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食疗养生全集,传统中医要如何走现代化科学之路?
传统中医的发展壮大和生死存亡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持续讨论着。中医如何才能长足进步避免衰落甚至消亡,是极其严肃的话题。
普遍来说,传统中医粉都极力反对中药类含有致癌物的说法。但是,许多植物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随年龄增大而增加,是根据社会调查和实验数据研究,并不是凭空杜撰的。目前这类研究数据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很多,香港和台湾的卫生当局在十年前就已经明令禁止食用一些植物,包括传统的中草药类植物,商家销售或者自家煮了吃都属于犯法行为。如果想驳斥这些观点,应当收集更全面完整的数据,说明这些植物在炮制后并不致癌,这才是追求真理的做法。别人已经拿出来化验数据,表明马兜铃、关木通、鱼腥草、细辛等植物含有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根据病理研究显示其强烈致癌性,而我们为了强调中医特殊性而否认其致癌性,岂不是让明眼人看着可笑?
如果承认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致癌这个结论,但希望改变其致癌性,从化学结构上修饰马兜铃酸,使之丧失致癌性,也会有助于人们服用。不过,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其还有疗效,并且会落入基因修饰植物GMO(俗称转基因生物)的怪圈里。植物与生俱来的毒性是亿万年生物进化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繁衍,阻止动物食用。这样去除毒性的GMO对野生植物也不太公平,各路动物都可能吃,会导致其很快灭绝,不是吗?
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类风湿,肾炎,尿毒症、重症肌无力……等等等等无数种疾病尚未被根治,主要是因为西医目前没有找到安全可靠的手段,但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已经比三十年前有大幅度改善。科学不怕丢面子,任何存在疑问和数据矛盾之处就会直接表述清楚,不含糊其辞。另外,这些疾病都不是中医概念,在传统中医古书中找不到相关定义和描述,中医作为辅助性治疗途径主要是缓解症状而不是从病因学进行根治,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学理论都不是来自中医,老祖宗留下来的书籍从未说过怎么诊断和治疗红斑狼疮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单从临床表现是不足以诊断这些疾病的,还必须依靠各种实验室检查,癌症诊断更是如此,没有细胞/分子病理学确认,许多西医临床诊断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所以,在严肃的研究文献中,宣称治愈这些疾病必须首先列举出其诊断依据。如果中医方法对这些西医定义的疾病真的能够治愈,并且统计学分析的确有显著性意义,没有任何西方势力能够阻拦中医方法的应用推广。
五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高血脂、高尿酸)属于生活方式疾病,只要还没有出现器官损害等并发症问题,大部分人在服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和遵医嘱服药之后能够有效控制异常,与健康人无异,其中部分患者在定量健康管理下能够不用任何药物治疗就能逆转恢复正常。有些中医药膳成分和身心活动的确能够改变肠道菌群分布、阻延肠道吸收、促进分解代谢、调节植物神经活动等等,从而改善五高症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挖掘。
传统中医认为产后气耗血失,阴血骤虚,阴不敛阳,阳气易浮,卫外下降,邪气易入,损及经脉,因此坐月子有许多禁忌:1)不能喝水只能喝汤;2)不可吃生冷食物和水果,只可吃温热食物;3)不可吃海鲜发物;4)不可洗头洗澡;5)不可下床走动和外出;6)须戴帽、穿长袖衣服,穿袜子;7)不可开窗通风;8)不可开空调;9)不可刷牙,否则“生一个娃,掉一颗牙”。其实,150年前欧洲产妇也要坐月子,禁忌与中国传统类似,但在丰衣足食与科学进步之后,有效控制宫内感染和大出血,已经明白不坐月子仍可保持健康。古代食物匮乏又无现代医学手段,坐月子能减少产褥热机会,并有足够时间恢复产后失血和身体的疾病抵抗力,当今坐月子的必要性在哪里?
