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种类及症状,颈椎病如何判断前倾后倾问题?
下面我会分颈椎前倾跟颈椎后倾两种状态一一进行说明。
颈椎前倾一般而言,颈椎前倾主要是指脖子向前伸展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自然站立姿势时耳朵与肩膀时处于同一直线的。但是在颈椎前倾时,耳朵会明显位于肩膀前面,如下图右图所示。
颈椎前倾的影响:
在颈椎前倾状态时,颈椎将会收到更多的压力。根据一些研究,头部的重量大约是8-10磅左右,在头前倾的状态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同时为了保持颈椎的平衡,颈椎将会承受高于头部重量的压力,例如12磅/32磅/42磅。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头前倾的程度。
这种额外的压力累积起来,会有可能对颈椎的椎体、韧带、椎间盘、神经、血管等组织造成损伤,以致于出现颈椎疼痛、头晕、手麻等颈椎病常见症状。
在长期低头玩手机、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这种情况会非常常见。
颈椎后倾而颈椎后倾,通常是指一种颈椎生理曲度过大,即颈椎后凸的状态。
我们知道,从侧面看,脊柱是S型的状态。在颈椎,胸椎,腰椎都有一个曲度,如下图。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拍摄X片检查曲度度数查看。
颈椎后倾的影响:
由于正常的颈椎曲度,具有可以让头部对颈椎的压力分散开来的作用。当绿色线条C的曲度增加,颈椎会越来越向后凸,会让颈椎椎体的受力出现不平衡,即位于曲度中间的椎体有可能直接承受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会让颈椎后侧的椎间盘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在椎间盘后面有神经、脊髓、血管。当椎间盘因为压力过大受损,有可能对椎间盘后这些重要组织造成压迫,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种颈椎后倾的现象在长期抬头、后仰的人群更加多见。
想了解其他颈椎知识,请关注我的个人问答号,我将会长期在悟空作答,有你的支持我会越走越远。
颈椎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颈椎病的早期病人会出现头痛,颈肩背部的酸痛发紧、眩晕、上肢麻木,有的时候病人脖子后面有个包,说是颈椎病,那肯定不是,因为它是生理曲度的变化。有的病人生理曲度改变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要和相应的心血管疾病、耳鼻喉疾病相鉴别,主要症状还是颈肩背部的酸痛、头痛、头晕还有麻木表现。
颈椎病会引起哪些症状?
颈椎病会引起的症状很多,要具体看,你所患疾病是哪一类型的?
比如说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典型的就是根性神经痛,会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到上臂、前臂、手指,有些时候也可以反射到肩胛部和胸背部。神经根压迫较重时,仰头、咳嗽、打喷嚏等动作都会使神经根性痛加剧。同时也会伴随着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有问题,相对较常见的就是麻木,也可以出现感觉过敏。同样肌力表现也会下降,出现患肢沉重感,手握力减退,持物不牢等。主要典型表现是感觉的异常。
比如脊髓型的颈椎病,它的症状也跟损伤的部位不同而不一样,感觉方面主要是麻木,也会有发紧感、烧灼感、束缚感。麻木一般可以是单侧或双侧肢体,从颈部、上肢到下肢;而运动方面呢,主要就是肌肉无力,握力减退,拿物容易坠落,或是双腿发紧,步行时有沉重感,僵硬感,行走困难,脚踩棉花的感觉。若是严重一点的话,但后期会出现二便功能障碍,终身瘫痪。主要的典型表现就是运动异常。
比如说椎动脉型颈椎病,会因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猝倒,头痛,耳鸣,耳聋,听力减退,视力障碍,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健忘等。当然眩晕和猝倒是本类型颈椎病最典型的症状。
还有就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部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眼部症状——瞳孔扩大或缩小,发汗;心脏症状——心率增快,心前区疼痛,血管症状——肢体遇到冷刺激后会疼痛,红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部症状——头昏;眼部症状——眼后胀痛,易流泪,看物模糊,视力下降;心脏症状——心率减慢;血管症状——血压下降。颈椎病有哪些?
颈椎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大家身心健康的最大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经调查研究,10个人中间最少有7个人患有颈椎病。那么颈椎病的诊断也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颈椎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做以下阐述。
第一,椎动脉型颈椎病,这也是诸多临床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颈椎相关组织僵硬劳损,压迫双侧椎动脉,引起颅内血管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头疼,头晕,恶心,严重者突然改变体位会发生一过性眩晕,意识不清等。
第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椎椎间盘的退变,以及颈椎相关节段的不稳定,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产生交感神经紊乱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出冷汗,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耳鸣,听力改变等。
第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这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机制为:颈椎的椎体关节出现错位,或向两侧偏移,导致神经根出现刺激症状,引起上肢或下肢神经障碍,引起相关症状有;上肢,手臂或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者出现肌张力下降,手指活动失灵,更甚至出现下肢的麻木症状。
第四,脊髓型颈椎病,这是诸多类型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以导致瘫痪危及生命。是由于 颈椎相关骨间组织发生退变,比如椎间盘退变,骨刺,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增生,导致压迫脊髓,出现脊髓缺血表现,主要有:双下肢疼痛麻木,走路无力,上肢疼痛,麻木,手部握力下降,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甚至出现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第五,颈型椎病,又称局部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里最轻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因为颈椎肌肉韧带长期姿势不良,受潮,风寒,持续牵拉颈椎肩周肌肉紧张挛缩,导致颈肩相关肌肉劳损,出现颈椎,肩周,手臂等出现疼痛,一般表现为;颈椎酸疼不适,肩周酸困,后脑勺酸胀发紧,颈椎活动时会有响声。
第六,环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这种是临床中最容易漏诊的一种颈椎病。主要因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使环枕筋膜持续牵拉刺激,环枕筋膜劳损变性,失去弹性,出现挛缩粘连,从而牵拉枕骨,使环枕间隙变窄,椎动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受压,从而使椎动脉进入大脑的最后一道屏障时出现堵塞,引起头疼,后脑勺发紧,顽固性痛麻。
第七,混合型颈椎病,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头疼,头晕,上肢疼痛,麻木,耳鸣,头昏脑胀,睡眠差,胃口差,胸闷等。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颈椎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已经详细列举,不过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因人而异,不是千篇一律的相同,所以说,还是要根据具体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诊断正确,治疗方法正确,治疗效果才会才会事半功倍。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的常见症状是麻木、疼痛、肌力下降和肌肉紧张。肌力下降,即患者行走不稳,脚无力。在临床诊断中,常有踩棉花或醉酒,患者甚至容易跌倒。肌肉张力增强是本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即患者手脚僵硬,弯腰和伸展困难。患者上肢也会麻木,疼痛,握不稳,甚至拿不起碗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