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般在什么部位,兰花刚种放在哪里好?
谢谢平台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老蒋在7月中旬发布的“怎样选购和栽植新兰”(怎样选购和栽植新兰?)一文中已提到。今天再详细和花友说说这个话题。要点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
一.怎样配制兰花栽培基质?
栽培兰花的基质可以自己配制。对于地生兰花,可以用营养丰富、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殖土壤,如泥炭土、发酵腐熟的牛粪和锯末等混合配制而成。附生兰花,可用碎蕨根、树皮块、碎砖等粒状物作植料。
二.兰花栽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不管是新买的兰花苗,还是分株的兰花,其根部都要先行处理后才能栽入盆中。
新买的兰花苗应先用水洗净根部和叶丛上的污染物,剪去残叶、断根后,再放置阴凉处,待伤口处收水后再栽植。
经过分株的兰花要清理完干瘪的假根茎和细弱衰老根、腐烂根。凡是刀切伤口,都应抹上硫磺粉,待伤口呈现干缩状态时,才能上盆栽植。
上盆时,先用瓦片垫好排水孔,然后加上约占盆深1/3的小碎石子、碎砖粒或木炭;就地生兰而言,上面再加由腐叶土与锯末各半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培养土要先粗后细,深约3厘米。这时可将兰苗放入,让根系均匀分布在盆中,继续加土并摇动,使根和土紧贴。最后将土加至盆沿,深度以土接近叶子的基部为宜。要稍按实,使盆面呈馒头形,最上层可铺上青苔或小石子,以免盆土板结。
三.怎样做好上盆后的管理?
不管是新买的兰苗,还是分株的兰花,在剪去残叶、断根,或切割后,根部或多或少要受一点损伤,所以上盆后应将其放置阴湿环境中,不要直接放在地上,这样做一是防止蚯蚓、蚂蚁等钻入盆土中,二是减少叶面和盆内水分蒸发,防止叶片萎蔫。此后要保持周围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良好的通风和较低的土壤湿度。
因为新栽植兰花的伤口尚未愈合,所以栽后不要浇水。过湿的土壤不但会阻碍根系的呼吸,而且会滋生细菌,致使伤口发生腐烂。
新上盆的兰花根部短时间内还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所以这时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如果环境湿度差,可于每天上午10时后,下午3时许,分3~5次用喷雾器向叶片表面适量喷水,喷水的最佳效果是经常保持叶面有一层薄薄的水膜膨胀而不流淌为好。
最后想说的是,新栽植的兰花盆土应保持适当干燥些,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这是兰苗成活的关键一环。新植的苗一年内不要施肥。
以上就是老蒋的兰花养护经验,希望对花友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花鸟鱼虫内容,欢迎在今日头条搜索并关注“ 老蒋究了”。
乌鲁木齐全民核酸检测两轮下来检测过程中增加感染的几率大不大?
乌鲁木齐全民核酸检测两轮下来,检测过程中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大不大?
乌鲁木齐市防疫指挥部之前发布消息,为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乌鲁木齐市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核酸检测,而根据武汉、北京、大连等地的经验,在全民检测过程中增加感染的几率肯定不大。
一.核酸检测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关于核酸检测的目的乌鲁木齐市防疫指挥部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为了为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所以他们才在全市范围内做核酸检测,由于疫情期间采取封城的措施是最为有效的,全民核酸检测就会意味着增加人员接触和聚集的可能,我们不能排除这之中可能有人因此而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如果权衡利弊,我们会发现做核酸检测的利大于弊,即这样做不会大幅度增加感染风险的时候,采取这样的措施就是合适的。
二.检测时保持必要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另外在全面核酸检测这个措施下来的时候,相关负责人也肯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肯定会对组织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参加检测的群众做好防范措施,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为检测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而且这次检测各省派出了10余支专业的检测团队,问题应该不大。在户外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能够佩戴口罩,是很难被感染的,所以被新冠感染的概率是不大的。
三.新疆数据已经逐渐好转,可以证明感染的几率不大从新疆疫情的数据来看,也确实证实了因为检测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很小。
新疆近日单日新增确诊如下:
7月25日 新增确诊病例22例。
7月26日 新增确诊病例41例。
7月27日 新增确诊病例57例。
7月28日 新增确诊病例89例。
7月29日 新增确诊病例96例。
7月30日 新增确诊病例112例。
7月31日 新增确诊病例31例。
我们可以看到昨日新疆的新增确诊病例已经大大下降,如果真的因为核酸检测而有大概率被病毒感染的话,那么昨日肯定还会维持在一个高位上,是不可能出现形势的好转的。
青岛新增9例新冠检测阳性?
