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都有,肾阴虚与肾阳虚的区别与共同点?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肾虚证是非常常见的病证,临床上,一般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二者同为肾虚问题,病因和病证特点有相似之处,但肾阳与肾阴的功能不一,且发生疾病时关联的脏腑不同,造成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方面的区别较大。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二者应该如何鉴别,以至于自己盲目的判断调治,今天,朱大夫结合中医理论和个人经验,为您做全面准确的解答分析和异同比较。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黄帝内经》
肾在五脏中的功能极为重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中医将肾称为“先天之本”,其功能活动用肾阴和肾阳来表现,单方面讲,肾阴是滋润营养脏腑,肌肉的物质基础,肾阳具有温煦激发人体整个脏腑功能体现,肾阴与肾阳互为根本,互相滋生,故被形容为“水火之宅”。如肾阴相对不足时,肾阳可蒸腾人体津液转化肾阴,反之亦然。同时,它们又相互制约防止某一方过度亢盛。由于肾主人体发育,引起肾阴虚,肾阳虚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先天不足,朱大夫遇到很多肾虚的患者,均为从儿时就体质偏差,若成年后保养不当,饮食情绪,过度劳累的影响,常出现肾虚问题。诸虚不足.胎禀怯弱者.皆肾之本脏病也——《幼科发挥》
肾水者,先天之根本也。一点元阳,则寓于两肾之间——《冯氏锦囊秘录》
肾为脏腑的根基,肾发生阴虚和阳虚的问题时,其他脏腑多受累,例如肾阴虚引起肝阴虚,或心阴虚;肾阳虚引起脾阳虚,心阳虚等。而且朱大夫提示大家,多数病人常出现多脏腑失调的病证,很少有单纯的肾阳虚或肾阳虚病证,有些朋友以某个热性症状,例如潮热脸红,手足心热就认为是肾阴虚,就自行使用滋阴的方法,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肾中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转化,病证多为寒热错综复杂的表现,身体潮热,下肢却冰冷的复杂情况经常发生,关键的区分是把握整体分析,而不是拿某个症状对号入座,复杂情况应请专业医生给予辨别。接下来,谈谈它们的具体的病证特点。肾脏虚冷,阳气萎弱,呕逆多唾,体瘦精神不爽,不思饮食,腰脚沉重,脐腹急痛,小便频数——《圣济总录》
★肾阴虚的病证特点与关联疾病肾阴又称“肾水”,肾中阴不足就是肾阴虚证,多由先天禀赋于父母的肾阴不足引发,后天人体过度劳累,思虑过度消耗肾阴或情绪不畅,肝郁化火,火盛伤阴;长期的呕吐腹泻,也可慢性的丢失阴津,引发肾阴不足。外感高热,损伤人体的阴津。房劳过度,小产过多损伤肾阴,尤其是女性的经孕胎产需消耗过多的阴血,如《内经》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就说明女性更容易发生肾阴虚问题。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溉营卫,渐至衰羸,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劳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类经图翼》
“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腰肾失养,表现为腰膝酸软,肾主骨生髓通脑,开窍于耳,其营养上输于头发和牙齿,且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髓海空虚常出现健忘头晕,长期耳鸣,牙齿松动,头发干枯脱落,。肾阴虚后,肾中的阳气相对偏盛,由此就继发了阴虚内热,表现为内热自下部上冲于头面皮肤(潮热),呈发作性的特点,伴有心慌心烦,面部发红,虚热内扰,表现为手足心热,夜间睡觉时出汗,醒来汗却不出啦(盗汗),伤及津液,如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尿少而黄,或小便自觉有热感。以上是肾阴虚的基本症状,肾阴可养肝阴,中医说“肝肾同源”,肾阴可上济于心,以平衡人体的气机升降。肺气肃降津液可补充肾阴,由于肺主金也叫“金水相生”。肾阴可转化为肝的阴血,肾阴不足多可继发肝阴虚,形成肝肾阴虚,表现为情绪不畅,急躁辛苦,两肋胀痛,眼干眼涩,头晕伴有肾阴虚表现。本证多见于肝胆疾病,脑缺血,高血压,甲亢等疾病。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可继发心肾阴虚,内热扰动心神,出现失眠心悸,口舌生疮,有的病人表现为恐惧感明显,同时可伴有肾阴虚表现,本证多见于心脏神经症,也可出现在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女性阴虚火旺可发生内分泌失调,卵巢早衰等表现。肾阴虚引发肺阴虚表现为干咳少痰,同时可伴有肾阴虚表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元阴不足,而少阴火旺逼肺也。夫少阴之脉挟咽喉,喉之痛由于火旺,肺之咳由于火逼,无痰者,火盛而津枯,五心烦热者,元阴虚而为邪火灼——《医理真传》
肾阴虚的治疗以滋阴补肾为主,伴随其他脏腑阴虚可根据个人情况加以调治。★肾阳虚的病证特点与关联疾病肾阳又叫“肾火”,具有温煦激发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是脏腑阳气的根本,肾的阳气不足就是肾阳虚证,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累过度,长期活动在寒冷的环境,以及饮食生冷损伤肾阳,或过量的出汗,阳气随汗液外泄,如有的风寒感冒,过量的使用发汗的药物,上述病因是造成肾阳虚证的常见的病因。肾为水脏而元阳寓焉。肾虚阳弱,水无所制而泛滥,肢体浮肿,咳嗽喘急,腰重足冷,小便不利,或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症者——《金匮翼》
症状表现以阳气温煦激发气化能力减弱为主,《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肾阳虚主要的表现是人体的形体怕冷,手足不温,尤其是先天禀赋的肾阳虚,例如有些女孩从小就怕冷,手足冰冷,伴有痛经表现。同肾阴虚一样,肾阳虚可出现腰膝冷痛,阳气不能激发人体常出现精神不振,整个人无精打采,阳气不能推动血脉运行,面色晃白。阳虚无法气化代谢水分津液,出现尿频,小便色白,下肢浮肿。女性肾阳不足以腰腹怕冷,手足冷,白带多,月经推后为主。肾阳虚不能鼓动血脉,脉象常沉细无力。“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类证治裁》
