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藏红花的好处和坏处,上面套种的芝麻不能打除草剂?
藏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5月-10月是块茎休眠期。此时地上部分已干枯,并且地里面套种芝麻。现在的问题是:一块地种了两种作物,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如何进行地上杂草的防控而不影响地下藏红花块茎。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铺设防草布。如果地块不大的话,可以铺设一些质量较好的防草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防草的目的,同时对地下的藏红花没有任何影响,而且防草布可以重复利用(如下图)。这种方法可能代价较高,但可以重复利用,可以考虑。
2.人工拔草。计算一下成本,可以雇几个工人拔草。这种方法最安全,但不高效。
3.除草剂探索。能不能打除草剂,这个需要探索,不要想当然。目前有几种除草剂可供选择来探索能否来除草:精喹禾灵,针对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土壤中半衰期短,残留低,但具个别报道,其对芝麻有一定危害,但5叶期以后喷施安全;乙羧氟草醚,属于触杀型除草剂,不具有传导作用,在土壤中残留期短,但最好在芝麻苗较大时尝试定向喷雾使用。就介绍这两种,可以探索使用,方法是:在田间选择一小片喷施,主要察看对芝麻是否有危害,同时看一下下面的藏红花是否受影响(包括以后的生长及内部农药残留是否达标)。
有什么事是去了西藏才知道的?
不管你之前做了多少功课,去一趟西藏,你的许多观念依然会被颠覆。
很多藏族人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原以为西藏和四川没多少联系,去了之后才发现,西藏也叫四藏,四川也叫西川。两个省的人民和文化紧紧融合在一起,无法切割。
从东边入藏,到康定开始,就有了大量藏族文化的元素,街上就可以看到许多穿僧袍的藏民。川西的景点,大都以康巴文化当作卖点。其实康定离西藏还远,从康定到川、藏边境,还有500公里。这个距离,若是从北京出发,可以跑到河南安阳了。
同样,四川文化也深深融入了西藏。在拉萨街头,似乎川菜馆比藏菜馆还多(别的菜系是很少见的)。还有,东边的几条入藏线路上,沿途饭店基本上都是川菜馆。
也不要以为西藏人听不懂你说的汉语。许多藏族人开口说话,是一口纯正的四川方言。
往高原深处去,确实也有不少藏民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我在拉萨街头,跟停车收费员交流,就非常困难,连说带比划,勉强能懂。而做生意的藏民,都是会说汉语的。不过,他们所说的汉语,大都是四川话或者带四川味。你跟他们说普通话,不如说四川话好使。
不仅是饮食和语言,两个省的人口流动也超乎想象。四川可以见到藏牌车(不算多,因为西藏总共才四百万人嘛,可以理解),西藏则到处都是川牌。在藏东,川牌可能比藏牌还多。西藏的外地车牌里,川牌有一半以上。
菜比肉贵!
别误解,我不是说西藏的菜论斤称比肉贵,而是你可能吃得起肉,却吃不起菜。
像是东部常见的廉价农产品,比如萝卜、白菜、西瓜,在西藏都是几块钱一斤,所以你天天炒萝卜吃,那生活水准也是很奢侈的。
相反,西藏本地出产的奶酪、牛肉,却并不比内地贵。当然,也别指望能比内地便宜多少,牦牛肉是比内地的牦牛肉便宜,却不见得比黄牛肉便宜。总结下来就一句,西藏啥都贵。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西藏耕地极少,菜、瓜之类的全靠外地输入,没法不贵呀!西藏人会种少量青稞,入藏时我们偶尔会见到;但我走了一路川藏线,似乎还从来没见过菜地。
西藏的宾馆,贵;拉萨的饭店,价格一般是内地的两倍;西藏的汽油,一般比内地贵两块……
所以,西藏的美景虽说大都不要钱,但是想看还是得花不少钱。这不需要你大富大贵,但是太穷就别想游西藏了。
西藏不穷,但也不是富得流油
可以说,修入藏线路,得益最大的还是西藏当地人。以前,他们的牦牛只是他们的粮食,除此之外的物产,可以说是极度匮乏。
但是,现在有了路,他们的牲畜就值钱了,外边的物资也能运进来。西藏人的收入,高于全国大多数省份,只明显低于四个直辖市。
现实感受,确实西藏人比较富裕。好多牧民放牧,是开着越野车或皮卡的。藏区汽车是很普及的,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汽车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贫富差距肯定是有的。一些偏远地区的牧民,开的是三轮或者老式面包车。317沿线的居民,明显不如318沿线富裕。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收入不高也没办法啊。西藏的物资全靠输入,物价贵,两个有同样多钱的人,居住在西藏的那个相对就比较穷了。
西藏什么人都有
藏族文化让我们耳目一新,而入藏的游人,更是各式各样,包罗万象。
入藏的人,有张狂的富二代,有恬静无争的退休群体,有寻梦的背包文青,有各路自媒体大神,有无心恋风景的大货司机,有骑行川西的壮汉、壮女,有成群结队的机车男,有一步一叩首的虔诚藏民,有拉着徒步战车的直播客……
游西藏的人,来自哪里的都有。一趟西藏之旅,全国所有省市的车牌我都见了个遍(除了夷洲牌)。
从人数上来讲,游客可能比当地人还多。据说一年入藏的人有两千万,而西藏本地人才几百万。
西藏很安全
比内地安全,这绝无夸张。进藏也不要携带管制刀具之类的东西,没用,还可能被安检查收。
但是有安检,你就得带齐证件,尤其是身份证。身份证太重要了,离开它,你在西藏将寸步难行。如果你走半路发现忘带了,就直接掉头回家吧!
