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原因,为什么很瘦的人也得高血压?
大家好,我是生活小卫士,欢迎关注留言。
在医院上班,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我这么瘦,也会得高血压?”今天就跟大家讲一讲,肥胖只是影响高血压众多因素之一。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众多高血压病例中,90%的病例高血压的起因是不明确的,剩下10%的病例高血压的起因有可能与健康状况有关,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所以高血压的起因还是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人的血压的影响因素还是相对明确的:
1.年龄:老年人高于年轻人与小孩
2.性别:45岁以前男多于女,45岁以后女多男
3.情绪:紧张发怒或焦虑时会上升
4.盐份:盐份过多会使血压上升
5.烟酒:皆会刺激使血压上升
6.肥胖:过度肥胖会使血压上升
7.浓茶或咖啡: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
8.气温:气温变化快速使血压上升,所以应避免突然进入冷空气的环境中
9.遗传:家族中父母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比例会比较高
以上。
我是生活小卫士,欢迎关注留言。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您好,感谢您的问题邀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以下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成因:
1、高钠、低钾的膳食模式
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根据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不得超过6克。
2、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千克/米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BMI≥24千克/米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同时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
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有研究表明,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
4、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环境下,会导致人们精神紧张,也会引起血压的上升。
5、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身体活动等
面对形式严峻的高血压现状。居民当从高血压的几个关键危险因素入手,通过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缓解心理压力等几个方面综合预防和减缓血压的升高。
另外,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高血压,我给您找了几张图片。
什么是高血压?
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高血压?
有多少高血压患者控制住了血压?
高血压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两种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
高血压能治愈吗?
高血压的确诊有哪些特例?
人的血压变化有规律吗?
血压随季节变化规律是什么?
一天中正常血压变化是什么样的?
哪些类型的血压变化是不正常的?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哪个重要?
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高血压控制得好,可以减药吗?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怎么做?
什么原因会造成脑出血?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脑出血顾名思义,就是大脑血管破裂出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高血压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内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血压升高,血管破裂就发生了脑出血。
2.动脉瘤 动脉瘤是血管局部突出于管腔外,如果劳累,情绪激动或者颅内压突然的增高,动脉瘤内压力升高,就会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的。
3.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 动脉和静脉之间本应该是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沟通,动静脉畸形是动脉和静脉直接沟通,这样就容易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导致血管出血。
4.血液病 一些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体内的凝血机制本身就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脑出血,并且脑内出血部位很可能是多发的。
5.脑淀粉样血管病变 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脑血管管壁上,导致脑血管管壁脆性增加,常常出现脑内自发性的反复出血,多见于老年人。
6.抗凝或者溶栓治疗 发生脑出血的机制基本同血液病,身体内本身凝血功能因为外界抗凝(比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朋友)而变得较差,所以也很容易发生脑出血。
所以,大家看到这些导致脑出血的原因,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和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还是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的表现,伴有不同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影响重要脏器,比如说心脑肾眼底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最终可能会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和衰退,所以说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病因之一严重的高血压,长期以来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愈后,所以说高血压一般都会有以下危险因素,可以包括。
1.遗传因素,高血压部分有家族遗传性,父母如果都有高血压的话,子女的发病率约达50%以上,约60%的高血压病人可以询问到既往可能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方式,在遗传表情上不及血压升高发生率,性别出现异常,而且在高血压的高度以及肥胖,这些都会有遗传因素的。
2.环境因素,比如说饮食不同地区的血压升高水平与钠盐的摄入有相关性血压水平的患病率,但是同一地区的人群中血压水平和摄盐量并不相关,肾炎过多就会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对盐比较敏感的人,甲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食中钙的摄入对血压影响不太大。
3.精神刺激作用,很多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以后比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要高,从事高度紧张的职业比焕发高血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在长期繁杂中的喧喧闹的环境中也会出现高血压。
4.体重超重或者肥胖都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约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肥胖,腹型肥胖最容易发展为高血压。
5.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个是大家最常见的,也是睡眠障碍中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干,特别是鼻咽部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出现扁桃体的增生,软腭体的松弛,长期就会出现高度的脑供血不足,乏氧动脉硬化,所以说也会出现血压的升高。
一般高血压早期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病理生理主要的危险靶器官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就会引起心脏的增大,出现左心室的肥厚,出现心衰,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全身小动脉病变,主要是管腔的狭窄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缺血,长期高血压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这种情况下就会使血管变细,扭曲变形,静脉适应性减退,这些都是早期高血压危险因素,所以说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需要及时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到指定范围内延长,寿命减少这种并发率病死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疾病的愈后。
头晕的原因?
引起头晕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患者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部疾病
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
有时感冒可能会有头晕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因。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头皮手指发麻、发凉,肩痛,有沉重感,甚至伴有恶心、心慌等症状。
6.贫血
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7.血黏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8.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9.心脏病、冠心病
疾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等心脏病可导致急性脑缺血,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10.药物中毒
以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中毒为多见。患者除头晕外还有眩晕和耳蜗神经损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聋。慢性铅中毒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乏力、多梦为主要症状,又有体温减低、食欲减退等。
11.功能性低血糖
亦可引起头晕、心慌、虚弱感,在空腹或用力时可有震颤,有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情绪紧张或过度换气时,由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脑细胞缺氧,引起头晕、乏力,患者并感到面部和手足麻凉,间或有恍惚感。
12.血管抑制性头晕
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