如果今天想弄清楚坐月子是否真的有利健康也容易,就是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共两组产妇,分别施以各种禁忌和没有特别禁忌。结果比较之后,结论就有了。如果还觉得时间不够长,那就持续观察50年(需要大样本数据以抵消多重影响因素导致的涨落偏差)。其实看一眼西方港澳台日韩就立马知道结果,但按照国情特殊论还是希望逻辑上更完美一些吧?同样地,证明驴皮能治疗女性贫血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选择一组吃驴皮,另一组吃猪皮,效果很快就可以看出来,不需要什么高深知识。
类似的,许多中医养生说不能喝冰水吹空调,会损阳气折寿。但实际上,香港人普遍喝冰水吹空调,香港公交车地铁车厢内的温度多数稳定在16℃,内地人刚去很不适应。但香港人均寿命比大陆高10岁,如果按照简单粗暴的推理,喝冰水吹空调反而是有利于健康的了。欧美人普遍喝冷水甚至加冰,身体皮实寿命很长。古人在夏天从来没经历过喝冰水吹空调,怎么得出损阳气折寿结论的?或者因为欧美日韩港澳台百姓天然阳气就盛,而咱们大陆人阳气弱些?如何才知道体内阳气具体有多少?怎么就比洋人低?张三和李四、昨天与今天是否一样多?从人体生理学来看,对于极度食物匮乏者、高龄老人、癌症放化疗病人以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等健康储备极低的人群,器官功能代偿能力已经非常低,身体产热能力也非常低,而低温环境会增加机体产热负担,可能不适应低温空调环境和冷饮。但现今的健康人群丰衣足食,健康储备良好,代偿功能强大,避免高温环境和高热饮食有助于保持较低的基础代谢和避免消化道损伤,没有证据表明要拒绝。所以,一切观点学说要根据真实数据来形成,而不是根据老祖宗的模糊说辞来排斥真实数据。当我们清楚看到真实数据,还在排斥真实,那就是与天道为敌了。
洛克菲勒阳谋摧毁传统中医的说法,需要看洛克菲勒的著作究竟是怎样表述的。否则,如果不是他的观点,我们奋力批判不是很可笑?另一方面,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有些很离谱,目前也没有人会去实践了,而且新版的《本草纲目》也删除了许多不堪内容。比如说,绝大多数人不再会用“人中黄”,“人中白”,“寡妇床头灰”来做啥治疗和养生了。浙江东阳一带有人嗜童子尿煮鸡蛋,绝不是大众口味,也绝不会比茶叶蛋更有利于延年益寿。如果洛克菲勒指出来这些对健康没好处,应当改用真实数据验证过的科学方法,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百姓也不会反对。如果赠送大量西药物品和西医器械、创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摧毁传统中医的罪证,应当立即起诉协和医学院勒令其关闭才对啊!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逸仙医院从事西医诊疗工作,是将西医引入中国的先行者之一,远远早于洛克菲勒,起诉也要顺带把他捎上。上海的几个医学院也是洋人办的,长沙的湘雅医学院则是美国耶鲁大学建的,青岛医学院是德国人搞的。西医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将中医排挤到如此不堪境地,究竟是西医霸凌还是中医无能?如果传统中医真的价廉物美包治百病优于西医,已占全国医院总数12%的3695家中医院应当立即将各种西医手段包括化验影像监护以及激素维生素抗生素化疗药等等全部驱逐出医院,只准望闻问切和八纲辨证,只准汤散丸膏和胶曲酒针,让一边的西医院都眼睁睁看着病人涌向咱们中医院而羞愧难当。是否这样就能够有效粉碎洛克菲勒们的阳谋了呢?历史上曾有雄文《别了司徒雷登》,断言燕京大学的创办人和首任校长司徒雷登是假装爱中国的伪君子。今天看来其言行并无任何阻碍中国文明进步,反而奠定了中国顶级大学的基础。那么洛克菲勒毁灭中医阳谋论呢?是否也与司徒雷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医对抗和辩论愈益激烈,至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卫生部决议要废止旧医,提出四点理由:1)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脉,皆凭空杜撰,全非合实;2)临床独持桡动脉,妄分为寸关尺三部,以支配脏腑,穿凿附会,自欺欺人;3)根本不明,诊断无法,举凡调查死因,堪定病类,预防疾疠,无一能胜其任,强种优生之道,更无闻焉;4)持其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生疟等说。