重磅消息:青岛,突发疫情!!10月11日,突然发现3例“无症状感染者”;10月12日,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确诊感染者。目前,已有9例新冠检测阳性感染者。10月11日,也就是发现新冠肺炎感染者当日,青岛便进行了“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初步发现这3名密切接触者和青岛市胸科医院有着“高度关联”!什么叫“流调排查”?就是对病毒感染者的活动轨迹以及接触人群进行范围划定,寻找病毒来源。何谓“分类检测”?分类检测,就是对不同病毒感染者进行病毒检测,从病毒层面确定病毒来源。青岛突发疫情,病毒源头到底在哪里?青岛新冠肺炎感染者,与胸科医院的“高度关联”,究竟是什么情况?“高度关联”,并不是病毒的“感染源”,只是说目前检测出的病毒感染者,初步判断是与胸科医院有“交集”,感染源头在这里。是否意味着青岛胸科医院就是“感染源”?初步已经排除,因为青岛胸科医院已经辟谣,说病毒感染源头并不是发生在本院内,也就是说是来自外面。青岛胸科医院,是青岛定点接诊境外病毒感染者的,所以很有可能是“境外输入”,这方面的概率较大。目前,青岛市已经检测了14万人,全部呈现出阴性。计划在5天内,对青岛市的民众,全部进行核酸检测!10月11日,同一天,我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二轮”,第二阶段的疫情已经拉开序幕。2020年秋冬季,将会是疫情“第二轮”的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恰好,10月11日,青岛便出现了新冠疫情。可见,疫情防控的这根弦,一定不能丢。10月12日,原定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取消。青岛相关部门回应,并不是说疫情严重才不召开,而是为了公众负责。最后,采取了直播形式的发布会。10月12日,国家卫建委,也已派出工作组,赴青岛指导当地开展疫情防控。“网红专家”张文宏发声:此次青岛疫情的发生,符合“常态化”疫情的特征,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网传青岛新冠肺炎感染者,是在胸科医院内感染的!医院辟谣,没有其事,并予以了否认!10月12日,青岛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指出,青岛的确诊病例,并不是在医院内感染的,而是在医院内筛查时发现的!青岛市确诊病例,也不是在社区中发生的,并明确指出,本次疫情,风险较小!目前,青岛市内,并未发现“社区”确诊病例。全国再现“中风险”地区!10月12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宣布,将青岛楼山后社区,定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为什么要将青岛胸科医院所在地区定为“中风险”地区?就是因为有两点还未最后确定:(1)青岛新冠感染者的“感染源”,究竟是什么,还没有确定。如果是青岛本土病例,那么在6—10天的病毒窗口期,肯定会断断续续地出现感染者,肯定会有一个病毒传播链条存在。假若是境外输入,是外界感染,那么就要重新进行另一种溯源工作。(2)国庆期间,去青岛旅游的人群高达560万,因此对青岛疫情的溯源工作进度越快,越有利于防止疫情进行跨界传播。所以,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求国庆期间去过青岛的民众,要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对这一人群要进行密切跟进,进行必要的健康管理。早在9月24日,国庆前夕,青岛就发现了一家进口冷链产品的装卸工人,是无症状感染者。青岛市立即对这2名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接触者”进行了隔离观察,结果全部呈现阴性。同时,青岛市对全市涉及到的进口冷链产品全部封存管理,并未流进市场。疾控中心也在第一时间对新冠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这2名无症状感染者与进口冷冻水产品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也就是说,青岛市的这2名装卸工作,是因为被污染的进口冷冻水产品才被感染者的,感染源很是明确。有人不理解,什么情况下就应该进行风险等级的上升?判断标准就是,以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病例数量,来作为标准的。比如,无症状感染者,就不是确诊病例,所以就无需变更风险等级。此次青岛疫情发生后,人们对青岛市胸科医院部分独立区域,承担着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使得疫情传播,引起了专家和官方的警觉。很有可能,青岛此次疫情的病毒,就是外部传播,即境外输入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提醒民众:青岛市正在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筛查,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去青岛旅游和出差!
