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症状有哪些表现,有没有人知道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前兆啊?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并发的眼底疾病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眼底微血管病变引起。据估计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患病时间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不及时干预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出现视力减弱甚至失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脂,高血压都是糖尿病眼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不仅仅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压,血脂。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眼底检查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分期。出现哪些征兆可能是眼底出现问题了?
视力明显减退,模糊,看到物体变形缩小,眼前出现漂浮的阴影遮挡视物,双眼视力范围减小,晚上视力很弱。出现这些情况都表明可能眼底出现问题,应该尽早检查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眼部症状未出现之前就要定期检查。一般1型糖尿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也要5年内开始检查,2型在确诊的时候就应该检查眼底。以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应在医生建议下定期复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完全有效,只能是改善症状,比如羟苯磺酸钙可以改善视网膜血管微循,达到改善眼部症状目的。2.对于重度的增值性及非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采取激光治疗。3.玻璃体广泛出血不能自行吸收以及视网膜脱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4.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健康知识糖尿病肾病吃什么药?
糖尿病肾病是属于糖尿病的小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下肢水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以及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并积极控制血压,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为主,如缬沙坦、厄贝沙坦,卡托普利等药物。管理血糖需要口服药物协同皮下注射胰岛素管理血糖。
糖尿病伤肾了?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持续性蛋白尿,就说明得上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约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这种并发症。如果不注意控制病情的发展,很多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初期极为隐秘,患者自己是感觉不到任何症状的,极易被忽视。当病情逐渐发展,出现了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的情况,再采取治疗措施往往已经为时已晚。研究发现,合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更高,病情发展得也更快。
因此要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除了要控制好血糖之外,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和血脂:
1、血糖,在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同时,还需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2、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最好能够常年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3、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促进因素,应该控制在2.6毫摩尔以下。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上述指标时,往往需要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脂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胰岛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降压药和他汀类降脂药等,切勿擅自、随意选择服药的品种和剂量。
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和加强体育锻炼,也能延缓一部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措施。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控制0.8克每公斤体重;肾功能出现下降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要控制在0.6-0.8克每公斤体重之间。
研究发现,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初期比较敏感的指标。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半年或者1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指标,能够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迹象。只要能够在发病早期及时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好地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尿中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这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会引起尿路感染吗?
糖尿病是可以引起尿路感染的,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细菌感染,是尿道口的细菌逆行,上行至膀胱,或者是输尿管、肾盂引起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尿路感染的典型的临床症状,比如膀胱炎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是腰痛、发烧。肾炎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或者是双眼睑的浮肿,与肾炎的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出现高血压甚至会引起肾衰,检查尿常规中,会有红细胞或者是尿蛋白。而尿路感染的临床检查结果是尿常规中会有白细胞,或者血常规白细胞会升高,这是两个疾病。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依据是什么?
糖尿病是无声的杀手,很多人血糖升高没有任何症状,但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包括肾脏,这种损害是一个隐匿的发展过程。可以这么说,糖尿病开始的时间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变开始的时间。
糖尿病肾病根据尿蛋白量的多少可以分为5期,分别为:
1期:出现肾小球率过滤增加、肾体积增大。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经过治疗可以恢复。
2期:尿中不能查出尿蛋白,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
3期:又叫做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种化验叫尿白蛋白排除率,化验值在20~200mg/天之间并且出现肾小球的病变变化。
4期:又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也就是尿白蛋白排泄率进一步增加,通常高于300mg/天,可以同时伴有水肿和高血压。
5期:又叫终末期,此期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出现不可逆进展,进展迅速,最终发展成尿毒症。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有症状者可以出现感觉乏力,晚上起夜次数增加(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增多(由于尿中蛋白增加引起的),甚至可以出现血压的增加等表现。化验可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肾脏彩超可以有肾脏代偿性增大。进入第四期也就是临床蛋白尿期,会以蛋白尿为特征,可以有水肿和血压进一步加重升高。最后进入临床终末肾病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到了尿毒症阶段就只能靠透析和换肾了。关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详细信息,请关注看我的头条文章,谢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