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脚气的中医病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脚气和脚气病不是一回事,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脚气,是脚癣的俗称,也就是医学上的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皮肤病。真菌多寄生在足趾或两趾间,表现为两趾间皮肤的浸软,脱皮并伴有裂隙,有难闻的臭味,足部多汗,奇痒无比,所以经常抓挠,常可引起细菌感染,继而红肿、化脓,不易治愈。
脚气病,就是西医上的维生素B1缺乏症,患脚气病后,神经系统受累最严重,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多常见,表现为下肢感觉迟钝,触觉痛觉减退,肌肉酸疼,肌力下降甚至行走困难。也可累及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慌,气短,继而心动过速,下肢水肿,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生右心衰竭,甚至猝死。
从症状的表现看,脚气病相当于传统中医学的脚气。
中医上之脚气,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于脚气的描述,最早可见于东汉年代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原文是这样的:“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这里还提到脚气的症状,疼痛不可屈伸,以及治疗的方剂——乌头汤方。
从张仲景的症状描述,就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脚气与今天人们心中普遍认为的脚气(足癣)是不同的,而与脚气病(VB1缺乏症)类似。
较早对脚气进行描述的可见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所说的“脚气之病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痺,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时热,皆其症也。 ”
葛洪的论述,还说明了脚气这个疾病在我国的蔓延路线,且得病开始并无不适,慢慢地出现胫部、小腹已有不适,并且行走也偶感无力。 从晋朝开始,关于脚气的论述开始增加,尤以唐、宋、明时期为最甚。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的脚气与当今人们认为的脚气(足癣)就完全不同,而与VB1缺乏症类似。
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关于脚气症状的论述如下:“夫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有诸处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内已有所困。 ……,或小腹不仁,此皆脚气状貌也。”
在孙思邈的描述中可知,脚气病并不仅仅有下肢的不适,同时臂膊也有“苦”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脚气等同于脚癣,但脚气作为中医领域的疾病,主要表现在下肢的肿痛、麻木,接着是头部、项部、肋、臂膊、腰、腹等部位也都受其影响而出现不适症状。
对于脚气的治疗,千百年来历代中医学家都积累了很多历经实践的经方,疗效也得到了证实。
脚气是怎么来的?
我们人的足底和趾间是没有皮脂腺的,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自身生理防御机能较差,可是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通常很丰富,出汗也比较多,加上空气流通也比较差、局部潮湿温热,非常有利于真菌的快速滋生和大量繁殖。
再加上我们的脚整天长时间都捂在鞋子里。穿鞋都是穿比较合大小的,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脚趾间就形成闭合的状态。一旦鞋袜的通气性和吸汗性比较差,汗液不能够及时被吸干或者吹干,这就是脚气真菌繁殖的产生最佳温床。
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很容易因为真菌数量过多而感染上脚气。另外如果身体免疫力差的时候也容易被脚气真菌给趁虚而入或者不小心被传染了。
所以,一旦鞋内或脚上产生大量真菌的时候,我们的双脚就很容易成为重灾区!
我们通过对脚气患者患处皮肤进行真菌检测发现,通常引起脚气的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表皮絮状菌癣菌,白色念珠菌等等。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主要和常见致病菌。
但是这些细菌可以帮我们分解皮肤的代谢物,皮肤都是需要新陈代谢的。所以在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是有益的,完全没有也会出现问题的。
因此个人卫生和身体免疫力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否则很容易让本身有一定益处的真菌变成经常折磨我们的大麻烦,而且往往一发不可收拾!长期不治愈更是导致很多并发性疾病,比如灰指甲,比如手癣,还有男性经常性外阴瘙痒和女性朋友的阴道炎,甚至引发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
通常人产生脚臭也是这些细菌在分解我们新陈代谢产生的皮屑过程中就会产生异味。双脚上的角质层(死皮),含有丰富的角质蛋白,是霉菌生长的营养补给。在汗液的温润下,非常有利于细菌的成长和繁殖。
人的脚掌又是爱出汗的地方,相比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脚掌的出汗频率比其它地方高出两三倍。而汗液中的水分、盐分、乳酸、尿素,加上皮屑,温热环境结合在一起,细菌即开始大量快速滋生和繁殖。
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个人卫生感染脚气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很多人总是怪脚气除不了根。因为在他们眼里的除根就是要从此不再感染上脚气。其实人感染脚气和感冒在某种程度上很相似,治愈后如果在生活中不多加注意,还会被感染上。医学上的根治是从根本上治愈,而不是患者理解的根治后便不会再患上病的可能。
当然很多人确实是因为一直都没有治愈过,其主要原因是开始没在意,用药不对,因为脚气用药都需要一个对应的周期,即使症状消失还需要继续巩固一两周!
比如很多严重的脚气患者都是平时能忍则忍,没有重视,后面病情严重或感染成了甲癣(灰指甲)。这时候来治疗就需要相当长的治疗周期和不小的一笔费用。
所以应对脚气,其根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平时多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个人卫生习惯最关键,平时要每天换袜子,鞋子要相对比较透气的,经常替换着穿。勤剪脚指甲,去甲垢。经常用盐水泡脚,经常让脚透气,洗脚擦干水分等等。出现病情尽早治疗省事省心更省钱!
为什么会有脚气?
脚气也叫做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本病多发生在潮湿的夏季,冬季症状常有所缓解,主要原因是由真菌感染引起,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用洗衣粉等洗涤剂直接洗脚,因为真菌极易在碱性环境当中生长和繁殖,平时穿鞋应该具有透气性,不能穿胶鞋。
有脚气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气产生的原因:第一,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存,因此足部皮肤是一个适宜的温度,如果穿不透气鞋出脚汗,潮湿的环境适宜的话就会出现真菌感染。第二,如果密切接触有脚气的人的鞋袜等,有可能会被传染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