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的症状是什么样的,骨质增生会引起血压高或低吗?
分析
骨质增生和高血压没有因果关系,这是两个不同的病。
骨质增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磨损,受到劳累、风寒等的影响引起的,属于慢性病,这样的病症是一种顽疾,西药大部分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但是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即使是手术也只能暂时的切除。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建议现在临床上降压药的种类主要是5大类。具体如何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你最好是去医院的心内科就诊,让医生看看你现在吃的什么药。
血压高和心率有关系吗?
高血压患者现在已经知道需要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以内,但很少有人知道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把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今天陈大夫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高血压患者,控制心率的那些是与非。
一、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控制心率?
首先,心率和高血压的关系密切,心率越快血压程度往往越高,虽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明确的证据,显示心率加快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军心率较慢者,同等条件下较高。其次,心率加快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因为这些原因,我国的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必要需要把心率控制达标!
二、哪些高血压的患者心率需要控制?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的高血压患者,首先静息状态下心率大于等于80次以上的患者;其次,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显示24小时平均心率大于等于75次以上的;再者就是患者,高血压已经合并心衰、冠心病等情况,也需要把心率控制达标。
三、这些患者的心率控制的目标是多少?
如果患者是单纯的高血压,那么把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到80次以下,把24小时平均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就已经达标。但如果患者高血压已经合并心衰,冠心病等情况,那么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合并疾病进行心率控制。比如如果患者合并心衰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把心率控制的,55~60次/分左右。这是因为心衰患者的心率要控制到这个目标范围。所以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不仅仅要看,高血压本身还需要看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看懂了吗?高血压患者不仅仅要控制血压,还需要控制心率。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以及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患者老钱今年53岁,前些年突然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现象,起初只是以为是过度劳累,但是家里人放心不下,就测了一下血压。
结果显示高压150、低压110,这个结果可真是吓坏了家人,血压是啥时候升这么高的呢?
不管怎样,既然发现了,肯定要积极治疗的,又是吃药,又是预防的,这才算是把血压稳了下来。
不过,前两天,老钱突然头疼的厉害,而且一直不见好转,家人无奈下,送他去了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老钱竟然还出现了高血压的并发症—脑梗塞。
医生经过了解,发现老钱平时的饮食还算健康,不过,独独是吃辣这一块戒不掉,每次吃饭总是说,没辣椒这饭怎么吃啊,结果出现了现在的这个情况。
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除了高盐食物,3种血压"加速器"注意远离
1、动物蛋白质
高血压患者应当限制或禁止动物蛋白(如动物肝脏、蛋类)的摄入,虽然他们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蛋白质,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所以平时应当注意食用量。
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某些蛋白(如氨基乙黄酸、酪氨酸等)有降压作用。
2、辛辣食物
辛辣和精细食物往往容易使得大便干燥难排,易导致大便秘结。
患者排便时,会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当禁止食用辛辣和精细食物。
3、酒
饮酒固然是可以扩张血管,不过那是在适当的量下才有的作用。而我们一到酒桌上,能够恪守这个量的人是少之又少。
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酒。
高血压本身并不是十分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并发症
· 脑出血
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硬化,造成血管脆化,极易造成血管破裂,目前中国有700万脑中风后遗症残疾人群。
· 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会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大,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随时都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 肾衰竭
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小动脉硬化,造成肾脏排泄肝功能障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出现尿毒症。
· 冠心病
高血压会造成全身大小动脉硬化,一旦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每天就会生活在心肌梗塞的死亡威胁中。
· 糖尿病
高血压会引起糖尿病,继而引起足溃疡,以及心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多出病变,最终因肾衰竭死亡。
· 缺血性脑中风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76倍,脑中风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极高。
预防高血压,注意做好3件事
1、补充营养元素
多喝水,是降低血液粘稠的有效方式之一。
有条件的人,可以在喝水的同时,放一些:玲珑菊、杜仲茶、玉米须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管健康。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而黄酮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对抗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减少血管壁的老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人体内的沉积。
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慢性发作。
泡茶、做粥时放一些常喝,对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压有帮助。
2、减少吸烟
吸烟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每15分钟吸一支烟,吸足4支,血压和心率都会有所上升,因此减少吸烟也可预防高血压。
而且吸烟不光会使得血压升高,还会加快动脉血管粥样化的发生,因此,减少吸烟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3、改善膳食结构
1、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如绿叶菜、豆类以及根茎类含钾较多,混淆水果,如香蕉、杏、梅含钾丰富。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吃蔬菜400克,每日吃水果1000克。
2、增加优质蛋白量,即动物蛋白与豆类蛋白质。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膳食中,动物蛋白与肉类蛋白质仅占8%,已证实提高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对预防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血压高头不疼也不晕这样好吗?
血压高头不疼也不晕这样好吗?当然不好了,最怕的就是这种现象,如果身体有症状,更容易被发现及时的进行干预,身体出现突发情况的概率较小,危险也较小,但是如果血压高又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最容易出现突发的情况,比如脑梗,中风,脑出血等等,而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及时的送医抢救还好,如果刚巧在不方面的地区,很容易因为耽误治疗给生命造成威胁。
对于高血压来说,一共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如果没有症状,那么更应该从这些级别上判断问题的严重性,轻度高血压就是诊断标准时的高血压,如: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中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而到重度高血压时,还有一个名字叫高血压危象,到达这个值的血压,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应立即就医,因为这种高值的血压特别容易发生危险,而一旦发生危险就会是致命的。
所以每天监测血压很重要,并且还应该按时吃药,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以及控制体重,如果发现血压开始在高值徘徊,我发用平实的药物进行降压,一定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并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对于年龄的人还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值的血压都非常的危险。最后高血压每天足量的饮水也很重要,最好每天在1700-2000ml左右,既能保护肾脏,又能预防血液浓缩影响血压的控制。
为什么血压在每天早上偏高?
谢邀,研究者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人体血压存在的昼夜变化现象,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波动情况表现为:
杓型血压:为正常的血压波动节律,指24小时血压曲线表现为为“双峰一谷形”。即 第一峰(8-9:00AM)为晨峰;第二峰一般在下午(18:00~20:00)发生;一谷发生于夜间(2~3:00AM),此为24小时中的最低值。
此外,还存在非杓型血压,超杓型血压,反杓型血压等血压波动类型,这些类型通常存在血压昼夜波动节律异常。
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血压的清晨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清醒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及心排出量增加,进而间接地增加了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
2、RAS系统分泌增加: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血浆肾素在清晨时段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3、清晨体位改变:晨起后体位的改变同样与血压的波动息息相关。
清晨血压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起床后2小时或清晨起床6点~10点间的血压。此时段如果家庭血压测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140/90mmHg,则可诊断为清晨高血压。
由于清晨高血压与心梗,脑卒中,急性冠脉事件,猝死等事件密切相关, 临床上特别强调制定个性化的,合理的降压方案,达到有效管理清晨血压的目的。
每年的6月10日为清晨血压日,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导,旨在呼吁患者科学测量和管理清晨血压,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时间点,从而预防和降低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答主为专业医师,更多医学资讯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