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灸的艾烟会进阴道里吗,是不是适合所有人?
一年有四季更替,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事万物都没有尽善尽美!艾灸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东西被吹捧的天花乱坠,必然是营销式的洗脑!任何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面,而不同的人使用它,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先来说说艾灸的好!
《扁鹊新书》上有这么一段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这段话明确指出,艾灸对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起着至关重要的保健地位!临床上,我们也常用针灸,艾灸的方法治疗很多疑难杂症!如功能性不孕不育,面瘫,免疫力低下,荨麻疹,偏头痛,风湿关节炎,痛经等等,可以说,大部分虚寒病症,寒湿病症,作为一个针灸科的医生来讲,每天都离不开它!艾灸确确实实是一个“宝”。不但患者钟爱,医生也同样钟爱它!
那么艾灸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呢?
举个例子:很多女性痛经,但同时又伴有经期面部痘疹!典型的上热下寒!此时如果用艾灸暖宫,治疗痛经,必然会加重面部痘疹的生长!但如果用一些寒凉的药治疗面部痘疹,又会加重痛经的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中医整体观!如果两者结合,清上温下,面部痘疹,以及痛经症状就都会得到缓解!这就是不同的工具,不同人使用,效果不同!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阴虚火旺,实热症,高热,孕妇,艾草过敏患者,要慎用!这里说的慎用,也是相对而言,比如,艾灸至阴穴可以纠正胎位,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服用滋阴药物的同时,配合艾灸补益虚劳等等,总之,艾灸是个法宝,但是应用艾灸的人也至关重要。这就犹如人人都会写字,但能把字写好的人确很少是一个道理!
那么,对于日常家庭保健,可以每个星期,灸1-2两次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一些保健穴位,对于提升免疫力,补益虚劳,还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果身体不适,需要治疗,还是要咨询医生,给予指导!
为什么现在很多疾病?
蕲艾灸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家做的最简单的理疗、保养方法,能疏通经络,对付很多常见的小毛病。
适用于电脑手机族、青少年、企业白领、女性、司机、中老年人群。
1、青少年: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身体机能,促进生长发育。
2、电脑手机族:针对颈肩疲劳、颈椎僵硬、活动不便、肩颈酸痛等。
3、企业白领:针对久坐、久站给身体带来的各项损伤、疼痛,舒筋散结,修复受损身体机能
4、女性:调理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及各种妇科不适。
5、司机从业者:针对腰腿疲劳、腰部酸痛,舒筋通络,提高生理机能。
6、中老年人群:针对各种颈肩腰腿疼痛及不适。
蕲艾灸一些小常识
1、蕲艾灸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对疾病起到预防、治疗的良好效果,所以只有坚持才能有效果,不要指望能急于求成立马想看到成效。
2、艾条灸不同于直接灸要在皮肤上烧灼,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艾条的艾绒能够有一年以上的时间,足够我们使用了,但当年的新艾还是要存放一段时间为佳,新艾做的艾条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
3、蕲艾灸的过程中是有讲究的,整体来说,需要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情,让艾草之阳气通达经络,直达病灶,平衡阴阳,从而调理身体。
4、 ”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
注意事项
1、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2、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 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5、 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6、 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药艾灸和纯艾灸?
药灸古代医学著作有明确记载!比如针灸大成雷火神针灸,灸法密传,本草纲目记载太乙神针灸!
里面都有详细的就要记载。
因为现在,一些名贵的药材,价值太过贵重。所以无法复制!
本人研究诸多灸药!
制作药艾灸条,使用之后效果良好。
有的人可能有这一种观点。就是中药是要煎个汤剂或者丸剂或者散剂才有效果。
它燃烧是不会产生任何作用的。
那么这种观点是不切合实际的,没有实践依据。
比如说艾灸主要材料,艾叶他就是一位中药,他燃烧能产生特殊的香味。
乳香没药,能够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打开皮肤毛孔。
檀香的醒脑开窍,镇定安神。
而我通过实践发现,研究诸多古典医学记载。制作成复合灸条!气味芳香,艾烟纯,不呛人!渗透力好!
当然,每个人身体症状不一样,和你选择灸条不同,不要盲目追求。
好的灸条还需要精湛的技术把它的潜能发回来。
再来谈一谈,纯艾灸。要三年成艾草。气味清香,渗透的也好,适合大众化艾灸,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所以到底选用哪个艾条,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技术层次。酌情选用,不要盲目追求高端,艾条。以免造成经济浪费,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总结,纯艾条也好,药艾条,需要在专业的人士指导下才能发挥它的效果。
个人结合自身综合情况,合理选择!
艾草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吗?
