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会出现哪些病症,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据《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2.9亿,死亡率高且处于上升趋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行为导致心血管疾病异常,具体如下:
哪些习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排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预防哪些风险因素能有效保护心血管,很多人或许并不完全了解。接下来,NANA给大家盘点了一些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坏习惯,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1、不吃早餐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今的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吃早餐,甚至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早餐对于人的健康来说真的重要吗?当然,据美国一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从来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都吃早餐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87%。
此外,有大量研究表明,规律性吃早餐有益健康。还有不少研究发现,规律性吃早餐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负相关性。我国膳食指南也指出,合理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经常饮酒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享受生活,大多数人认为每天喝点小酒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小喝怡情,大喝伤身。如果有饮酒的经历,就不难发现饮酒时会出现心跳难受,脑子发涨的情况。然而这都是酒精在作怪,摄入酒精后就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髙。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能损伤大脑细胞和麻痹大脑皮层。当人大量饮酒时就极容易使人的胆固醇增加,促进动脉硬化,甚至还会引起血管反应性变化,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经常饮酒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主要是因为经常饮酒会引起心律紊乱,如心房颤动,这样极易导致突然脑栓塞。
3、经常熬夜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熬夜成瘾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习惯之一,同时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一般来说,人体很多器官在夜间也需要休息,如果得不到休息,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经常熬夜对于心血管来说,是极大的损伤。如果连续晚上没有睡够六个小时,容易得高血压、心跳快。
因为熬夜之后,人体分泌一种多巴胺,引起血管收缩,从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在古时候老祖宗就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顺应生活方式。
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第一、坚持每天吃早餐,不仅要饱还要好
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不仅要每天坚持吃早餐,还要吃得饱、吃得好。早餐是大家每天的第一餐,这对营养的摄取、健康状态以及工作、学习的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早餐吃得少或者没吃,就极容易使人出现饥饿感,以至于影响生活或工作。
另外,每天吃早餐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的早餐主要是指尽量保证食物种类多样、营养搭配合理。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早餐要吃饱,吃到自己觉得有饱腹感即可。
二是早餐要吃好,注重早餐的营养价值,建议早餐可选择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奶等食物,比如每天喝白粥吃馒头,不妨加点蔬菜和鸡蛋。
第二、尽量少饮酒
经常饮酒必然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好就尽量少饮酒或者不饮。每当参加一些聚餐或应酬时,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酒量,切勿一高兴就贪杯。
第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简单的方法,众所周知,熬夜伤身。因此,日常最好尽量少熬夜,尽量早起早睡,比如坚持每天11点前入睡,早上7-8点起来。
综上所述,如果有这些不良的坏习惯,最好就改之。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帮助自己预防心血管疾病。
想要了解更多点击关注哦
心脏不好有哪些反应?
我们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从3个方面来阐述:房子有电线,等于心脏的传导系统,电线老化之后就会漏电,心脏方面表现为心律失常,譬如房颤,早搏,导致心慌。
房子有水管,对应心脏的血管,水管堵了之后,会导致心肌供血减少,导致心肌梗死,出现胸痛。
有门,有窗户,门关不严,就会漏风,对应心脏的瓣膜病,譬如二尖瓣狭窄,心脏就会有血液反流,导致乏力,导致气短。
第一个方面,心脏的“电线”坏了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电图的结论!心脏的传导系统有窦房结、房室结、左 、右束支等,其中窦房结是老大,是发放命令的领导,所以正常心电图上面有四个字,叫做窦性心律。心室上有3根电线,老年人容易出现右/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一根电线有问题,影响不大,另外两根好着就行。
电线用的过程中难免漏电,导致各种心律失常,譬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会出现心慌,心悸,心脏停跳感,坐电梯的感觉,严重的导致昏迷,猝死。大多数心律失常没事,譬如单纯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甚至连药都不用吃。最凶险的就是心室颤动,也就是电线短路了,会要命的。
这种心电图波形很危险!需要电除颤处理!第二个方面,心脏的“血管”堵了!心脏的供血血管叫做冠状动脉,冠状动脉主要负责给心肌供血,白天心脏在跳,你睡觉的时候心脏也在跳动,所以心肌对缺血也比较敏感,当冠状动脉堵了,譬如血管硬化,里面长水垢,也就是斑块,就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简称冠心病。
缓慢一点的堵塞,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化这是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心脏也可以耐受,当堵塞超过50%的时候,就可以诊断冠心病,开始是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吃的太饱的时候出现胸痛,譬如搬东西的时候,上楼的时候,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不足,乳酸堆积,会出现胸痛;叫做稳定型心绞痛,这个时候就要去看医生了,不能再拖了!严重的看电视的时候也疼,甚至睡觉的时候也疼,叫做不稳定型心绞痛。当冠脉发生急性缺血的时候,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就是心肌梗死,心脏是一个整体,心脏有一块缺血坏死了,就会影响心跳,这个时候容易导致心室颤动,发生心律失常。第三个方面,心脏的“门”关不严。心脏分左右两部分,左边有个心房,有个心室,右边也一样,所以总共有4个房间,房间和房间之间的门叫做瓣膜,譬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会导致血液返流,时间长了,每次射血射出去100ml,又返回来25ml,长期下去,射血射的少了,就会出现乏力,气短,甚至晕厥。心脏的负荷也会增加,导致心脏扩大,心室肥厚,墙厚了,水管、电线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最后,补充一点,所有心脏病的末期阶段,无论是高血压,还是各种心律失常,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等,结局都是心力衰竭。就是心脏的功能彻底不行了,心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射血,当血液射不出去有两个结果:
血就会跑到肺里面,根据血流方向,心脏的上一站就是肺,心脏比肺的力气大,它就会欺负肺,导致肺淤血,出现胸闷、气短,最早表现也是活动后气短,严重的晚上会憋醒,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一样!肺有问题就会咳嗽,咳痰,甚至咯血。血射不出去,就会导致乏力,头晕,不敢活动;血流在体内流动不畅,导致水肿,出现腹胀,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肝脏肿大的。心衰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和冠心病!
