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农村常见的野菊花有什么样的利用价值?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每当秋天来临,我们在路上就能看到成片成片的野菊花,花朵颜色艳丽,生命力顽强。不仅仅能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野菊花泡茶喝,野菊花的价格比较实惠,大家都知道对身体好,但是可能有很多人喝了很久的花茶,却依旧不知道它有什么功效。
野菊花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大家对于本草纲目应该都有所了解,即使不了解,也知道这是一本价值极高的书籍。在本草纲目当中,野菊花是很好的草本植物,也可以被当做药材来使用。大家熟知的野菊花的功效,就是可以清热解毒,这是因为野菊花本身味道有点苦,属于寒性,所以人们经常喝菊花茶的话,就能够起到清肝明目、消毒消炎的作用。还可以很好的缓解肢体疼痛、头痛、热性感冒等症状。
我们一般都是用野菊花来泡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喝一点野菊花茶,可以很好的去控制血压。经常喝野菊花茶,可以增加人体的钙物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并且野菊花茶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可以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更加饱满,也可以帮我们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
有大量的研究发现,野菊花有降火祛毒的功效,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睛劳损,以及头部眩晕的症状,并且明目的效果也非常好。这个效果是其他的一些植物所没办法达到的,如果是总觉得自己身上有热气,那么就可以经常喝野菊花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花包,就是将花朵晒干之后包起来,味道非常的清香,也深受一些女性的喜爱。将野菊花晒干之后做成花苞,放在枕边,可以促进睡眠。现在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想睡觉却睡不着的痛苦,只有失眠的人才懂。所以这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来促进睡眠,而野菊花花包可以有助于睡眠,但是味道不能太浓,太浓的话,反而对睡眠会有影响。
菊花茶的饮用禁忌需了解
野菊花茶有很多的功效,野菊花当中的营养物质很高,可以抑菌、抗病毒、散热、抗衰老等等,所以喝野菊花茶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也不能连续饮用,一般喝三五天左右就可以了。对于体质偏寒的人,在泡野菊花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点枸杞,但是脾胃比较虚弱的人,则要少喝。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直喝野菊花茶,就容易导致体内的阳气流失,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尤其是脾虚、胃寒的人,经常喝野菊花茶,就容易到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所以也并非任何人都适合喝野菊花茶。
泡野菊花茶的时候,每次放四五朵就可以了,不需要放的太多,再用开水进行冲泡就可以了。在泡野菊花茶的时候,可以加入几颗冰糖,喝起来味道会更香甜。每次喝的时候,不要一口气全部喝完,可以剩一点点再加入新的茶水,泡上一会儿之后再继续喝。由于野菊花的功效很多,现在现在也有菊花茶的饮品可以直接购买,老少都适合饮用,但是禁忌人群除外。
野菊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制作起来,成本也比较低,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低成本,去获得更多的好处。但是任何事都要注意过犹不及,如果过量的饮用野菊花茶,对身体也是不好的,所以一定要适量饮用,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野菊花的使用有什么功效和禁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对野菊花的印象非常深刻,大学期间,背诵汤头歌诀,其中有一个方子叫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至今回想起来朗朗上口记忆犹新,野菊花是调治疔痈疮疖的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这两方面的作用是根据野菊花的气味形质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来的,它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形成了调治热毒证的首选中药。
★野菊花的作用原理分析野菊花是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花头较菊花小,颜色黄,气味方面略差于菊花,味道却比菊花苦,《内经》说“气味属阳,味道属阴”,阳的属性是热,阴的属性是寒,野菊味道胜过气味,禀赋阴寒药性,沉降力量优于菊花,清热泻火的作用较强。火热邪气侵犯人体最容易形成热毒证,例如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红肿化脓,过食油腻辛辣导致肺胃热盛,肺热熏蒸皮肤肌肉可引起疔痈疮疖,这里面的中医理论是热盛肉腐,肉腐成毒,需要采取清热的办法以泄毒热。通俗讲,热邪相当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皮肤粘膜感染初起基本都是热毒积蓄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疮疖可能存在湿热或者脏腑气血失调等情况,一般不属于热毒。野菊花秋季成熟,吸收了秋凉之气,秋天气候肃杀下沉,中医形容将秋天形容为金,秋天的气息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草木凋零,金气能制木,肝气属木,野菊花禀赋秋金的凉性,色黄味苦,药性沉降性寒而泄肝热,质地清轻,又善于发散,外感风热郁结于体表,它可通过发散的特点将风热散出。所以,野菊花作用部位是肺与肝。肺管理着皮毛和口鼻,肺热导致的咽喉红肿和皮肤疮疖,需要清热肺热兼有发散风热的药物解决,野菊二者兼备,临床比较常用。野菊花的禁忌药性寒凉用清热的功用,但是寒凉药性也是一种偏性,热毒积蓄咽喉引起的红肿化脓,需要清热解毒,这属于药证相和,如果反复发作的咽喉不利,但是没有化脓表现,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热毒,野菊就不合适了。一些急性的眼结膜炎症,突发的急性问题多与肝火旺盛有关,可以使用泄肝火的药物,如果反复发作的慢性眼病,多与肝肾不足或者脾肾阳虚有关,清热泄肝火的药物也属于禁忌了。脾胃虚寒的病人,经常大便不成形,胃部怕冷,手足不温,也是野菊花是禁忌证,因为野菊药性寒凉,容易增加脾胃虚寒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无法准确的辨别自身情况时,不可根据症状而滥用药物。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认识这种植物?
