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熊胆粉的禁忌,人类算不算低级动物?
人类是高级动物!何以见得?
有论据如下:
一:人能直立行走……!
动物不能,有些动物虽然短时间直立,但那是为了寻求食物,连几顿重的大象,为了吃果树上得野果,也能直立起来伸出长鼻子打落野果。那毕竟是短暂行为……!
长颈鹿吃东西虽然也稍微直立,但不是全身直立……,除此之外,像宠物狗,也做些直立动作,那是为了取得主人宠爱!
从原始社会开始,直立行走的人,狩猎动物为食品,后来积累的多了,便学会人工侍养,今天人们常见的,猪,狗,猫,鸡鸭,鹅,牛,羊,马,鹿,骡子,毛驴,等等,都是我们祖先驯养遗留的传统!
二:人能全身脱毛!
动物不能!!
家禽:有翅膀不能飞的称为家禽,像鸡鸭鹅,鹌鹑,都是家禽。它门能脱毛吗?毛是它们的抵御寒冷,调节温度的重要保护外衣!
就连人类的近亲,人类猿猴,也只是面部部分脱毛……有些人说,人在进化过程中,常年直立行走,形成了脚。经常坐着做事,没有了尾巴,经常吃煮熟的东西,形成了脱毛的躯体。还有的说,人经常爱坐着,这样的经常,把尾巴骨磨退了,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
三:人有思想,
达尔文进化论就是科学知识的经典!
就拿中国来说,中国有著名思想家,老子,墨子,孔子,孟子,他们著书立说,科学地解释宇宙,解释人生,如何建立社会秩序,如何建立国家纲常,如何建立人伦礼仪……!
比如老子学说,他解释天地人和的观点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提倡王道,仁政之说……广收学子,贤人七十,弟子三千,成为儒家始祖!孟子发扬了孔子学说,俗称孔孟之道!其他诸家论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试想:动物界有这样的领军人物吗?老虎称为森林之王,但在狮子,大象面前也不敢称为百兽之王……!动物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每一种动物都有天敌!但是动物不能像人那样,有效地躲避天敌!实际上,人是世间一切动物天敌!
俗话说,背朝天的动物都是人能够猎杀的……。
世界上哪一种动物不被人发现?不被人训服?就是因为,人有思想,能够用人的智慧征服世界所有动物!
原始社会,人类猎杀动物是为了生存,封建社会,人类圈养动物是为了显示财富,文明社会,人类猎杀动物是为了奢华,你看成顿的像牙,美丽的孔雀翎毛,珍稀的穿山甲,虎皮,熊胆,熊掌,哪一样不是人类餐桌上的山珍海味?
四:人能够利用思维造物抵御自然灾害侵袭,而人却能巧妙地躲避灾害,顽强地活着!居住有房,代步有车,御寒有衣,遮阳有帽,避雨有伞,乘凉有扇,过河有船,过涧有桥……!等等,等等!
动物能吗?不能,不能就是低能,或者是无能!动物最多是,鸟筑巢,鼠钻洞,各类动物天然共而已……。
五:延续生命中,人和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动物:青蛙叠加,双蛇缠绕,鹅鸭戏水,草狗连体,公鸡骑母鸡,飞鸟乱扑腾……这些自然景观,是动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的举动,叫交配!它们不受地理环境限制,不惜在众目睽睽之下,造样行事,因为它们是动物,没有廉耻!有一句话就说,动物知足不知羞!
而人类关于延续生命的过程,就太有讲究和深奥的学问了!
人要首先相互选择,然后男女相处相爱,有了默契才能走入婚姻殿堂,最终洞房花烛夜,春宵一刻值千金!有这么多的包装,仪式,烘托,促成的是什么?就是繁衍后代的那件事,还特有的,有温馨的名称,叫做爱!俗话也说,人在这个方面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但是,讲究场所,讲究感情,所以,人对欲望的追求是在理智的控制下进行的,故而叫:知羞不知足!
六:人有伦理道德,体现人性!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特别在人伦礼法上,特别严谨。
在中国,国家规定一夫一妻制,对父母要孝顺,这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对子女要教育,这是对子女的爱护!上下尊卑,俨然有序!这是伦理规范。体现了人性!
动物界不可能有如此约束!更没有伦理!
性欲即来,不问同宗,只问雌雄,不管血统,只要泄欲,它们体现的只是兽性!
