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排湿反应,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湿气重?
今天,迎来了小满节气。
小满,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过好小满,可为健康过夏,打下良好基础。
小满过后, 暑多挟湿,养生重点,防湿热,祛湿气。
小满过后,降水量增大,气温也逐渐升高。
此时,湿热交加,湿邪之气,最容易入侵体内。
再加上,天气炎热,暑、湿气候,会导致脾胃正气不足。
脾运化水湿,一旦脾胃虚弱,无法及时运化体内的水湿,便会导致湿气滞留。
因此,小满后,除湿正当时,未病先防,注重清暑祛湿,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小满过后,重祛湿,“五看”判湿邪,排湿气,坚持“二勤、三拍”
教你“五看”判湿邪
一看,起床时
清晨起床的时候,看一下整个人的状态。
如果,充分的休息后,起床时依然感到疲惫、头脑昏沉,打不起精神。
甚至感觉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二看,如厕时
在如厕时,看一下排便情况。
如果,体内有湿,则大便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三看,刷牙时
湿气重的人,刷牙时,也会有感觉。
最主要的,就是看会不会恶心,若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这是湿的典型特征。
四看,舌头
“舌为脾之外候”,若体内有湿气,舌头会出现异常。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
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每天洗漱的时候,多留心观察看看舌头的变化,体内是否湿气重了。
五看,皮肤
体内有湿气,皮肤也会出现异常。
皮肤瘙痒、易过敏,总是满面油光。
甚至起痘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
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排湿气,坚持“二勤、三拍”
二勤:
1、勤饮茶
饮茶,是最简单有效的祛湿方式之一。
用一些健脾利湿的材料,搭配泡水代茶饮,健脾又祛湿。
白鼓丁薏仁茶,泡水喝,健脾的同时,更有利于排湿,一举多得。
将玉米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白鼓丁、芡实、山楂、淡竹叶,炒熟装入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白鼓丁,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症,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湿健脾、祛风胜湿,利肠胃,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后,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湿效果更突出。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淡竹叶, 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可健脾,有助于祛湿。
几种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湿,十分有益。
2、勤泡脚
小满过后,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就不再泡脚了。
然而,用热水泡脚,也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一定要坚持。
双脚有许多穴位,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寒。
所以,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不要泡太长时间。
此外,泡脚水中,加点“料”,祛湿效果更佳。
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祛除寒气、除湿除燥。
用一个棉布,包1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40分钟。
倒进洗脚盆,要漫过脚踝,这样效果更好。
泡脚时间,最好不要低于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用一个棉布包,准备好一定量的姜片,然后将放进棉布,系紧包好之后,放入水中开大火煎煮,要将生姜的药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后,用其泡脚即可。
三拍:
1、拍小腿
小腿部位,有诸多穴位。
其中,承山穴、足三里、阴陵泉,这三大穴位,有助于健脾祛湿。
拍打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拍打足三里,可健脾促消化,阳气生发,减少湿邪。
拍打阴陵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祛湿排毒。
因此,经常拍打小腿,有助于祛湿。
2、拍带脉
中医认为,带脉可“总束诸脉”。
带脉,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侧腹部。
经常拍打或按揉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1.8寸处。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方法很简单,双手握拳,敲打腰部两侧(两肋末端)100-300次,力度自己感觉舒适就行,频率可以快一点,站着躺着均可敲打。
3、拍足心
足心处,有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而祛湿,要依赖身体的阳气,阳气足,则有利于湿气外泄出体外,对于祛湿有莫大的帮助,而强健肾脏,则有利于人体阳气生发。
所以,拍打或按揉涌泉穴,强健肾脏,生发阳气,促进排湿气,效果显著。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用拇指按揉,或者拍打,皆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湿气比较严重?
