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建议幽门螺旋杆菌吃药,老丈人胃癌晚期?
对于你老丈人胃癌晚期,医生让出院,说治不好了,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胃癌分阶段性,早期、中期、晚期,你老丈人处于的是胃癌晚期,晚期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段。
加上胃癌晚期患者,通常免疫抵抗力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如果进行手术、化疗高可能性会不耐受,危险性很大。
如果还有治疗的希望,医生也不会让出院,也不会说治不好,所以你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多陪陪你老丈人。
像你老丈人这种情况,没有办法救治,按照中国的习俗,人死要入土为安,入土要落叶归根,人死不能死在外面作为孤魂野鬼,所以将离世的人一般都希望能在家里去世。
以上就是我对此提问的看法,仅代表个人看法。
医生提醒:胃癌早期病变时,通常都有4个征兆,抓住1个也能与癌抗衡
1、饱胀不适
80%的胃癌早期病变都会出现饭后饱胀不适情况,胃消化不良,胃排空延缓,胃积食。
2、不思饮食
胃癌早期病变,因胃各功能异常,出现排斥现象,使人不思饮食,胃不想消化食物,让人不想吃东西,人渐渐就会消瘦、体重下降。
4、腹部疼痛
胃癌早期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存在癌前病变的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会有腹部疼痛症状,但如果期间服用止痛类药物疼痛会被压制,而忽视胃癌早期病变信号。
4、呕血黑便
胃癌早期病变,进食易有食物返流情况,会有恶心呕吐症状,当胃癌变至中期、晚期时,则会出现呕血、排黑便症状,说明胃基本已经烂完。
诱发胃癌的主要3个因素
1、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I类致癌原,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入胃定居大量繁殖,会对胃健康造成威胁,使胃病变一步一步走向胃癌,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40%-60%。
2、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饮食不节制,爱好重口味,常吃有致癌风险的食物,如剩菜剩饭、烧烤、油炸、腌制类食物;不良的生活行为,如抽烟、酗酒、熬夜,都有诱发胃癌的可能性。
3、家族遗传
家族中有人有患胃癌史,特别是直系亲属,发生胃癌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3-4倍。
如何预防胃癌变?日常做好3件小事
1、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胃癌病变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过定期检查发现疾病风险及时就诊治疗可预防胃癌变。
2、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日常就餐尽量使用公筷碗勺,餐具定期高温消毒,少外出就餐,注意卫生勤洗手,即可起到很大的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帮助。
3、补充一种养胃物食疗抗癌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食疗调理是呵护胃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大家一招日常生活中可用到的食疗抗癌方法,那就是补充白ֹ及ֹ猴ֹ菇ֹ聚ֹ糖。
采用白及、猴头菇、绣球菌、蔓越莓果汁、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搭配一起提取当中的多糖类物质,能有理想的抗癌变作用,还能修复保护胃黏膜,增强胃黏膜免疫抵抗力,清除癌变物质。
该食疗抗癌方法,采用大部分材料都源自天然植物提取,对身体没有副作用,适合胃癌早期病变患者在手术或化疗治疗后,作为辅助抗癌手段,有理想的养胃帮助,促进胃早日恢复健康。同时也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辅助调理改善和恢复。
患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WHO于2021年1月份发布了2020年的癌症相关数据。2020年,全球胃癌确诊109万例,排第五位;死亡77万例,排第四位。2020年,我国胃癌确诊48万例,排第三位,死亡37万例,排第三位。由此可见,胃癌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
引起胃癌的因素有哪些呢?癌症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了。科学界认为,癌症的发生时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机体的易感性、长期处于诱发癌症的环境中、个人的心理状态等。
科学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可能跟以下因素有关,或者说一下因素的存在会增加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
现在社会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人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有饱一顿饿一顿的;有不吃早餐的;有不吃晚餐的;也有饮食不节制,长期吃得过饱的。久而久之,食道、胃、结直肠等器官受累,引发胃炎、胃溃疡和胃癌。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摄入水、矿质离子、维生素、脂肪、糖类、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七种营养素,维生素和矿质离子主要来源于蔬菜和水果。许多人要么喜欢大鱼大肉,蔬菜水果摄入少,要么为了减肥只吃蔬菜水果而不吃脂肪和糖类,这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和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并且证明了幽门螺杆菌导致胃溃疡及胃癌。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防治机构归于一级致癌物,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有明确的证据可以导致胃癌。但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恐慌,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约为30%-50%,且幽门螺杆菌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四、长期摄入亚硝酸盐类。
我国北方因为气候因素,有食腌菜的习惯;在西南地区,有喜食腊肉的习惯。腌菜好腊肉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类,亚硝酸盐在胃肠道内经细菌作用,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级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北方和西南方胃癌发生率较高,这与长期摄入亚硝酸盐高度相关。
五、长期吸烟酗酒。
我在许多文章中都强调过,吸烟酗酒与人体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胃癌也不例外。吸烟不单单只导致肺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可以增加胃癌的发生率。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进展成为胃癌。
当然,胃癌的发生还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家族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所以我们可以根绝能够导致胃癌的一些因素来预防胃癌,比如饮食结构合理、不挑食不偏食等等。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一级致癌物都有哪些呢?
