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什么样子的,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有哪些?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5.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6.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7.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①H受体拮抗剂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②多塞平 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①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为 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②酮替酚 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③色甘酸钠 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作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④曲尼司特 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
为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常用药物如下:①泼尼松;②曲安西龙;③地塞米松;④得宝松。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4)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常与抗组胺药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怎么区别荨麻疹和真菌感染?
荨麻疹,它是一个过敏性的皮肤病,他的过敏原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可能涉及到衣食住行药物还有食品添加剂等等,另外,微生物的感染,精神因素的刺激和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都可能诱发荨麻疹。而且荨麻疹的特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起红斑和风团,而且持续24小时以内能够消退,但是总是此起彼伏,这儿落下,哪儿又起来,而且非常的骚痒,严重的时候有的人会出现包括嘴唇粘膜和外阴部位粘膜的肿症,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憋,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休克。
而真菌感染,他是一种叫做真菌的微生物所导致的,通常我们所看到的脚气和灰指甲,还有所谓的鹅掌风,也就是我们医学所称的手癣,还有大腿根所起的股癣,这些都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另外,小猫小狗感染真菌以后,会出现明显的脱毛和一些鳞屑,而小猫小狗身上的真菌也可以传染给人,人的皮肤上会出现红斑,而且有脱屑,这个也是真菌感染了一种叫做体癣。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我提供的照片儿,可以明确的看到荨麻疹的特点和脚气的特点,这个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但是这两个病的治疗方法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荨麻疹是一个过敏性的皮肤病,而且主要的致病的炎症因子是组胺,因此通常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扑尔敏或者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等等,这些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一种或者数种的联合来对症治疗。一般来说,荨麻疹如果超过六周就是慢性荨麻疹,在找不到过敏原的情况下,需要长期的口服抗组胺药物维持荨麻疹都不发作,大约90%的荨麻疹患者能够在五年之内治愈,个别持续时间会常一点。
而真菌的治疗就是需要抗真菌治疗,比如我们治疗脚气,可以外用必亮,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者特比萘芬乳膏等等都是可以的,严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但是具体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来正确使用。
登革热是什么样的病?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病后,典型症状为发热,多为急性。气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一般持续2-7天,脉搏相对缓慢。皮疹在发病后2-5天出现,最初出现在手掌和脚底,后来出现在颈部和四肢。皮疹有多种表现,包括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等。发病后5-8天出血可表现为紫癜、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其他患者可能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但脾肿大是罕见的。也可以有黄疸和其他变化。
被咬后出现荨麻疹样子的风团?
看起来像跳蚤,是不是家里有猫狗类的宠物,老鼠身上最多,被褥经常暴晒,喷洒驱蚊香水就好了。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不是小孩子要出麻疹,而是因为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被传染上麻疹。
我们先说,怎么辨别孩子的疹子是不是麻疹。
如果孩子的疹子最早出现在面部和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伴有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是,孩子的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现象。那这个就是麻疹了。
对于孩子出麻疹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隔离护理!
隔离期从起病至出疹后5日。在此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保持新鲜,给予维生素及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退烧,病情严重时需要抗病毒治疗。
我是“动妈育儿”:自媒体达人,一名从企业高管职位辞职的宝妈,目前是一名宝宝私人营养师、育儿师和多平台主邀原创作者。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