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流感病毒,陕西多名学生感染鼻病毒?
我也看了这个新闻,因为当时是出现许多学生不明原因的发热与咳嗽,害怕是新冠病毒感染,但是在做了核酸检验之后,证实并非新冠病毒感染,进一步检查之后发现是鼻病毒感染,那么有人就会问鼻病毒是怎么一回事呢,严重吗?那么小崔医生告诉你,鼻病毒其实就是造成人们病毒性感冒的最主要病毒之一,因此也是很常见的。而且这种病毒主要感染儿童,造成患者出现发热及咳嗽等相关症状,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鼻病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鼻病毒,鼻病毒感染会诱发哪些疾病 鼻病毒感染是造成人们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种类。这种病毒种类繁多,具有120多个分型,因此也被称为分型最多的感染人类病毒。这种鼻病毒是非很常见的,临床上统计,对于成年人来说,50%左右的感冒都是因为这种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而对于儿童而言,大约有20%的感冒是由于这种病毒所导致。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哮喘的发作易加重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鼻病毒的感染,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大约有6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鼻病毒感染。不仅如此,大多数患有哮喘的儿童都在年龄较小时曾经感染过这种病毒。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感冒有哪些表现 我需要重点强调一点: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孩子而言,这种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感冒症状一般较轻,而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症状则相对较重。首先,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仅会表现出一些鼻部的症状,如出现鼻塞、打喷嚏或者流清涕等,这些都是最主要的表现,此外还可能出现轻微的咳嗽以及咽喉部的不适,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流泪表现,因为感染症状较轻,很多患者在4天左右就可以自愈。然而,这种病毒感染如果感染到鼻咽部,那么相关症状就会加重,如出现发烧、咽喉痛或者扁桃体发炎等情况发生,较重患者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病程就会相对延长,发烧的情况可能持续3-7天左右,在这过程中,对于婴幼儿而言,还可能会出现呕吐或者腹泻等表现。 而对于重症感染的患者而言,常常会伴随较为严重的发热,体温甚至可以达到40度左右、甚至更高,同时常常伴有身上发冷、肢体无力以及头痛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感冒症状,由于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频繁的咳嗽,我猜想这也是那些孩子们出现发热以及咳嗽症状的原因。对于儿童而言,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咽部发红或者出现疱疹或者溃疡等,也就是所说的疱疹性咽峡炎, 当这种感染识别那些受累时,会出现较多的脓性分泌物,继而导致咽部疼痛以及发热肢体无力等情况加重,而颈部淋巴结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 此外,当这种感染情况死鼻窦或者中耳道感染也会出现相应的鼻窦炎或中耳炎表现。而作为严重的情况是患者出现高热惊厥,这种表现一般发病比较急,而且程度比较剧烈,常发生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小孩。不仅如此,很多时候还会伴随剧烈的腹痛情况,而这种腹痛一般表现在肚脐周围,但没有明显的压痛,多是因为合并有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导致。鼻病毒感染引发哮喘有哪些表现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在起病早期仍然是刺激性的干咳,同时还会伴有喘息的症状,但是患者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多为轻症,没有呼吸急促等表现。而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吸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缺氧表现。鼻病毒的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哮喘,这是因为在人体的气道上皮中可能大量的病毒感染,而这种鼻病毒感染可以诱发机体的炎症细胞,在气道粘膜处进行积聚,进而造成炎症刺激患者出现或加重哮喘症状。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感冒该如何治疗 对于这种鼻病毒所引起的感冒症状,可以嘱咐患者多加休息,如果存在发烧的话,可以可以吃流食或者比较软的食物。此外,也要多喝水,对于婴幼儿来说,一定要减少每次喂奶的量,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以免导致呕吐、腹泻的发生,此外,也要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而对于有鼻炎的患者来讲,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此外也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使用一些滴鼻药物,但是不要使用油脂的滴鼻药,因为这会导致肺炎的发生,而对于患有咽炎以及扁桃体炎的患者,可以经常应用一些盐水漱口。针对鼻病毒感染,我们可以应用鼻腔内的干扰素治疗,在防治鼻病毒感染同时,也可以减轻病毒扩散以及相应症状,但是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可能会导致其部刺激症状较重,临床上使用不太广泛。那么应该如何治疗鼻病毒所引起的哮喘呢? 首先就是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但是对于这种病毒所引起的哮喘,抗病毒治疗并不会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只能是一定程度减轻临床表现以及病程时间。