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的原因,但体重超标是为什么?
血脂一直被很多人重视,有些人对于自己血脂的各种指标感觉困惑,明明自己的身材很少,也不存在肥胖的现象,但是某些指标却存在偏高的情况发生。也有些人体重已经超标甚至出现了肥胖,血脂却是正常值,难道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大多数人认为,肥胖人的血脂往往会存在异常的情况,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您想象的那种因果关系。虽然肥胖会引起血脂异常,但并不代表肥胖的人血脂就会百分百出现问题,只不过肥胖的人群更易出现高血脂的问题。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它就像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脂、痛风等疾病都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之所以高脂血脂的发病率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原因在于饮食结构和身体的脂代谢出现了问题。
如今在日常的饮食中,炒菜放油越来越多,肉类食物也吃的更多,这样的饮食结构让我们的身体也就摄入了更多的脂肪。脂肪摄入量多,消耗的能量少,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肥胖。如果你的脂代谢在这个时候出现问题,检查血脂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指标出现了问题。
如果您想要自己的血脂正常,这个时候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油炸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肉类食物要少吃,炒菜做汤的时候更要少放油。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用油输入量不超过25克,您又吃了多少?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甘油三酯高是什么引起的?
您好,我是王药师,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大家对甘油三酯应该都不陌生,经常会在血脂检查报告上看到这项指标,这是血液中脂肪的主要组成成分,通俗来讲,就是血液中的一种脂类物质。
甘油三酯令人爱恨交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甘油三酯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保持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还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功能。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甘油三酯却面临着过剩蓄积的危险。
甘油三酯升高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可诱发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急性胰腺炎是最危险的。当甘油三酯处于很高的水平,特别容易发生胰腺炎。去年新闻报道过,一位年轻白领喜欢吃外卖,结果因为急性胰腺炎被送到医院,就是因为甘油三酯太高了,以至于抽出来的血就像混浊的牛奶。
甘油三酯为什么会升高呢?一般情况下,甘油三酯的理想水平应小于1.7mmol/L,一旦其超出正常值,就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甘油三酯升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继发性,一种是原发性的,生活中,以原发性甘油三酯偏高更常见。这两种类型的原因是不同的。原发性的甘油三酯升高,病因不明确,一般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高血脂具有遗传性。
常见的继发性甘油三酯偏高的病因较多,如某种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高血压、胆道梗塞等;如生活习惯不好,经常是肉,喜欢吃油炸的食物,吃太多的主食,喝酒过多,抽烟,不爱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睡眠适量不佳,经常熬夜等等。
甘油三酯高怎么办?用不用吃药呢?甘油三酯的分级:
正常:<1.7mmol/L
边缘升高:1.7—2.25mmol/L轻中度升高:2.26—5.64mmol/L虽然甘油三酯大于1.7mmol/L就属于升高了,但是不建议服用药物,应首先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饮食,低脂肪、低油、低盐,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适当吃些粗粮,每餐吃7分饱即可。其次就是要增加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总之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是黄金法则。
当甘油三酯超过5.65mmol/L的患者才考虑服用药物。当然,这个也得分人。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即使体内的甘油三酯没有超过5.65mmol/L,也应该服用,一次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期待您的关注】
高密度脂蛋白低怎么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就像血管的清洁工,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分解掉,从而减少脂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一旦低于正常值,意味着患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会增加。
抽血化验发现其他血脂都正常,只是高密度脂蛋白低的情况下,可采用饮食调整+健康生活方式。1.多选用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烹调用油选择植物油,尤其增加橄榄油、油茶籽油、芥花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油的摄入;不用猪油、奶油、牛油等做烹调油。
2. 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不吃或少吃五花肉、肥牛、肥羊排、鸡皮等富含饱和脂肪的肉类;少吃或不吃鱿鱼、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少吃含反式脂肪的各种油炸加工食品,像方便面、薯条、薯条,炸鸡等。
3.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
富含VC、VE、β-胡萝卜素等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好胆固醇;同时也避免胆固醇被氧化,变成坏胆固醇,侵入血管内皮形成斑块。
给大家推荐几类食物,是对抗自由基,保护机体应对氧化的利器。
第一类蔬菜:西红柿、西兰花、大蒜、菠菜
第二名水果:葡萄、蓝莓
第三类粗杂粮:燕麦
第四类鱼类:三文鱼
第五名坚果:核桃
第六类饮品:绿茶
4..适量运动
5.保持良好心态。
最后: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40 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身体出现4个变化?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了“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出现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严重 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尤其是高血脂。那么血脂升高,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又该如何降脂呢?