也不要以为入藏线路上有很多无人区,至少滇藏、川藏线没什么无人区。川藏线沿途人口是很密集的,城镇很多。除了城镇,乡、村也很多,只不过村子很小,一般都是几户人家。西藏人少,是体现在居民点的规模小上,而不是说走很远都看不到人烟这种。
西藏生活方式独特
1、在西藏做饭,高压锅是法宝。因为高原上气压低,水八十多度就烧开了,不用高压锅会煮不熟。
2、西藏气温低,就算是盛夏,一般也用不上短袖。在拉萨,中午穿长袖也不热,早、晚还要加外套。夏天晚上睡觉,也要盖不太厚的棉被。如果是更高海拔的地区,气温则会更低,夏天我在那曲附近遇上过雨夹冰粒。
3、虽然不热,但西藏的太阳带刺,出门必须戴大沿帽子。这也是西藏短袖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4、少洗澡,尽量不洗。气温低也不容易出汗,并不需要频繁洗澡。洗澡时,因为气温较低,人容易感冒。低氧环境下,感冒的危害比较大。
5、西藏也能扫码支付,但普及率没有内地高。有些偏远城镇手机信号不好,扫码支付就更不方便了。所以,有些出门从不带钱的人,进藏时得改改习惯了。
怎么游西藏?
西藏的七、八月份是雨季,地质灾害频发,川藏线经常断路施工。所以,三伏天不适合进藏。
但是,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放暑假了才有时间出来旅游,他们也只能三伏天来游西藏,所以——你当我没说好啦!
遇上断路,你就在原地等等再走,奇妙的事总会发生。断路虽然经常有,但川藏线的维护也非常及时,只要不是太严重的问题,很快就会修通。
我是进过藏了才知道,川藏线是武警负责维护的。人民子弟兵那效率,简直超神了!
此外,冬天也不太适合进藏,因为高山垭口上空易有积雪。
一般来说春秋天入藏最好。但从风景上来说,则是夏季和秋季风景最好。
线路特点
入藏的话,滇藏线、川藏南线较好,丙察然线和川藏北线也不错。滇藏线海拔逐渐升高,最适合入藏,不需要担心高原反应;川藏南线次之,但路线需要规划。具体可以关注我,翻阅我以前的文章。
出藏的话,建议走青藏线、唐蕃古道和川藏北线。如果着急出藏,青藏线最好;如果不着急,还想看风景,唐蕃古道最好。
西藏的其它怪事
1、在东部,低的是平地,崎岖的是山。但是西藏不是这样,很多时候都是高海拔平坦,低海拔陡峭。因为整个高原都很高,那些低海拔是河流切割高原形成的。
所以,川藏线上的多数高山垭口,只不过是一些平缓的土岗。相反,低海拔的河谷却极其陡峭,“怒江七十二拐”、通麦天险大都是这个情况。
2、高原上空气通透,你能看多远,全凭你的视力。
高原上的空气,没有雾,没有霾,只要视线能触及的地方,都可以直接看到。所以,在高原上开车,判断不出来距离,一座看起来很近的山头,也许是在50公里、100公里以外。
3、判断海拔,不用仪器就行,看植被就全都知道了。
有森林的地方,高度一般不超过3500米;4000米基本上就没树了,只有那种草原、草甸;5000米高度上,基本什么也不长,就是戈壁滩。
4、西藏什么景观都有。
一些东部景点引以为傲的景致,西藏全都有,甚至更好;西藏有的,东部却不一定有。一路上,森林、草原、戈壁、雪山、冰川、瀑布、急流、湖泊、深切河谷、丹霞地貌、石林、太行山似的断崖,全都能见到,往往还质量很高。游过了西藏,有可能让你对东部的景区不再感兴趣。
5、高原水多,超乎我的想象。藏线沿线,雨水是非常频繁的。高原上河、湖纵横,堪比江南水乡。但高原上的空气却很干,嘴唇很容易起皮。
6、林拉高速不要钱,这真是活久见。这段高速有400公里,根本就没有收费站。
如何避免高原反应?
带氧气、带葡萄糖粉,慢慢走,不要一下子上很高。其它就不用做了。真的,什么也别迷信,时间是治愈高原反应的真正良药。
人生有限,游西藏是你迟早要还的债(不欠这个债的人也不看我的文章),该去就去吧!
心肌梗塞患者怎么治疗最好?