其次就使用抗哮喘药物,因为临床上已经证实,对于首次出现哮喘表现的鼻病毒患者,如果给予三天泼尼松治疗,就可以明显减少接下来一年内哮喘发作的次数。此外,对于那种激素类的喷剂治疗,只是能有效的减轻患者哮喘症状,但是不一定能有效的治疗鼻病毒。现在对于这种病毒的疫苗已经问世,虽然说病毒的血清型很多,不可能注射每一种疫苗,但是注射单一疫苗也可能会其他类型的病毒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起到保护作用。鼻病毒会传染吗,传播途径有哪些 鼻病毒是会传染的,而且传染性也不弱,主要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就是说两个人面对面说话是可能会传染的,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源就是感染鼻病毒的患者以及病毒病的携带者。但是这种病毒的传染也是有季节以及温度不同而改变的,多出现在早春和气温骤降的时节。此外,对于尤人群密集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更容易发生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会突然出现这么多鼻病毒感染的学生原因。虽然所有人都可能会感染这种病毒,但是对于4岁以下的幼儿易感性相对较大,感染症状也比较重。孩子得了感冒如何判断是否是鼻病毒感染 首先可以做的是病毒的分离培养,就是在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或者咽拭子中分离出病毒,进而接触到相关的细胞中进行培养,当培养几天后用相应的抗体以及事迹进行检测,可以检测从相关的病毒感染。此外,也可以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测,这其中有补体的结合试验,以及血凝的抑制试验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实验由于经常缺乏比较适合的交叉反应,抗原就是这种检测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进行PCR法,也就是说,将这种病毒进行扩增以便增加监测的准确性,此种方法教育敏感,准确率更高,和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 总结最后,针对陕西多名学生出现咳嗽以及发热,查出鼻病毒感染一事,我想说的是:鼻病毒就是平时最常见病毒性感冒的病因,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经常会因为鼻病毒感染而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但是如果症状较重的话,就会出现咳嗽、发热等表现。因此,我认为那些学生都是感染了“重感冒”,这也并非稀奇的事,比较每个人基本上都会发生感冒,而学生们经常在一起,出现感冒病毒传染也是正常的,只是在新冠病毒期间就显得有点吓人而已。
在一个医学上卫生无细菌无病毒的环境里?
在一个医学上卫生(无细菌无病毒)的环境里,会感冒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感冒。
现在我们说的感冒是医学上一种有明确概念和界定的疾病,也叫普通感冒(common cold ),是指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主要是鼻腔,也可以涉及鼻窦、耳朵和气管的炎症性疾病。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说的感冒实际上是被现代医学科学化了的感冒。
但是,感冒在我国历史上,或者中医中对应的概念“伤风”,涵盖面可能更广泛一些。。
感冒的传统概念中医病因学可以概括为“三因”,即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以及除以上内因和外因之外的“不内不外因”。
而中医认为,风乃六淫之首,为百病之长。
人非常容易被风邪所伤。
比如,《黄帝内经·素问》之“骨空论篇第六十”就说: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太阴阳明论》也说: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就是说,“伤风”的症状主要在身体“上部”。
显而易见,伤风就是今天的感冒。
感冒一词在中医中却不常见,最早出现在宋代官方编撰的《和剂局方》“参苏饮”的功能主治中:“治感冒发热头疼”。
明代《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中有“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的说法。
清代《类证治裁·伤风》也有“时行感冒”一说:“……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可见,今天我们说的感冒是中医中的“伤风”,“感冒”什么时候鸠占鹊巢取代了“伤风”肯定在清朝以后。
感冒的科学概念如上所述,感冒在西方叫common cold ,患上感冒叫“catch a cold”。
可见,无论东西方,感冒都跟风和冷有关。
因而,我们可以合理推论,西方传统上的common cold应该极其类似于我们的“伤风”。
但是,随着医学的科学化,人们发现common cold可能并非感受寒冷这么简单,而是可以传染的疾病。
早在1914年,德国一个微生物学家就发现,感冒并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他从一个感冒病人收集鼻腔分泌物,经过稀释和过滤掉细菌后,接种到健康人的鼻子里,发现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几天之内患上了感冒。
于是他发表了一篇没有引起关注的论文,称导致感冒的可能是一种比细菌小的病原体。
随后的研究逐渐扩展了这个“比细菌小的病原体”的谱系,现在认为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上图所示鼻病毒,第二常见的是跟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的4种人类冠状病毒。
“无菌环境”人不会感冒显而易见,现代医学中,或者说,我们现在通常说的感冒是非常明确的一个医学术语,就是指由某些特定病毒引起的以鼻炎为主,也可以累及鼻窦、耳朵和气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那么,人在完全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无菌环境”,比如白血病干细胞移植的无菌病房中就不会感冒。
当然,即使是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人也有可能“伤风”。因为,“伤风”除了感冒外,也包括像过敏,鼻炎,以及鼻腔寒冷刺激以及其的喷嚏、流涕寒冷反应等。
后面的代号分别代表什么?
不是产地,因为国际卫生组织规定,致病性病毒分离测序后都要入库的,411,表示在福建分离到的第411株H3N2流感病毒。
为什么受凉了会感冒?