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12月10号,成都本地新增4名确诊病例、1名无症状患者。而从12月7号发现首例患者后,目前累计的患者多达12例。其中10人确诊新冠肺炎、另外2人则为无症状感染者。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成都疫情的感染者仍然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并不是很乐观。那么今年的疫情,是否会杀一个回马枪,出现重新反弹的迹象呢?综合我国精准应对的政策来看,今年疫情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反弹。就算有也是零星病例的反扑,并不会有年初那样大规模的爆发。
当前国内的疫情状况最近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关于疫情新增病例的消息逐渐变多。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报告显示,仅仅是12月10号这一天的时间,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新增病例就多达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占据大头。上海新增5例、广东3例、云南1例、此外本土病例占据6例,其中四川为4例、黑龙江2例。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新增死亡病例。
此外接触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是218人,而重症患者和前一日是持平的状况。除了最近爆发的成都疫情,12例感染者值得留意重视外。整体上看我国的抗疫战,仍然是和之前一样做的严密。那么成都这12个感染者,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个属于主动就医、8人是在仔细检测时发现,还有3人是是社区筛查出来的。
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千防万防,在处理疫情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尽心尽力了,但是狡猾的新冠病毒,仍然会找机会趁虚而入。因此我们并不能有所松懈、掉以轻心。截止到北京时间12月11号,我国现有确诊人数1696人(单日激增66人)、境外输入确诊患者累计是3989人(单日增加9人)、无症状患者累计220人。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仍然是处于很严峻的情况。
那么最近出现的成都疫情,可能会导致今年的疫情反弹吗?由于最近的全国多地,像成都、内蒙古这些地区,频频出现新增的确诊病例,尤其是“成都疫情”更像王炸。许多民众会有疑惑,今年疫情到底会不会反弹?其实这个是有很大概率的!并且在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在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国内仍然会有不断出现的新增病例。
目前现存的疫情可以看成两大点,第一点就是不断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最近一段的时间,境外输入病例仍然不间断出现。有些人会疑惑,为什么国家不能出台政策,做到国门紧封,禁止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呢?其实这个是有失偏颇的,当前国际形势上的疫情是不可控的。
并且世界目前是一个大的经济体,我们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完全想要切断境外航班进入国内,其实也并不现实。第二点另外就是影响疫情反弹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当前需要留心注意的关键,其中以下几点都是重点。
01:寒冬季时节病毒活性增强,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增强据美国微生物专家雷尔曼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喜欢干燥、冰冷的环境下,尤其是在没有强光照射的环境里,呈现生命力和活动性更强烈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在这种寒冷的季节,其实是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存活。这个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参考冬天频发的流感病毒,经常都是在冬天肆虐爆发。而在炎热的夏天,基本上不会发生流感病毒爆发。
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很相似,它们均属于明显的季节性爆发性病毒。寒冬对比于盛夏来说,确实是有利于病毒扩散传播。再加上临近寒冷的冬天,会有很多家庭选择室内采暖,经常调控让室内的温度在25度左右。而本来室内环境就是很沉闷,空气并不是很流通。在这种干燥的氛围下,大规模的人员聚集,不管是做游戏、聊天唠嗑等社交活动,都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只要有一个人携带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可能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感染。
02:外部形势更加严峻,进口冷链食物是一个大难题这些年随着国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常会选择吃国外的进口冷链食物。乌拉圭的牛肉、挪威的三文鱼、巴西的冷冻猪肉,都是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但是这些美味的食物下,可能会暗藏病毒的危机。我国海关和食品检测部门,在越来越多的冷链食品、与其外包装带上面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些进口的三文鱼、牛肉、猪肉等冷冻食物,经常成为新冠病毒的携带者,并且使其趁虚而入带进我国。
有相关调查显示,很可能这些说不清的冷链产品,在售前检测的第一环节就“不合格”,并且最终兜兜转转进入我国。而尽管我们国家的防疫战做得很严谨,但是这不并不是其他国家也这样。当前放眼全球来看,像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疫情都是处于洞若观火的情况。而这些都是我国十分依赖的海鲜进口国,因此存在的威胁非同小可。
像美国、巴西这些国家,很多都已经是疫情不可控的地步。而装载海鲜、肉类的包装袋,以及这些海鲜食品本身,都是有很大几率被病毒所污染。并且由于新冠病毒适应在低温的环境存活,同时活性非常顽强。因此这些进口的冷链产品,以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运输、携带病毒的运载体。
