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有没有副作用,胰岛素能长期使用吗?
该药本身就是治疗糖尿病的必备药物,也没有副作用,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在此同时也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理糖尿病,糖尿病作为一种综合症,治疗是需要时间的,建议在家里随时准备血糖仪检测自己的血糖,这也是很必要的手段。
糖尿病打胰岛素的危害是什么?
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低血糖、水肿、屈光不正和过敏。在全身反应当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危害。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过敏性休克,都是对全身的损害。可以出现皮下硬结、脂肪萎缩、过敏等。
打完胰岛素针孔处结痂是什么原因?
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正确的操作可以有效的降糖,减轻疼痛,减少注射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但是有一些患者会反应在注射后发现胰岛素注射部位出现结痂、疼痛、红肿等情况。这些通常与胰岛素注射针头有关。
目前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方法有三种:
注射器注射:注射器注射有1ml注射针和胰岛素专用注射器。
1ml注射器
1ml注射器使用要计算胰岛素的量,使用400u瓶装胰岛素,每0.1ml为4u,使用这种注射器的糖尿病朋友一定要注意计算方法。因为医生在给患者调整药物用量的时候给的量都以“u”为单位。例如,要求你注射8u胰岛素的时候,那么你就要抽取0.2ml胰岛素注射液。
这种注射方法现在比较少了。因为注射器注射价格相对较低,仍有部分人群在使用。这种注射针头针头和注射器可以分离,针头比较长,针头粗,对真皮层损伤会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打针的针孔处结痂。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上面的刻度就是你使用的胰岛素量,例如你用8u,直接按照注射器上面的8进行抽取就可以。这种注射器的针头较1ml针头要细、要短,一般是固定的,针头不能取下来,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就要丢弃的。
当然也有患者会长期使用,长期使用的针头就会出现弯曲变形,对皮肤的损伤会比较明显,也会出现结痂的现象。
胰岛素笔注射:因为随着注射技术的进步,大多数糖尿病朋友目前选择胰岛素笔注射。有预填充胰岛素笔和重复使用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比较细,针比较短,基本可以达到无痛或者微痛的效果,所以注射以后的皮肤基本无异常,也不会出现结痂的情况。
但是有一部分比较节约的糖尿病朋友可能会重复使用针头,这样针头就会出现变形、弯曲的情况,就会导致皮肤破损。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也会对皮肤造成比较明显的损伤,皮肤破损修复就会结痂,当然有些患者也有出现感染、脓肿的可能。
皮肤损伤的处理根据胰岛素注射器或者胰岛素针头的要求来使用胰岛素一般会对皮肤的损伤比较小,目前这些注射装置所用的针头都为一次性使用。建议患者注射一次更换一次针头,这样注射时的体验更好,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会更好。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患者不愿意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认为花费较高的占比比较高。但是我认为,如果出现了皮肤的损伤,还是应该及时更换,否则出现皮肤的感染,那么花费可能就不是节省几个针头所能替代的了。
如果出现了皮肤的损伤,要及时更换针头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要轮换选择,不要只按着一个部位打,这样局部皮肤会受损明显,还可能出现脂肪萎缩、硬结、药物不易吸收等情况。
皮肤损伤一般为局部红肿、疼痛,可以选择马铃薯切片局部贴敷,能起到很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如果范围较广,则有脓肿形成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进行处理。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如何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很多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胰岛素抵抗,单位胰岛素的效果大打折扣。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低,就会导致高血糖,身体脂肪堆积,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副作用:1. 睡眠不足,让人更容易疲劳
2. 伤口愈合慢,容易感染
3. 体力下降,回复慢
4. 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呢?不用担心,接下来就交给你4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1. 注意休息
一定要保证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让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升高,胰岛素效果下降。
睡眠不足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血糖飙升。
如果存在失眠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 坚持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需胰岛素单位量。
但是有氧运动只有肌肉才能受益。比如你经常跑步,那你下体的肌肉对胰岛素会更加敏感,上身肌肉对胰岛素敏感度的改善很少。
3. 优化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要优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采用高蛋白、低糖、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体重超标患者可以尝试低量碳水化合物(50克/天),体重适中的患者尝试摄入量(100-200克/天)
4. 多吃能改善胰岛素的食物
例如茶叶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醋以及其他酸性食物,都能够改善人体碳水化合物的储存能力,帮助你将吃下去的食物转换成肌肉糖原,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如果感觉内容对您有用,请进行点赞或分享,感谢~
点击右上角关注~ 获取更多糖尿病相关知识,让你在控糖的道路上少走冤枉路!
胰岛素抵抗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控制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激素,故被称为“充足富有”激素。其含义是在机体营养物质充足的状态下,胰岛素对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能量代谢方面,胰岛素可有效抑制脂肪细胞释放游离脂肪酸,抑制肝细胞释放葡萄糖,同时促进骨骼肌、肝和脂肪等细胞大量摄入摄取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然而胰岛素抵抗是指当生理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在其靶细胞(如:肝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引起上述正常程度生物反应的病理生理状态,即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有但有所下降。以前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的后果是产生高血糖。若肝细胞丧失胰岛素敏感性,即会过度分泌葡萄糖入血,而骨骼肌细胞则表现为对血浆葡萄糖摄取及利用的大幅降低。这两项异常分别是空腹和餐后高血糖的主要诱因。值得强调的是,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不但增加其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量,而且导致体内多系统抵抗胰岛素的不良后果。
有实验显示,在妊娠和肥胖的情况下,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或者说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自身的增生来满足组织的需求。这种机制被称为胰岛细胞的补偿机制,补偿机制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血糖浓度的控制。一般来说,胰岛素抵抗启动了胰岛β细胞的补偿机制。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已证明。胰岛β细胞衰竭是糖尿病致病机制的核心。从遗传学角度讲,在20%-30%的胰岛素抵抗的个体中,他们的胰岛β细胞易受伤,倾向于患糖尿病。因此,近年来认为改善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应是当代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战略目标。
有研究显示,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分泌物对全身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分泌的游离脂肪酸,血液循环中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可拮抗胰岛素在其靶器官的效应,并触发胰岛β细胞凋亡,进而减少胰岛素分泌,导致糖耐量下降或高血糖。另外,游离脂肪酸以及其他脂肪组织产生的炎性介质可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在胰岛素靶细胞内造成胰岛素抵抗。因此,有报道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之日开始减肥,即使体重反弹也可获得远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