中医界为抗争则坚持两点:“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将学术之争导向意识形态,引起全国性中医示威游行,民国政府后来只好不了了之。鲁迅说“中医都是些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历时百年,对照今天各路江湖大神们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比如耍蛇大神王林和绿豆大神张悟本。目前公立中医院的诊疗效果与西医院其实相差不大,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但是日常诊疗还有多少是根据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脉行望闻问切做八纲辨证呢?今天的中医师看病,不事先了解患者的西医既往求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而是凭着自己的望闻问切本领就敢贸然辨证施治,需要巨大的无畏精神和勇气。中医学院的课程内容也是如此,越来越接近西医学院,而毕业生走向中医临床比例却越来越少,百年废止旧医正在成为现实,为什么?
中医中药存在合理的成分,但是如果想证明中医诊疗和养生的确安全有效,则需要大量客观记录和分析的真实数据。事实上,目前欧美的健康研究机构正在借鉴中医养生做现代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而且他们已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一旦他们突破,中医连健康保健产业阵地也会丢失。欧美国家的中医正在稳步发展,以美国为例:1)NIH设有专项基金供给中医研究;2)不断有中医相关研究论文在美国研究杂志上发表;3)2018年针灸已纳入医保;4)运动员普遍接受推拿火罐针灸;5)中医诊所在美国比较赚钱。我们一味地敌视西医科学方法,却不知西方正在研究接受中医,最终结果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他们掏走传统中医精华。毛泽东主席说,“中医药是伟大宝库,应当努力挖掘,不断提高”。如果永远停留在二千年前的古书水平,提高中医药从何谈起?认真寻找科学证据来发扬光大中医,才能让中医精华立于世界之颠。屠呦呦用科学方法找到青蒿素,已经救了全球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说明中医是伟大宝库,能够安全有效服务于世界。她不应当是最后一位从中医宝库中挖掘出世界宝藏的中国人。
青蒿素是从传统中医宝库中挖掘出来的,但肯定不是黄帝内经的概念和辩证内容。被屠呦呦挖掘出来之后,临床数据反复验证说明治疗疟疾的确是安全有效,比奎宁效果还好,全世界都接受,没有哪个洋人会去追究这是来自中医古籍,价廉物美,必须反对。事实上,我有一个说法,如果100年之前咱中国人从《本草纲目》获灵感,从寡妇床头灰的真菌中提取出青霉素,发现抗生素的就不是英国人弗莱明了!那对世界的贡献可就更大了!
所以,宝库中的宝藏还是需要挖掘出来才真正有用,否则,今天李寡妇的床头灰可能有效果,明天张寡妇的床头灰可能一点用都没有,后天陈寡妇的床头灰可能致命,连李时珍这样的大师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只好用外感六淫和气血不调甚至是患者命运不好或者寡妇不够贞洁来含糊其辞。这样收集到的数据似是而非,为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如何敢用于临床治疗?而应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可能就会发现,原来李寡妇的床头灰含青霉素,张寡妇的床头灰含白粉霉素或啥霉素都没有,陈寡妇的床头灰含麦角毒素,导致用不同来源的床头灰做药物的疗效就各不相同。从生产环节来看,没有现代工业技术对制药菌落的GMP质量管理,谁能保证寡妇床头长出什么样霉菌呢?
