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是怎么引起的?,肾病都是由什么引起的?
这个我有发言权,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和我的妻子不行都得了肾病,我妻子已经肾病晚期,我和我妻子在2016年体检的时候查出尿潜血3+,尿蛋白3+,开始也没当回事儿,血压也有点高,当时也没有医学常识,过了两年我因为腔梗入院,查出血常规和尿蛋白都比较高,血压也高,医生会诊说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个病是不可逆的,也就是你可能治好,当时我就蒙了,我才30多岁啊,医生说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养着,主要是降压和护肾,要忌口,抗生素不要乱用,我直到现在还算可以,没有发展太坏。
我,媳妇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去年他就经常干呕,浑身无力,有口气,我带他去医院检查,肌酐一下就三百多了,我的心一下就凉半截,在这期间也去了一些医院,喝过中药,也不见起色,知道有一次感冒,彻底把身体击垮了,去医院检查肌酐1500多,我到时就崩溃了,这已经是晚期了,我们两人抱头痛哭,我感觉天都要塌了,我们还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病,而且是我们夫妻同时得这样的病,医生直接让入院,直接就让透析,每周三次,医生说这种病要么透析要么换肾,只有这两个办法,我问医生这种病是怎么得的,医生说有的是糖尿病引起的,有的是高血压引起的,也有遗传的,还有乱用抗生素引起,等等。
我和我的媳妇现在每周都去医院透析,在和病魔作斗争。
肾小球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小球肾炎很有可能是因为感染免疫的原因,还有遗传等原因导致的疾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很有可能会出现水肿的,蛋白尿,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患上肾小球肾炎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和限制钠的摄入还有蛋白质的摄入,然后从各方面采用激素或者是免疫治疗。
为什么会得肾病?
因素一:肾病多是由于体质原因尤其是免疫失衡引起的一种以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比如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病属于你本身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自身免疫功能攻击肾脏细胞出现病变,跟自己没有注意好关系不大,跟基因遗传有关系。
因素二:高血压与肾脏方面的疾病是相关的,高血压可能引起肾部疾病,肾脏的疾病又可能促进高血压的不断升高。如果高血压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破坏肾脏的血管,造成肾脏功能的损害,严重的话可能出现肾衰竭。因素三:生活无节制,吸烟、饮酒、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过度劳累。肆行房事,纵情色欲。不良习惯,如过度手淫,可直接损伤人体的肾精,提前进入早衰。患者一定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还要注意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才行,尽量不要让肾病影响到了健康,在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健康,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相信肾病很快就会从患者的身上消失的。好了,这是本人的一点经验之谈,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导致尿毒症的三大原因?
近年来,中国尿毒症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仅2017年就增长了近10万新的尿毒症患者。除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外,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也成为尿毒症人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导致尿毒症三大病因,如下:
No.3 高血压
权威数据显示,2.7亿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但只有不到2成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
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从而对肾脏产生伤害,长此以往,肾脏会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动脉硬化等病变,加速肾脏功能的下降。
没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导致血压超标的原因,在我国主要是由于盐摄入过量、低钾饮食、肥胖和体重超标,还有未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未定期监测血压等。
中国人平均每天的盐摄入量超过9g,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天盐摄入量应<6g,而高血压患者的每天盐摄入量应<3g。
在中国,60%的高血压患者是盐敏感性的,这类人的血压升高和盐摄入过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控制血压的关键是减少每日盐摄入量,包括各种含盐的调味品,如味精、鸡精、豆瓣酱、花生酱、辣椒酱、酱油等等。
No.2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导致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近年来,我国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的第二大病因。
权威数据显示,10.4%的中国人有糖尿病,其中超过6成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有研究显示,年轻的糖尿病患者(40岁之前诊断)比老年患者(40岁以后诊断)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更高。
指南建议,在诊断为2型糖尿病之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
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之后,应该通过控制体重、合理运动等方式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改变饮食习惯。
除了依旧需要选择葡萄糖饮食外,应该注意适当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
如果出现肾功能减退,除优质低蛋白饮食外,应加用肾脏必需氨基酸(α—酮酸),并减少坚果、杂豆等高磷且非优质蛋白的食物,用粉丝、低蛋白米等低蛋白主食代替部分普通主食,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1斤/天,如果尿少或有高钾血症的患者避免高钾食物,以瓜类蔬菜为主,可将蔬菜用开水煮5-10分钟食用)。
有效的降糖治疗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下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No.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很多人口中的“肾炎”,在中国是导致透析的第一大病因。
肾炎虽然听起来像扁桃体炎、肺炎一样,是一种炎症,但更多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导致的一种“无菌性炎症”。IgA肾病和膜性肾病就是最常见的两种肾炎,常见的症状包括蛋白质、血尿、高血压、水肿等。
此类疾病通常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此类患者应该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和熬夜、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让蛋白尿、血压、血脂、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能够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大大减少尿毒症的风险。
如果你有肾病方面的问题或想了解更多肾病健康知识,马上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肾网
肾病是怎么形成的?