夏天到了,绿豆汤清热解暑,很多人都爱喝,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和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从立夏到三伏前的这阶段,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
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春夏养阳的宗旨。
这道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驱光了,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并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姜枣补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些。
这道汤最适合忙碌的上班族哦,制作简单,味道也不错,孩子老人都可以吃。
-玫瑰红糖姜枣茶-
By Summer_夏天
用料
主料:生姜30克、红枣80克、红糖50克、玫瑰花茶5克
辅料:清水900毫升
做法
1.准备好食材。
2.生姜洗净去皮,红枣洗净去核,切小块备用。
3.把所有食材放入豆浆机中。
4.加入适量清水至上下位刻度线之间。
5.豆浆机通电,如在机器上直接操作,则选择“果茶”键,进行启动即可,制作时间为15分钟
6.制作完成
7.过滤后饮用口感更佳。
男性吃什么去湿气最快?
湿气是中医的说法,所以说要理解湿气必须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湿气,那么湿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看一下自然界的湿气,首先含水量高,水和土交杂在一起形成泥,泥具备湿的特点,我们看泥本身重,浊,粘,亮。
我们看它重的特点,走在雨后的乡间土路,脚丫上会沾上泥,马上就觉得走路重了,所以到了体内有湿的人下肢感觉沉重,尤其是到了下午,严重的会感觉到小腿像灌了铅一样;
浊,就是浑浊,不清亮,所以湿气重的人小便不清亮。
粘,就是不容易甩掉,不管是脚丫子上还是鞋上面,沾了泥,很难甩掉,甩不干净,所以体内有湿的人大便粘,往往一张手纸擦不干净,得好几张,而且大便沾马桶,不容易冲干净。
泥潭子比土路发亮,尤其是到晚上走夜路的时候,我们都有这个经验,避免在泛亮光的地方走,往往那地方有泥潭子,所以体内有湿的人,往往皮肤表面泛亮光,油腻感比较强,比如额头油腻,头发两天不洗就觉得难受。
而且湿和风,寒,热可以并存,往往混杂在一起,比如春天的风,夏天的热,冬天的寒都会并存水湿。流动的空气中含水量大就是风湿,夏天雨后炎热的情况就是湿热,冬天雪后的天气就是寒湿。人体内的情况和自然界的情况其实就是一样的,人生活在自然界,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同时外界环境必然影响人体,就像腌咸菜一样,一块萝卜本是清淡的萝卜味,把它放在咸菜缸里,各种盐味,辣味,麻味等等调料的味道就渗透到萝卜里,萝卜具备了麻辣咸等味道,就不再是清淡的萝卜了,而是咸菜了;
人在自然当中也一样,处于寒湿的环境,体内寒湿的人就多,而且应季,冬天发病率高,比如东北,寒有收缩,温度下降的特点,所以寒湿体质的人除了湿的特点以外,还具备寒的特点,比如热胀冷缩的冷缩,还有喜欢蜷缩,肌肉痉挛,容易抽筋,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处于海边湖边的人,风湿多,除了湿的特点,还容易像风一样到处乱窜,居无定所,不是这地方疼就是那地方疼,或者不是这地方长痘就是那地方长痘;处于南方潮湿闷热的环境湿热多,自然界湿热的环境容易发霉,长毛,长痘,人体也一样,爱冒痘,热气蒸腾,所以长的痘多在上身头面部,应季夏天发病率高。
我们知道了湿的特点,再看看自然界湿是如何消除的,比如太阳一出来,热量大增,地面上的水分蒸发,湿就去了,同时热能去寒,所以寒湿体质的人用火最好,艾灸就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当然热性的食物也可以,比如生姜,羊肉等。
洗完衣服,衣服湿漉漉的,风一吹,水分被风带走,也干得快,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所以在体内气滞或者气郁或者气虚的补气就可以,同时空气的流动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艾灸利用艾的热性和火的热能,所以艾灸可以刺激体内气的流动,包括针刺疏通气血,所以中药,针刺,艾灸,拔罐,刮痧对风湿效果好,根据情况几者并用,效果会更好。
对于湿热来说,寒能胜热,夏天太热,开空调制冷让人们安稳度夏就是这个道理,用电扇吹风带走人体的汗液,带走热量,所以风寒祛湿对湿热体质的人比较好。
还有就是坚硬的土地上水分不易存留,容易清扫,所以把土地弄扎实也可以,体内的土就是中医的脾了,所以有健脾利湿的说法,所以不管哪种湿,健脾是没错的,只要是健脾的都可以吃,比如山药等,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不同的中药或中成药,比如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薏米赤小豆芡实等煮汤喝也不错,怎么熬它都是寡寡的,可以稀释,冲淡水湿。
所以说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自己体内的湿和哪种邪气交杂,要想祛湿快,就不光是吃,还要结合其他方式比如针刺,艾灸等其他治疗方式会更好。
有哪些祛除体内湿气的简单方法?