艾叶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别名,艾蒿,灸草。为菊科植物家艾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归经:入脾,肝,肾经。功能:温经止痛,止血安胎。1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白带。2腹中冷痛,吐血,衂血,使血。3治慢性气管炎,煎服3一9克。4治疥,癣,研未调敷或煮水洗。止血炒炭用。本品含桉叶素,艾叶油对小鼠有祛痰作用。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蔺,奈瑟氏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可以泡开水喝,最好先煮再泡用,以便去毒。用量2一3克泡水。艾柱又称艾条有大小之分。艾卷指用艾绒卷或圆形柱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分纯艾条(清水艾条)和药物艾条两种。一般长20公分,直经1.2公分。多用于悬灸。艾柱分大,中,小之分,小柱如麦粒,中炷如黄豆,大炷如蚕豆。艾灸分火补火泻。谢谢邀请!
艾灸的核心元素至少应该包含什么?
自古“灸承天火”,“先有灸后有医”,而且艾火的应用远远早于艾灸。远古艾绒是作为引火物、火种储存物和灼龟问卜的神物而存在的,在相当时期内也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这些观点从灸字本身的源头即可窥一斑。《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说明灸疗就是以艾烧灼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更早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则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故在北方艾草亦别称为“冰台”。《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包括《千金方》超过千余条的艾灸记载,也都是用艾草烧灼,基本没有例外。这些记载或者论述大概说明了艾灸的基本概念,数千年艾灸传承的核心框架并无大的改变,“千年一艾,千厂一绒,万众一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也是当今艾灸行业十分客观的真实写照。
所谓的“灸疗”网络能查到的百科结果显示,通常多为蒙医所用,专指蒙古灸、白山蓟灸、西河柳灸、温针灸、火把灸等,能够进一步搜索到的非艾草类灸疗的历史记载大概还有: 采用火热类灸材的有灯火灸、桑枝灸、黄蜡灸、桑枝、桃枝、竹茹、麻叶、药锭灸(香硫饼灸、阳燧锭灸、阳燧灸、硫朱灸等)、药捻灸、电热灸等;还有采用非火热类灸材的包括:毛莨、斑蝥、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大名鼎鼎的“三伏灸”就属于后一类以能够腐蚀或者灼伤皮肤的中药,来产生刺激作用的所谓“天灸”。
总体来看这些非艾灸类的“灸疗”,基本上都是仅有文字记载,而甚少用于临床,颇有名存实亡的情形。这些所谓的“灸疗”与艾灸相比,其主要还是灸材的区别,其它灸法并无二致。其一,这并没有超出古人在《黄帝针灸 虾蟆经》中,记载最初曾用松、柏、竹、桃、榆、枳、桑、枣等“八木之火”施灸,后因其久则“伤血脉、肌肉、骨髓”,而独留了艾草,并不间断的传承至今,相信当年也曾有过长期的反复的筛选和比较过程。其二,足可见艾灸的根脉源流非常清晰,就是专指以艾绒为灸材的中医外治法。其它多数冠以“灸疗”之名者,多为借光蹭热点之举,大多名不符实,和传统的经典艾灸相去甚远,从灸材到原理,再到疗效,完全不是一回事。
艾灸自古就已形成了有“有艾有烟有火为之灸”的公知常识,艾烟火三大元素缺一不可,至今传承不缀。根据国家973艾灸专项历经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结果表明:“艾灸主要由艾绒燃烧时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人途径,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中枢整合后传出,引发机体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循环系统等机体内环境的多米诺骨牌样应激反应,至少涉及腧穴经络网络体系,新近发现的体内新器官-间质网络高速公路体系,体内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
看似简单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瞧不上,至今主耗材依然为农产品的艾灸,因为其整个过程都建立在艾绒的阴燃物理过程上,借助现代物理学的相关前沿研究方法和技术,艾灸其实奠定有/或者可借用有比较深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基础,积累有丰富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据。已经能够基本说清楚从太阳-地阳-到人阳的两次生物能量转换和天人合一的“三阳能量守恒”,艾绒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独特远-近红外族群光谱及其与机体之间的同频共振,以及其光热烟之间所具有的的粒子交换、波粒两象性、极其丰富的一二次化合物活性成分等的叠加复合作用,特别是这些“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还能够透过穴位经络,以及各类相关的感受器与信息高速通道与枢纽,引发机体深层次广泛的应激蝶变。多学科的新近系统研究也初步证明了艾灸对腧穴皮肤-脏器-脑岛轴分子机制乃至基因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有关红外指纹光谱、艾灸的燃点、温度等也都在在某种程度,直接或者间接证实了艾灸作用机理及其效果至今依然保持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由此可见,目前除传统的经典艾灸以外,其他蹭热点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灸疗”,其绝大多都属于鱼龙混杂的过度商业包装,既没有与艾草的红外指纹光谱数据,也没有自身灸疗产品相关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冠以“灸疗”的门面,更多的是为了节约消费者教育以及广告传播的投入。“守正创新”是艾灸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也是中医药有史以来最为高光的时期,期盼行业联盟协力,下大力气在守正的基础上,聚焦创新,对艾灸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更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开发,旨在行稳致远,造就更大规模的艾灸健康产业,尽在实现国际化,服务全人类。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侵删!