就在前两天12月6号的时候,武汉疫情防控部就发出通告,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里脊肉,累计多达1210箱、质量约是26.9吨重。这批猪肉就携带新冠病毒,好在海关严密仔细的排查,已经查清楚货物的去向,正在进行相关手段的处理,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感染。不过冷链食品的问题,真的就和境外输入病例患者一样难缠,这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03:年底浩浩荡荡的春运,可能成为疫情爆发的关键因素现在已经快12月中旬了,难忘的2020年也快要结束了。马上我们会面临春运的考验,而由于巨大人流的存在,每年我国春运都是川流不息的。而在巨大人流量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病毒大规模传播,也可能是造成疫情爆发的最大因素。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他在检测中未被发现的话,就可能成为巨大的“传染源”。
此外综合他一路回家的途径,可能坐着高铁、飞机、火车等运输工具,一路上可能和别人聚集交谈,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话,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的现在,年底的春运可能是一个特殊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早已经恢复了日常工作、生活、上学的情况,很多人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轨迹,甚至很多人还松懈了防控行为。
但是狡猾的病毒,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趁虚而入。人们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就不小心确诊感染上了病毒。考虑到春节时节、以及民众很可能淡薄防疫举措下,我认为国家很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年底分流返乡、春运时期错峰出行、外出必须携带口罩、仍然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的机制等等。全方面做好防疫措施,避免造成疫情的强势反扑。
04: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变异的可能,感染和传播会进一步增强据泰国的瓦坦帕博士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发生了毒株变异!”据该博士调查发现,目前缅甸爆发的病毒,而当初武汉新冠病毒的毒株,并不是相同的一种。缅甸的这种新冠病毒毒株,传播速度比武汉的病毒毒株快了20%附近。武汉的病毒株是D614、而当前缅甸60%的病例,属于是G614病毒株感染,并且这种病毒威胁力更大。因此他得出结论:“G614病毒更容易传播,并且更容易被响应。”
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此前英国伦敦的病毒研究组,在分析了来自全球超过90多个国家,差不多4.6万个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组时,就发现那些这些病毒株里面,存在超过1万多个病毒株变异。特别是SARS-CoV-2这种病毒株,呈现持续不断地变异。里面有良性的变异、也可能会有更坏的变异。这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可能让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
也许我们研制出来了新冠疫苗,能够达到批量上市的地步,但是由于病毒不断的突变,也许这种新冠疫苗的效果和作用就削弱了。这也让我们清楚,有时候一味依靠疫苗并不是有效的。而且缅甸和我们属于邻国,很可能哪天从缅甸输入患者来我们国家,那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就算是感染者治愈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是低于正常人的水平的。这也是一种暗示,就是在注射新冠疫苗后,疫苗并不能够百分百保护我们,不能确切能够让人体不再二次感染。说不定病毒株突然恶性变异,那样就算这种针对性的疫苗出来了,但是很可能也是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期盼的是,病毒千万不要恶性变异。
面对捉摸不透的疫情,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疫情从年初的大爆发,到现在只有局部零星病例出现,我们也能够很好看到,在抗疫方面我国的精准有效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综合我们首次抗击疫情的经验,我们现在对于病毒已经十分了解了。我们真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这次成都再现的疫情,而害怕疫情会再次强势反弹。
当前我们最重要还是做好防疫措施。一定要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面对偶尔出现的零星的病例,应该要保持警惕清醒的态度,不需要惊慌失措、大惊小怪的样子。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应该的模样。如果我们因为突发的疫情,而丧失了本来的意识,整天一副紧张害怕的样子,反而才是添乱。
成都这次突发的疫情,仅仅是小规模的病例。目前成都当地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及大范围的人员排查。数据显示到11号晚上6点,成都全市检测了确诊病例接触者580人,并且全部采取了隔离观察的强制措施,累计核酸检测采样达到15.8万人。可以看到就算是一个人感染,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从根源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我们要坚定相信国家,相信民众、相信自己。
抗疫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应该是一个持久的战斗,尽管当前它仍然在兴风作浪,但是我们国家已经在过去整整11个月里,取得了抗疫战的持续成功。前段时间的中秋、国庆更是几亿人外出游玩,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反弹。这足以看出我国抗疫的成果,现在我们仍然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尽管这次成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疫情反扑,但是它仅仅是零星病例不足为据。
只要民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做好科学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并且保持小心谨慎的对策,我相信疫情并不会再次反弹。同时我相信成都的疫情很快会结束,成都加油,中国加油。
今年疫情会封城吗?
