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哪些部位,刮痧拔罐和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谢谢邀请!刮痧,拔罐,艾灸都是中医疗病的方法,是老祖宗留下的珍宝。刮痧是用刮痧工具,如刮痧板等在人体的皮肤表面,通过刮动,摩擦以达到活血化淤,去湿排毒的效果,家庭保健非常不错,刮痧主要针对的是十二皮部,比较简单方便,效果明显,在临床上用的也比较广泛。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的穴位,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在中医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凡是用药所不能及,针刺所不能到的,则必灸之。施灸的原料有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无毒,能灸百病。艾,以三年为好,古人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艾灸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北方,天地所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为上。扁鹊曾云,人于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能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可见灸治有防病保健功效,可激发人体先天之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灸法有很多,有艾柱灸,瘢痕灸,隔姜灸,隔盐隔蒜灸,悬灸,雀啄灸,回旋灸,灯火灸,天南星灸等等,灸法虽好,可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使用的,有很多禁忌,有顺序,讲补泻,还有灸后的处理等,所以用时也要慎之,不可不懂装懂,不知如何为,而随意为之,害人害己!凡灸,当先阳而后阴,先上后下,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之,毋吹其火,须自灭之,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拔罐,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空气,造成负压,使皮肤产生刺激,充血,以达到疗病保健的目的。拔罐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抽气法等等,还需留罐,走罐,刺血拔罐,药罐,,,,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范围广,如风湿痹痛,神经麻痹,腹痛,背腰疼,头痛,痛经,亦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此外,如丹毒,毒蛇咬伤等亦可使用。
如何用艾灸系统地调理身体?
在传统中医里面有“8个总穴”,临床中,很多疾病,只要打开它们,疾病就逃走了,因此很多中医经络师都喜欢应用这“8个总穴”,而且古人还把它们归纳成治病的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坐骨刺环跳 、腿疼阳陵透。这“8个总穴”分别是: 第一个穴位,“ 肚腹三里留 ”: 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足三里穴位在这个地方,人腿的膝盖、膝盖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这个穴位叫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就负责调理肚腹所有的疾病。 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第二个穴位,“ 腰背委中求 ”: 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什么地方呢?在这条腿,腿腘窝横纹线中间。腰背这个部位有什么疾病,你像腰痛。过去有句话讲:病人腰疼,大夫头疼。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 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委中穴,这是第二个穴位。 委中穴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第三个穴位,“ 头项寻列缺 ”: 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 (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调理。 列缺穴 位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第四个穴位,“ 面口合谷收 ”: 第四个穴位,首先就指出来,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调理 ,合谷穴在这个地方,人的拇指和食指 (虎口)连接部到指骨连接部,划一条竖线,中点这是合谷穴。 合谷穴 位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指压合谷穴时有一个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第五个穴位,“ 心胸取内关 ”: 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刚才讲“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这部分,有病找内关穴,内关在腕 内侧横纹上两指,找这个部位,这个能治什么病呢?像心脏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也都是属于心胸疾患,要找内关穴。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调理时的首选穴。 第六个穴位,“ 小腹三阴谋 ”: 小腹咱刚才讲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现在人的正面,就差这块了,小腹部位。小腹部位得了病,就要找这里面。请大家看,在这条腿的内侧,这是踝骨以上三寸,踝骨以上三寸这个穴位叫三阴交穴,“小腹三阴谋”就说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三阴交穴来调理,小腹什么病呢,有的时候,小腹疼痛,男子的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少、女子的月经不调、 经量过多或者过少,还有白带等等,一些属于在小腹方面发生的病都要考用三阴交穴,这是第六个穴位。 三阴交穴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第七个穴位。“ 坐骨刺环跳 ”: 环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这个地方,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由坐骨神经引起来各种疼痛可以找这个环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脚,所以在这里发生疼痛要考虑环跳穴。 环跳穴 位置: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
主治:袪风除湿,强腰通经。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
第八个穴位,“ 腿疼阳陵透 ” 腿疼要针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看膝盖骨,这是人的腿的前面这个大骨头叫胫骨,后面还有一个小骨头叫腓骨。它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腿疼阳陵透,就说这个阳陵泉穴是整个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个总的开关。发生疼痛了要考虑到打开这个开关,使它的气血流通。像老年人的风湿老寒腿,肌肉拉伤,静脉曲张等等,都要用阳陵泉穴来调理。 阳陵泉穴 位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这三个穴位已经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掌握这三个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里有根,找到这三个穴位。
再看看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个又把头部都包括了,凡头部的疾病,这两个穴位要重点考虑。
后面腰背部“委中”,坐骨这个部分“环跳”,腿疼“阳陵泉”。凡腰腿的疾病,这3个穴位要重点考虑。基本上 ,你掌握了这八个穴位,人体的大部分疾病均可通过这些穴位来进行调理,效果很好,贵在坚持。
艾叶草功效与作用?