真理就是可反复被真实数据验证的理论,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一个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数据越多,就越能够证明其真理性。社会流传传统中医保护华夏民族五千年健康,超越西方。但是根据研究数据,公元前100年人均寿命只有25岁,与西方几乎一样。1900年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二千年时间寿命只增长10岁,而没有中医保护的英法德国在1900年平均寿命已经达到45岁,从1800年至1900年这短短100年时间陡然增加了10岁。西方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开始有效控制感染如巴氏消毒和预防接种,而且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逐步解决了劳动强度和穿衣吃饭问题。目前国人平均寿命已经75岁,并且以每3年增加1岁的速度变化,更加无法归功于传统中医(请参阅我的文章《国人寿命知多少》和《中医当自强》)。
华大基因的汪健先生说“健康的可测指标就是长寿”,我是认同的。长寿当然与食物充足相关(黄帝内经也这么说),现今食物丰盛又是与科学技术直接相关,因为科技直接影响生产力和社会形态(请参阅我的《技术构建社会》)。然而,单单食物充足还不能保证健康长寿,比如说,丰盛的高盐饮食和高糖饮食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BMI超过30的大胖子从来就没有长寿的。另外,盛产红毛药酒的内蒙人均寿命比北京要少5岁之多,也说明健康长寿不仅需要充足食物,还依赖于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完善的医疗环境。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上,都不是传统中医的范畴。
中国百姓虽然正在向健康长寿的方向迈进,但相比那些完全不受中医影响的西欧国家,如瑞典德国丹麦等,还是相差了10岁甚至更多,这也是无法用食物是否充足来解释。同文同种的港澳台百姓,也是比大陆人民长寿5-15岁,更加无法用食物充足来说明了。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其实早就有很多人在做了,我也做过一些,但是研究方法和结果不乐观。我有一篇短文,是关于煤油治疗老慢支的研究历史,充满了中医研究的特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随产地和年份变化,炮制手段和时间长短都会影响成分,是其中的可能原因。例如,古书记载附子有奇效和剧毒,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其中活性成分之一乌头碱在每批药材的含量都不同。那么,究竟药方里需用半钱还是半两附子?半钱可能有奇效或无效,半两也可能有奇效或致命,盖因为等量中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却可以不等,炮制过程中一些成分可能被灭活,而患者病情进展不同和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医生们因此胆战心惊又无所适从,辨证差之毫厘,结果可在生死之间。另外,在许多中药材中究竟哪些成分真正有效也尚不明确,于是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每次疗效都可能不一样。
其实,青蒿素提纯也有类似经历。当年为了援助越南,中国刚开始组织专家团队研究抗疟疗法的时候,用药罐子熬出来的药汤来治疗疟疾,往往抗疟效果不佳却因毒性太大把病人弄死了,而古书说了是有效的并且民间一直在用。搞到后来都不敢在病人身上试了,总不能让病人冒生命危险喝药汤吧?直到屠呦呦根据古书描述获得灵感启发,用低沸点乙醚成功萃取出有效成分,每次用药效果稳定,并且毒性很低,大获成功。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有人怀疑其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从欧美研发西药的成功率来看,经过三期临床最后成功上市的药物不到3%,绝大部分都被淘汰了。我相信国内也有人凭着非凡努力和好运气找到了中药有效成分,但由于没有知识产权的可靠保护,就只好以祖传秘方为幌子,以避开数不清的山寨大神们。另一些人以稀缺物入药,形成天然资源垄断,使他人难以效仿,其祖师爷可以追溯到孙悟空,竟然用半空飞老鸦屁入药,敢问路在何方?还有一些人为追求治疗效果秘密掺入西药,运气好的皆大欢喜,运气不好患者们就遭殃了。例如,2009年中成药糖脂宁胶囊被加入过量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使得大量糖尿病患者服药后中毒甚至死亡。
过度医疗是目前整个医疗界的严重问题,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几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Why are the medical bills killing us医药费如何毁灭我们”,从多个环节用详实数据来说明这个严重问题。概括说来,这是整个医药利益集团使然,监管部门却没有良好机制实现控费。2019年1月1日,美国平价医疗法ACA开始正式执行,可能会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中国医疗控费已经日趋严格,以前医院可以打擦边球开检查和处方,几乎啥病都有中成药身影,目前已经被管控,医院开始收入下降叫苦不迭了。
我们要有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文化传统能够发扬光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颠。如果觉得促进中医中药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可以挺身而出加入科学研究行列中,为振兴中医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中医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基于反复验证的真实数据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而不是用半空飞老鸦屁之类的虚无做药引子。只要我们立足于真实数据,发挥创新才智,冷静分析数据,就会得出客观结论。不断用更多数据去反复验证这个结论,就会渐渐逼近真理。相反,凭着一腔热血,根据道听途说,用情绪化语言,去攻击基于真实数据的结论,只能让自己背离真理,距离世界也会越来越远。
是中医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吗?
