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土霉素的主治功能,对猪的气喘病如何防控?
猪喘气病如何防控?
眼下这行情,如果哪家养殖场猪群感染疾病,心情肯定不好受。夏季猪场闷热潮湿,霉菌泛滥,蚊虫滋生,应激频繁,猪只低抗力下降,多数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的猪场呼吸道病也时常伴随暴发。诸如题主所说的猪气喘病。猪喘气病认识猪支原体肺炎为猪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俗话猪气喘病。大小猪均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
以咳嗽、气喘为特征,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人为驱赶时呈现连续性咳嗽,慢性消瘦,焦毛。
猪喘气病防控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圈舍猪只饲养密度,加强饲料营养,提高猪群免疫力。选用优质高效营养全面无霉变的饲料原料,饲喂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饲料中加入荆防败毒散预防热源性疾病及微生态护养肠道健康。
2.环境卫生与消毒。圈舍阴暗潮湿是猪只疾病的一大诱因,圈舍应及时清扫保持干燥卫生,适时适量的圈舍内外卫生消毒,重点有效消灭栏舍内蚊蝇,让猪群充分休息,避免栏舍内消毒过度打破猪群免疫平衡。
3.适宜的温湿度。夏季圈舍闷热,应加强通风有效防暑降温,预防热应激,圈舍内安放电风扇、冷风机降温;供应充足清洁的适宜饮水,饮水加入Vc。
4.免疫预防。用支必宁弱毒苗免疫接种及用麻杏石甘散+替米考星拌料1周,防重于治。
综上所述,猪喘气病等夏季呼吸道感染疾病,贵在预防及日常精心管理、精细喂养等,有道是养殖致富细微见真章。我们还等什么,马上落实行动!2019-7-21
吃母奶现在拉稀绿色的?
小羊羔一个月左右,吃母奶现在拉稀绿的,有几种情况,
羔羊拉稀原因小羊自身消化问题,母羊奶水问题
夏季潮湿多雨羔羊受凉受潮,易引发消化不良腹泻拉稀,一个月左右的羔羊已会叼草吃料,随母羊捡食不卫生饲草或不易消化食物,羔羊供水不足饮用其它污染脏水或母羊尿液等导致,消化问题。母羊奶水问题,如母羊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发霉变质,导致奶水质量问题,都可能引发羔羊拉稀。加强饲养管理,保障提母羊供优饲草及充足干净饮水。
治疗:可用杨树花口服液饮用,再调解一下羔羊肠胃,用乳酸菌素片,或用微生物调解液调理羔羊消化系统也可以。
羔羊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圈舍干燥,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冬暖夏凉,并有充足运动空间。
羔羊在半月左右就可以训练叼草、吃料,早期诱导训料用优质羔羊料训练吃草料,有利于提高羔羊吃草料意识,促进羔羊营养丰富食物多元化,二十多天就可以在近处放牧,适量运动晒太阳有利于羔羊身体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患病率。
如果圈养保障小羔饮水充足随时自由饮,提供适口性好优质饲草与优质羔羊料。避免捡食污染饲料引发消化不良。
羔羊拉稀腹泻,可用杨树花口服液、再搭配调理消化道药物,如微生物调解液,幼仔开口蛋白、乳酸菌素等都可以。
总之羔羊质量与母羊息息相关,我们应挑选优质品种抗病力强种羊,及时淘汰高龄种羊及控制后备小母羊配种日龄,减少弱羔羊出生数量。加强妊娠母羊饲养管理和产后护理,提高母羊产羔质量,做好母羊及羔羊管理,早期及时诱导训料,提高羔羊断奶重量与质量,提高我们的养殖收益。
养的小鹅脱水怎么治?
