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菜单,养生炖菜菜谱?
准备食材:猪肚、白条鸡、葱、姜、香菜、盐、香油、胡椒粉
做法如下:
1.将猪肚和白条鸡处理干净后,在鸡肚子内加入葱段、姜片。然后将鸡装入猪肚内,用牙签封好口。
2.将猪肚鸡放入高压锅内,加入足量清水,开启炖鸡模式,炖熟后取出。
3.将猪肚切成细丝,白条鸡撕成大块,连汤一起倒入汤锅内,加盐炖煮二十分钟,然后加入胡椒粉、香油、香菜,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养元和养生六个核桃哪个是真的?
关于养元和养生六个核桃哪个是真的,其实需要深入了解这两个品牌所宣传的含义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就品牌名而言,养生六个核桃更能传达出一种健康养生的理念和产品特色,而养元则更偏向于强调其企业文化和品质保证。但无论是哪个品牌,其产品质量和效果都是最重要的,需要通过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衡量和比较。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品牌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营养成分分析以及用户的使用反馈等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判断哪个品牌更值得信赖,哪个品牌的产品更为优质。
米其林十大素食餐?
1.有着“素食界的贵族”之称的素食餐厅大蔬无界
地址:月廊街8号诚品生活3楼L303
“大蔬无界”美素馆连续多年荣登《米其林上海版》“必比登美食推荐”荣誉称号。扎根蔬食烹调的基础,并从环球美馔中汲取灵感,创作突破界限的蔬食佳肴。餐厅采用时令食材、融合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设计菜单,国际化的烹调方式,搭配创新多变的外观,令素食增添不少吸引力,许多菜式都令人充满惊喜。
2.台湾小笼包界的扛霸子鼎泰丰
地址:工业园区新光天地2楼
1972年成立。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均开有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
50岁的女人做什么挣钱多?
我是香港丽莎今年57岁,在香港一家大型餐饮集团旗下的分店做洗碗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月入1.6万元+,每月休息8天还可以到外面打零工赚外快,劳工假放有薪假期。
01.我从小在农村长大,5岁开始读书,17岁高中毕业,22岁那年进入婚姻殿堂,3年后愉快地结束这段父母亲为我包办所谓的婚姻。
1995年8月份跟随老家服装单位来到深圳工作,那时候的深圳打工的人比较难以进工厂,特别是男工。
多半招工广告注明不要男工,因为男工没女工好管理,女工在服装厂做事麻利可以多出货,老板就多赚钱。
刚来深圳在服装厂做车位工人,都是拿计较工资,为了多赚点钱每晚加班12点,有时候赶货时甚至到通宵才下班,每个月收入1000元左右。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三点一线的打工生涯。
02.2006年靠打工积攒些本钱在深圳开服装厂, 开始我买了10台电车,请了10多位工人,从朋友的大厂拿货自己做来料加工,除了房租水电工人工资以外,每个月净赚到3万元。
后来有位老乡高先生找到我说:他在深圳的石岩租了10个组的大厂房,让我搬过去另外加一个组,顺便就拿他的货做,免得我每天东奔西跑去四处找货做,我考虑一下也就答应了。
后来我又增加到20台衣车搬到高先生一起做工厂,我自己为工人租了宿舍还安装了空调。
由于我请的车工技术比较好,都是与我多年的同事,多半是四川人做事比较勤力,所以我组里的工人一直比高先生的工人拿到工资高许多。
加上我的宿舍又安装了空调,这样一来高先生那边有些工人就找到我说:要过来我的组上工作。
我不答应他们就找高先生离职后,有几位技术比较好的车位一定要帮我做事。
高先生就对我有意见:说我挖他的工人,其实我不留他们也会到其他地方工作的,大家都说高先生的单价压得太低,宿舍也没空调等等,后来大家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03.2011年在深圳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香港二婚老公,经过了解交往后彼此都比较满意,三观一致,相处甚好。
于是在2019年他带我来到了香港生活,那年我54岁了,来到香港我快去办理好户口就去劳工处找工作。
幸运的是我不会说粤语也找到了工作,在香港一家知名企业,餐饮集团旗下的分店做后厨洗碗工:
在香港做洗碗工每日三餐公司包生活费,工作也比较轻松,(有洗碗机)因为本店是专门给一家外企单位的员工做每日三餐。
外企员工有双休日,我们饭堂也跟着双休日。每月我休息8天还可以出去打零工。
我在本店月入1.6万元,休息时间打临工每天可以赚到700~800元,所以57岁的我在香港打工可以每月收入2万元港币。
虽然2万元收入只属于香港平均工资水平,但是对我这位57岁的阿姨来说已经足矣。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有一个网友说:她在内地50岁每天都在跳广场舞了,住房面积有140平方大,自己吃过饭的碗都不想洗呢。
还说我在香港住房小得可怜,50多岁了还跑到香港去帮人家洗碗,还有什么可嘚瑟的……。
请问一下友友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我50多岁还在洗碗怎么了?
