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和尺泽准确位置图,艾灸可以解决中风的后遗症吗?
我从事艾灸多年,其实艾灸与针刺、推拿一样都是调理的经络系统,只是借助的工具有差异(当然针对的与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无论你是选择推拿还是艾灸,重点在经络系统,如你选择艾灸,这几组穴位推荐给你
一,如果是上半身的后遗症,选这个三个
①百会(人体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②肩髃(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③曲池(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这一组,除了百会每次10分钟,肩髃与曲池都是每次15~20分钟,一周三次。
二,如果是下半身后遗症,选这三个
①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②阳陵泉(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③悬钟(内踝尖上3寸)
这一组,每次都是15~20分钟,一周三次。
喜欢的话可以收藏与转发,也可以关注主页。
中医西医哪个是研究人体脏腑医学的?
中医西医那个是真研究人体脏腑医学的?在现代的人们认识中,肯定是西医,因为西医才有解剖的手段,且数据是真实的,是研究人体脏腑医学的。中医是靠″望闻问切"去了解人体脏腑的,没西医真实,事实是这样?西医是从尸解结构认识,研究了解脏腑医学,中医是内视,″气血"人体经络结构,活体动态的,去研究人体脏腑医学。大家对伤风感冒发烧,是人都有发生,并有亲身感受的体会,西医是怎样对待?中医又是怎样认识呢?感冒发烧,医院以抽血化验捡查认证,简单的以体温针捡,医治吊打针抗生素,退烧药物处理,或住院。中医呢?这就要用一些篇幅介绍″祖宗圣贤"们是怎样,真研究人体脏腑医学,传世下来给我们后人应用的医学,叫现代医学自叹不如!文献《黄帝内经》经脉,″肺手太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出大指端,其支者,出次指端″。这是对肺脏的及联络大肠的描述,这与伤风惑冒发烧有什么关联!下文你去回忆联想起感冒发烧,是以下的体会?本经脉络,少血多气,五官所属,开窍于鼻,外感风寒,鼻流清涕,肺经病变,胸部膨膨,咳嗽痰喘,邪入血分,是由生病,胸腹胀满,咳嗽连声,口渴心烦,臂内廉痛,掌心发热,汗出不停,小便频数,名曰受风。这是声,气,形,状,色、动,俱全,邪盛之实症,则肩背肿痛,感受风寒,则汗自出,或皮肤紧张,时寒时热,而汗不出,下传入肾,小便频数,经气不足虚证,肩背酸痛而怕冷,呼吸短促,肺虚肾水枯竭,膀胱虚弱内郁,小便黄转红。这是对人患伤风感冒发烧的描述写真,淋漓尽致,通俗易懂,人所共知,真实体现,虚补,实泻,用自身穴位解决感冒发烧,太渊,列缺,曲池,尺泽,合谷,大推,肺俞,中府,太白,至阳,冲阳,迎香,阿是穴。上面经络方法,中医还有中草药物,甚至民间还有千变万化的治疗手段应用解决!西医单一,比对中医差远了,中医是精髓的医学,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奇葩医学,了解中医学,不要说中医落后,在人病研究,医治中医是人性医学,在人病造恐制恐,西医是金钱医学。看到此文的感冒发烧者可自取穴位试,剌痛太渊,合谷,曲池,流涕者加迎香穴,有好反应。
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预防第二次中风?
