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的作用和副作用,玉米须有何功效?
玉米须作为常见的药材,并不会引人瞩目,人更多注意的是它的果实,玉米粒。
玉米须虽说有很多功效,但是相当于十多种药材还是有些夸张,如果说玉米须没有功效,那也是没有正确的运用好,玉米须作为中药材,对于人体,还是有一定功效的。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着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着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③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着的降低血糖作用。④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药理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医学著作记载】①《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②《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⑤《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⑥《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⑦《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附方】①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②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③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四川中药志》)。④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四川中药志》)。⑤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四川中药志》)。⑥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四川中药志》)⑦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⑧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⑨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详细药方】1、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2、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全国中草药汇编》)3、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4、治慢性副鼻窦炎: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全国中草药汇编》)5、治尿道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6、玉米须治糖尿病:方一: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方二:玉米须60g,薏苡、绿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7、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8、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9、玉米须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10、玉米须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眼。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11、玉米须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水煎冷却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12、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13、玉米须治糖尿病: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食猪胰,喝汤,每天1剂。14、玉米须治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15、玉米须治慢性前列腺炎: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2剂。(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16、玉米须治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17、玉米须治急性膀胱炎: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天2剂。18、玉米须治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19、玉米须治肾炎水肿: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20、玉米须治特发性水肿: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21、玉米须治妊娠水肿: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5天。【玉米须食疗】玉米须猪排骨瘦身汤
材料:玉米须60克,鲜猪排骨150克。
做法:1、先将玉米须用清水洗净,去除杂物,泥沙。2、将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块,备用。3、把全部汤料准备就绪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汤。汤中猪排骨可当作菜肴食用。去除汤中玉米须残渣,余下汤水可在平时当饮料饮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饮用。注意事项:1、汤中玉米须利尿力较强,若高血压病患者,小便频多时,宜注意饮用。2、本汤药材的用量是一个成年人的用量。专家叮咛:玉米须在玉米收获季节,可用新鲜玉米须则效果更好。鲜玉米须用量应加一倍(即120克)。(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玉米须蚌肉汤
主料:河蚌120克, 辅料:玉米须45克,茵陈蒿30克, 调料:盐3克,味精1克做法1.将玉米须,绵茵陈(茵陈蒿)洗净; 2.取鲜河蚌用开水略煮沸,去壳取肉;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健康提示: 清热利湿; 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属湿热者,症见右胁疼痛,痛连肩背,恶心呕吐,吐出黄涎,口苦咽干,面目黄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使用蚌前,宜用清水养1天,并勤换水,合蚌内污泥排尽,方可入药。玉米须饮
材料:玉米须,清水,冰糖。做法:1、玉米须拿回来后剪掉老干的部分,用清水洗一下;2、煲中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5分钟左右;3、下冰糖,煮至糖化后即可关火,放凉滤渣饮用。玉米须木耳甜汤
材料:玉米须,白木耳,红枣。做法:1、红枣浸泡涨后洗净,白木耳浸发洗后,去蒂摘小朵;2、玉米须用清水漂洗净,锅里清水煮开,放入白木耳、玉米须、红枣大火煮开,小火煮至熟透;3、放入冰糖搅匀,过滤即可食用。玉米须冬瓜皮水
材料:冬瓜皮20-30g,玉米须20-30g。做法:冬瓜皮和玉米须洗净;放入锅里,添加清水,添加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熬20-30分钟即可食用。(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Jyy2008——宜家养游”,养生知识,说给你听!)
玉米须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除湿,降压降糖的功效,玉米须煮水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叶酸以及矿物质。玉米须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经常用它煮水喝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血脂调节血糖的作用,并且玉米须中还含有玉米须醇提取物,这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鲜玉米须的功效?
玉米须是一种中药。玉米须味道香甜清淡,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通淋、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淋、湿热黄疸、中暑等疾病。临床药理表明玉米须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降血脂、利胆和止血的作用。其中,利尿不如西药快,但其作用相对持久温和,对肾炎、肝炎、高血压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玉米须的功效和作用?
玉米须是一种节水消肿的中药。它属于膀胱、肝和胆囊通道。有助于水肿、潮湿和发黄。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栀子、茵陈合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还可以抑制蛋白质的排泄,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降低胆汁粘度和胆红素含量。
喝玉米须有副作用吗?
喝玉米须有很多作用。一是起利尿的作用,然后通过利尿作用达到降压的效果。可以用于服用高血压药的同时辅助起降压作用。二是可用于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涩痛,象平时的尿道炎、膀胱炎或是尿路结石引起的血尿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三是对于急性黄疸型的肝炎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副作用是长期大量服用有时候会引起低血压,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