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银翘片副作用,医院开的莲花清瘟有用吗?
有没有用,有没有效果,你说的,我说的,你感觉,我感觉,这种都是没有意义的,要看一个药有没有作用,我们来看看实验研究结果就知道了哦。
注意我画红线的地方哦,这个实验研究是钟南山院士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莫红霞副主任药师主持完成的。
钟南山院士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钟南山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在抗击非典中,钟南山的大名响彻了整个华夏。
我们直接上这次实验的结果
我们从这篇论文中看到莲花清瘟胶囊可以对抗甲型流感病毒,而且效果和利巴韦林(经典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副作用很大)媲美。
莲花清瘟胶囊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在病毒综合抑制和对病毒复制增值过程抑制的能力是可以与利巴韦林相媲美的,且莲花清瘟胶囊在预防性用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明显是由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但是呢,莲花清瘟胶囊是怎么对抗流感病毒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所以说,医生和医院给你开的莲花清瘟胶囊是有效的,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流感。
(2018-2-20)
我是剧烈的头疼?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即使感染同一种病毒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没想到我家身体最强壮、平时最注重运动锻炼的孩子的爸爸先发烧了。
前天晚上睡觉前他咳了几声,说了一句嗓子咋有点干啊,我瞬间紧张起来,他还安慰我说没事没事,就是嗓子有点干,喝点水就好了。
半夜醒了发现他在客厅的沙发上躺着 ,说卧室里暖气太热出了一身汗,就出来睡外边了。说已经量了体温,38.2,也已经吃过退烧药了,水也喝了不少。
他一向坚强,跟我说的很轻松,让我接着去睡,说他只发烧,嗓子这会儿也不干了,没多大事。
我们家小,没有完全隔离的条件,所以我和儿子也有心理准备,昨天一天能躲就躲,不能躲就认命了,能做到的最好的就是喷洒酒精消毒。病号体温一度达到39度以上,也曾降到37多,葱白姜汤也喝了,热水泡脚也泡了几次,没有身上疼痛等症状,只是胃口不佳,精神萎靡。
昨晚应该是最难受的时候,听着没睡安稳,有咳嗽声,我几次问他需要喝水和物理降温什么的,他都回答不用,自己能解决。
我以为我会是我们家最先感染的,我抵抗力差,曾经几年我每到换季就感冒,一感冒就得输液,19年年底还因为得了流感住院治疗。放开之后我尽量居家不出,后来去了一趟药店买药之后,每天忐忑不安,疑神疑鬼,一会儿觉得喉咙干了,一会儿感觉发冷了,一会儿头疼了,一天多次量体温,到现在为止,我倒是一切正常。
以前只是听说各种症状,现在亲眼见到病人的痛苦,心里祈祷这波病毒赶快过去吧,我们老百姓能平安过日子就好。
冬虫夏草是什么?
春雨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冬虫夏草的本质是一种虫草菌,冬虫夏草,顾名思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
其实是一种虫草菌寄生在幼虫体内吸收营养,并最终将其杀死,来年夏天就从虫的头部长出像草的菌座。
中国药典里记载它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能,不少研究也显示其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虽然我国研究人员在冬虫夏草成分分析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目前对它的有效成分,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了解还很不足,人体试验等方面也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全文如下: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mg/kg。
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那为什么冬虫夏草这种天然中草药会发生砷过量?过量摄入砷会对人体带来什么危害?春雨君来告诉你。
无处不在的砷砷(化学符号As)俗称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
砷不算人体的必需元素,但由于其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大气、食物及生物体内,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体摄入。
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2000多年前曾被传统中医用来治疗银屑病、梅毒等疾病。被称为“雄黄”的三硫化二砷,是传统中医理论中很重要的药材,可用于治疗癫痫、牛皮癣等。
砷超标案例屡见不鲜由于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水和土壤中,因此砷超标的案例并不罕见。除了此次的冬虫夏草,此前也曾发生过多起砷超标事件:
饮用水:近年来,由于环境破坏,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发生了砷污染,导致井水、自来水等居民饮用水砷超标的现象屡有发生。
水产品:工业排放会导致海水、河水中的砷含量提高,进而影响海带、鱼虾等水产品的砷含量。每年国家质检局的抽检中,都会发现水产品砷超标的案例。
牛黄解毒片:2013年,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及瑞典国家食品安全局,相继在同仁堂牛黄解毒片中发现过量的砷。
维C银翘片:2013年,央视曝光,广药维C银翘片中发现砷汞超标。
砷不仅有毒,还能致癌然而,砷更受关注的还是其毒性。单质砷无毒,但无机砷化合物均有毒性。其中毒性最强的就是砒霜——三氧化二砷。人口服三氧化二砷中毒剂量为5~50mg,致死量为70~180mg。
砷中毒对人体皮肤、神经系统、心血管、肝脏及肾脏等均有影响,分为急性砷中毒和慢性砷中毒:
急性砷中毒:短期内大量摄入砷导致,口服后10分钟至5小时出现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全身麻木、意识模糊等)及其他器官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规定,急性砷中毒的最低风险剂量为5微克/kg·day,也就是说,体重为60kg的人,一天内摄入0.3g以上的砷,就会发生急性砷中毒。
慢性砷中毒:长期过量服用砷导致,主要症状为神经衰弱、皮肤损害,还可能发生慢性中毒性肝炎、骨髓造血再生不良等疾病。
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规定,慢性砷中毒的最低风险剂量为0.3微克/kg·day,也就是说,体重为60kg的人,每天摄入18微克以上的砷,就可能发生慢性砷中毒。
另外,欧洲食品安全局和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研究得出,摄入砷0.3-8微克/kg,会使癌症发病率风险提高1%。长期接触砷的人群中,肺癌发病率较高。
砷不易排出,容易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各地砷含量标准对于中草药中砷含量的标准,各国和地区不尽相同:
中国内地、香港、美国的标准为不超过2mg/kg;
澳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标准为不超过5mg/kg。
在中草药之外,保健品和食品中,对砷含量的规定更为严格。比如,我国规定,保健品食品中砷含量上限为1mg/kg,粮食为0.7mg/kg,水果蔬菜为0.5mg/kg,海产品一般为1-2mg/kg。
此次检验中的冬虫夏草产品,不论以食品、保健品还是中药的标准来判断,都属于砷超标。
中药为什么总是重金属超标?在工业领域,砷不算金属。但在食品药品领域,砷被归为有毒重金属的行列。
在冬虫夏草之前,中药重金属超标的案例已有很多。如同仁堂牛黄解毒片砷超标、广药维C银翘片汞砷超标等。被认为“副作用小”的中药,为什么屡屡发生重金属超标的事件?原因有二:
原因一:重金属入药
除雄黄外,朱砂、砒霜、水银、铅丹等,都被传统中医视作重要的药材。而这些药材的主要成分,就是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
在制作中成药时,常常会加入以上药材,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剂量,就容易导致重金属超标。
原因二:生态污染
土壤中天然含有重金属,化肥及农药的使用也会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另外工业废气污染会导致空气中的重金属浓度提高。这些都会导致天然中草药本身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有效去除中草药中的重金属,就会导致中药重金属超标。
原因三:违法添加
2012年有媒体曝光,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利,会在虫草外裹上一层重金属粉末,以增加虫草重量。
这一事件应该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最纯天然的食材和药材,也可能因为土壤、空气、水等原因导致有害物超标。最能让我们放心食用的,应该是经过科学加工并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和药品。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科学出版社;
ISO 18664:20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herbal medicine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感冒时哪几种药不能混用?
最近天气变化,很容易出现感冒症状比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对于感冒病很常见,也比较好治疗;很多人多伴自行购买感冒使用,往往是在没有医生或者药师指导的;一些药物混合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因此,作为一位临床专业医生很愿意有必要与大家分享感冒时哪些药物不能的混合使用。
一、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混吃感冒药后引发的惨剧——去年一位南京27岁的研究生,因为感冒混合吃了2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这个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复方感冒药中,两种药物混用导致了肝肾衰竭,抢救7天后去世。因此,面对任何疾病都不能忽视,切不可随便用药,因为你的漫不经心可能会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
二、感冒时哪些药物不能混用?1.复方制剂的感冒药与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片不能混用:
目前常用的感冒药物都是复方制剂,都含有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感冒类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复方制剂比较多;常规使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如果混合使用会导致成分过量,导致毒性增加,严重会造成肝肾衰竭。
2.通感冒药不能和消炎药物或者抗生素混合用:
普通感冒是一种治愈性疾病,大部分都是普通病毒感染,不需要运用抗生素;运用感冒药物是为了缓解症状,缩减病程的;人体有强大的免疫力自愈力,70%的病是可以自愈的;因此普通感冒药不能和消炎药物或者抗生素混合使用;只有在确诊有呼吸道细菌感染时,有抗生素使用指征时才能运用。
3.最好是单一用药;如果感冒症状有多种,最好选择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比如泰诺(酚麻美敏片)、白加黑(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等。普通感冒一种复方制剂也就可以缓解症状。
三、服用感冒药时、需要注意事项: 1.感冒时吃药不能喝酒;因为会加重肝肾负担。2.单一对症用药;最好是用一种感冒药,不要随便混合使用。如果是单一成分的感冒药物,如扑尔敏片、阿斯匹灵片、美林等,可以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混合使用。常用中西感冒药如下:
西药
中成药
3.症状改善就停,不能长期使用。4.注意休息,多喝水。吃了感冒药为什么有时会瞌睡睁不开眼?
首先,了解一下感冒药。
目前感冒药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感冒药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纯西药成分感冒药,
二是纯中药成分感冒药,
三是中西药结合成分感冒药。
具体分析①纯西药成分感冒药:
组成多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增效药(咖啡因)。
②纯中药成分感冒药:
分为用于风热感冒的药物组合,用于风寒感冒的药物组合。
③中西药结合成分的感冒药:
成分中既有中药成分又有西药成分
如感冒维C银翘片中既含有中药成分山银花、连翘、人工牛黄等,又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维C、扑尔敏西药成分。
如感冒灵颗粒中除含有中药野菊花等外,还含有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咖啡因。
哪些感冒药会引起瞌睡?只要成分中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就会引起瞌睡。
马来酸氯苯那敏,熟悉的名字是扑尔敏,属于抗组胺药,其作用是缓解和改善感冒引起的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而且,在抗过敏药物中,只有扑尔敏具有此功能,这也是为啥好多感冒药中都含有扑尔敏的原因。
扑尔敏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静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引起嗜睡的副反应。
纯中药感冒药因不含扑尔敏,所以不会引起瞌睡。
由于感冒药命名的不规范,仅从名称上体现不出成分组成。
因此,在服用感冒药时,应注意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要重复使用成分相同的两种或多种感冒药,以免相同成分叠加,引起不良反应。
如对乙酰氨基酚叠加会引起肝损伤,扑尔敏叠加嗜睡作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