大家好,我是57chao,手术包里都是健康科普知识,每周末更新,您可以先订阅以后再看或者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当《欢乐颂》播放到樊胜美的爸爸突发中风的时候,看到樊胜美因为没有钱而痛哭的样子,大家都动了了恻隐之心,甚至在网络上发起为樊胜美捐钱的活动。不论樊胜美曾经往家里贴补多少钱,也不论她现在有没有钱,都不能换回父亲的健康了。幸亏在电视剧里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中风可就残酷的多:不仅病情严重,还有很大可能复发。小5我已经写了什么是中风、什么人容易中风、怎么预防中风、身边人突然中风怎么办、什么是中风复发,这次就再跟大家说说怎么预防中风复发吧。
根据中风发病的机制预防
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主要分为4种类型: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梗死、心源性栓塞、腔隙性梗死和原因不明型。血栓形成的就要注意溶栓,用药物维持血流通畅,心源性的就要控制好心脏病。腔隙性梗死的患者常伴发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也要好好治疗。
脑出血性中风的机制分为高血压性出血和非高血压性出血。第一次是高血压性出血的,以后就要好好控制好血压,而非高血压性出血往往是血管畸形的问题,要去医院检查个明白。
血压管理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积极控制高血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3、降压治疗应于病情稳定时(一般为中风后4周)开始。
抗血小板聚集
对于缺血性中风后的患者,应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有心房颤动这个疾病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疗,并且要定时检查凝血功能,预防过度抗凝。
其他心脏病
其他潜在的心脏病也会大大提高栓塞性中风的复发风险,应该针对病因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例如: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颈动脉狭窄
有症状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者首先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更应慎重处理,必要时可考虑是否行外科手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大剂量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 B 6 和维生素B 12 ,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可通过摄入蔬菜、水果、豆类、瘦肉、鱼类及增加了维生素的谷类食物来保证达到叶酸、VitB 6 以及VitB 12 的推荐需要量。应合理膳食,对于高半胱氨酸血症者给予口服叶酸2mg/d、VitB 6 30mg/d、VitB12 500μg/d。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都有发生完全性中风或二次中风的危险,且很可能在初次中风后两周内发生。因此,寻找并治疗TIA的原因,预防第二次更严重的中风,在中青年中风患者显得十分重要。应积极去除包括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狭窄在内的多项危险因素。一旦患者出现TIA时,应给予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血脂
有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于 240mg/dl,中风复发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在首次中风发生后需积极监控血脂水平,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在理想的范围内。药物首选他汀类以减少冠心病发生危险而间接降低心脏源性栓塞的再发风险。
血糖
有研究认为血糖水平大于140mg/dl的患者,中风再发的风险升高。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采用饮食控制及增加体育锻炼,必要时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大家好,我是57chao,手术包里都是健康科普知识,每周末更新,您可以先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houshubao以后再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从留言里面选问题写专题回答。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黄如讯、苏镇培,《脑卒中》,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2、周建新,《神经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版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8月
冬节皮肤痒怎么办?
秋天到了,虽然气温还是不算低得很明显,但是皮肤已经开始紧绷,变得越来越干燥了,导致皮肤瘙痒。不少人就会去抓,一不小心抓出血印不说,还留下疤痕。那么,秋季皮肤瘙痒怎么办?
一、秋季皮肤瘙痒的原因
1、皮肤干燥、洗澡太勤等
因气温降低,人体为了保证散热的减少,皮肤的毛细血管床部分关闭,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随之减少,皮肤的湿度下降,表现为皮肤干燥,而干燥更易导致皮肤的瘙痒。还有人因为洗澡过勤或者水温不对造成皮肤瘙痒。
2、各种疾病的并发症状
机体内在的疾病也是皮肤瘙痒的内因,如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
3、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
生活中一些小细节被忽略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比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
4、人体自我调整的反应
秋天气温降低使人体皮肤及皮下血管收缩,皮脂腺、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也随之降低,空气干燥使皮肤缺少水分,表皮变得薄而脆,人体机能的防御能力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出现一个适应期,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二、秋天皮肤瘙痒怎么办