下面对照自己的症状,先看看自己的湿毒已在第几级了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椎肥厚酸困,腰酸力乏。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体内有湿气该怎么办?1、拔罐祛湿
拔罐是最常用的一种祛湿方法,因价格低廉、效果好而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它能哆有效驱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调阴阳平衡、解除疲劳之态。
2、多吃清淡与健脾除湿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尽量不吃生冷,建议可以喝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汤剂进行调整,比如茯苓砂仁粥、冬瓜海带汤,薏仁莲子粥等。此外还可以吃一些具有健脾除湿效果的食物,比如红豆、薏仁米、黄瓜、白菜、山药、柚子、萝卜等。
3、适当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同时,运动之后,还可以适当进行泡脚、汗蒸等,做到微微发汗即可,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
4、穴位按摩
丰隆穴(图)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外膝眼和外踝尖连线的中间点。它对脾胃大五脏六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主要的穴位,并有调理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在取穴时可顺着小腿内则往膝关节方向摸,膝窝下凹陷处即是。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
健康提醒:此时正值炎热夏季时节,喝冷饮、吃雪糕、吹空调、洗凉水澡、喝着冰镇啤酒吃着烧烤......这些成了我们在这个季节经常做的事情,殊不知,让你倍爽之后,却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健康隐患。适可而止,健康生活。
早餐后一小时内腹痛排便?
种种症状表明,吃完饭就肚子疼想要上厕所,排便不成型,睡眠不好,这就是脾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脾胃不好,同时脾虚还伴随湿气重,就容易经常上厕所。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脾虚导致大便不成型危害很大大便不成型,中医叫做“塘泄”,遇水则化,主要的病因就是脾虚湿盛。
大便不成型其实是很严重的疾病,多数人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长期的大便不成型会导致身体脱水,身体长期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血压升高,血栓堵塞血管等。
腹泻的时候,因为离子紊乱,缺乏的钠、钾、镁、钙会影响身体出现疼痛,抽搐等症状,还会影响心跳和呼吸,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类的疾病,长期大便不成型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为什么脾虚会导致大便不成型呢?从脾的作用角度来说,中医认为,脾主运,主要的作用是运化水谷精微,通俗来说就是身体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需要脾运送至身体各处,当脾虚了,运送力下降了,不能输送至全身各处,便聚集在了肠道,水分不能运走,大便就塘泄了。
脾虚严重导致脾虚泄泻,吃什么拉什么脾虚泄泻是中医的一个症候名,脾虚严重,水阻肠胃,食物不能消化吸收,怎么进肚怎么出来,患者表现为经常腹泻、手脚冰凉、面色萎黄、没有食欲。
脾虚的人,最怕凉,不管是身体着凉还是吃的食物寒凉,都会导致腹泻,所以脾虚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以及保暖。
脾虚的人应该怎么办?脾虚的人,严重的话要通过药物来治疗,一般来说,吃参茸健脾丸或者人参健脾丸都可以,是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另外,脾虚分为脾脾虚或者是脾阳虚,脾气虚就是气短乏力,吃理中丸或者是香砂六君子丸,而脾阳虚就是怕冷四肢冰凉,吃凉的就拉肚,这种情况要吃黄芪建中颗粒或者是附子理中丸。
脾虚的人,一定要早睡,熬夜会加重脾虚的症状,另外,脾虚的人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包括冰镇饮料也不能喝,海鲜类的食物也要少吃。
脾虚其实挺让人厌恶的,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因为病去如抽丝。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