马上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之前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是能不能抢到回家的车票?现在我们最操心的问题,就是今年春节疫情会大爆发吗?还会像2020年一样封城吗?
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有的人说过完元旦后就不允许随意出城,还有的人说,春运会取消,我们会被分批送回去过年 !
说什么的都有,弄得我们是人心惶惶,但是以上说法都属于谣言。
目前官方没有任何发文,表示会取消春运会分批送我们回去,过完元旦,不允许出城等消息。
所以我们以官方发文为准,不要听别人乱说。
好了,言归正传,今年疫情还会封城吗?我觉得今年的疫情还会反弹,但是不会像2020年二月份一样,全国大面积封城,只有那些高风险等中风险地区,采取一些封城措施。
那个今年疫情会不会大爆发?导致封城,我觉得控制以下几个爆发点,今年不会再发生疫情大爆发。
1、境外输出病情最近小编我也经常刷短视频,看新闻,看到某个地区又出现几例境外输出患者,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也特别发愁,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境外输出病情呢?这一直都是一个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国外的疫情可以说是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像世界强国 ,美国来说,无论是他的医疗,科技,都是世界领先的,但是他们国内现在的累计新冠患者达到1600多万人,死亡人数达到30万人,从这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医疗科技在发达,面对大面积爆发的新冠来说也是束手无力。
所以国外的爆发会让那些在外的华人,留学生通通回到中国避难,这样一来,从国外回来的人很容易把病毒携带到中国内地来,现在新冠病情已经转化成无症状,无症状患者也不发烧,也不咳嗽,跟我们正常人是一样的,无法判断哪些得了新冠只能进行核酸检测,但是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只有50%,一旦那些从国外回来的人身上携带有新冠病毒,就算是核酸检测也有可能检测出阴性。
在进行14天隔离,之前有研究表明,现在病毒已经进化,无症状患者在1到20天内毫无症状反应,所以就算从国外的人回来进行核酸检测,14天隔离也无法100%保证他是安全,一旦他们过了隔离期回到正常社会,会很容易把病毒带给国内的人,造成大规模传染,所以境外输出是一个爆发点,同时也给境外防疫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想彻底杜绝境外输出风险,就只能关闭从国外到国内的航班,你们同意这个办法吗?
2、进口冷冻食品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对吃的要求特别高,家马上又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些腊肉,今年的肉价真的是让人望梅止渴,但是超市的冷冻猪肉比市场猪肉每斤便宜几块钱,自然成为了广大居民晒腊肉的购买对象,想必大家也看了新闻,最近从阿根廷进口一批冷冻猪肉到国内,但是从这些猪肉上检测到新冠阳性,除了阿根廷的冷冻猪肉,还有巴西的冷冻牛肉,非洲的沙丁鱼等其他进口食品上面都检测出新冠阳性。
所以现在的进口冷冻食品有风险,如果进口冷冻食品不杜绝的话,万一有一批新冠阳性的冷冻食品流入到市场,那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市场上每天的人流量特别多,一旦接触到这批新冠冷冻食品,会很快的,造成大规模传染,所以进口冷冻食品也是一个爆发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杜绝从国外进口冷冻食品。
3、 本土病例席卷而来最近有点不太平,新闻报道很多例本土病例,这种情况说明了在中国内地还有不为人知的传染源,会导致内地人患上新冠疫情,比如最近的黑龙江先有本土病例,共计8人。
除了黑龙江出现了本土病例,还有以下城市出现了本土病例比如:新疆的吐鲁番市,内蒙古的满洲里,四川,成都等其他城市可以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陆续续的出现了新的本土疫情。
所以说本土疫情的四起,是一个爆发点,因为我们每天上下班接触的人比较多,而被我们接触的人同时也接触了,其他人就这样,彼此循环,谁知道在这些人中有没有接触到新冠患者?
总结: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冬季的疫情反弹的风险已经逐渐增高,那么还会不会像2020年的二月一样全国封城呢?
不会,因为我们经历过第一次疫情爆发,已经总结出一套很好的防疫措施,我相信我们政府在发现疫情的时候会很快的将疫情传染范围缩小,今年不会大面积封城,只会在那些高风险地区,所以我们大家只要做好自身的防疫措施就可以。
春运只要人群里面没有新冠疫情,那就不会导致大面积传染,所以快到春运了,各位朋友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个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