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早期症状及表现治疗,肺结核临床症状表现的全面介绍?
长期低热、潮热盗汗、纳差、乏力、软困、消瘦、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女性可有月经不调。建议如果有长期与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出现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可能好出现高热痰中可以查到抗酸杆菌,出现痰中带血丝。合并胸闷出现大量的胸腔积液。患有肺结核出现乏力。
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肺结核主要是后半夜出汗,得了肺结核是不卫生的表现,现在国家对肺结核是不收费治疗。
怎样判断肺结核是否好了?
虽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仍然无法消灭结核杆菌这种古老的细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1500万,每年新发结核患者达800万~1000万,有18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我国也是肺结核高发国家之一,在我国肺结核属于呼吸科比较常见,且治疗比较棘手的传染性疾病。其治疗时间长,服用药物多。而且如今耐药性的肺结核增多,给治疗上带来许多困难。在肺结核治疗之后,如何评判肺结核是否好了呢?
1.完成治疗疗程 肺结核患者基础治疗疗程为6-8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足量规范的服药。有些人服药2个月没有任何症状了就贸然停药,这个绝对是不可以的。
2.患者症状完全改善 结核中毒症状比如咳嗽、咳痰、乏力、盗汗、胸闷,这些症状基本上缓解。
3.痰菌为阴性 足疗程治疗结束后反复多次的查痰抗酸杆菌为阴性。
4.胸片或胸部CT检查 肺结核好了并不是说胸片或者胸部CT上没有任何痕迹了,这个是不可能达到的,一般来说影像学检查会发现结核病灶吸收好转,出现钙化灶或者纤维条索影。
按照教科书的解释,肺结核经过正规治疗、定期复查,痰菌转阴、胸片提示病灶明显吸收,呈条索状纤维灶,无结核中毒症状,完成疗程可视为临床治愈。口服药物疗程结束后,患者需要注意定期复查,通常2-3个月后行第1次复查,半年后行第2次复查,1年后行第3次复查,如果病情均稳定则提示肺结核好了,可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说,非活动性肺结核属于稳定期患者,为初步临床治愈;若经观察两年,病变仍稳定且痰菌持续阴性,可视为临床治愈。
肺结核能彻底治好吗?
肺结核是完全可以根治的,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要想达到彻底治愈,治疗必须坚持十字方针,即早期、联合、适量、规范、全程。早期,就是要早发现,早用药;联合就是要联合用药,不能只用一种药,结核菌不是单一的细菌,而是复合群,我们常把结核菌分为ABCD四个群,不同的药作用于不同的群,联合用药,就可以有效打击到各个群,并起到协同作用,获取最佳疗效。适量是指药物用量要适中,用量太大副作用比较大,用量太小则达不到彻底杀灭结核菌的目的。结核杆菌是个慢生菌,想速战速决消灭它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足疗程,全程都要规范,整个治疗都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去完成。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患者以突然咯血才被发现,但在病程中可追溯到轻微的毒性症状。
肺结核的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痰。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咯血。痰中带血可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中等量以上咯血可因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的血管瘤破裂。咯血后低热可能是由于小支气管内残留血块吸收或阻塞支气管引起感染之故;若发热持续不退,多提示结核病灶播散。有时硬结钙化的结核病灶因机械损伤血管,或因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而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
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了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损,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紫绀。并发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则有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
如何预防肺结核?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涂片阳性者)是主要传染源。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是肺结核预防的中心环节。包括早期发现,彻底治疗病人和化学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预防结核感染及原发型肺结核的发生。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严禁随地吐痰,控制肺结核病人因咳嗽,喷嚏而形成的飞沫,对防止肺结核流行会有一定作用。
降低人体易感性。提高自然免疫力预防结核感染及原发型肺结核的发生。建立特异性免疫,主要办法就是接种卡介苗。
关注百姓体育,了解更多结核病防治知识。
肺结核早期有什么症状?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有的人会出现胸闷、胸痛、背痛、腹胀、头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导致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肺结核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病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较大的水滴很快落到地面,而较小的水滴很快蒸发到含有结核细菌的微小菌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