最近,一个素食改善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又火了,哈佛有几个教授一直在提倡素食,抹黑肉类,这又是他们的一个杰作。
这个研究在提倡素食的同时,不忘抹黑一下肉食,很多朋友发来质疑,低碳会不会伤肝?伤肾啊。
其实,我很理解,很多不了解低碳的人,一开始难免会有各种担心。
吃了这么多年米和面,突然告诉我少吃主食才更健康,我的身体应该会适应不了吧,它会不会对我的身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很多人担心低碳饮食会不会对肾造成过重的负担,他们考虑最多的,可能是以下两方面↓:
之前,我写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今天,我再次针对这些顾虑,为大家客观系统地分析一下,低碳到底对肾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伤肾的两大原因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肾。
在我们胸腔下面,腹部后侧,脊柱两边各一个,形状像豆子,拳头大小的就是『肾』。
它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器官,就像一个极其精密的筛子,在体内负责「安检」工作。
你身体所有的血液都要经它过滤,安检通过的血液重新流回身体,在体内循环。
安检没通过的废弃物和多余的水分,就会转化为尿液,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共同构成我们的泌尿系统,肾在我们体内没日没夜地忙碌,它到底在忙什么:
如果肾失去了过滤功能,没有肾脏每天进行清理工作,你体内的神经、肌肉,还有其他一些组织都将无法正常运行。
很多不同的疾病、药物和毒素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但是,引起肾功能障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糖尿病和高血压。
如果这两种病在初期不好好治疗,会慢慢转变为慢性肾病,最后引发肾衰竭,尿毒症。
美国的数据显示,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占44%,由高血压引起的占29%,肾衰竭一般需要做肾透析,甚至肾脏移植手术。
肾病不仅会有身体上的疼痛,还会对很多病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过量的糖和蛋白质结合,会发生糖化,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能与体内的组织细胞相结合,并破坏它们。
目前的研究表明,AGEs会加速衰老,也会造成很多器官慢性退化型疾病。
糖化过程在体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脏组织不断受损,造成糖尿病肾病。
所以,高血糖对肾是一种很危险的存在,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伤肾的是糖,而不是蛋白质。
→高血压肾病
肾脏是极其精密的过滤系统,但如果血压太高,血液流速过快,引起的冲击力往往带动一定的能量和破坏力,势必会对它造成压力和一定的损害,严重时也会引起肾衰竭。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避免高血糖和高血压,基本上大多数的肾病,也就能避免。
低碳饮食会影响肾健康吗?
了解了肾以及肾病的成因以后,如果要问低碳会不会伤肾,我们可以先从低碳与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关系说起。
今年Virta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做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生酮饮食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血糖,很多病人的血糖都降下来了。
同时,生酮饮食还有效调节了病人的血压、体重,以及其他的一些代谢综合征,最终使很多病人都停用降糖药。相关阅读——不吃药不打针,逆转糖尿病|美国机构virta的2年报告…
如果血压和血糖都稳住了,没有了祸源,也就避免了肾病的发生。
所以,从病因来看,低碳不仅对肾脏没有损害,还可能避免肾病的发生。
可能多数人更想知道,低碳本身这种饮食结构,会不会伤肾呢?
与其说,担心低碳伤不伤肾,大家可能更在意的是,高蛋白饮食会不会伤肾。
→高蛋白饮食,会造成肾负荷吗
很多人都觉得蛋白质吃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容易引发肾病,这种恐慌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当肾脏发生损害时,肾脏的过滤系统出现问题,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蛋白质会从肾中渗漏出来,以尿液形式排出。
这就是『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出现问题的典型表现。
于是,人们就开始口口相传,就是因为蛋白质吃太多,加重了肾的负担,才使肾出问题的。
其实,蛋白质吃多了,身体自然会处理,肝脏会通过糖质新生转化为葡萄糖,或者转化为尿素(urea),90%多余的蛋白质会通过尿液排出去。
有些人低碳后,吃蛋白比较多,发现尿蛋白高了,就开始担心,我这样吃下去,会不会伤肾啊?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澄清一下。
首先,严格的低碳饮食并不是高蛋白饮食。
低碳饮食强调减少碳水量,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随便吃蛋白质,生酮饮食控制在25左右。
一般建议每公斤体重可以吃1.2~1.7g蛋白质,具体的吃法可以参照我以前的文章。
至于吃蛋白质本来就不多的低碳人,就更不用有这个顾虑了,因为有研究发现,低碳饮食者,正常吃蛋白质,是不会伤肾的。
在2016年有个研究,专门针对1000多个肾脏健康的肥胖人群做了试验,结果发现,低碳饮食比对照组,还改善了肾脏功能。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就算得了2-型糖尿病,只要肾脏功能正常,低碳饮食也不会对肾脏造成什么伤害。
当然,还有一个很多朋友最关系的问题,
→ 高蛋白饮食,究竟会不会引发肾病?