1、秋天正确洗澡远离皮肤瘙痒
秋风起,瘙痒的皮肤像有只小虫在爬,让人忍不住去抓。于是,很多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隔着衣服挠痒的样子,显得颇为滑稽,又令人尴尬。如今洗浴条件好了,秋季皮肤瘙痒的人越来越多。皮肤瘙痒以前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现在已经成了都市白领共同的“敌人”。
步骤1.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比体温略高,不感觉烫。水太烫会破坏皮脂膜,造成皮肤微小的损伤,加重瘙痒。
步骤2.如果是天天洗澡,每次5—10分钟就可以,不要超过30分钟。推荐盆浴或木桶浴,这是因为泡在水里能促进皮肤吸收水分,并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皮肤代谢。洗澡时,不要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加重瘙痒。另外,老人盆浴,水位不要超过心脏水平。可以将两把淀粉或燕麦煮开,放进浴缸里,浴后不要冲洗。淀粉浴和燕麦浴可以安抚皮肤,降低皮肤敏感度,保护皮脂膜,减轻皮肤瘙痒。
步骤3.尽量选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露,不要用碱性的香皂、肥皂。判断酸碱性,看商品说明就可以。秋冬天洗澡,如果不是特别脏,可以不用沐浴露。
步骤4.浴后一定要在皮肤没干透的情况下搽乳液,除了腋下、腹股沟,全身都要抹。小腿、腰、臀和前臂皮脂腺最少,最容易发生瘙痒,要多抹或反复抹。由于浴后乳液保湿作用只有一两天,因此即使不洗澡也要记得涂抹。
2、解决皮肤瘙痒从养肺入手
①风热型
由感冒发热引起,病毒破坏组织,导致皮肤瘙痒。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②湿热型
如喜欢吃冰凉食物,导致湿热下行,引发腿部瘙痒。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用一些清热祛湿的药物,如藿香、板蓝根、金银花等,可达到缓解皮肤瘙痒的目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少吃凉性食物。
③闭塞型
皮肤闭塞不通,致使津液无路外泄、积聚湿气而导致瘙痒。可以用桂枝汤系列治疗,如葛根汤、青龙汤、桂枝加黄芪汤以调和营卫气血。
3、按压穴位预防秋季瘙痒
此外,也有“止痒穴位”预防秋季瘙痒哦。有秋季瘙痒的朋友可按压脾经、肺经和大肠经的对应穴位,在不伤害皮肤的情况下快速止痒。常见穴位,包括走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理津液代谢的三阴交穴、血海穴和阴陵泉穴;走肺经,可缓解上呼吸道干燥的鱼际穴和尺泽穴;走大肠经,可同时改善排便干燥、口干舌燥、胃火旺盛的曲池穴和合谷穴。
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上3寸,在胫骨后凹陷处。
血海穴:内踝尖直上三寸,股骨后缘。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
鱼际穴:手掌面,在第一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的赤白肉际处。
尺泽穴:微屈肘,肘部横纹偏外侧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
曲池穴:手肘关节外侧骨边,手肘弯曲成90度,在手肘横纹的外侧尖端上,靠近骨头边缘。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点,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
三、如何预防秋季皮肤瘙痒
1、减少皮肤油脂的丢失并及时补充油脂
建议,洗澡的水温以32℃为宜,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不要泡澡,不必天天使用沐浴露。洗澡后,趁着皮肤还有些湿润时全身涂抹润肤霜,在手脚、膝盖、关节处则涂抹油性多一点的润肤产品。
2、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
要皮肤不干燥,就得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减少体内水分的缺失。同时,注意摄入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等蔬菜,以及胶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像咖啡、浓茶、辣椒、葱、蒜或酸性食物,这些都会加重皮肤瘙痒的症状。
3、选择宽松、纯棉类衣服作贴身衣物
穿着对皮肤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首先要穿纯棉的衣物(尤其是内衣),不要穿化纤或针织材料的衣物,因为后者容易引起静电和瘙痒;其次衣服要穿得宽松,不要紧绷在身上。
温馨提醒:
秋季皮肤新陈代谢缓慢,所以秋风一起,许多人的脸上便起了皱纹或色斑、粉刺,原有的花斑、褐斑也会加深,皮肤变得干燥,皮下脂肪增厚,皮肤紧绷,甚至起皮掉屑。因此,秋季护养肌肤要注意补充水分。
日光性皮炎的针灸治疗?
日光性皮炎的针灸治疗
日光性皮炎是发生于局部皮肤的急性光毒性反应,主要由日光过度照射所致,中医称为“日晒疮”。选择针灸治疗日晒疮时,常用方法如下:
1.体针疗法:选取百会、天柱、风门、膈俞、血海、尺泽和足三里作为主穴,属热毒外侵者可加风池、大椎、列缺、阳陵泉等穴位,属湿毒蕴结者可加中脘、曲池、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常规消毒后,以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
2.耳穴疗法:选取病变相应区域为主穴,配以肾上腺、内分泌、神门、肺和大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以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可行针3~5次。也可选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贴压,然后患者自行按压。
3.穴位注射疗法:选取大椎和曲池作为主穴,用注射用水将0.5~1mg的氟美松注射液或地塞美松注射液稀释到5ml。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待进针得气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射1.5ml。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针灸(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袁盈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