总结,心脏不好的表现有四个方面:1.传导系统:各种心律失常,出现心慌,心脏停跳感,最好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2.供血系统:导致冠心病,出现胸痛,活动后胸痛加重,最好做运动平板实验,CTA,必要时做冠脉造影,放支架。
3.瓣膜系统:各种瓣膜病,导致乏力,气短,晕厥,心脏扩大,心脏受损等。最好做心脏超声检查。
4.射血系统:最终结局,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短,水肿,乏力,腹胀,不想吃饭等。最好做心脏超声检查。
关注我,了解更多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早搏的免费知识!
心脏跳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
心脏跳动就是其工作的外在表现。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每一分每一秒的呼吸、活动、思考,都离不开无数脏器细胞的共同努力,它们各司其职保证各环节不会出错,这个过程并不是凭空进行的,任何“力”都需要消耗能量,这就是血液的作用,但人体实在太大了,要想将血液充足及时的运转到各大脏器,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活”,而心脏就是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
心脏会跳动的原因?这是因为心脏里有一个特殊的传导系统。
这个传导系统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它有一个特性:可以自动有节奏的发出生物电流,这个起点(起搏点)就是窦房结,每产生一次兴奋,就会快速波及整个心脏,令心房、心室也开始兴奋收缩,但这种收缩不可能一直持续,所以随后又会舒张,这个收缩和舒张的过程每重复一次,心脏就会跳动一次。
心脏跳动所需的能量是什么?这个能量指的就是血液。
生物摄入营养成分的主要途径分为两个:进食和呼吸。
但二者其中蕴含的营养物质,都需要血液作为载体进行携带,然后根据血液的全身流动,供各大脏器细胞利用。
这也是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如此可怕的原因,本来血管的狭窄堵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尤其是高龄人群血管的自然老化,但这种变化会影响到血液的流量,导致心肌或大脑缺血,进而发生坏死,造成一系列异常症状及风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最严重的心脏病有哪几种?
心脏病其实都很严重。看到大家讲了心肌梗死等几种严重的心脏病,那我就来说说被称为“心脏的癌症”的疾病——心衰。
可怕的心衰
心衰是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末期阶段,也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最终环节。
全球大约有3800万心衰患者,我国约有450万,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心衰的诊治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病死率依然很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所以,心衰也被称为“心脏的癌症”。
心衰的病因和表现
心衰的根本问题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其原因包括心脏负荷加重、心肌代谢障碍、心肌病变等,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能力都减弱,造成心脏无法正常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也无法通过舒张将静脉血收回,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无法满足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代谢。
患者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或夜间平躺后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憋气,有的还伴有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也有些患者白天无明显症状,但夜间突然出现窒息、胸闷、惊醒,被迫坐起,几分钟后症状消失。如果一旦出现这些现象,就要警惕心衰的可能。
心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一般来说,心衰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但近些年来,心衰的发生逐渐年轻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中青年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快速的生活节奏,如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的状态中,人体的中枢神经调节受到影响,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促进心衰的发生。
心衰的治疗关键
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慢性启动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重构的重要因素。心肌重构是心衰持续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决定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构。
总之,心衰是心脏病的最后战场,也是心血管领域最为棘手和最具挑战性的疾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消除致病危险因素,消除心衰的诱发和恶化因素。
排名前五的严重心脏病都有什么?
谈到急性心肌梗死,大家谈虎色变,实际上心脏领域除了急性心肌梗死,还有很多严重疾病,今天张大夫给大家排出最重的5种心脏疾病,目的旨在引起大家对于心脏疾病的重视,让大家都爱护自己的小心脏。
TOP1|艾森门格综合征
艾森门格综合征严格上说并不能称之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到最后的终末期阶段。比如说,如果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没有及时治疗,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并且任其发展,原来的左向右分流就会发展成右向左分流,从没有全身青紫症状发展到青紫,这时候就是艾森门格综合征了。
艾森门格综合征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万艾可可能改善一点症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肺联合移植,可是心肺联合移植谈何容易。
TOP2|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它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及狭窄、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和右心室肥大四种异常,死亡率极高,救治困难。
本病的诊断依赖于有经验的心脏中心的心脏彩超室做出,很多基层医院即使是诊断都存在困难。外科手术是其唯一治疗方法,但是能够做这种手术的心脏外科医生可以说凤毛麟角,据张大夫所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清玉院长是国内能做此手术的医生之一。
TOP3|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造成血液进入主动脉内膜和中层的假腔,并且沿着长轴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腔分离的一种疾病。主动脉基层是一种比急性心肌梗死更可怕的灾难性疾病,死亡率极高。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及时的外科或者介入手术,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没等得到进入有手术能力的医院就已经猝死。
TOP4|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室速、室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等。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过及时心肺复苏有可能存活,但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谈何容易。
TOP5|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大众最为熟悉的危重症心脏疾病,发病后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症介入治疗或者搭桥治疗。不过近年来,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率大幅度提高了。
以上是心内科的5大顶级心脏疾病,可以说每一个都是来势汹汹,千万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