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定义,大家对养生这个职业怎么看?
养生保健,现已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如今基本上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都常常会说“我爱生活,我要养生”,但是对于养生保健的问题上,你真的做对了嘛?尤其是中医养生更是被许多人所推崇,但是很多人却不了解中医养生,容易走进误区,不仅对健康无益,还会对身体健康形成影响的。那么,中药养生保健你可能会遇见过哪些误区呢?和养生保健鱼美人一起来看看。
1、中药代茶
有的朋友觉得中药能够代茶饮,要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儿的毒指的就是中药的偏性。养生保健鱼美人提示,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们拿药物医治疾病,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的偏性,使人体气血阴阳康复平衡。已然中药都有一定的偏性,在用时就应该了解药物的寒热等性质及功能主治,再区分本身的寒热性,来判断是否合适自己的体质症状,否则就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伤。并且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中药泡茶也要依据中药的功能,结合本身的体质、病症、气候、时令等辩证加以合理运用,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2、别人适用,自己也适用
有的朋友看到其他朋友在运用一些养生保健药方,就拿来自己用。或是看到一类养生保健节目、书本等,其实在使用这些药方时,都得先区分自己的病症、体质是否与这些药方的适用症相合适。要知道,相同一个症状,合适老人但不必定合适年轻人,所以用药一定要慎重。
以上就是养生保健鱼美人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中医养生的两大误区,希望您能通过鱼美人小编的每日分享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钥匙!
如果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给我点个赞哦,支持我创作更多好用的攻略~头条关注咕咚健康小助手,最新健康资讯抢先看!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关注我们,后台发送私信哦~想了解如何科学有效减肥?关注并私信发送「减肥」,原价159元的专业减肥课程,免费送给你!!这个夏天让你科学瘦,健康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有哪些书是关于养生的?
《黄帝内经》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特质?
中国幅原辽阔各地都不同,
首先说说东北,东北最具有特色的是东北大米,黑土地加上生长周期长,东北大米口感很好,锅巴好像都有油!东北的炖菜也很有特色,小鸡炖蘑菇,粉条炖肉都不错。
内蒙的血肠也很好吃!
河北的饺子好吃,单手擀面皮的饺子和南方是不同的!只有吃过才知道。河北火烧驴肉!
山东大葱啊!煎饼卷大葱哈哈。山东海鲜也不贵!
河南的面条和大馍做的最好!
西北最好吃的就是羊肉吧!新疆的面囊真的很大!
安徽的菜就是红烧!什么菜都红烧才有味。江苏浙北菜都加糖哈哈。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
福建大山一年四季都是笋子,山里野货。
广东汤多啊!各种汤,早茶文化。大家补充点吧。
当今18岁的年轻人?
18岁的年轻人正处于如花似玉的年龄,可能有的人会觉得疾病离他很远,所以对健康一点也不在意。
而另一些人,90后已经开始了“佛系养生”、80后保温杯里早已泡着红枣枸杞,一方面说明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养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人并不清楚养生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养生?
其实,养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的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目前占总死亡86%左右的慢性病的发生,而且是治疗和控制慢性病的主要措施,能达到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所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慢性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报道,至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1.4%,1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24.5%。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去年举行的“行为评估与健康干预”科普论坛表示,我国慢性病形势严峻,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未来20年里,中国慢性病还会增长2—3倍,且呈年轻化趋势,防治工作慢不得。
确实,一些年轻人已经因心梗、脑梗而去世。
慢性病起源于年轻时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等慢性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时期,但体内的病理改变常起始于青少年时期,它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种慢性病常常由多种不健康的行为协同所致,它们对身体产影响和危害是一种潜在的、长期累积、逐渐改变的过程。所以,预防慢性病要从青少年开始。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
而且,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103.6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换句话说,只要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中国45.2%的癌症死亡可以避免,即1年超过100万人,可以通过去除外在致癌因素而免于死于癌症。
而且约 80% 的心脏病、中风和Ⅱ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降低人群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或者缓解(WHO,2013)。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这些主要危险因素和很多致癌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降低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病的风险,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而且在慢性病的治疗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养生!健康生活方式能起到提高生活质量、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推迟老年病的到来,延缓从“壮到老”、从“老到已”的过渡,延长寿命,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所以,建议每个年轻人都能养成: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
特别是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慢性病,因此更应积极预防。
怎么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一、怎样合理膳食?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搭配食物,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水果蔬菜、适量吃鱼、鸡鸭等肉、每天喝奶类、吃鸡蛋等;三餐热量分配合理、定时定量;减盐、减油、减糖等。
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二、适量运动:
1、选择自己能长期坚持的运动为主,多种运动类型交替:
①有氧运动--慢跑、步行、跳舞、游泳等
②力量运动--举重、俯卧撑等
③柔韧性运动--屈曲和伸展
④平衡练习
