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及处理方法,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怎么处理
中暑的处理措施需要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来综合考虑。
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不同程度的中暑,有不同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1)先兆中暑:主要症状是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体温可正常或略高,不超过38℃。该类型中暑的处理措施是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也可以给予擦浴等物理降温。一般休息后可缓解不适症状。
(2)轻症中暑: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心率加快、体温上升到38℃以上。该类型中暑急救方法与先兆中暑大致相同。如现场处理后,症状缓解不佳,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3)重症中暑:有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表现为腹部和四肢肌肉无意识的痛性痉挛;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劳、虚弱、烦躁及判断力不佳等;热射病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或高热,或休克等。该类型的中暑不可自行处理,应该立即使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送往医院抢救。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刘志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急救方法是什么?
中暑是在炎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下,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气温>32℃、湿度>60%,长时间暴露于高热环境或剧烈运动,又没有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就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三种,这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热痉挛表现为头痛、头晕和肢体、腹壁肌群痛性痉挛,肢体活动受限,有时腹痛和急腹症表现相似,几分钟就会缓解,没有明显体温升高,也没有神志障碍。热痉挛也可能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如果怀疑发生热痉挛了,应该及时休息和降温,喝白开水或电解质运动饮料,轻轻地活动和伸展和按摩受影响的肌肉群,在热痉挛消失后几小时内不要恢复剧烈活动;如果痉挛在1小时左右没有消失,要去看医生。
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神志障碍。大多数热衰竭可以自己进行治疗,感觉不适时应该及时到凉快的地方休息,最好是有空调的室内,最起码要找个背阴处或有电风扇的地方,仰着躺下,把腿部放到比心脏水平高的地方,喝白开水或运动饮料,不可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松开衣服,洗个冷水澡或用毛巾沾冷水擦身;如果使用这些措施进行治疗1小时内没有感到好些,就要尽快就医。
热射病则会导致高热(中心体温>40℃)伴神志障碍,分为劳力和非劳力两种类型。劳力性热射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热射病的病死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则高达80%。快速降温是治疗热射病的基础,迅速降温决定患者的预后,如果能在发病后30分钟内把直肠内温度降到40℃以下,就通常不会死亡。降温延迟,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必须立即给身体降温,并打急救电话。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药对中暑是无效的。在等待送往医院前,应该用冷水打湿的床单或衣服包裹患者,或浸泡在湖泊、溪流或冷水浴缸里,或浸在冰水里降温。用水擦拭身体,然后用风扇吹风,也比较有效。
中暑会怎么样?
中暑会怎样,该怎么办?
“暑”为六气之一,是夏天的主气,是一种热邪,所以暑邪致病表现多为热证,最易伤气、伤津,同时因夏季多湿,通常暑病多夹湿。
中暑(轻症叫伤暑,重症为中暑),多因久处烈日下和髙温环境而发生。
主要病证:头昏脑痛,胸闷,恶心呕吐,身热烦躁,口渴、气促,四肢无力,皮肤干燥、红热、少讦,或汗多肤冷,小便短赤,甚则突然昏倒,谵妄,四肢抽搐,肌肉疼痛,舌干少津,脉数无力,严重的可发生虚脱等,应以“清暑生津”为治则。
1.暑湿证.
主要表现:身热不甚,怕风少汗,胸闷腹胀,食少,大便稀烂,肢体痠重,口淡或口苦,口粘,苔腻,脉濡数。
治则:清暑化湿。
2.暑热证.多见于小儿夏季热。每逢夏季高温,小儿长期发热不退,气侯凉爽后能够自愈者,称之为“暑热证“,西医病名为“夏季热“。以1~5岁小儿为常见。
本证是由于正气虚弱,肺胃之阴不足,暑热内蕴,耗伤津气等因所致。
临床表现:以入夏后长期发热,有多饮、多尿、无汗等为特征,久则形体瘦,精神差,烦躁或困倦,舌质红、苔淡黄。
治则:当以清暑、益气、生津为主。
夏天羊中暑怎么处理?
羊中暑是夏季不可忽略的一种病,中暑的羊表现为精神倦怠,四肢发抖走路不稳,头上出汗发热呼吸加快,全身出汗及昏迷,严重时可在几小时内死亡。那么,夏季如果发现羊中暑了应该怎么办呢?
一、羊中暑急救方法
迅速将病羊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水浇淋羊的头部或用冷水灌肠散热;也可驱赶病羊至水中,使羊体温散热至常温为止;也可以根据羊只大小及营养状况适量静脉放血,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糖盐水500-1000毫升。
当羊兴奋不安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4毫升或内服马比妥0.1-0.4克。
当羊心脏衰弱时用强心剂,肌注20%的安那加。
对心跳暂停的羊可进行人工呼吸或用中枢神经兴奋剂25%的尼可刹米2-10毫升;也可选用安乃近等退热药物或内服清凉性健胃药,如龙胆、大黄、人工盐、薄荷水等。
二、羊中暑预防措施
1、做好羊舍布置
羊圈舍要通风宽敞,饲槽、饮水处要设置凉棚,或用树木遮阳,尽量避免环境过热。
2、控制好密度
天气越热羊越爱扎堆。如果羊群密度过大,相互拥挤,会因闷热而中暑死亡。因此,对密度过大的羊群,要适当进行拆群,使羊群密度保持在60只~80只,舍内每只羊要有0.8平方米的休息场地。
3、搞好放牧
夏季如果放羊,要做到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放牧要尽可能选在阳光照射较弱的阴坡,避免和缩短阳光直射时间。严禁中午放牧。
4、用好凉水
高温季节,羊需水量大,每天至少要饮4次水,特别是放牧前和归来后,必须各饮一次水。如羊只出汗较多可适当加点盐。要经常喷洒凉水、淋浴降温。
5、搞好运输
买卖羊群时,要避免在高温天气长途运输,减少热气应激。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有哪些 ?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体液过度流失或散热机制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严重生理功能障碍和病理变化。主要临床症状有口渴、胸闷、疲劳、头晕等。早期出现高热,后期出现高热,体温常超过41度,出汗或无汗,并伴有意识状态的变化,如烦躁、谵妄甚至昏迷。严重病例通常表现出多器官衰竭的症状,如休克、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