朝天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羽状复叶,草质,两面绿色,较柔,小叶7-17。花常单生,多生于平原地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用。
主根细长,并有稀疏侧根。
茎平展,上升或直立,叉状分枝,长 20-50厘米,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
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间隔0.8-1.2厘米,连叶柄长4-15厘米,叶柄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小叶互生或对生,无柄,最上面1-2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合生,小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通常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圆钝或缺刻状锯齿,两面绿色,被稀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小叶对数逐渐减少;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或几无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全缘,有齿或分裂。
花茎上多叶,下部花自叶腋生,顶端呈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长0.8-1.5厘米,常密被短柔毛;花直径0.6-0.8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副萼片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比萼片稍长或近等长;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与萼片近等长或较短;花柱近顶生,基部乳头状膨大,花柱扩大。
瘦果长圆形,先端尖,表面具脉纹,腹部鼓胀若翅或有时不明显。
花果期3-10月。
有痤疮能喝菊花茶吗?
痤疮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青春痘,主要的症状就是脸上有痘痘或者是粉刺,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疾病,痤疮除了可以反映皮肤问题以外,还可以反映出身体健康问题,比如和内分泌有很大的关系。痤疮患者可以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以及多吃一些黄瓜、苦瓜等食物,而且睡眠也要保证充足,这样皮肤才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以及修复损伤的细胞,避免痤疮的出现。脸上长痤疮喝菊花茶有助于帮助脸上痤疮淡化。
菊花茶的功效 :
1、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2、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3、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晨起床眼睛就会浮肿得像熊猫一样,民间有一方法:用棉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此外平常还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菊花茶的禁忌
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饮用。有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想喝菊花茶,应先泡一两朵试试,如果没问题再多泡,但也不应过量饮用。此外,由于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不要喝。一般情况下,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喝。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有很高的药效。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青春痘可以分为肺热型,痰瘀型,湿热型痘痘是丘疹状的,平时容易感到口干烦渴,而且舌苔很黄;痰瘀型的痘痘是硬的,平时比较怕热,大便不成形;湿热型的痘痘是脓包型的,摸起来痛,还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这些类型的青春痘,都可以喝些菊花茶,清热解毒。针对不同类型的青春痘,还需要再具体的用药治疗。
大家在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保持8小时充足的睡眠。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除湿排毒的食物,比如薏苡仁,百合,金银花,莲子心。此外保证肌肤的清洁,毛孔疏通,水油平衡,记住内调外养才能有效除去痘痘。