我是@我和我的小农庄,有着16年的养鹅经历,在养鹅方面以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在养殖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防大于治”,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养殖的家禽家畜,平时不注意预防,一旦得了病就非常的难治。预防一种病的发生,您必须了解这种病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最后才是万不得已的治疗方案。
一、小鹅脱水发生的原因:一是鹅苗长途运输,捞不到喝水,导致小鹅错开24-36小时之间最佳的初次饮水期。
二是密度过大,小鹅饮水葫芦鹅均占体位不足,有的小鹅根本就喝不上。
三是对鹅苗的来路不明,不知道到底具体出壳的时间。
二、症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羽毛干燥、卷曲、无光泽。脚腿和蹼发干。三、有针对性的预防。一是避免长途运输,一定要掌握清楚小鹅出壳的时间,好在出壳24后开始饮水。
二是小鹅饮水水位一定与鹅苗配备相适应,一般情况下,一个2斤的水葫芦可以最多容纳30只小鹅的饮水,且不能够间隔时间过长,最好采取自动饮水的模式,
四、万一没有预防住如何治疗呢?一是适当增加育雏室的湿度,可以直接将水洒在地面或墙壁上,对已经发生脱水的雏鹅,可在饮水中加 0.9% 的生理盐水, 同时严格控制饮水量,别因为一次饮水过多,再造成小鹅水中毒,采取间断供给的方式。对病情较重的雏鹅滴服V C和多维糖的饮水,连服3 天。
二是降低小鹅养殖的密度,并注意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氨气味等现象。
三是按照最高1:30的比例,配备水葫芦,或是自制一个自动饮水槽,按照成年鹅体宽三分之一宽的体位设计自动饮水器,这样才能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喂到水。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也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所见所闻。在农村黄牛要怎样喂养?
对于小诺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的我说,以前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牵着自家的水牛或黄牛,走到长草的山坡或田埂上去放牛。一边放牛一边在河边冲凉,如果碰到农忙、周末或暑假,放牛的时间很可能会调整到早晨或傍晚。每到这个时候,田野里和山坡上,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想起以前放牛那时光,真的是无忧无虑也没套路!
小诺记得,从五六岁开始,农村的孩子就要开始从事这项工作了。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耕牛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其重要性要超过自家的孩子,因为以前孩子不像现在那么宝贵,说这话并不夸张,因为牛如果吃不好草,就不能到地里或田里干活,牛不能干活,就没法种庄稼,种不了庄稼,就没有饭吃,更没有钱花,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逻辑。因为以前农村主要收入都是靠种田!
小时候经常去放牛,几乎是放牛长大的,那时候农村粮食紧缺,牛圈也经不起碾压,所以放牛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用我爸的话说就是“天事地事,放牛是大事”。哈哈哈!!!
所以那时候放牛就像占山一样,哪个山坡有人放了,就去另一个山坡放牛,为的就是避免牛多草少,有时还会出现牛打架的事情。
而村里养牛就分两个趋势,有的人家喜欢养黄牛,有的人家喜欢养水牛,而且是两个极端,养黄牛的基本上不养水牛,比如我家就常年养黄牛,却从来没有养过水牛,而养水牛的人家又不喜欢养黄牛。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重点来了!!!那么在农村养黄牛和水牛,到底怎样养?因为小诺是农村长大的,以家家里都有养过牛,所以就给大家大家说说农村养水牛和黄牛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式!
