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土茯苓的图片,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梅毒及汞中毒引起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以及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具有镇痛、利尿、解毒、细胞免疫抑制、保肝等药理作用。
土茯苓治疗梅毒、肢体拘挛时既可单品水煎,也可与金银花、威灵仙、白鲜皮等药物同用。也常常与薏苡仁、防风、木瓜等药物配伍用于治疗服汞剂中毒引起的肢体拘挛者。
土茯苓治疗热淋时,常与木通、萹蓄、车前子等同用;治疗湿热带下、痈肿瘰疬时,多与苍术、黄柏、苦参等配伍使用;治疗脾虚湿盛、湿疹瘙痒时,可与泽泻、白术、茯苓皮等配伍使用。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本内容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汪永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一中医建议常煲土茯苓汤喝?
土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主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一般临床应用于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失眠等症。土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药,还能渗湿水泻,针对脾虚。
尿酸高,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一个是嘌呤代谢合成增加,一个是尿酸排泄减少,而中医认为,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主要是由于平时进食膏梁厚味、湿热内蕴,而导致,主要原因为脾肾功能失调,脾的运化功能有缺陷,所以湿浊内生,肾的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导致湿浊排泄障碍。因此,中医建议您常饮土茯苓汤也是合理的。
土茯苓,不仅可以健脾渗湿,还可利水消肿,清热止痛,还经常被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把土茯苓大剂量的运用到了痛风的治疗
土茯苓煲汤的搭配:
(1)冬瓜薏米土茯苓汤 冬瓜+土茯苓+薏米+车前子
(2)绿豆土茯苓煮水 绿豆+茯苓
(3)土茯苓炖鸡汤 土茯苓+生地+薏米+鸡肉
高尿酸除了常喝土茯苓汤之外,一定要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变,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食蔬果。多喝水,禁酒,避免暴饮暴食,烹调方法要清淡,限制总能量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肥胖或超重。
炖羊肉可以放茯苓吗?
炖羊肉是可以放茯苓的,尤其是炖羊肉汤是很好的
材料:羊肉200克,茯苓30克,胡萝卜25克,生姜1小块
制作方法
1.羊肉洗净血污,切成厚片。
2.茯苓、胡萝卜刮皮,清洗干净。土茯苓切成厚片。胡萝卜切成块状。
3.将所用材料置于炖盅,加水适量,炖盅加盖,隔水炖之。
4.待锅内水开后,先用中火炖60分钟,然后再用小火炖120分钟即可。
与菝葜相似的植物?
疣枝菝葜
疣枝菝葜属于百合亚纲。产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贵州(南部边界)和云南(东南部)国外分布:也分布于越南、缅甸、锡金和印度。形态和圆锥菝葜非常相似,但茎和枝条具疣状突起,浆果卵球形(即梨形),顶端锐尖,紫黑色,容易鉴别。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疣枝菝葜
百合目 Liliales
植物特性
形态和圆锥菝葜非常相似,但茎和枝条具疣状突起,浆果卵球形(即梨形),顶端 锐尖,紫黑色,容易鉴别。花期12月至次年2月,果期7-9月。
慈菇茯苓汤的做法?
原料:慈姑250克,土茯苓6粒,猪瘦肉200克,生姜2片,调料适量。
慈菇茯苓汤的做法:1、将慈姑、土茯苓分别洗净;猪痩肉洗净、切片,
2、与慈姑、茯苓、生姜一同 放入锅中,加入清水5碗,用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
3、至猪肉熟烂时,加入调料调味 即可。
功效:利水通便。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小便不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