身体出现4个变化,暗示你的血脂高了1、腿部抽筋
若经常无故得腿部抽筋,尤其是在晚上,要注意血脂升高!
血脂高导致的腿抽筋,共有两点原因:
第一,人体内胆固醇过高,无法正常代谢,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的收缩,导致抽筋。
第二,高血脂会让血管变窄,人的四肢、腿部因供血不足,引起抽筋的现象。
2、睑黄疣
血脂过高的人,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的黄色或橙色斑块,称之为“脸黄疣”。
一旦出现脸黄疣,说明体内血脂已经很高了,千万别忽视。
3、视力模糊
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其实血脂升高,也会导致视力模糊!
血脂升高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导致血液无法充分营养视神经,就会出现看东西模糊的情况。
4、头晕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早上起床后,早起后,由于血液比较粘稠,会出现此现象。
然后,会在下午出现头晕、困倦的症状,而晚上就会变得清醒。若中老年人出现这样的症状,十有八九是血脂高了。
3种食物吃太多,血脂会超标1、甜食
血脂高的人群,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均不宜食入。
因为高血脂人群,其肝脏组织、脂肪组织吸收糖分的速度,要比血脂低的人快7-8倍,而多余的糖分会转化成甘油三脂,引起血脂含量增加,加重血脂高的症状。
2、油腻
摄入过多的高油脂食物,是导致血脂高的一个因素。
日常油腻饮食过多,也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也是诱发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调味酱
辣椒酱,沙拉酱,这样的食物一定要注意。
辣椒酱、沙拉酱,含脂肪量非常高,爱吃这些食物的人,容易引发高血脂;
除此之外,普通的酱我们也要少吃,因为酱含盐多,经常食用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脂也容易引发高血压。
预防高血脂并发症,养好血管,谨记多喝“2茶”、多吃“3物”:多喝“2茶”:
1,白谷丁荷叶茶
多喝代茶饮,不仅可稀释血液,还可降脂排毒,一举多得。
白谷丁荷叶茶,由白谷丁、荷叶、小叶苦丁,搭配在一起,可降脂,防血栓。
荷叶,是常见的食材,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用其泡水喝,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时,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小叶苦丁,也是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用其泡水,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
白谷丁,用其泡水,不仅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可以促进全身排毒,有益健康。
三者搭配,降脂排毒,预防血栓,还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2,山楂茶
山楂,含有维生素C、果胶、有机酸等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改善和促进胆固醇排泄,达到降低血脂的功效,从而预防和改善高血脂。
多吃“3物”:
1,苹果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富含多种营养素,如果胶、维生素C、果糖及矿物质等。
苹果,又被称为“降脂果”,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并促进排出体外。
此外,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2,深海鱼
深海鱼,富含不饱和omega-3脂肪酸,有清理血管垃圾,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发现,Omega-3脂肪酸进入体内会分解为EPA,EPA被称为“血液清道夫”,可促进血液内脂肪运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使血小板较不会凝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周吃2-3次深海鱼,也可每天食用5毫升紫苏仁油或有机亚麻籽油等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紫苏仁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含有不饱和α-亚麻酸含量很高,可达67%左右。
3,丹芝粉
丹芝粉,是灵芝中一种优良品种,含有多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甾醇、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多糖类是一种水溶性多糖,能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有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发现,丹芝粉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相对活性。
常按“2穴”,利于降脂,促进血液循环:
1,丰隆穴
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做法:
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
2,解溪穴
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做法:
用手指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
动脉硬化的原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血压增高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冠心病的患者60%~70%有高血压,患病率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吸烟使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动脉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