根据“致癌物”的清单,致癌物四大分类:
一类(肯定致癌):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这一分类下目前只包括己内酰胺这一种物质。
谨记:4个器官的“致癌”吃法,最好一个别占!
有专家说,“约90%的癌症是后天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主要指不良的饮食习惯。
一,胃胃,被称为“喇叭”,一有不适,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
胃,是相对较脆弱的器官,且吃进去所有的食物要经过食道,最后到达胃里,经过胃的蠕动、胃液等作用,将食物进行糜烂。
可见,饮食与胃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腌制食物。腌制食物中最常见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学用盐”,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癌症。
沿海地区、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盐吃多了。
2,油炸食物。油炸食物更易对胃黏膜造成恶性刺激,导致胃溃疡,严重可致胃穿孔,甚至胃癌。
3,熏制食物。熏制食物经烟熏制成,烟熏气体含有苯并芘,是一种致癌物,制作过程中,致癌物会附着在食物上,易诱发胃癌。
二,肝
肝,被称为“哑巴”,是唯一没有末梢神经的器官,一旦身体有异常,可能肝病已进入中晚期。
肝,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任何营养素都要经肝脏进行分解、合成,代谢掉,若摄入的食物会损害肝脏,就易诱发肝癌。
1,霉变食物。真菌中的黄曲霉菌多在潮湿的粮食、坚果等中,该毒素的代谢物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会诱发肝癌。
2,酒精。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器官,代谢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有毒废物,损伤肝脏。长期大量饮酒,可诱发肝硬化。
3,哈喇味的食用油。这种油均含有丙二醛,这种成分可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异,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促使失去正常功能,向癌症发展。
三,肺
肺,是人体的“娇脏”,是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一旦肺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咳嗽、疼痛等症状。
肺怕“烟”,包括香烟、油烟、空气灰尘等。
1,饭后吸烟。饭后吸烟会加大对身体的损害,不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还会使体内垃圾增加;同时,对肺部健康,更加不利!
2,厨房油烟。厨房炒菜时,没有抽烟机,会更可怕。若用的是劣质油,在高温情况下,会挥发处多种致癌的化学物质,促使肺部毒素增多,严重可致癌。四,肠道
肠道,是人体吸收食物中营养、热量的重要地方,也是储存废物、毒素的场所。
整个肠道包括小肠、大肠、直肠,其长度,大约是6—9米长,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大约会在24小时排出。
但,肠道蠕动变慢后,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就会增加,这样就不利于肠道健康。
吃得太精细。摄入太多肉类、碳水化合物等,而粗纤维摄入过少,久而久之,易引发便秘、痔疮等。
长期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也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曾有一项调查,针对2000名患者的结肠镜检分析发现,每天至少一顿红肉者,比不吃红肉者肠癌发病率大概高3倍。
主要是因红肉是高胆固醇、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
做到"三多、两少",更易长寿!
"三多":1、多吃粗,清肠排毒
肠道好,人长寿。肠道不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地方,也是人体免疫力的来源。
粗粮是相对我们常吃的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这类食物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可以帮助我们清肠排毒。
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吸收食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等,促进毒素排出。2、多喝茶,清血降脂
茶,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佳品,两餐间喝点茶水,不仅能解腻除烦,还能帮助我们清血降脂。
将荷叶、奶汁草叶和富丁叶混合,搭配成奶汁草荷叶茶饮用,对降三高,维持血管健康有益。
荷叶,含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成分,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还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弄粘状态,有效降血脂、改善血液粘稠的状态。
奶汁草叶,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体内炎症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且有研究发现,它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且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富丁叶,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3、多泡脚,清寒补肾
脚是人体经络聚集的地方,又是涌泉穴的所在位置,人在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的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
长期泡脚,不但有清除体寒、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还有舒缓脚部疲劳和帮助睡眠等多种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在四十度左右为宜,可以适当加入生姜、艾蒿等。
"两少":1、少烟酒通常来说,那些注重养生的人,一般都不会抽烟喝酒,它们的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
每年,我国有超过100万的吸烟者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超过10万非吸烟者的死亡与二手烟暴露有关。
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在我国有25%-60%男性死于酒精引起的肝硬化,是引起男性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2、少久坐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每天久坐3小时以上,可减少2年的预期寿命。
久坐极易引发颈椎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应该积极进行预防。
老年人虽然身体不好,也不要长期久坐不动,要尽量积极地参加户外运动,哪怕只是散散步也对健康有益。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日本幽门螺杆菌药价格?
