状。也有小儿表现为无目的的不随意运动增多,舞蹈样,动作不协调。
2.肌张力异常:痉挛型脑性瘫痪在新生儿时期大多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少数可出现肌张力增高;随月龄增长而肌张力逐渐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减少。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瘫患儿在1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年龄增长出现齿轮状或铅管状肌张力增高。
3.姿势异常:患儿的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缓消失有关。
4.反射异常: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有时可引出踝阵挛及巴氏征阳性。还可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本内容由吉林省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姚洪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脑瘫患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你好!关于脑瘫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生长发育障碍:大部分的脑瘫都比同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的矮,生长发育比较落后于正常孩子,但一部分轻型的脑瘫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接近正常孩子;
2、运动障碍:脑瘫的孩子运动能力低于同龄的正常孩子,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的不灵活,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是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站立不会坐起,不会正常的吞咽;
3、语言障碍:脑瘫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有的表现为发音不清或者口吃,有的还表现为失语症,能够理解别人的话,但自己无法表达,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者构语困难;
4、听觉、视觉障碍:不少脑瘫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内斜视较为多见,脑瘫患者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5、姿势障碍:脑瘫患者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禁止时姿势别扭,严重的脑瘫患儿头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会出现左右摇晃。
如果孩子有出现以上的症状,父母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发育迟缓和小儿脑瘫有什么区别?
您好,我们先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
据了解,宝宝发育迟缓的发病率在6%~8%之间。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是可以正常发育的,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且这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有的则属疾病,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但脑发育迟缓是脑瘫的前兆病症,有脑瘫的小孩一定脑发育迟缓,脑发育迟缓的小孩不一定有脑瘫。轻度脑发育迟缓孩子在7个月前属于脑瘫疑似儿,这种孩子要到7个月后诊断是否患有脑瘫。严重的小孩直接诊断为脑瘫。
脑瘫患儿的一般症状均有发育迟缓的情形,即不能像同年龄的儿童一样学坐、学走,连学说话都有明显困难、严重者甚至有吸吮能力差、流涎现象,以致体形瘦小,发育不良,而且合并有多发性残障的情形,正常的孩子1个月会微笑,2个月会发出声音,3个月俯卧位时会仰头,4个月时会控制头部不后仰,5个月会伸手拿取物品,会翻身,6个月会用力移动身体,7个月能坐得稳,8个月会爬行,9个月会扶着支持物站起,10个月会用手抓取食物,11个月开始学步行,12个月能够站立片刻,15个月会爬楼梯,18个月会掷球,玩3~4块积木,2岁学会骑三轮车,3岁会跳跃,会自己脱衣服,4岁会扣衣服,穿鞋子,5岁会画图,自己刷牙,6岁会数数、接球。而脑瘫的孩子因动作不协调,迟钝、异常,无法维持正常姿势,身体不能自主平衡,有异常反射出现。
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你见过最能体现人性残忍的一件事是什么?
上生物课,第一次用显微镜,生物老师想让一个同学上讲台看显微镜下的情况。
全班同学都愿意去看。
老师说谁愿意看显微镜,就举手。
然后,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很多人都盼着老师叫他们的名字。
然后,老师说只有一个同学可以看,这怎么办。
生物老师想了想,然后说,想让同桌上台看显微镜的请举手。
但是,举手的同学本人不能上讲台看显微镜。
只有举手同学的同桌一个人,可以上讲台看显微镜。
这等于是举手的同学,白给同桌一次机会,还不能自己看显微镜。
突然之间,整个教室,静了下来,只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
生物老师笑了笑,说举手的同学和这位同学的同桌两个人都可以上讲台看显微镜。
然而,由于举手同学的这位同桌,感到没有给同桌举手感到羞愧,所以没有上讲台看显微镜。
最后,全班同学,只有这位举手的同学,上讲台看了显微镜。
不知道这是全班同学人性的光辉,还是全班同学人性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