大部分病人的肾阳虚证均伴有其他脏腑的阳气不足,因肾阳虚不能温养脾,心的阳气为常见表现,肾中的阳气不能温养脾阳,多出现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下降,《内经》说“阳虚则内寒”,病人多表现为腹部怕冷,不能吃生冷食物,腹胀便溏,尤其是晨起腹泻多次(五更泻),形体怕冷,舌淡脉沉弱。如发生心肾阳虚常出现血脉运行阻滞,因心气主推动血脉,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心慌,下肢浮肿,痰多咳喘等,多见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阻肺的病人。由于肾阳气不能代谢津液水分,常出现水液停滞,形成水肿,痰饮,消渴(口渴容易饥饿,尿频消瘦),奔豚(人体寒气自下而上冲击,烦躁不安)等。临床上,肾阳虚伴发的疾病较多,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甲减,胃肠道疾病,月经不调等。也可表现为功能性亚健康状态。肾阳虚的调治以温养肾阳为主,伴随其他脏腑阳虚可随证治之。凡遇肾虚水泛,痰涌气高喘急之证,不补其下,反清其上,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肾阴虚与肾阳虚的异同区别肾阴虚与肾阳虚同属肾虚类疾病,相同点是病因方面均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于养护所引发,症状方面,均有腰痛,乏力的表现,均可继发其他脏腑的阳气不足的问题。不同点是肾阴虚以阴血不足的物质缺乏为主,常出现滋润濡养的功能下降和阴虚阳气相对亢盛的表现,如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渴便干。肾阳虚以阳气的激发温煦气化能力减弱为主,多以功能下降为表现,如手足冰冷,面色晃白,尿频,便溏,精神不振,异常乏力,肾阳虚可继发痰饮,血瘀等问题,使得病情加重的迅速,病证复杂多变。以上内容是肾阴虚与肾阳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鉴别。“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
请注意,肾阴与肾阳可相互制约,相互滋生,肾阴虚时,人体的物质缺乏,可导致肾阳不足,亦可表现出手足怕冷,形体畏寒的表现,但舌红脉细常是鉴别的要点,不可按肾阳虚调治。同样,肾阳虚时,阳气不能温煦肾阴,肾水寒凉,肾中的虚阳可向上升腾浮越,引起潮热,头热面红的类阴虚证,但病证实质为肾阳虚,亦不可根据潮热的假象按阴虚调治。治疗时,由于阴阳互根互用,补肾阳时,常佐以补阴药,这叫“阴中求阳”,相反,补肾阴时,常佐以补阳药,这叫“阳中求阴”。至于肾阴虚与肾阳虚造成的疾病后果较多,如心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辨证为主,可结合现代医学的疾病的诊断,加以分析参考。预防养护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消耗人体的不利因素,对肾虚问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如发生复杂情况可请专业的医生给予指导辨别,千万不可自行判断。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我的回答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晦涩的中医理论,结合个人经验和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肾阴虚和阳虚有什么症状?
肾阴虚和阳虚男性有会有生殖功能下降、精子成活率低、精子活动性不好或者男子阴茎不能勃起、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女性会有月经不调、精血亏虚的症状。没有精神、记忆力减退、乏力、倦怠。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阳和阴的功能,不同的脏腑所对应的阳虚症状是不一样的。
如何自测肾阴虚肾阳虚?
如何自测肾阴虚肾阳虚
自测肾阴虚和肾阳虚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来测定,但不一定完全准确,具体还需找专业医生测定。
肾阴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体重逐渐下降,容易疲劳,总觉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的感觉)无力,耳鸣,耳鸣声如蝉鸣,且病程较长,睡眠差,夜间心烦,阵发潮热,盗汗,一部分可见少年白头等,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男性可见遗精。
肾阳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怕冷,且是四季怕冷,周身温度低于旁人,腰膝酸软冷痛,下肢明显,头晕,精神萎靡,嗜睡,乏力,面色无光泽,大便稀溏,严重者大便中可见不消化食物,女性可出现不孕,男性可见阳痿。
具体还需要在医生的专业诊断下确定,不可自行服药治疗。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肾阴虚与肾阳虚区分?
肾阴虚的情况,患者一般都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一些临床症状。肾阳虚的情况一般都会表现为性功能障碍问题,可能容易出现早泄、阳痿等一些临床症状。肾阴虚一般是需要使用一些滋阴补肾的中成药进行治疗。而肾阳虚多需要使用一些补肾壮阳的中成药。或者是请中医诊断调理。
怎样区分阳虚和阴虚?
阳虚和阴虚两者主要是通过症状来区分,要阳虚主要是虚寒类怕冷的表现,有畏寒肢冷,特别是双下肢还会出现水肿,女性会有痛经、月经不调的表现,男性会有阳痿、精冷不育,苔薄,脉沉弱。阴虚主要是虚热类的表现,有心烦失眠,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同样也会有腰膝酸软,女子会有月经提前,男子阳强易举,舌红,苔薄,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