野鸭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
她滔滔地,汩汩地,潺潺地,用不同的方式和声律向东流去,给大地以生命的元素。不难想像,假如有一天,河流从充满生机的大地上突然消失,大地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河流自然会成为生灵顶礼膜拜的偶像。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条圣洁的河流,就像他身上的血脉一样重要。我的故乡在美丽的彭州市,她位于川西平原的西北部,那条名不见经传的野鸭河,是我心中的圣河,是浓缩了的长江黄河。
野鸭河发源于龙门山脉蓥华山系南端的尽头山,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从尽头山到丹景山镇的牛心山为上游,从牛心山到葛仙山镇的官仓村为中游,从官仓村到红岩镇与什邡市师古镇交界处的慈母山为下游,中游野鸭河段和下游金鸭河段合称鸭子河,它从慈母山流入什邡市境内,纳诸河之水,滚滚浪涛奔向广汉三星堆,加盟沱江,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今天我仍然坚信,我是和故乡这条小河一起出生的,她悠悠的河水和洁白的浪花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然而,时令变迁,小河依旧。我常常觉得对小河欠了很多东西。古云:孝心不能等。于是,一个秋天的周末,我决定再次探寻野鸭河,感受她浪花的抚爱,谛听她母亲似的千年絮语。
上游:野鸭河有个和她景色相宜的美名——鹿茸溪
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人们忘记,比如这悠悠的野鸭河上游的鹿茸溪。因为她位于丛林深处,履迹难以至达。从彭州城里出发时,天空下起了寒意绵绵的小雨,这小雨差点打消了我此次出行的念头。到了鹿茸溪下的牛心山旁,小雨停了,我暗中庆幸,有种知难而上的胜意。鹿茸溪的整体态势像被天工折叠过的贝壳,两边高山耸立,中谷溪流涓涓,这深深的峡谷呈“Z”型向纵深蜿蜒。处处别有洞天,胜景连连。来到溪前,你就会感受到这清溪洗涤过的大山有一种出奇的宁静与和谐。不用打听去路,那最喜大山深处寂寞的“马帮”散发的幽寂蹄声,会将你引入大山的秀丽怀抱。“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这句古诗,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多美呵,鹿茸溪,你这“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野小女。
鹿茸溪的美在水。滴滴来自远方的甘露汇集成涓涓细流,如丝丝飘带,从翠绿的青山飞来,再融为小溪,溅起野鸭河的第一朵浪花。这里是野鸭河的源头,是我的生命之源。深秋,千鸟归尽,但你在这汩汩的清流中仍然会感觉到春花和夏树的生机。鹿茸溪的美在竹。这里植被丰美,葱郁的树丛无边无际,像海浪向远方铺展,涌向山尖牛奶样的祥云,然后无声地消失。可临近山底溪旁,树的美,突然让位给青青翠竹,溪涧是翠竹的海洋。
鹿茸溪的竹,以一种俗名“瓷竹”的为众,间杂簧竹、斑竹。那种“瓷竹”可谓此地特产,“个”字形叶片在清风中或飘如飞燕,或游似沉鱼,十分入画,其主杆一般小如“酒杯”,竹肉厚实,竹节过尺而均匀,是工艺竹编的上等材料。此竹春、秋两季皆发笋,采挖竹笋和砍伐成竹,已成为当地山民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竹下清溪绕,溪涧翠竹摇”,不知溪以竹清,还是竹以溪翠。鹿茸溪的美在花。
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哗,以清溪、鸟鸣为伴,漫山遍野,数不清的小花很自由地开放。她们不为谁开,也不为谁谢,默默地用勇气感谢这方净土,感谢季节的馈赠。有名叫打破碗花花和野菊花的小花是必须要为你推荐的,“打破碗花花”入秋即吐蕊,如碎瓷片娇小,艳如三月牡丹,如美媚点缀山野;野菊花经秋而开,如黄色的星光闪烁,会给你春天的信息和勇气。还有一种叫“救兵粮”的荆棘类植物,豆大的籽粒如秋天的凝血,像火成串地燃烧,可食,味甜。听山民讲,这“救兵粮”在饥荒的年代,曾医治过山民的“粮食病”,我对它不禁肃然起敬,因而也将其归类入花。
我对这里的美的描绘显得无能为力。你想像,当你沿着那洒满马蹄声的山间小道在清溪的引领下,一个劲儿地往前走,两边山势雄耸,翠意逼人。突然,掀开一座小峰遮障,眼前一颗翠玉横睡在水墨青山之中,那是石河堰水库的倩影。此刻,我除了端起手中的“数码”,不断按快门,还能急于要做什么呢?告别鹿茸溪时,我没有必要为没能描绘出此处的美景而惋惜,因这里所在的丹景山镇已规划出了未来鹿茸溪生态旅游发展的蓝图,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皱褶里美的秘密不久将飨予世人,鹿茸溪的幽绿山谷终究会被城市文明的灯火照亮。
中游:小河绕过平原的胸怀,像一根青藤,结出我的乡情
河出鹿茸溪口,和寿阳、牛心二山相拥的“彭门阙”关口擦肩而过,即进入广阔的川西平原。除了山洪暴发时的浮躁,平时,小河就像一头温顺的绵羊哗哗地流着,她四季不停地绕过平原的胸怀,更像一根青藤,在那弯曲的枝节处,结出我浓浓的乡情。
中游上端的“罗氏庄园”、法藏寺、永定老街是我此次之行的必经之地。罗氏庄园,是川西典型的地主庄园式建筑,确切的庄主已难以考证,但现保存完好的宏大气派,仍记录着昔日繁华,时有游人,叹为观止。千年古刹法藏寺,原名弥陀庵,建于唐哀帝四年(公元907年),至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因其国师智中一天和尚于庙后修建的“摇亭碑”而名扬天下。最能勾起“怀乡人”忧思的是现今残存于河畔的永定老街,弯弯曲曲的狭窄街道,像岁月之蛇的一段蜕皮,仿佛已被历史风雨腐蚀发霉。然而,这残存的老街不是没有活力。