一些健身爱好者和运动员,可能会进行大量的阻力训练来锻炼肌肉。
他们基本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肉食,吃蛋白质的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低碳饮食所要求的量。
所以,问题就来了,吃太多红肉、鸡肉、海鲜和鸡蛋,会不会对肾脏造成伤害呢?
不会,只要你有一个健康的肾,蛋白质吃多点,也不用担心。
2016年,一个研究针对14名男性健身者,进行了持续一年的随机交叉试验。
他们先连续吃半年的常规饮食,接着连续吃整整半年的高蛋白饮食。
结果发现,高蛋白饮食并没有对他们的肾脏产生损伤。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我之前也分享了很多,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总结下来就是,吃蛋白质,不是引发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没有研究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表明蛋白质吃多了会引发肾病。
其实,一般只要肾脏本身没问题,就算你是高蛋白饮食,也不会对肾有什么伤害的。
下面,我再讲一讲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低碳饮食会引起肾结石吗?
『肾结石』是在肾里堆积起来的矿物盐坚硬的沉积物,看起来就像石头一样。
一开始这石头可能只有砂砾大小,但它会长大,可能长成鹅卵石大小,有的甚至能达到一个高尔夫球的大小。
如果发现的早,肾结石不会对肾造成永久的损伤,但这个过程很痛苦,需要用药物治疗,有的甚至需要做手术。
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都和肾结石高风险相关。
有研究发现,有肾结石的人,在未来发生高血压、慢性肾病的几率更大。
低碳生酮饮食和肾结石的关系,之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
确实有一个研究发现,患有癫痫病的儿童,采用严格生酮饮食,可能提高肾结石的风险,但补充柠檬酸钾会降低5倍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没有任何研究表明,低碳生酮饮食会增大肾结石风险。
我听到有些人在网上说,他们刚开始低碳,就发现得了肾结石。
其实,肾结石在美国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男性得肾结石的几率有10%,女性有7%,他们大部分还是以传统饮食为主。
目前来看,肾结石发生率和植物中的草酸关系巨大,所以,避免肾结石,首先要尽量减少高草酸类蔬菜的摄入。
图片来自gifnik
所以,如果你低碳后,肉吃得多,还是要尽量避免草酸的摄入量,平时可以多喝柠檬水。
有肾病的情况下,还能低碳吗?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你的肾是健康的,低碳后,蛋白质对肾脏健康的影响是很小的。
那如果你已经得了肾病,还可以继续低碳吗?这要视情况而定。
→低碳饮食,有助于缓解早期肾病
如果你的肾病还处于早期阶段,低碳可以缓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状,可能会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根据已有的研究,如果肾出现问题了,能真正改善肾功能的疗法还很少。
然而,曾经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男性,开始实行低碳饮食后,每天吃80-90g的碳水。
低碳之前,肾功能6年持续衰退,低碳后,肾功能不再恶化,慢慢平稳。
低碳2周以后,他已经停用胰岛素了,体重减了42斤,血糖也降下来了,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也从9.4%降到了6.5%。
研究人员称,可能因为肥胖和高血糖解决了,肾功能也就改善了。
→ 晚期肾病,要控制蛋白质的量
肾病一旦到了晚期,就会出现整体肾功能的持续下降,这时即使解决了高血压和高血糖等问题,也很难逆转。
这种情况下,低碳能发挥的作用,可能也只是杯水车薪了,你需要具体咨询一个专业医生来帮助你。
如果你的肾健康,蛋白质不会对伤害肾脏,而肾一旦受损了,就需要限制蛋白质的量,这样能适当延缓肾衰竭的进程。
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在晚期肾病时,肾排泄钠、钾、镁、以及酸等的能力受损。
而低碳饮食通常鼓励增加盐、钾和镁等的摄入量,这样可能很容易造成电解质和矿物质的紊乱。
基于这些原因,有晚期肾病的人,不建议自己尝试低碳饮食,除非有肾病专家或合格医生的直接监督。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三句话』↓。
1、如果你肾脏健康,低碳饮食不会伤肾,甚至高蛋白也不会有影响。
2、如果你有初期的肾病,低碳可能会有助于你缓解病情,提高肾功能。
3、如果你的肾病已经很严重了,能不能低碳饮食,你需要咨询专业的肾病专家。
对于大部分正常人来说,低碳后,肾功能只会改善,因为你戒掉糖了。
实际上,低碳后,人体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更大,因为没有糖,我们某些糖需要通过蛋白质(糖质新生)转化过来。
如果蛋白质吃不够,可能会掉肌肉,所以,我觉得,低碳后吃够蛋白质很重要。
不过,我相信,即使我将写了这么多的研究证据,还是不能打消你的顾虑。
如果是这样,我建议可以慢慢来,一开始可以不用太严格,并定期去医院体检,检查肾功能是否有异常。
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有了了解以后,可以适当尝试一下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当然,如果你没有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你也没有必要吃那么多蛋白质,还是记住一点,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
其实,面对低碳的疑虑,身体会告诉你答案,低碳一开始有很多不适,但是适应后,你可能会发现,以前很多的顾虑都是多余的。
公众号回复低碳、肾、肝,获取更多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