扯淡,我认识的一位中医,一付药原来7-8元,现在贵了些,30也够了。我说的是普通方子,现在日子过的也很好,给年纪过70的老人免费诊治。主要是看大夫的水平,真正牛人真的挺挣钱的。人材流失,跟钱有很少的关系。学中医得热爱,学中医得挨得住寂寞。学中医很辛苦,苦个十年八年的,幸福的日子就开始了,现在能静下心来努力的学的人少了。挺下来的都还不错。前提有个好师傅教。我说的是带的师傅!
家用破壁机哪种好点?
来…台湾人十年前前玩剩下的东西没想到现在居然又有国内厂商炒概念了。这个回答可以叫做「破壁机,一个炒了十年的噱头。」
先破个题,破壁机就是高功率的搅拌机,blender,台湾叫做果汁机。
「破壁机」这名个词,一开始是来自于台湾张悟本的书,这本书叫做吴永志《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书里说的是,台湾一名得了癌症的医生,自己用「果汁机」把食物全都打碎喝,成功治愈癌症的故事。
书中最核心的说法是,使用「破壁机」把蔬菜水果打碎,要连种子一起打,就可以把「生机素」打出来。喝了这种带有「生机素」的产品,才是「救命饮食」。
当时书里推荐的机器是美国Vitamix机器,一个半自动型号。然后我国从台湾到大陆的阿姨就特别爱买了养生。破壁不是假的,只要是搅拌机,就能打碎细胞壁…这个在逻辑上绝对无懈可击。事实上,你用菜刀也可以打破细胞壁。
机器无罪,Vitamix也确实是个很好的商用牌子。只不过无良的商家,把Vitamix的设备低端款拿卖给普通的消费者,告诉他们这个货可以破壁。
当时国内小店主流搅拌机是小太阳TM-767型,1200w功率已经可以打得很碎了,以前二三线城市很流行现打豆浆的小摊,店主使用的都是这款机器。到现在这款国产机都是非常畅销并且有很多二手设备在卖的。
在那个时候,国内市场基本没有1500w以上的机型的,为什么要挑1500w功率来说呢,因为吴永志大师说了,低于1500w的功率不够,无法破壁。(时间比较久了,具体不太记得了)
时间一转眼到了五年之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2500W的设备。
因为有一个厂商出现了,让我们记住这个公司的名字,这家公司就是「祈和」。
这家位于广州的公司,发现了「破壁机」这个领域的存在,好好的一个搅拌机,只要和养生搭上边,居然可以成功收到智商税,人民群众居然可以掏出这么多钱。势必要将它发扬光大。
然后就是深圳的微电脑电路板成熟了。一台机器成本可以做得非常低,电脑程序预设版肯定要比原有的半自动版要更受顾客欢迎。几百块的成本,可以轻松卖到一千块以上,利润大好。
找了吴永志做代言,推出祖国版,精准收割以前被宣传过但是没买的那批用户。
祈和可能没有推出第一台2500W国产机,但是祈和一定是营销做的最好的那一个。
因为祈和从台湾,把破壁机概念创造者吴永志请来做代言了!而且把《不一样的养生法》这本书直接引入国内出了大陆版,并在国内版书里推荐了祈和的破壁机!