2、每次运动达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判断方法:
①自我感觉判断:身体微微出汗、感到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唱歌。
② 心率判断:对健康人而言,有氧运动的最佳心率是个人最大心率的70~75%(个人最大心率≈220-年龄),常用“170-年龄”来估计。
三、戒烟限酒:
1、戒烟:如果抽烟应立即戒烟,不抽烟的则应远离二手烟。
2、限酒:从健康的考虑出发,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换算成不同酒类,2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白酒50克,高度白酒30克。
要倡导中华民族良好的传统饮食文化,在庆典、聚会等场合不劝酒、不酗酒,饮酒时注意餐桌礼仪,饮酒不以酒醉为荣,做到自己饮酒适度,他人心情愉悦。
四、心理平衡:
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为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通过自己努力达不到时,就选择放下;
接受并爱自己及家人;
保持平和心态,自我放松,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为人随和,不生闷气,不着急上火;
注意与人沟通、交流;
心理压力太大或有心理症状时进行心理咨询,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疏导、暗示、催眠、芳香疗法、音乐疗法等调理。
我是公共卫生主任医师,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解答健康相关问题、分享健康养老、科学就医经验是我的职责!使大家都能健康生活、老有所养、幸福快乐是我的愿望!有什么健康问题或疑问都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知乎号都是“远见健康养老”,向我提问,我将尽力帮助你。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就是立冬节气了?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明日,11月8日,就是2019年的立冬节气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立冬的习俗,你知道吗?1、天子迎冬,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2、民间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3、北方饺子,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4、冬泳,现代北方哈尔滨等地,立冬时,有了冬泳的民间习俗。
立冬将至,吃三菜1、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立冬,是吃萝卜的好时节。
青萝卜和白萝卜,都可以。
如果,体内有火,则不利于阳气的内敛和收藏,所以,冬季宜用滋阴降火通气的办法。
萝卜有降火顺气的功效,并且,是青萝卜和白萝卜效果最佳!
古人评价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值品题。”。
可见,古人对萝卜,赞赏有加。
萝卜,可调理肠胃,消食化痰,通腑气,消胀满,除燥生津,增强机体免疫力。
所以,立冬时节,吃点萝卜,是不错的选择。
2、白菜
白菜,也是冬令蔬菜,立冬后,吃一点,十分有好处。
立冬过后,天气开始寒冷、干燥,寒风会使得不少人的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的情况。
而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之效。
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可以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
3、大葱
大葱,家家都有,甚至每天都要吃的,
在立冬后,寒冷的天气,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或者有助于辅助治疗风寒感冒。
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含量高得多,但是,从通阳和食疗的角度来看,葱白的效用更大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大葱,但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
立冬将至,食三肉1、羊肉
性温,可温胃御寒,立冬后食用,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
2、鱼肉
营养丰富、脂肪含量极低的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
3、鸽肉
俗语说“一鸽胜九鸡”。
鸽子肉,有壮体补肾、健脑补神、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适合立冬后食用。
立冬将至,饮三茶立冬之后,天气总体干燥,应多喝水,常饮茶,有助于去火润燥,下面这几种茶饮,是不错的选择。
1、红苏子叶茶,养胃驱寒
立冬后,气温寒冷,容易容易胃病,导致胃痛、胃胀等。
此时,用红苏子叶,泡水喝,可缓解脾胃气滞,促消化,保护肠胃健康。
中医认为,红苏子叶可暖胃,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腹泻,呕吐之证。立冬后泡上一杯,不仅有益胃部健康,还可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
2、白古丁根红茶,去火消炎
冬季,燥邪严重,容易引起上火的情况,尤其是嗓子疼、发炎等。
此时,将白古丁根发酵后,炒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去火去燥,消炎解毒,效果尤佳。
白古丁,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有广谱杀菌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去火、消炎。经常用其泡水喝,对抗燥邪,消炎下火,清热解毒,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刺玫菊茶,疏肝解郁
立冬后,进入冬季,情绪调节很重要。
一旦情绪不佳,十分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花茶,味道芳香,有助于疏解情绪,改善心情。
刺玫菊是一种野生小玫瑰,性质温和,泡水喝,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瘀。
此外,经常用其泡水,还可滋养心肝血脉,助力健康长寿。
立冬将至,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早睡晚起,以养阳气
《素问》指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立冬后,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
因此,立冬后,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但是,要注意,晚起,并不是要“赖床不起”,而是,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
第二件:要注重——“热”
水,要温热着喝
立冬后,天气转冷,此时,喝水,要喝温热的水,35-40℃为宜。
此温度,对于肠胃,最为适合,可暖胃御寒,减少胃肠疾病的复发。
热水泡脚
立冬后,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
每天,热水泡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是不错的选择。
用38~45℃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第三件:肺部防寒,莫忽视
立冬后,干燥、寒冷的空气,对于肺部,是一大的“考验”。
肺,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站”,吐故纳新,却怕寒怕燥。
因此,立冬后,要注意保护肺部,以防寒燥伤肺,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立冬后,喝热茶,不妨,先用鼻子从杯口缓缓深吸水蒸气,5-10分钟左右,然后再饮茶水,对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一天之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上7点至9点。
此时,不妨做做深呼吸,来增强肺功能,提高对抗病毒的能力。
找一处空气清新之地,练习深呼吸,可吐故纳新、调养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