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什么泡水喝治失眠,黄芪和三七能一起泡茶吗?
三七、黄芪可同食,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血清胆固醇含量,改善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口干口渴等症状。具有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活血化瘀的作用。有效预防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人体记忆能力,缓解疲劳,预防儿童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茯苓煮水治失眠吗?
茯苓煮水可以治失眠吗
茯苓煮水喝对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单独使用茯苓煮水治疗失眠的效果有限,不建议自行使用。
茯苓煮水主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脾虚证、心悸、不寐等。有助于缓解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状。
此外,茯苓用于治疗失眠时一般不单独使用,需与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等药材配伍使用,用朱砂炮制后的朱茯苓治疗失眠效果更佳,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导致的失眠。由于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在尚不清楚失眠的原因的情况下,最好先去医院由医生诊断,再根据诊断结果选用相应的对症药物。患者最好不要自己胡乱服用药物,以免耽误治疗。最后,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失眠的治疗。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专业 副主任医师 李景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麦冬黄芪泡水小孩适合喝吗?
麦冬黄芪泡水到底适不适合小孩喝,首先我们早知道麦冬、黄芪的属性。
麦冬属于微寒,归胃、肺、心经;主要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可以调理治疗因热伤胃阴所引起来的口干舌燥,因肺燥阴虚有热所导致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喉疼痛嘶哑等症,以及心阴虚有热所致的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怔忡等症;主要用于滋阴为主的调理治疗。
黄芪属于温性药物,归脾、肺经;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健脾补中、升阳举陷、补气利尿、益卫固表、托毒生肌等,可调理治疗脾气虚、脾虚气陷、肺气虚、水肿、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痹证、中风后遗症等,主要是以健脾补气为主,蜜制可以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如针对于内脏下垂、脱肛等的治疗。
麦冬、黄芪一起泡水后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起到气阴双补的作用,如出现了表虚自汗、气阴不足等。
麦冬、黄芪泡水虽然有气阴双补,即补气的同时有能够滋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的;如过于肥胖之人,时常腹泻,平时尿频、夜尿增多,精神状态不佳,平时没有精神,无精打采,手脚发凉,畏寒怕冷之人等都不适合饮用。
如果是小朋友出现有口干舌燥、心烦、经常失眠多梦、健忘、不爱起床等症状是是可以服用的。
黄芪配西洋参功效是什么?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本止汗,健脾利水,脱毒排脓,生肌之功效。此外,黄芪通过补气又能生血、摄血、生津、行滞。李东垣谓黄芪能“益元气而补三焦”,张元素谓之能“活血生血”。《本经逢原》云:“黄芪能调血脉”,《医学衷中参西录》谓黄芪“能补,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故黄芪主治血虚萎黄、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气津两伤之消渴、气虚血滞之痹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其味苦、微甘,性凉,归心、肺、肾经,苦凉清泄,微甘能补,为凉补之品,既善补气养阴,又善清火生津,主治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内热消渴。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扩张血管、减慢心率、双向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促进血管生成、减轻血管狭窄程度、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升高血流速度、升高心脏搏动指数、降低血管阻力指数、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利尿、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实质细胞代谢、保护肾功能、脑保护、镇静、增强学习记忆力和记忆巩固、镇痛、抗衰老、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西洋参具有中枢抑制、镇痛、促进记忆、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调节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疲劳、抗缺氧、抗休克、保肝、抗肿瘤、抗病毒、调节糖代谢等作用。
黄芪配西洋参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渭热,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气阴两虚者,症见神疲乏力,呼吸气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食欲减退,心悸失眠。多汗症、疲劳综合症见上述症候者。此外,尚有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肝炎、糖尿病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报道。
黄芪百合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黄芪百合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黄芪、百合、枸杞泡水喝有补气升阳,滋补肝肾,养阴润肺等功效;但上述药物泡水的有效剂量有限,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1.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便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等。
凡表实邪盛,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用黄芪。
2.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虚烦(体内虚热引起的烦乱)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脾虚便溏及风寒咳嗽者不宜。
3.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脾虚便溏者慎用。
黄芪、百合、枸杞泡水喝对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有限,一般达不到治疗的作用。
建议使用黄芪、百合、枸杞泡水喝前咨询医生,以免引起不适。
本内容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王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