真的厉害了!比张悟本卖绿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018年已经有了484个不同型号不同牌子的破壁机了。
之后,破壁机就卖得风生水起,愣是在国内形成了一个新品类。国内一众厂家都加入其中,今天搜淘宝,居然有484个型号各个牌子的破壁机。其中不乏美的九阳苏泊尔海尔这样的大厂。
国产的破壁机的宣传方式和国外路数还不一样,国际品牌喜欢强调杯体的扰流设计,在低功率低噪音的情况下可以打得粉碎。
但国内破壁机不讲究这个,中国人民喜欢跑分!就是喜欢强调「老子功率大」。毕竟功率越大,力气越大,速度越快,破壁力就越强,这个逻辑很好懂。。
第二,国内品牌还开发出了边搅拌边加热的功能!!要知道蔬果打碎原教旨里,高速搅拌会发热,发热会破坏食物营养,所以搅拌时要加冰来降温。
国产机器不加制冷功能,反而要加热,为的是什么呢?
这又是一个非常精准的需求发现:中国老年人喝不惯冰的东西。西方和台湾的那一套果蔬理论不能拿来直接用。
要接地气,纯正的大陆老年人要喝汤,要喝热的才养生。
于是国美苏宁厨房小家电柜台经常出现一些试吃。
基础导购,会打豆浆花生奶,有时候会加红枣。
高级导购,在用破壁机打抗癌红薯泥,
而顶级破壁机导购就厉害了,是直接拿一条鲫鱼配上生姜下去打,一边打一边加热,可以打出一杯营养全面不见骨头能补钙吸收率高达95%的鲫鱼汤。我尝过,口味感人,吃完了之后有点怀疑人生。
(顺带一提,现在这个加热功能已经细分到了「38°C养胃专用温度」了...)
好了,破壁机十年发展故事讲完了。正面回答一下问题吧,破壁机到底是不是刚需?
我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如果您家里老人是在病床上,用鼻饲管的,那是刚需。
其它情况,都不是刚需。
请正确区分「刚需」和「常规需求」。
以上。
小米和大米不能搭在一起做饭?
假的 !
大米小米当然可以搭配一起做饭 , 只是会有一点奇怪的现象而已 !
大米小米即使你把它们充分的混合均匀 , 在蒸煮的过程中 , 因为小米颗粒很小 , 表面积对重量的比例较大 , 因此很容易漂浮 , 并且相互的聚合在一起 , 等你饭蒸好了 , 会发现怎麼小米东一小团 , 西一小撮的 ? 不会均匀分布於大米中 .
但是如果煮稀饭的话 , 就不会有这种困扰了 , 不管大米还是小米 , 都会在稀饭汤中翻滚熟成 , 等到稀饭汤越来越稠时 , 小米就没有机会漂浮聚合了 , 只能乖乖的均匀分布於粥中 .
以现代人的文化程度来研究中医?
现代人研究中医虽然识字率普遍提升了,但是传统文化基础还相当薄弱,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快祸害尽了,研究中医,需要有一个文化环境作为前提,也就是说,你需要先了解中国古人对宇宙的看法,对气候环境的看法,对家国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因为古人认识宇宙和人体不同于今人,它自成一派,就像汉字,它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文字而自成一派,想要研究透彻学好中医,就需要在中国古人视角和认知去学习,研究古人的理论技术,对比现代科学认知下的世界万物,你才能明白古人到底说了啥,古人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这样才能真的用好中医药,想要改革并发展,还很难!一味的用今人的想法生搬硬套非要让中医药怎样,那只是今人的一厢情愿,也是无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