自己在日本买不贵,淘宝应该在600元左右,国内三联疗法的耐信卖的很贵,国内比较好的药品价格都比别人高,买下来也没便宜多少,可以用日本药,至少制药上的原料比较好 但是注意,幽门螺杆菌不易根治
兰索拉唑主治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兰索拉唑属第二代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它作为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口服吸收以后,药物会蓄积至我们的胃黏膜,并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代谢物,该活性物质能够特异性地(专门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分子泵),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因此,兰索拉唑本质上属于强效制酸剂,目前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和胃酸分泌有关的各种消化道疾病的首选药物。
那么,兰索拉唑主治什么?如何具体使用?哪些要慎用?哪些人要禁用?兰索拉唑有哪些副作用?出现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服药?
今天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些问题,仅供参考。
兰索拉唑主治什么?1.药品说明书载明的主治6大适应症
(1)胃溃疡;(2)十二指肠溃疡(3)吻合口溃疡;(4)幽门螺杆菌感染(5)反流性食管炎(6)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等。
其中胃泌素瘤,也称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它是一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难治性、反复发作或不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为特征。
2.临床扩大适应症的主治举例
除了兰索拉唑药品说明书载明的6大适应症以外,作为扩大适应症使用,兰索拉唑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下,用于以下方面。
(1)使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胃黏膜损伤。
(2)将兰索拉唑注射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治疗以及肝衰竭患者出血的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出血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等等。
特别提醒注意:药品说明书载明适应症,属于该药品的法定适应症,药品制造商以此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而扩大适应症使用,属于医疗执业行为,由执业人对此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何正确使用兰索拉唑?1.兰索拉唑有哪些剂型及规格?
目前上市的兰索拉唑剂型主要有4种:
(1)兰索拉唑肠溶片:15mg;30mg。
(2)兰索拉唑胶囊:15mg;30mg。
(3)兰索拉唑口崩片:15mg;30mg。
(4)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
2.兰索拉唑的具体用法
根据所治疗的疾病不同,兰索拉唑的用法用量都不尽相同,以下以成人常用量为例,列举不同疾病的具体用法,仅供参考。
(1)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具体用法:成人通常每次30mg,每天1次,于清晨口服。
其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为4周;胃溃疡为4-6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为8-10周。
(2)合并Hp感染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具体用法:可口服兰索拉唑每次30mg,每天1-2次,与1-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1-2周为1个疗程。
(3)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治疗的具体用法:治疗剂量因人而异,可加大至每天120mg。
(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兰索拉唑时的剂量调整:一次15mg,一日一次。
特别提醒注意:由于兰索拉唑属于处方药,需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莫擅自自行服药。
哪些人要慎用或禁用兰索拉唑?1.哪些人要慎用兰索拉唑
(1)有药物过敏史者需慎用;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需慎用;
(3)儿童需慎用;
(4)老人需慎用;
(5)肝损伤者需慎用。
2.哪些人要禁用兰索拉唑?
(1)对兰索拉唑过敏者需禁用;
(2)肾损伤者需禁用。
(3)尚未排除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需禁用。
此外,目前暂不推荐长期服用兰索拉唑,并遵守最低剂量使用兰索拉唑原则。
兰索拉唑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总体来说,短期服用兰索拉唑,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但如发生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或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并报告处方医生。
兰索拉唑常见不良反应如下。
1.消化系统常见不良反应:可出现腹泻、口干、恶心、食欲缺乏、便血、便秘、腹胀等症状。
2.神经与精神系统常见不良反应:常见头痛、头晕、嗜睡。
其他偶见、罕见不良反应,参见兰索拉唑药品说明书。
哪些情况下需要立即停止服药?1.如出现低镁血症时需停药。
2.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异常时需停药。
3.如出现急性间质性肾炎时需停药。
4.如出现肝功能异常、男子乳腺发育时需停药。
5.如出现持续性腹泻时需停药。
6.如出现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或体征时需停药。
最后,出现其他严重病症时,均需停药就诊。
总结:兰索拉唑属第二代新型质子泵抑制剂,主治为抑制胃酸分泌。兰索拉唑药品说明书载明的主治有6大适应症:(1)胃溃疡;(2)十二指肠溃疡(3)吻合口溃疡;(4)幽门螺杆菌感染(5)反流性食管炎(6)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等。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