你好,心肌梗死为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仅次于猝死型。粥样斑块破裂所形成的血栓阻塞冠状动脉,使得心肌持续缺血缺氧而迅速坏死,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胸骨后难忍的压迫性疼痛,疼痛部位及疼痛性质类似于心绞痛,但前者的疼痛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疼痛范围更广。心肌梗死的常发诱因一般包括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出血及严重缺氧等,按心肌坏死的累及范围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前者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深达室壁的2/3,后者仅累及心室壁内1/3的心肌,可累及肉柱和乳头肌。合并症主要包括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外膜炎、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等。
(一)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可以恢复由血栓阻塞的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并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其弊端是出血的风险较大,利用纤维酶原激活物1抑制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以避免溶栓后出现的出血并发症。溶栓治疗后3-24小时宜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一步治疗。
(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由于病变使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缺氧,因此,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缩短患者的总体缺血时间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适用于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另外,据研究,仍有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成功发生心绞痛,经皮穿刺介入术适用于这部分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患者。
(三)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 大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过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手段治疗,但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等。经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外科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及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细胞等,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内可以在梗死区域分化为心肌细胞,连接宿主细胞并参与心肌收缩活动,改善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目前临床医学学者尚未研制出彻底治疗心肌梗死症状的药物,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遏制梗死范围的扩大,保护心血管的各项功能指标。
肺的保养和食疗方法有哪些?
谢邀
其实人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保养自己的器官,特别是对于一些每天都需要使用的器官来说。而肺部是一个经常发生疾病情况的器官,肺发生疾病情况的话会影响到上半身的正常功能,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的对肺进行保养。那么关于肺保养和食疗方法有什么呢?
肺怎么进行保养
1、肺部保养之呼吸方法
肺主气,司呼吸。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要想使您的肺保持清灵,首先要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的危害,不要在空气污浊的地方长期逗留。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经常到草木茂盛、空气新鲜的地方,做做运动,做做深呼吸,并通过着意的深长呼气,将体内的浊气排出。
2、肺部保养之饮水方法
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构成了气的通路。肺部的水分可以随着气的排出而散失。干燥的空气更容易带走水分,造成肺黏膜和呼吸道的损伤。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容易伤肺。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肺保养的重要措施。
3、肺部保养之情绪调节
肺在志为悲忧,悲伤忧愁的情绪容易损伤肺,肺病的人也容易悲伤忧愁。而笑为心声,能克肺金的悲忧。多笑一笑,就能减少悲伤忧愁。笑也是一种健身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这样有助于宣发肺气,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每日笑一笑,能够消除疲劳,解除抑郁,宽胸理气,恢复体力,增进食欲。
4、肺部保养之饮食方法
适当进行相关食疗保养。对于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都是鱼肉天天有,减少了蔬菜水果的摄入。另外定期自己制定养肺食谱,有很多,可以多去学习学习。我吃过和所了解的有莲子百合瘦肉、冰糖蒸梨、川贝雪梨猪肺等都是养肺的好食谱,如果你喜爱厨艺的话,可以好好去研究一下。
5、肺部保养之锻炼方法
早晨多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清理肺部。早晨的空气经过夜晚的沉静,变得相当的洁净清新,因此,多呼吸清晨的空气,早晨散散步或是锻炼锻炼身体,不但养肺,而且增加身体体质与抵抗力。
需要准备什么?
你好,感谢你的邀请,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西藏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之上,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也是地球之巅,世界屋脊。是大多旅行者向往的旅游胜地。
由于现在是疫情防控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带上充足的口罩,洗手液,消毒液,湿巾,手套等防护用品,还有每个人的健康二维码。再带上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创可贴和医用纱布等应急医用品。还要带抗高原反应的药,氧气,高原防晒的太阳镜,太阳帽等等。出门旅行其实也就是衣、食、住、行,下面就这四点我讲一下。
1.衣,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要穿的衣服,去西藏高原我们重要的要做好防晒工作,带上防晒服,冲锋衣。还有防冻的轻便保暖的羽绒服,还要带上几套衣服好换洗。
2.食,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每人每天之必须,我们大多数人进入藏区吃饭都不习惯吃臧餐,还是自己带一些米、面和一些方便食品。高原做饭一定要用高压锅,还有卡式炉,液化气灶等炊具。
3.住,结束了一天的旅行,晚上吃饱饭后就要睡觉了,在西藏因为地广人稀,住宿的地方就不多,你可能要住在车上,或者是住在野外旅行帐篷里。无论你住在哪里都要记住一点防冻,高原晚上的气温会很低,把你的防潮垫、睡袋、羽绒服全用上才好。
4.行,进藏旅行大多数都是自驾游,自驾游就要有汽车。在进藏旅行之前要对你的爱车进行一次保养,加满油,注满水,充好电,带上简单的维修工具,应急灯,工兵铲,拖车绳等等。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应该对你有所帮助吧。还要告诉你出门千万不要忘了带上证件,身份证、驾驶证、车辆的行车证,如果你要去更远的边境地区,还要有边防证。东西都备齐了,就选一个良辰吉日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