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12条经络位置图,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无法检测出经络?
这是一个非常缺乏基本常识的、非常幼稚的问题。经络的存在,直到现代我们也都是借助工具和其他手段来验证其存在的,而不是把人割开来去用裸眼看到的。例如,当我们针刺胃经穴位足三里时,可以看到胃电图的明显变化,也就是胃蠕动的幅度或者频率会发生改变,而针刺肺经穴位檀中就看不到这种变化。所以,发现经络不是只有进入了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做到的事情,而是通过人类对于针刺这个手段的大数据量的实验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和综合,提出假设,首先发现功能接近的穴位可以连成线,于是就有了“经”的猜想,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发现这些线上还有更多的有效反应的针刺点,他们功能接近,于是经络慢慢丰满起来。进一步的探索和数据积累可以发现,经络有方向性,同样的穴位不同的针刺方法起到的作用可以不同,这种不同的规律可以归纳总结为方向的属性。再进一步,不同的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与经所作用的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类似。于是,十二经脉的理论猜想出现了,而且在此猜想基础上的各种治疗思路出现爆发式涌现,并且通过更多的医疗实践大数据的验证和证伪,保存下来的很多被证实的猜想,成为现在的完整的经脉理论。而回过头去看最早的猜想,主体上没有被颠覆,因为最早的猜想仅仅是框架性的,并没有涉及太多细节,而框架的大方向没错差错。这种大方向的框架性的正确,说明这个猜想之前还有很多不同的猜想都被淘汰了,而并不是说,我们的古人仅仅提出过这一个猜想。
经络不通症状?
经络不通症状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经络的功能活动正常,气血运行畅通,各脏腑功能强健,就能抵御外协的侵袭,防治疾病的发生。反之,经络失去正常的机能,经气不利,则御邪不利,外邪就会乘机入侵致病。人体有十四条经络,每条经络都对应相应的脏器,经络不通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手太阴肺经:可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气短、面色皮肤无华、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等症。
2.手阳明大肠经:可出现青筋、斑点多、胃肠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等症。
3.足阳明胃经:可出现咽喉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口干舌燥、身体消瘦等症。
4.足太阴脾经:可出现呕吐胸闷、倦怠、虚胖、头涨、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脘腹胀气、口淡等症。
5.手少阴心经:可出现气短、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心烦、心悸、心闷、心痛、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等症。
6.手太阳小肠经:可出现腹泻、手脚寒凉、肩周炎、虚胖、小腹绕脐而痛、头顶痛等症。
7.足太阳膀胱经:可出现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炎肥大等症。
8.足少阴肾经:可出现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等症。
9.手厥阴心包经:可出现心烦、健忘、口干、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等症。
10.手少阳三焦经:可出现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11.足少阳胆经:可出现情绪低落、便溏、便秘、皮肤萎黄、口干口苦、偏头痛、惊悸、结节、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等症。
12.足厥阴肝经:可出现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皮肤萎黄、乳房疾病等症。
13.督脉:可出现颈椎痛、腰痛、便秘、痔疮、虚寒怕冷、手足冷、疲劳乏力等症。
14.任脉:可出现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等症。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郎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经络不通有哪些症状?
经络不通有哪些症状?
人体有十二正经,每条经络都对应相应的脏器,经络不通时可出现以下不同的症状:
1.手太阴肺经:可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气短、面色皮肤无华、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等症。
2.手阳明大肠经:可出现胃肠功能减弱、慢性咽喉炎、牙痛、头痛、口干等症。
3.足阳明胃经:可出现咽喉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便秘、口干舌燥、身体消瘦等症。
4.足太阴脾经:可出现呕吐胸闷、倦怠、虚胖、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糖尿病、脘腹胀气等症。
5.手少阴心经:可出现气短、忧郁易怒、心烦、心悸、心闷、心痛、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等症。
6.手太阳小肠经:可出现腹泻、手脚寒凉、肩周炎、虚胖、小腹绕脐而痛、头顶痛等症。
7.足太阳膀胱经:可出现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炎肥大等症。
8.足少阴肾经:可出现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等症。
9.手厥阴心包经:可出现心烦、健忘、口干、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等症。
10.手少阳三焦经:可出现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怕冷、倦怠易怒、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等症。
11.足少阳胆经:可出现情绪低落、便溏、便秘、皮肤萎黄、口干口苦、偏头痛、惊悸、结节、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等症。
12.足厥阴肝经:可出现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皮肤萎黄、乳房疾病等症。
本内容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刘玉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右手掌各位置的名称?
生活中人们喜欢让人看看手相,看看自己的财运事业,那么手掌每个部位名称是什么呢?
人的双手上有十二条正经脉的八十六个经穴和二百二十四 个奇穴,手部是人体内所有器官的汇聚地,在手上皆可以找到对应器官的穴位。手掌联结着人体的前部器官,而手背则联结着人体的后部各种器官,因此身体内部有无异常都可由经、穴传递给手的各部位。疾病的信号更会通过神经、血管和经络反应到指掌的不同部位上来,而指掌的某种部位的形态改变,其中特异性和规律性的改变,就是望手诊病的重要依据。
手掌上的主要部位有腕骨、掌骨、拇指、指关节、指骨等组成。腕骨是手掌上的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掌骨是手掌上的小型长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分为为第1~5掌骨。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个指头,最粗而短的手指为大拇指,帮助我们握住东西。指关节是由掌骨小头与近节(第1节)指骨底构成,拇指掌指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其余四指为球窝关节。指骨是小型长骨,属于附肢骨,手掌上楚大拇指是两节指骨外,其余都是三节指骨。
所以,手掌上的部位跟穴位很多,是人体疾病的监视员,在监视着人体的健康,如果手掌常会有不适感,那么就要注意到医院检查一下了。
人脚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人的一生,从出生后的爬行,到用两只脚走路,脚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的两只脚,能支撑起庞大的身躯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对脚的结构所进行的讲解就知道了。
脚是我们俗称是脚,但是医学上实际上称为足,另外足和踝分不开,所以我们平常说的这个脚呢也包括踝关节。
足也好、踝也好,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结构叫足弓。足弓是这样,在医学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弓,还有一种是横弓,足是前后面有一个弓,内外也有一个弓,就形成一个纵弓和横弓,两个弓形成足部的一个弹性结构。足的组成就是包括我理解肯定包括踝关节。踝关节包括上面的胫骨、下面的距骨还有跟骨,这三个骨头组成一个踝关节。足就包括一些跗骨,跖骨、还有趾骨。刚才我提到这个足弓是足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给我们提供人体在行走当中或者是跳跃过程中,一个缓冲一个振荡,减轻对足的损伤重要的一个机构。
根据中医理论,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有26块骨,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50多万条血管,4万多个汗腺。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在日常生活中,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很好的足的功能,可能行走的功能就受到明显的影响,可能会影响的你的工作和生活。大家知道可能平常有一个叫扁平足,实际上就是它的足弓,无论是横弓也好纵弓也好,有一些塌陷,行走的距离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弹跳的性能下降了。所以足在人体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脚对人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但是,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主要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脚不受侵害,以保证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好,这个问题就给大家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