七:人有创造性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有创造性!
人为了活着,创造种植粮食,瓜果蔬菜……。
为了治病:发掘药材,种植药材!
为了救人,设立医院,配备医生护士,治病救人。
为了与人交流,人类自己创造了各种语言。
有了生活经历的积累,为了后人,著书立说,传承万代!
动物界哪里有创造性?就连灵长类动物也没有创造的思维,如果它们能钻木取火,吃熟的食物,早就脱毛了……!
如果动物能有人的灵性,也不至于停留在进化在单一螺旋结构之中。
八:人有社会责任感。
人从有家,这个社会的细胞。到一个国家!人都有社会责任感,修心,持家,治天下,这是人的一生抱负!
为家不辞辛劳,为国尽忠爱国!
世界五大洲,国家林立,通过国际组织联合国,能够沟通,团结全人类!
试想一下,动物界遍布全球,世界各地的动物种群,能够建立地区组织和世界组织吗?能够为它们不被人类猎杀,而制定法规吗?动物的悲哀就在于此啊!
九:人类 与动物应该和平相处!
人有半仙之体,动物处于进化艰难,与人不能相比!
但是,人和动物应该和平相处!现在,已经禁止扑杀大型水中生物,比如,鲸鱼,世界上只有日本仍然捕杀鲸鱼,其他的国家基本上有了维护珍稀动物的共识,比如,禁止捕杀老虎,大象,犀牛,等等,等等。这就体现了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愿望!
动物不能和人相比!
论点,论据,充斥其中,无需多言!
本经训中记载仓颉造字时鬼在哭泣是怎么回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大家一看到仓颉这个名字必然会想到他是黄帝的史官,四个眼睛炯炯放光,观察力超强,总结概括是一把好手,抽象思维更是无人能及。要不然他咋能造出中国最早的文字——鸟迹书。
这可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发明大创造,要是没有文字的出现,华夏文明也就不会如此的繁荣昌盛,几千年不衰。所以,当文字产生的那一刻就连鬼神也都为之不安,开始放声号啕大哭起来,这绝对是一种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
据说仓颉出生在陕西白水县。现在白水县还有国内唯一一座纪念仓圣造字的庙宇——仓颉庙,这应该就是陕西文明的根源。
以上种种事迹都是仓颉的不假,但是有一条是不对的。仓颉根本就不是黄帝的史官,黄帝跟他比起来绝对是后生小辈而已。
仓颉作为禅通纪的开纪帝王,他的地位是十分尊崇的,所以在他之后肯定就会形成一个史皇氏家族。这个家族尽管不可能永远掌握着国家的统治权,但是作为一个拥有文字创造者的显族,史皇氏一族在后世的地位应该还是非常高的。
在过了近千年之后黄帝立国,他急需要史皇氏家族的成员出山给他当秘书。因为当时社会最有文化的人应该就出在掌握文字的史皇氏家族中。
他们一直在继续着一项非常伟大的工作——记录历史。而黄帝请出来的这个人整理改进了祖先仓颉的文字,让记录变得更加便捷,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和他的祖先放在同一高度来顶礼膜拜。
这应该才是故事的原貌。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又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在理论上来说中华文明的开端远不止黄帝时期。
在黄帝时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应该已经产生了简单的文字,或者称之为符号更加贴切。但是由于记载的缺失和考古的空白,一直未能证实那些时代的存在。
如果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很大,这就意味着中国上古已经有了成体系的文字符号,而且比殷商甲骨文起码要早上千年。从汉字的发展史来看,在一千年甚至两千年之内汉字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形态变化,甚至可以说没有变化。
殷商甲骨文在现在看来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了,那么在它之前必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稳定的过程。
按汉字的发展稳定时间来推算绝对可以推到距黄帝之前很遥远的仓帝史皇氏的时代。假如这个论断正确,汉字产生年代和使用的时间就会大大提前。
这已经是学术范畴了,此处不再深究.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经脉?