艾叶草功效与作用
艾叶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艾叶草处方别名有陈艾叶、蕲艾叶、艾叶炭等,性辛,味苦,归肝、脾、肾经。
一、功效
1.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2.艾叶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妊娠胎漏。将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二、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温灸,或煎汤熏洗。
三、禁忌证
阴虚血热者忌服。
四、给药说明
艾叶草辛香温燥,应该避免过量或者持续服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刘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委中穴不能灸吗?
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
该穴神经密布,前有腘动、静脉;后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之前看过一篇介绍艾灸治疗口诀的文章。
主要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文章刚刚发出来,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质疑:古书里不是记载委中穴可泻不可补,怎么还能艾灸呢?
那么委中穴到底能不能艾灸?
文章上说,委中穴是排毒口,所以是禁灸穴!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并不是因为委中穴是排毒口不能灸的!而是因为委中穴下面是遍布神经、血管,你直接灸后,会对血管神经有所伤害,而且不容易愈合!
古时候是直接在皮上灸的!(俗称直接灸)如果艾灸委中穴就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导致附近的血管神经有所伤害,并且不容易愈合,所以才会有禁忌艾灸委中穴的记载。
而现在,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方便,已经很少有人采用直接灸了,现在的人们多采用悬灸、艾灸盒灸、隔姜灸(俗称间接灸)等方法。
所以我们现在是可以采用间接灸的方法艾灸委中穴,艾灸委中穴对于治疗腰腿疼和鼻炎都非常有效的。
所以适当的艾灸下(间接灸)益处还是非常大的。
艾叶有什么功效?
艾叶是可以食用的,很多地方小吃有看到用艾叶做的。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的枯叶,在一般的草药中,艾叶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对人体有比较大影响的草药。艾叶在每年生长茂盛期被采摘,然后经过去角质,晒干,然后才会被使用。艾叶可以提神,可以用来泡脚,可以治疗一些妇科疾病,还可以驱赶蚊子,尤其在每年的七八月,艾叶会被广泛的使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艾叶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1、艾草的营养价值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2、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3、艾叶的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二、艾叶的吃法
艾叶青团
材料:
艾叶适量,糯米粉200克,粘米粉100克,花生适量,白芝麻适量,芝麻适量,猪油(炼)适量,白糖适量。
做法:
(1)新鲜艾草叶,留叶去柄,开水中汆烫后捞起。
(2)切成小段,加入适量的水料理机打成糊。
(3)准备好糯米粉、粘米粉置入大盆中,加入艾草糊和适量的白糖水(白糖加水煮溶后待凉),搓成光滑面团,搓成长条。
(4)用小刀切成均等的小剂子,取一个捏成圆形,包入馅料。
(5)收口捏圆做成生胚。
(6)放于荷叶片。
(7)面上蘸水,点上炒香的黑芝麻。
(8)置于出汽的蒸锅15分钟即可。
艾叶炒饭
材料:
艾叶50g,剩饭一碗,青椒适量,洋葱适量,精盐适量,黑胡椒适量。
做法:
(1)准备好嫩艾叶和辅料。剩饭一碗。
(2)洋葱、青椒洗净切小块,香肠切小粒备用。
(3)锅中烧开水,加入一点小苏打,下艾叶焯一会。捞起,切碎。
(4)锅中油热,下洋葱、青椒、香肠炒匀。
(5)倒入米饭,炒散。再倒入艾叶碎,加入盐、胡椒,炒匀,调好味即可盛入碗中。
艾草煮鸡蛋
材料:
艾叶100g,天然谷物调和油适量,精盐适量,小农鸡蛋3个。
做法
(1)艾叶拣去杂质,去梗,泡水。
(2)洗净的艾叶,小盆里打入3个鸡蛋。
(3)艾叶切碎,鸡蛋打散。
(4)锅里烧开水。
(5)水煮开后倒入艾叶煮开。
(6)倒入鸡蛋液煮开。
(7)煮开后转中小火。
(8)下适量盐、油煮开即可。
艾叶饺子
材料:
生粉,猪肉,小农鸡蛋,酱油,艾叶,精盐,元贞糖。
做法:
(1)艾叶洗净、烫水、切碎。
(2)猪肉挑半肥瘦的,洗净,剁碎,拌上生粉、酱油、鸡蛋、汤、盐、糖。
(3)然后把艾叶也拌均匀。
(4)用买来现成的饺子比,一按一捏,一只饺子就做好了。
(5)在蒸盘抹上油之后,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