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会自愈吗,腰间盘突出能自愈吗?
腰椎间盘突出如果不经过系统的治疗,是没有办法自愈的,因为其一旦形成,特别是骨质增生后,压迫神经是不可逆的,治疗方面主要体现在腰椎间盘突出以后进行手法复位或者牵引复位,突出的椎间盘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椎间盘突出的压迫症状、窦椎神经的刺激症状和神经根脊髓的压迫症状就会消失。
有没有人得了癌症自己却不知道?
非常多,比如你自己可能就是。
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
人自从出生到死,持续都在承受不规则DNA损伤,这种损伤是随机的,偶然就会触碰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就会触发癌症机关。这些不规则损伤有来自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甚至自身的。
但是为什么没有得癌症呢?
因为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癌变的细胞会存在异常信号的表达,会受到免疫监视细胞的攻击。偶然突变的细胞被迅速歼灭,从而避免了实际发生癌变的机会。
错误和纠错是一组矛盾平衡,也是两组非常复杂的机制。纠错机制状态每个人都可能存在差异,即便相同频率的不规则损伤,最终发生实际癌变的机会却可能大不相同,这也许就是大家普遍容易理解的个体差异,或者遗传易感性。
所以了解这个事情,实际上没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发生实际癌变之前的过程,我们很难去切实研究。
腰肌劳损可以自我恢复吗?
哈喽,首先腰肌劳损是指的是腰背部肌肉或筋膜的慢性劳损,一般由于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1. 体重过大体重过大时易增加腰椎的负荷,有时还会造成腰椎前凸的增加、骨盆前倾等情况。建议日常生活中合理控制体重,可以适当增加腹部核心肌群训练减少骨盆前倾!
建议像下图中一样进行训练,10次/组,3组,注意腿放下过程中腰部紧贴床面,不要产生腰背部疼痛及不适。
2. 日常生活中错误姿势问题A. 大部分人在久坐时存在弯腰驼背的现象。长时间的久坐容易使腰背部深层肌群-竖脊肌等被拉长处于无力状态,从而使部分主动肌例如腰方肌等出现劳损代偿。
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不要久坐超过30分钟,另外需加强腰背部深层肌群的训练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减少肌肉劳损。
你可以像下面图片中一样进行训练,注意一侧手和对侧脚抬起时腰部不要塌陷,骨盆不要有过多的旋转,建议12次/组,3组
B. 活动时存在错误姿势(例如搬重物站起时有过多的腰椎屈曲使得腰背肌出现劳损)。建议日常生活中搬重物时可用深蹲-腰部保持直立-髋、膝、踝直立进行姿势的矫正,减少腰肌劳损。
3. 胸椎灵活性不足使得腰椎稳定性不够在部分需要胸椎旋转的动作中使用腰椎旋转来进行代偿久而久之就出现腰背部肌群的劳损产生下背痛。
如果日常生活中存在平背或者驼背以及背部僵硬症状的,建议像下面图片中一样进行胸椎灵活性训练,注意训练过程中不要产生疼痛。
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后果严重吗?