我来时,恰遇单日逢场赶集,蜂拥的人流,挤满老街的角落。十余年前,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永定乡大部分村社并入现丹景山镇,永定老街变为街村社区。可这周围十里八邻喝野鸭河水的村民,仍然把这里看成是远离都市的最好商贸集散地,他们从山里背来山货土特产,换取生活必需品。外来人也看重这块原始纯朴的商业宝地,来此做起了生意。中午,那些赶“火把场”的红男绿女,买上心爱的物品回家。下午那些悠闲的老者,品足了盖碗茶,喝醉了“筋斗酒”,像树叶样飘扬而返。“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们在用纯朴的感情,呵护着这小街的繁华。
由于沿河山溪汇集,野鸭河流到葛仙山镇大曲村,已变得激昂起来了。谁也无法阻止她的脚步,她一个劲儿地向东流去,来到了被誉为“华夏仙山”的葛仙山下,她在葛仙山镇匆匆地打了个美丽的小结,好像对葛仙山镇说了些什么,又向前流走了。我不知小河愉快地带走了什么,她继续欢快地流呀流呀,穿过母亲手茧似的河床,来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官仓村。官仓村是远近闻名的古村,滨临野鸭河,“靠水而居”。古村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遥远的三国时期,相传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屯兵军垦,遍植桑麻,弘扬蜀族先祖蚕丛精神,教民栽桑养蚕,故名曰“官桑”,百姓忌讳,后改“官桑”为官仓。据《华阳国志》记载,官仓村里那茂密的桑麻林里,还曾演绎过西晋末年流民起义领袖李特血战益州(成都时称)刺史罗尚,率部英勇就义的壮歌。
我对故乡的感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纯朴的民风和浓郁的乡俗以及那美丽的川西平原乡村风光曾孕育着我儿时的梦。今天仍是我的生命所依,信念所托。2005年12月,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就以“故乡的小河”命名。一年后,我心爱的诗集《小桃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我用故乡的小河那乱石翻飞的冬日河床衬托的葛仙山巍巍山影作了诗集的封面。故乡的野鸭河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她就是我母亲身上流着的血液。当我依偎在她怀中时,就会听见那汩汩的血涌,那是大地之歌、生命之歌。
下游:我来到了平原“圣山”——慈母山。从此,小河改名为金鸭河,带着金色的梦想,流向远方
我的脚步,伴随着河中欢快的浪花,经红岩镇来到了彭州市和什邡市交界处的慈母山。河流流过的地方,一马平川。野鸭河是平原的一条血脉和神经,一路上我都在听她说话,听她歌唱。从鹿茸溪的涓涓絮语,到葛仙山下的欢快哗言,她的歌声是那么的清脆。到了红岩镇,她已开始放声欢唱了。这时,你沿着小河流淌的方向,从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放眼望去,却见一座山峰隐隐地兀立于静静的平原之上,像平原母亲温暖的乳房——她有个美丽仁慈的名字叫慈母山。这山充满仁爱的灵光,我曾在一首诗中赞美她是平原上的“圣山”。
慈母山在我儿时的心目中,是相当神秘的。我的故乡官仓村,在天空放晴时,透过红岩镇正觉寺白塔的倩影,常常可见东方海市蜃楼般地崛起一座山峰,大人告诉我那就是慈母山。记得有一年夏天,雷声大作,山雨欲来,但见慈母山方向上空,乌云密布,“龙卷风”倾天而降,仿佛一巨龙悬空。老人说那就是慈母显灵,托龙上天,拯救百姓。那可怕的自然现象,在我幼小的心中闪动,被幻化成了慈母山圣洁而仁慈的仙姥。据老人们讲,慈母山是地藏菩萨母亲的出生地。她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充满仁爱的灵光。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未能造访这座“圣山”。
今天,我就要抚爱她仁慈的胸怀了。王明舟,这位84岁的山顶道观住持,热情地接待了我的探访。她像我的母亲一样仁慈,在她的面前我只有尊敬。她向我讲起了这名扬川西的慈母山的动人故事。你看,绿野平畴突拥一峰,小山垒垒,斜长如凤鸟的羽翼,峰头势冲霄汉,望若丹凤显灵。这里山峦风景秀美,古树参天,翠竹掩头。俯瞰山下,长桥卧波。凭虚远眺三面平阳,远方葛仙山巍巍而立,野鸭河悠悠而过,而广阔平原如畴方显盛世华景。至此,野鸭河改了个美丽的名字——金鸭河,注入什邡市境内,再汇入广汉市境内的鸭子河,滋育出灿烂的“三星堆文明”。
在我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真想对野鸭河——我故乡的小河再说点什么。可是就像在母亲身边,难掩羞赧。不是我说不出,而是我不知怎么说。我随手抓起一把田野的湿土,那是母亲身上的血肉啊。我看见小河涛涛地向东流去,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内心激跃不已。野鸭河,愿你带着平原金色的梦想,流向远方。我从你不停的脚步声中,已感受到了生命的节奏,懂得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