因为经络是古人意淫出来的东西,因为现代科学解释不了意淫的东西,所以有人说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经络。
中医中有很多的大道理,你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的生理活动必须与环境协调;“身心合一”,强调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的协调;
“整体观”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其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来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病变。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调平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最终使阳生阴长、阴阳自和,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好了。
这些观念,都有一些道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都只是一种理念,现代医学也有这种理念,你必须把大道理转化成小道理、把理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东西,才可以使其发挥作用。就好比“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也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政策层面的操作,没有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过是“正确的废话”而已。
中医那一套阴阳五行的理论,能体现其“辨证施治”的理念吗?比如因为小脑萎缩而导致人的肢体动作失去协调,导致走路站不稳,这样的“脚痛医头”是中医能够认识到的“联系”吗?
光有“联系、辨证”看问题的理念是不行的,你必须有一套方法认识到这种“联系”。除了科学,谁能有这样一套成熟、完善的方法。 中医理论?不过是在阴阳五行等基础上的臆想罢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一个人视物模糊,让建立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去诊断,他会检查是否有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等等;是否有屈光不正?比如近视、远视、散光等;是否是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病变、脑瘤、脑血管瘤等等。每一种诊断都有科学明确的理论依据。
回过头来说中医。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五脏协调,病自然好”,眼睛为何会出问题?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不好,肯定是肝出了问题,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而肝属木藏血、肾属水藏精,根据五行生克,水生木,所以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补肝同时又要补肾。
因此,中医对比如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眼部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滋肝补肾”。
这些理论,听上去很“整体观”,很高深,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如果中医理论是正确无误的,那现实中脑肿瘤或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造成的视物模糊,中医又怎么去辨证?也是阴阳失衡、肝肾不调?
从中医理论本身来说,为何是“肝藏血”,怎么就不是肾藏血、脾藏血?肝藏血为何就“开窍于目”,为何不是开窍于口、开窍于耳?中医认为肾生肝(肾藏精以滋养肝血),从五行生克上来说,水生木没问题,或者说水属性东西与木属性东西有互相滋生、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没问题,但你有何证据证明肾属水、肝属木?
科学以事实为依据,科学讲究证据,而迷信只要求你绝对相信和服从。
面对这些质疑,没有中医能回答出来,他们只会说中医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或说是古人传下来的。那书是谁写的,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的是古人传下来的,那古人是怎么发现的?
类似于五脏归属五行然后相生相克(肺肝肾心脾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以及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还有经络穴位等中医理论,科技领先古人百倍的现代科学都不能证明这些理论,那对世界认知极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的?
推理很简单,就是臆想出来的。 换句话说,你能找出一个不是现代人臆想的,几千年后的科技却证明不了的理论么?
有很多中医粉常常抱怨,说反中医的人用现代医学(西医)的标准去要求中医,根本不是一个体系嘛。
非也非也,不管是中医、西医、藏医、蒙医,还是其他的印度医、埃及医医,不管你是靠有效成份还是靠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去治病,只要是医学,就要遵循一个标准,即以事实为依据,坚决不允许任何臆想,这应该是所有医学的标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学,用臆想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
看到这儿,很多中医生和中医粉要蹦高了,他们狂吼道,什么臆想不臆想的,中医这些理论是几千年经验的总结,在你嘴里怎么就变成臆想了?
诚然,中医最初就是源于古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比如生病以后吃点什么草药症状就缓轻了(神农尝百草);比如说哪儿不舒服按按哪儿症状就减轻了。
可后来呢?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化影响,中医在其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主观臆想因素。
如果说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是靠尝、靠经验总结出来的,那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 、蝙蝠屎明目、大米聪耳、小麦除烦等等等等,我不相信这些玩意也能“尝”出来或通过经验总结出来。
难道某个瞎子偶尔吃了点蝙蝠屎复明了?还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馒头的耳朵更灵敏?