感冒是什么?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鼻腔黏膜被病毒入侵了,又叫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那感冒到底是上呼吸道感染了什么呢?其实就是感染了感冒病毒哦!这样就很明了了,感冒主要是病毒引起的,不是细菌引起的,但是感冒有时又合并细菌感染。或是由病毒型发展到细菌型,也就是中医讲的风热感冒差不多一个意思。空气当中,有流感病毒300多种,感冒病毒200多种,也就是说90%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中医讲的伤风着凉,不控制住就是感冒了。因为当身体受寒~全身或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营养供应不足,代谢废物运输不及时~身体部分机能下降(特别是免疫系统活性能下降20%~30%)~病毒趁虚而入~感冒。
感冒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体受寒!
当人体受寒体温下降时,免疫系统会出现四个变化:上呼吸道粘膜分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下降、免疫细胞活性下降、局部循环下降、溶菌酶下降,使病毒有机可乘。
另外还有别的一些原因:太劳累免疫活性下降,体温底免疫活性下降,营养差免疫活性下降,精神压力大肾上腺素分泌多,肾上腺素是抑制免疫系统的(容易高血压),这都容易感冒。
还有很多人免疫低,感冒时免疫系统都没反应的,表面看起来没有感冒,也不发烧,其实有鼻炎、咽喉炎、中耳炎、肾炎、心肌炎,反而更倒霉。当然也可能是真的免疫力强,真的不感冒。
另外,不经常感冒只是说明你上呼吸道粘膜防御还行,不代表你其他部位防御功能,所以很少感冒的人会得癌症一点不奇怪,比如面瘫是病毒袭击面部神经,说明面部防御差;但还有更倒霉的,他肝部防御差结果爆发性肝炎,也就是说人体免疫防御和防守城池一样,不同局部防御能力不同。
最后,结合以上知识我说下中医的风热感冒
病毒最适合在低温环境生存,而且它是成倍复制的,复制壮大的速度惊人。所以,中医讲的伤风着凉,不及时控制住马上就转变为病毒感冒了,也就是风寒感冒;这个时候如果你呼吸道粘膜有炎症(上火),就是合并细菌感染所谓风热感冒。注:人体从鼻腔到肛门,各个器官都覆盖着一层粘膜,组成一道粘膜防御线正如万里长城,防御病毒入关(入血)。比如鼻粘膜、扁桃体粘膜、支气管粘膜、肺气泡粘膜、肺实质间粘膜、肠粘膜等。
其实很简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稍微观察下就能发现,自己有时吃上火时喉咙痛之后,一不注意受寒着凉了,马上就会转为感冒咳嗽或发烧并咳痰。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吃了上火的东西,上呼吸道粘膜受损有炎症了,导致身体免疫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就被病毒细菌入侵攻击,而感冒咳嗽发烧了,这就是中医说的风热感冒,先上火,再受寒而致病。
大家觉得我分析得有道理吗?
流行性感冒病毒会被冻死吗?
“下雪能够将病毒冻死,能够杀菌”。但病毒真的会被冻死吗?
前一段时间,由于秋冬换季的温差影响,大部分人被感冒所困扰着。对雪的期待也是希望其能够狠狠地收拾一下这该死的流感病毒。
但令大家失望的是,流感病毒有着较强的耐寒能力,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下存活更长的时间。 同时降温降雪天气会间接加强感冒的发病几率:
首先,气温下降,大风天气会加大对人们呼吸道的刺激,使抵抗力下降。
其次,天冷会使人们的室外活动减少,自身的免疫力有所降低。
第三,天气变冷后,人们的室内活动增加,人口密度大,常常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而不去适当地通风换气,给流感病毒提供了一个温和的传播繁衍环境。
综合以上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每年的12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会是流感的高发阶段,针对流感的高发,我们主要从两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一、提升自身机体抵抗力:
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室外活动,提升对病毒的抵抗力。运动要尽量避免心血来潮似的一次狂出汗,造成身体毛孔打开,寒气进入体内。 在日常饮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因为维生素能加强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多喝热水,并在热水中加入一些白茶,白茶具有不错的消炎作用,能够将呼吸道炎症扼杀在摇篮里。
二、注意外部接触的环境:
室内注意勤通风换气,避免流感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注意自身的保暖措施,北方冬季供暖后,室内温度绝大多数会在25-26℃左右,或者更高,与室外的低温有明显的温度差。
因此,在外出购物或者下楼取快递的时候,不要自以为外面也不怎么冷,距离不远,几分钟就回来了,而不做好保暖措施就出门。 降雪降温的天气不会冻死流感病毒,但是室外的低温天气能够延缓其繁衍的速度。
更值得欣慰的是,雾霾的天气将有所缓解。无论是降雨还是降雪,都会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吸附降解进入土壤。对空气质量会有所提升。这也就是部分城市在重度雾霾来袭之前会在地方洒水,保持地面湿润的原因。 大自然用降雪尽量调节着雾霾的影响,但无奈污染太过严重,也只能缓解,无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