结束语:
青春,是我们人生仅有的一次,快乐,不在繁华热闹中,快乐不是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自强。
一个人只有心存美好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打开心灵的钥匙,推开心窗的力量,就是你那永不褪色的微笑。
我是香港丽莎 每天在这里与大家盘腿唠嗑,感谢友友们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你见过口味最清淡的人有多淡?
刚来深圳时,我觉得深圳本地人吃得太清淡了
那一年,我到龙华不久。
一个老乡要到松岗去上班,但是她一个人却觉得太孤单,于是邀我跟她一起去松岗。
那个年代的人就是那么单纯和义气,她一句“我一个人害怕,你陪我去”。
我就屁颠屁颠地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全然不管交给工厂的押金以及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工资,跟着她一路来到松岗。
当时她哥哥与一位本地人关系很好,那位本地人答应她哥哥给我们都安排好工作。
那位叫发叔的本地人当时是一个工业区的经理,他家就在工业区旁边的村子里。
发叔安排老乡在他们工业区的商场里面上班,安排我到商场对面的工厂上班。 可是老乡觉得一个人在商场里面上班很害怕,她要跟我去工厂上班。
发叔说那家工厂是整个工业区条件最好的,不会停水也不会停电,员工住宿条件也比其它工厂好。
可是,他打电话找工厂老板的时候,那个老板不在大陆,要三天以后才回来,于是我们只得等三天。
等待那三天,发叔安排我们在他家吃住。
发叔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他的老父亲有90多岁了,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媳那时正怀着孕。
发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做饭,有时间到工业区的一些食堂去挑剩菜饭回来喂猪。
发叔家除了一个小姑娘正在上学,还有九十多岁的老人,其它人都在上班,他们一家住在当时那个村子里最好的房子,但是个个都很勤奋。
我们两个小姑娘没事,就帮着发婶做饭,可是她并不要我们插手,一是语言不通,二可能也是不熟悉。
她叫我们两个自己看电视,我们也不好意思等着吃饭。于是我们也跟着在厨房里面转悠。
每次做饭,发婶最先做的就是煲汤,只见她烧一大锅开水,然后放入丝瓜或者菜叶,煲得差不多了,再放入一点点肉丝,至于盐,似乎放得特少,几乎可以数得清楚,相对于那一大锅汤,跟没有放盐一样。
发婶做得最多的菜是鱼,鱼总是清蒸,除了姜丝和一丁点儿盐,基本上没有其它调料了。
她做的排骨也是清蒸,除了一点姜丝,一点点盐,就没有其它的任何调料了。
她做鸡肉的方法在那时的我们眼中,简直太不可思议,只见她直接就将一只洗净的鸡放进一大锅开水里面,煮一会儿,焖一会儿,然后捞起来斩了直接端上桌,她说的话那时的我们听不懂,后来我们才知道那道菜叫白切鸡。
她做青菜的方法也是让那时的我们好生奇怪,只见她烧一大锅水,然后将青菜倒进去,然后捞出来,再放一点点酱油拌均就行了。
每顿吃饭的时间,每个人的前面首先是一碗汤,只见他们一大家子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这对于我们从小吃惯了麻辣味道的肠胃,就真的是太清淡了,清淡得吃饭跟吃药一样。
那三天,他们不时问我们: 吃得习惯吗?
我们直点头,然后大口大口地吃饭,心里想,这深圳本地人也吃得也太清淡了。
在那三天的时间里,我对广东人的清淡饮食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那个时候,真的不太习惯。
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十年,现在发现,他们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方式,难怪发叔的老父亲那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仍然精神矍烁。
现在,我虽然改变了三餐无辣不欢的习惯,饮食习惯日益清淡,但是要达到当年发叔一家的水平,就太难了。
因为我的肠胃时不时会怀念那些麻辣鲜香的食品,它们是那么顽固地霸占着我关于食物味道的记忆。
谢谢关注@青莲漫行记,若喜欢我的分享,请点赞、评论,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