还有“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肝藏血开窍于目”这些五脏归属五行,然后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的理论;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等等理论,又是哪位大师通过什么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谁能说来听听?开“天眼”看到的还是外星发达文明告诉他们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中医某些理论是经验总结,可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比如什么核桃补脑,前几年在云南、山西、河北某些盛产核桃的地方出差,那儿的人天天拿核桃当零食吃,也没见聪明到哪儿去。
近几年青海、西藏等地也去过不少次,那儿某些地区盛产冬虫夏草,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等多种功效。当地很多人天天用卖完冬虫夏草剩下的渣子冲水喝,也没见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免疫力有多强。
****************
如果这些笼统的说法没有说服力,我们试着举两个医学上的实例。
甲状腺肿大,即我们通常说的大脖子病。在现代医学没发展起来以前,中医对甲状腺肿大的辨症一直是“痰郁气结凝聚于颈项而成”,治疗方法是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清热养阴为主。
而现代医学发现,国内某些地区的水土中缺乏碘,在那些地区患甲状腺肿的病人就特别多。后经研究发现,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 ,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因此现代医学对付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极为简单:让老百姓长期普遍食用含碘盐。仅此一项措施,就让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的疾病基本绝迹。
如果中医的说法是正确的经验总结,那“碘”岂不起到了“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作用了?很明显这结论是荒谬的。
****************
再比如肺结核,在古代,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肺结核基本上都是束手无策的,肺结核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始终都是威胁人类的首要元凶。
直到1882年3月24日晚,在德国柏林大学卫生研究所的一间图书室里,德国医生兼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1943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成功提取了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随后,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利福平相继被发明。结核病逐渐退出了流行病行列,科学终于战胜了病魔。
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现代医学采取了观察、实证、逻辑等科学方法,在结核杆菌被分离、纯培养以及接种感染这样的“铁证”面前,如今的中医界依然沿用几千年前的观点,坚持认为正气亏虚、肺肾两虚是肺结核的主要致病原因,在治疗上胡扯什么滋阴润肺、培土生金、温补脾肾、化痰祛瘀等稀奇古怪且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言乱语。
如果“正气亏虚、肺肾两虚”是肺结核的主要致病原因,为何肺结核会传染?为何链霉素能治好肺结核?难不成链霉素还能滋阴润肺、温补脾肾不成。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医理论是多么的荒谬。这不是以偏概全,不是拿着中医理论中少数“糟粕”把中医一棍子打死(现在中医也并不承认这是糟粕),而是大家应该通过这几个病例认清中医的本质---在阴阳五行等“大道理”的基础上毫无科学依据的臆想而已。
中医和西医你有哪些看法?
中医是经验科学,起源于神农氏尝百草,经过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大家的发扬光大,在李时珍时期达到巅峰。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中医师法于自然万物,推崇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具有辩证的唯心主义思想,把无形抽象的经络脉像穴位在人体上实施(得到)了印证,以湿、热、毒、虚、旺、火、阴阳等来表述病症,甚至还会结合到五行八卦,具有一定的神学和玄幻特征,在治愈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对患者来说,心理治疗的效果似乎更为重要,有一种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神奇和无奈。中医的优势是清热解毒,调理肺腑,舒理经络,滋阴壮阳,疏肝理气,从宏观上来调理身体,治病固本,达到所谓的治本不治标的神奇效果。
西医是理论科学,起源于人体解剖,从最初的放血疗法,到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手术治疗,再到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无一不是根据对人体和病理的研究,西医属于对症治疗的临床医学,具体表现在从微观上治疗疑难杂症,能快速而明显地解决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但对很多病症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从而落下“治标不治本”的名声。
如何看待中医和中药的关系?
作为一个中医人,从事中医临床四十多年,对这样的论点并不赞成,为什么不赞成,那就要从实际过程中的总结说起了。
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吧!其实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现代所谓的“中医”之口。我们都知道,现在无论是药店里的坐堂中医,诊所的中医了医生,国医馆的外聘中医以及各大公立医院的中医了科和中医医院的医生。
这些医生都是领工资,拿薪水的,有了薪水自然就有了任务(这个时候不要说所谓的医德),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大处方”,然而这种操作方法患者并不买账呀!怎么办?正因为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就有了解决疑问的方法。
那就是让所有患者都知道,现在中药都是人工种植的,有效成分不足,所以用药量一定要加大。只要这个理论成立,并且广为人知,那么开“大处方”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同时,如果没有效果,同样可以把无效的罪名按在中药身上,医生则没有任何错漏。
起初,我也认为这句话没错,可当我利用经方,适中剂量临床治疗几年之后发现,这个论断和明显是错误的,明显是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为之的。
再加上“人工种植”需要加大剂量,但他们不知道还有“农药化肥残留”的问题吗?所以,两者之间是矛盾的,都不能成立。
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临床验证的人才有资格回答,否则就是人云亦云,最终害的只是患者。
还有就是所谓的颗粒中药,打的也是这个旗号。中药就是中药,破壁提纯以后那就不是中药了,因为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已经被破坏。再就是商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大多数医生都是商人的傀儡,药商提供什么药你就用什么药,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所以说,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也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