养黄牛
我老家的村子里,大多人家都喜欢养黄牛,也有养水牛,一方面是以前的黄牛大多都是教过的耕牛,耕地拉车脾气都比较方便,关键时候还可以拉到集市上去卖。
黄牛市场一直都很不错,价格也比较平稳,基本上不容易亏。
黄牛的话,养殖也不算困难。
大多黄牛都是水食和草料两方面来饲养,比如以前我家养牛,大多时候是早上拉出去放,吃得饱的话,中午就不需要喂食,给它喝点水就好。
然后下午又拉出去放牧,等到晚上回来,家里人会提前准备好水食,一般水食就是,麦麸+适量玉米面搅拌而成,冬天的话会在里面加嫩青麦子。
这样,基本上牛每天的营养就能跟得上了,放牧+粮食喂养的方式,不仅能让牛的肠胃更好,长得更肥,也能让毛色看起来更水滑有光泽。
我老家买牛不单要看牛的年龄和胃口以及肥瘦体型,还会重点看毛色,光亮的毛色是牛身体好的标志,这样的牛基本上身体没毛病,胃口也不错,不管买回去是养还是杀掉当肉牛都比较保险。
而长期关在圈里不放牧的牛,大多毛色暗淡打结,看起来状态不是很好。
这也是为何养牛比养猪麻烦的原因,不单要费时间给粮食,还要抽时间放出去转悠。
养水牛
我家没有养过水牛,但大致上看别人家养也有些经验。
水牛和黄牛最大的区别就是毛色和牛角,黄牛大多呈黄、褐、黑、白这几种颜色,有的是杂花色。
而水牛的颜色大多只有一种偏黑的灰色,我看到的大多水牛都只有这种颜色,而且杂色不多,颜色比较纯。
还有黄牛的牛角大多是细长,有的是粗短,这个和黄牛的品种有关,之前也和大家介绍过。
而水牛的牛角大多是宽且长,往后蜿蜒的!
黄牛和水牛不单在形态上差距很大,在习性方面也不同。
黄牛不管外界温度怎样,都比较耐得住,耐高温耐寒冷,很少生病也很少因为气候而发狂。
但水牛不一样,水牛非常害怕高温和燥热,所以一旦夏天放水牛出去,太热它们就会发狂的乱跑,为的是寻找有水的地方,最爱到泥潭里打滚,一方面能降低身体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能防止蚊虫的叮咬。
水牛一般是在早上和傍晚进食比较好,喂食上和黄牛差不多,也分放牧和水食相结合的形式。
水牛的感官比较敏锐,嗅觉比较发达。
所以放过牛的都知道,水牛和黄牛放在一起是很不方便的,因为牛的嗅觉其实都比较敏感,黄牛吃过的草,其他黄牛也许会接着啃,但水牛却是嗅了再嗅都不吃,反之,水牛吃过的草,黄牛也是不吃的。
所以这也是农村很多人家,养黄牛就不养水牛的原因,不仅是牛圈需要分开,就连草料也要分开准备,对于本来就忙碌的农民来说,混合养牛是比较麻烦的。
还有一些品种的水牛是独居的,不喜欢群居生存,所以一家人不养水牛和黄牛也是这个原因。
当然,牛这样的牲畜,虽然平时看着老实,可攻击性也是很强的,黄牛之间本就经常出现攻击斗殴的事情,更被提水牛与黄牛相遇了,那养起来也是很麻烦甚至很危险的。
我老家养水牛的其实是少数,大部分人家还是比较喜欢养黄牛,因为其实养黄牛更方便一些。
水牛价格不是很清楚,感觉应该没有黄牛价贵吧,而且大多肉牛都是黄牛,鲜少有听到吃水牛的,这也是水牛养殖率比较低的原因吧。
水牛和黄牛都能耕地拉车,所以哪怕水牛不能当肉牛卖出去赚钱,但农村养起来家用也是相当好的。
其实撇开水牛喜欢找水塘打滚这个坏毛病,其余时候水牛脾气都比较好,没有黄牛那么贪玩,吃草也会比较认真,不爱偷人家地里的庄稼吃。
最后,所以这也是为何农村有人养水牛和黄牛的原因,各取所需而已,不知大家喜欢黄牛还是水牛?
金霉素喂羊的正确方法?
一、采食量下降:
用法用量:每吨饲料,金霉素2kg,每月1次,连用7-14日,全场使用。
意义:显著增加采食量;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疾病的同时,提高了牧场经济效益。
二、教槽料阶段(断奶后2周内):
用法用量:每吨饲料,金霉素1kg+博乐锌3kg+益生优300g;
意义:促生长,防治腹泻。
三、保育阶段(35kg前):
用法用量:每吨饲料,金霉素1kg+益生优300g;
意义:提高采食量,降低料肉比,防治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