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白术与炒白术的功效区别,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
白术和苍术两个药都是很常用的药,经常用于脾虚湿盛的症候,两者都能健脾燥湿。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应用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就来说一说。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是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作用,是治疗脾虚诸证之要药。燥湿利水多生用;补气健脾多炒用。
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是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的作用,是燥湿健脾之要药。生用燥性强,炒过后燥性减弱。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这两个药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能健脾燥湿,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脘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差,腹泻拉肚子,舌苔白腻等比较合适。经常会一起搭配使用,比如:二术丸(此方中,白术、苍术两药为主药,主药用于妇人脾胃虚弱,经少闭经,或者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泄泻。)、完带汤(此方中,白术、苍术君臣配伍,发挥健脾燥湿,对于脾虚湿盛出现的女子带下量多的病证)、当归拈痛汤(此方中,白术、苍术虽不是主药,但也是主要发挥着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的病证)
不同点:白术是补气药,所以主要是以补气健脾为主,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理中丸,归脾丸等等,治疗脾胃虚弱相关病证。苍术是化湿药,所以主要是以健脾燥湿为主,比如平胃散、二妙散、越鞠丸、藿香正气水、午时茶等,治疗脾虚湿盛或者有湿气重的相关病证。
所以如果以脾虚为主,首选白术,发挥健脾的作用;如果湿盛为主,则选用苍术;当脾虚湿盛两者都明显时,可以考虑白术、苍术一起配伍使用。
另外,白术还能固表止汗,用于脾虚气弱,固表失司导致的感冒。比如玉屏风颗粒、芪参补气胶囊等,都有用到白术,发挥固表止汗的作用。
白术还能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之胎动不安证。比如保胎丸、安胎丸、固肾安胎丸等等,都有用到白术,发挥健脾安胎的作用。
白术能健脾利水的作用,用于脾虚运化水湿无力,出现的水湿内停。比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猪苓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等,发挥白术的健脾利水之效。
而苍术,除了能够燥湿健脾外,还能祛风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比如九味羌活汤、二妙散、风湿马钱片、妙济丸等,发挥祛风湿的作用。
苍术还能发表,对于外感寒湿的表证,比如九味羌活汤,藿香正气丸、午时茶等等。
关注医路19秒,学习更多简单实用健康知识!
炒白术是什么?
炒白术,是指炒熟的白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白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结节状根状茎。茎直立,全部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羽状全裂,侧裂片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苞叶绿色,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宽钟状,顶端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8-10月开花结果。
白术分布在中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该种有栽培。
药房抓的药是炒的还是生的呢?
感谢邀请。
首先,如果您的处方书写的是“生白术”,药房给您的一定是生白术,除非调剂药师出现了调剂错误,将炒白术或焦白术或其他炮制品给您。所以,按照一般的规定和流程,您拿到的就是生白术。
当然,最常见的这几种炮制品,生白术、炒白术和焦白术是有区别的,从色泽上就可以区分出来,生白术是淡白色,颜色浅;炒白术是淡黄色或黄色;焦白术是黑色,颜色很重。所以,您可以根据色泽来简单判断一下,拿到的饮片是生白术、炒白术还是焦白术。
(生白术-来源于网络)
(炒白术-来源于网络)
(焦白术-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其实更为重要。也就是中药界俗称的“处方应付”。什么意思呢?写“生白术”当然给生白术,但是只写“白术”呢?是给生白术还是炒白术还是焦白术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哈。在传统手写处方的年代,不同地域的中医都自己的处方习惯,抓药的药师按照当地约定俗成的处方习惯抓药,这就形成了处方应付。例如,如果北京地区的中医在处方上写“黄芪”,药房很可能给的是炒黄芪;而在广东地区的中医在处方上写“黄芪”,药房很可能给的是生黄芪。所以,如果医生处方写的是“白术”,那么在不同地区抓药,很可能就会得到不同的炮制品,北京可能给炒白术,而广东可能给生白术。
所以,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应付,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普通老百姓在自己去药店抓药时,如果抓药药师对处方有疑问,应该尽快联系处方医师,搞清楚炮制品再使用。
中药麸炒白术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首先白术的功效是利水,固表止汗,燥湿健脾,还能安胎。用于脾虚,水肿,自汗,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多,儿科常常配伍健脾胃的药物一起使用。白术经过麸炒之后更是增加了健脾益胃的功效。由于白术性偏苦燥,所以阴虚内热津液耗亏的人要慎用。
白术泡干姜作用与功效?
白术与干姜相用,辛开苦降,辛开以助脾气运化,苦降以助胃气通降,然则脾升胃降,阳气得复,寒气得去。两者同用可以治疗虚寒腹痛、呕吐泄泻、寒湿腰痛、阳虚水肿等。服用的时候,放在清水里熬煮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