腰间盘突出
我们的腰部由5个腰椎椎体组成,依次命名为L1-L5。椎体与椎体之间,白色的软垫就是腰间盘,起到椎体之间缓存的作用,减少摩擦,增加稳定性(看起来有点像奥利奥饼干,2个椎体夹一个腰间盘)。
腰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和周围部的纤维环。随着年龄的增大,腰椎间盘水分下降,弹性降低。加之久坐久弯腰,长期处于腰部超负荷的姿势,导致腰部骨质退变,关节不稳定等情况的出现。
腰椎间盘受到压力,发生退变,引发后续疼痛。从基础医学的角度,因为椎间盘没有血管,其营养来源于终板,骨质的弥散,在外伤、劳损后,细胞凋亡,难以修复,这导致椎间盘更易退变。且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称为椎间盘突出症。
高发人群:搬运货物,举重,职业司机,久坐的办公族。同时,这个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腰椎间盘突出的普遍症状:
酸胀:腰部酸胀无力,使不上力气腰痛:腰部疼痛,活动受影响发麻:下肢麻木。腰部的压迫常反应在下肢,如果腰间盘突出已经压迫了神经根,会出现下肢麻木及放射性疼痛的症状。腰间盘突出VS腰椎管狭窄
好像腰间盘突出总是伴随着椎管狭窄,那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是否是一样的病呢?简单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导致椎管狭窄,但椎管狭窄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还可能是腰椎滑脱等原因。这是一个有因会有果,有果未必是因的关系。
发病位置: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膨出,压迫到脊髓,神经根所引发疼痛,病变的是椎间盘。而椎管狭窄,是因为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导致本来正常的椎管空间被挤压,变狭窄。
病情表现:
两者都会有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的情况发生,但椎管狭窄最明显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出现这种症状,可以怀疑有椎管狭窄的情况。
间歇性跛行:这是椎管狭窄的特征性表现。走路时出现间歇跛行,也就是走一段后出现疼痛,需要蹲下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行走。
保守治疗1.药物: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消炎镇痛的药物,以及活血类的药物,起到缓解不适的目的。但原则上,是没有消除腰间盘突出。
2.热敷: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的作用(当然,配合活血的药物,可以一定程度的促进局部炎症的缓解,消减疼痛。
3.休息:减少负重,尽量避免弯腰,搬拿重物,久坐。每天适当的散步。
4.功能锻炼:通过腰肌锻炼,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改善突出的情况。
“燕子飞”练习小燕飞流行了这么多年,怎么飞的都有。最合适的动作是,趴在垫子上,双臂自然在两侧。然后头部抬起,双手手心向上,沿逆时针方向抬起,双腿同步向上抬起。有一些人是顺时针抬起双臂,那身体就变成一个U型了,这种是不对的。
五点支撑作为全国骨科医生统一推荐的治疗腰疼的动作,不知道是如何做到全国统一的,但是确实有用。所谓的五点,就是两只脚,两个肘关节,和头部5个支撑点。从在地上平躺屈膝开始,缓慢抬起臀部,用5个点支撑抬到最高点,保持10秒,然后恢复到平躺屈膝状态,为一个来回,20个为一组,一天起码2-3组。
3.躺卧抬腿
仰卧在床上,一条腿抬起成90度,另一条腿伸直不抬起。双腿交替,重复多次,锻炼腰肌。
仰卧起坐对腰椎间盘非常不友好,腰不好的朋友,要停止这个动作了!
手术治疗比较轻的腰间盘突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那什么情况需要手术呢,也就是手术指征有哪些?
疼痛难忍,药物镇痛无效,已经影响生活质量压迫神经,出现严重的下肢麻木,无力难以站立及行走马尾神经收到压迫,出现膀胱,直肠的功能减弱,大小便失禁,瘫痪等情况总体来说,如果不是难以忍受,还是建议先保守治疗。
双膝骨质增生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药物治疗较为方便,花费也相对较少;但是手术治疗的话,见效快。所以很多骨质增生患者都会犹豫,不知道选哪种治疗方法比较好。那么,骨质增生应该选哪种治疗比较好呢?
骨质增生治疗方法的选择由症状决定。疼痛是骨质增生的主要症状。若病情严重,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者僵硬、行走困难、跛行等症状。骨质增生大多发生在颈椎和腰椎,膝关节和髋关节发生的可能性相对于前两者来说较小。大多数患者是进行药物治疗的,只有少数特殊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解除水肿和炎症反应。通过使用药物来使得受压的神经、血管水肿的滑膜恢复,但是并不一定都能达到目的。
少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下四种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
1、骨质增生发生在颈椎或腰椎。脊髓、椎动脉受到压迫,导致行走受到影响,相应的肢体肌肉乏力。
2、神经根受到压迫,出现手指发麻、肌肉萎缩、控物困难等症状,而且症状明显。
3、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或者微弱。
4、膝、髋关节发生骨质增生。患者的骨关节炎明显,而且关节不稳定。或者患者因其关节间隙过多狭窄而感到疼痛,行走受到影响。
若是患者不存在以上的情况,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下药,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病理过程。不过,经过药物治疗,部分症状会减轻或者消除。
常用的药物是镇痛抗炎药。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扶他林等都属于镇痛抗炎药。患者服用这类药物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中大部分是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长期服用对肝肾也是有伤害的。在服用该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是否能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
总结一下,以上是关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的内容。患者不必纠结选择哪种治疗比较好,若是没有以上的特殊情况,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询问医生的意见。
码字不易,感谢点赞!评论区各种神药广告请自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